图书介绍

天气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天气学
  • 钱维宏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7301065981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267页
  • 文件大小:33MB
  • 文件页数:285页
  • 主题词:天气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天气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1.1系统1

1.1.1孤立系统1

1.1.2封闭系统1

1.1.3开放系统1

1.2天气与气候2

1.3地球大气的特征2

1.4不同纬带的天气4

1.5尺度5

1.6天气系统分类7

1.7天气学的基本原理8

1.8发展史与前景9

2.1.2气压梯度力12

2.1.1地心引力12

2.1作用于空气微团的力12

第二章 基础理论12

2.1.3分子摩擦力13

2.1.4地转偏向力13

2.1.5惯性离心力14

2.1.6重力与重力位势面14

2.2大气运动方程15

2.3热力学方程16

2.4气压坐标与厚度方程17

2.5静力学方程19

2.6地转风20

2.7梯度风21

2.8热成风22

2.9锋面坡度公式23

2.10地转偏差24

2.11散度和连续方程25

2.12涡度27

2.13涡度方程28

2.14长波理论31

2.14.1高层大气中的长波31

2.14.2大气长波理论31

2.143大气长波与地面系统33

2.15位势涡度34

2.16发展方程36

2.17位势倾向方程和ω方程38

2.17.1位势倾向方程38

2.17.2ω方程39

2.18准地转Q矢量分析40

2.19斜压大气中高空天气系统的发展44

3.1热力环流46

第三章 大气环流概述46

3.2环流实验48

3.2.1泰勒实验和贝纳尔对流48

3.2.2Hide实验49

3.2.3绕流实验51

3.3大气环流水平平均场53

3.3.1下垫面热力和流场特征53

3.3.2ENSO循环与Walker环流56

3.3.3海平面的气压特征59

3.3.4高层大气环流特征——极涡60

3.3.5降水特征63

3.4大气垂直环流64

3.4.1经向环流64

3.4.2经向环流模型66

3.4.3气候带68

3.4.4角动量输送69

3.5高原加热与行星环流70

3.5.1高层环流70

3.5.2高原加热71

3.5.3高原热力环流72

3.5.4地形作用74

3.5.5高原对南北半球环流的影响75

3.6高原环流75

3.6.1一级环流76

3.6.2二级环流78

3.6.3三级环流80

第四章 气团和锋面82

4.1 气团82

4.1.1气团的概念82

4.1.3气团的分类83

4.1.2气团的形成与变性83

4.1.4我国境内的气团活动84

4.2锋面系统85

4.2.1锋的概念和定义85

4.2.2锋面结构86

4.3锋的分类87

4.3.1锋的分类方法87

4.3.2锋的第一种分类法87

4.3.3锋的第二种分类法92

4.4锋面附近的要素特征92

4.4.1温度场特征92

4.4.2位温场特征93

4.4.3气压场和风场特征93

4.4.4变压场94

4.5锋面天气95

4.6.1暖输送带98

4.6锋区输送带98

4.7锋生与锋消100

4.6.2冷输送带100

第五章 气旋104

5.1气旋的定义和源地104

5.1.1气旋的定义104

5.1.2气旋与反气旋的分类104

5.1.3气旋源地105

5.2经典气旋模式与天气107

5.3锋面气旋发生和发展的天气学模式108

5.3.1准静止锋上锋面波动过程109

5.3.2极锋理论模型110

5.3.3冷锋进入倒槽暖锋锋生过程110

5.4气旋天气与输送带模式111

5.5气旋再生与气旋族113

5.5.3气旋入海后再生114

5.5.1锢囚再生114

5.5.2副冷锋加入后再生114

5.5.4两个锢囚气旋合并再生115

5.5.5气旋族115

5.6卫星云图上锋面气旋发生和发展的特征115

5.6.1江淮气旋云系的演变115

5.6.2东北气旋云系的演变116

5.7气旋发生和发展天气过程实例117

5.8成熟气旋与沙尘云图实例117

5.9成熟气旋云图结构及气旋发展动力学解释118

5.9.1成熟气旋云图结构118

5.9.2气旋发展动力学解释120

第六章 西风带大型扰动123

6.1行星锋区123

6.2.1急流的基本特征126

6.2急流126

6.2.2温带急流128

6.2.3副热带急流128

6.2.4极区平流层急流129

6.2.5热带东风急流129

6.2.6低空急流129

6.3大气长波130

6.3.1高空长波与地面锋面系统130

6.3.2长波温压场结构131

6.3.3长波与气旋族133

6.3.4大气长波上的散度和涡度134

6.3.5指数循环134

6.4阻塞形势134

6.4.2阻塞高压135

6.4.1阻塞高压的定义135

6.4.3切断低压136

6.5寒潮137

6.5.1寒潮的定义和冷空气的路径138

6.5.2寒潮灾害140

6.53寒潮天气的分类141

第七章 中小尺度天气144

7.1对流性天气和对流系统144

7.1.1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的基本特征144

7.1.2产生对流系统的动力条件145

7.1.3雷暴单体145

7.1.4飑线147

7.1.5冰雹149

7.1.6龙卷150

7.2中尺度系统151

7.2.1中尺度雨团151

7.2.2中尺度对流复合体152

7.2.3中尺度雨带153

7.2.4中尺度低压系统154

7.3中尺度天气分析155

7.3.1飑中系统的发生和发展过程155

7.3.2飑线的移动155

7.3.3时空转换分析158

7.3.4变量场分析158

7.3.5飑中系统的移动158

7.4对流性天气发生的条件160

7.4.1静力不稳定160

7.4.2对流性不稳定162

7.5对流性天气发生的环境163

7.5.1逆温层163

7.5.2高低空急流163

7.5.3高空冷涡164

7.5.4南支槽165

第八章 季风166

8.1热力环流166

8.2季风的定义166

8.2.1亚洲的季风现象167

8.2.2扩展的季风168

8.2.3季风成员169

8.3亚洲季风的子系统171

8.3.1亚洲季风降水与季风气流171

8.3.2南亚季风区173

8.3.3东南亚季风区174

8.3.4东亚季风区174

8.3.5高原季风区174

8.4东南亚季风174

8.4.2南海季风的突然爆发175

8.4.1最早季风爆发175

8.4.3东南亚季风爆发的区域差异176

8.4.4南海季风爆发早晚对东亚季风的影响176

8.5南亚季风178

8.6东亚季风181

8.6.1东亚地区的季节转换和降水时段181

8.6.2中国夏季风降水的阶段185

8.6.3中国冬季风气候186

8.7亚洲-澳大利亚季风187

8.8全球季风188

8.8.1水汽反映的全球季风区189

8.8.2风场揭示的全球季风区191

8.8.3假相当位温揭示的全球夏季风区域193

9.1低纬度天气的基本特征195

第九章 低纬度天气195

9.2热带辐合带196

9.3副热带高压200

9.3.1副热带高压的成因200

9.3.2副热带高压的垂直结构204

9.3.3风场特征205

9.3.4副热带高压的强度和位置变化205

9.3.5水汽输送208

9.4热带气旋210

9.4.1概况210

9.4.2台风结构214

9.4.3热带气旋天气217

9.4.4热带气旋形成的必要条件218

9.4.5热带气旋形成的物理机制219

9.4.6台风的移动220

9.4.8环境场对台风降水的影响223

9.4.7台风的消失与诱生低压的形成223

9.5南亚高压224

9.6东风波226

9.7高空冷涡227

第十章 中国降水230

10.1降水条件与极端降水230

10.1.1一般降水的形成过程230

10.1.2暴雨形成的条件231

10.1.3水汽和降水率231

10.1.4水汽通量与通量散度233

10.1.5垂直运动条件的分析234

10.1.6中国降水区域特征235

10.1.7极端降水237

10.2短波系统241

10.2.1短波活动形势场242

10.2.2短波活动时的天气243

10.2.3切变线和涡244

10.3梅雨246

10.3.1梅雨的一般概况247

10.3.2梅雨大尺度环流250

10.3.3梅雨区低层环流254

10.4华南降水254

10.4.1高空环流形势255

10.4.2低空急流256

10.4.3锋面系统256

10.4.4暖切变和暖区辐合257

10.5北方降水259

10.5.1北方降水的基本特点259

10.5.2环流特征260

10.5.3影响北方地区的热带气旋与暴雨262

参考文献26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