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数据统计分析与实践 SPSS for Windows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衷克定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7040165376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259页
- 文件大小:42MB
- 文件页数:271页
- 主题词:统计数据-统计分析(数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数据统计分析与实践 SPSS for Windows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现代教育研究方法概述1
1.1 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特殊性1
1.2 数据采集的基本要求2
1.2.1 关于数据的管理规范2
1.2.2 数据的问卷采集3
1.3 事物属性的定性与定量描述6
1.4 现代教育研究问题的常用方法7
练习一8
第2章 数据统计分析工具软件9
2.1 SPSS统计分析软件包简介9
2.1.1 当前较为流行的统计分析软件包9
2.1.2 SPSS软件包的发展演化过程10
2.1.3 SPSS 12.0 for Windows软件包的基本功能10
2.1.4 SPSS 12.0 for Windows的工作模式11
2.2 SPSS 12.0 for Windows功能简介11
2.2.1 SPSS基本统计分析11
2.2.2 SPSS高级统计分析12
2.3 SPSS 12.0 for Windows的运行环境13
2.3.1 SPSS 12.0 for Windows运行的软、硬件环境13
2.3.2 SPSS 12.0 for Windows的系统安装13
2.3.3 系统主要工作界面17
2.3.4 数据编辑器Data Editor菜单栏简介18
2.3.5 SPSS 12.0 for Windows的其他工作窗口22
2.4 SPSS 12.0 for Windows的窗口操作24
2.4.1 主窗口与副窗口24
2.4.2 SPSS 12.0 for Windows各种窗口操作的主要功能25
2.4.3 对话框操作方式26
2.4.4 系统参数设置28
2.5 S0PSS 12.0 for Windows的教育应用举例30
2.5.1 父亲的教养方式对儿童抑郁影响的研究30
2.5.2 民办幼儿园调查量表的统计分析31
练习二33
第3章 数据的编码和编辑34
3.1 数据编码概念34
3.1.1 变量及其定义34
3.1.2 变量属性36
3.1.3 运算符号与表达式38
3.1.4 内部函数38
3.2 Data Editor的基本功能39
3.2.1 数据编辑功能39
3.2.2 数据的整理功能40
3.3 数据文件41
3.3.1 数据文件的打开41
3.3.2 变量编码41
3.3.3 变量属性的辅助管理43
3.3.4 数据文件的存盘46
3.4 数据输入46
3.4.1 工作表的结构46
3.4.2 工作表的设置47
3.4.3 当前单元格的选定47
3.4.4 单元格内容的清除47
3.5 数据编辑48
3.5.1 单元格内数据编辑48
3.5.2 个案快速定位48
3.5.3 查找指定的变量值48
3.5.4 变量的插入与删除48
3.5.5 个案的插入与删除49
3.6 工作表中区域内容的移动、复制和清除49
3.6.1 选定工作区、变量与个案49
3.6.2 区域内容的移动50
3.6.3 区域内容的复制50
3.6.4 区域内容的清除50
3.7 与其他软件包共享数据文件50
3.7.1 打开其他软件包数据文件51
3.7.2 存为其他软件包数据文件51
3.7.3 使用纯文本数据文件52
3.8 变量集合的定义与使用59
3.8.1 定义变量集合59
3.8.2 使用变量集合59
3.9 数据编码举例60
3.9.1 编码举例160
3.9 2 编码举例261
练习三62
第4章 数据整合64
4.1 秩分变量的生成65
4.1.1 秩分的定义65
4.1.2 生成秩分变量的操作65
4.2 分段变量的生成68
4.2.1 分段变量的定义68
4.2.2 生成分段变量的操作69
4.3 计算赋值产生新变量72
4.4 计数赋值产生新变量73
4.5 条件赋值(重编码)74
4.5.1 条件赋值生成新变量75
4.5.2 条件赋值更新原变量76
4.6 自动重编码76
4.7 检查重复的个案78
4.8 个案排序80
4.9 个案抽样80
4.10 个案加权82
4.11 数据文件求转置83
4.12 数据文件的重构84
4.12.1 变量转化成个案84
4.12.2 个案转换成变量90
4.13 数据文件的拆分93
4.14 数据文件合并94
4.14.1 纵向合并94
4.14.2 横向合并96
4.15 分类汇总产生数据文件98
4.16 数据整合举例101
4.16.1 学生成绩单的统计变量的生成101
4.16.2 个案的排序、抽样和加权104
4.16.3 数据文件的合并105
练习四106
第5章 变量的描述统计分析108
5.1 描述统计分析概述108
5.1.1 基本统计分析的内容108
5.1.2 单变量的统计描述109
5.1.3 特殊统计图形111
5.1.4 产生特殊统计图形的操作命令115
5.2 数据频度分布分析115
5.2.1 基本功能115
5.2.2 操作步骤116
5.3 单变量的统计描述118
5.3.1 基本功能118
5.3.2 操作步骤118
5.4 数据考察分析119
5.4.1 考察内容119
5.4.2 基本功能119
5.4.3 操作步骤120
5.5 交叉列联表122
5.5.1 交叉列联表结构122
5.5.2 操作步骤123
5.6 摘要输出报告125
5.6.1 摘要输出报告的内容125
5.6.2 在线分析处理报告的操作步骤125
5.6.3 数据分层摘要报告的操作127
5.7 行、列形式的摘要报告128
5.7.1 摘要报告的基本结构128
5.7.2 行形式摘要报告129
5.7.3 列形式摘要报告130
5.8 变量的统计描述应用举例131
练习五135
第6章 均值差异性的假设检验137
6.1 均值差异性假设检验的概念137
6.1.1 基本思想137
6.1.2 假设检验的分类138
6.2 单样本的T检验139
6.2.1 检验条件139
6.2.2 操作步骤139
6.2.3 检验结论140
6.2.4 命令语句140
6.3 两独立样本均值差异性检验141
6.3.1 检验条件141
6.3.2 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概念141
6.3.3 操作步骤142
6.3.4 检验结论142
6.3.5 命令语句143
6.4 配对样本的均值差异性检验143
6.4.1 配对T检验原理143
6.4.2 操作步骤144
6.4.3 命令语句144
6.4.4 应用举例145
6.5 方差分析的基本概念145
6.5.1 方差分析的常用术语145
6.5.2 方差分析过程146
6.5.3 T检验与方差分析所研究的问题147
6.6 单因素方差分析147
6.6.1 单因素方差分析的假设147
6.6.2 检验方法148
6.6.3 操作步骤149
6.6.4 单因素方差分析的应用举例151
6.6.5 命令语句152
6.7 单因变量多因素方差分析152
6.7.1 概念152
6.7.2 操作步骤154
6.7.3 多因素方差分析应用举例159
6.7.4 命令语句160
6.8 协方差分析161
6.8.1 概念161
6.8.2 操作步骤161
6.8.3 命令语句162
6.9 多因变量多因素方差分析163
6.10 均值差异性检验应用举例163
6.10.1 T检验的综合应用举例163
6.10.2 总体教育水平的影响因素的研究166
6.10.3 不同班级的智力水平提高的协方差分析167
练习六168
第7章 样本分布的非参数检验172
7.1 x2拟合优度检验172
7.1.1 x2检验概念172
7.1.2 操作步骤173
7.1.3 命令语句174
7.1.4 应用举例174
7.1.5 通过交叉列联表进行x2检验175
7.2 二项分布检验175
7.2.1 二项分布检验概念175
7.2.2 操作步骤176
7.2.3 命令语句177
7.2.4 应用举例177
7.3 单样本游程检验177
7.3.1 游程检验概念177
7.3.2 操作步骤178
7.3.3 命令语句178
7.3.4 应用举例178
7.4 K-S分布的拟合优度检验179
7.4.1 K-S检验概念179
7.4.2 操作步骤179
7.4.3 命令语句180
7.4.4 应用举例180
7.5 两独立样本的差异性检验180
7.5.1 两独立样本的差异性检验的概念181
7.5.2 操作步骤182
7.5.3 命令语句182
7.5.4 应用举例183
7.6 多独立样本的差异性检验183
7.6.1 多独立样本的差异性检验的概念184
7.6.2 操作步骤184
7.6.3 命令语句185
7.6.4 应用举例185
7.7 两关联样本的差异性检验186
7.7.1 两关联样本的差异性检验的概念186
7.7.2 操作步骤187
7.7.3 命令语句188
7.7.4 应用举例188
7.8 多关联样本的差异性检验188
7.8.1 多关联样本的差异性检验的概念188
7.8.2 操作步骤189
7.8.3 命令语句190
7.8.4 应用举例190
7.9 非参数检验应用举例191
7.9.1 卡方检验应用举例191
7.9.2 单样本的K-S检验应用举例191
7.9.3 多独立样本的差异性检验应用举例192
7.9.4 多关联样本的差异性检验应用举例193
练习七194
第8章 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195
8.1 相关分析195
8.1.1 相关的概念195
8.1.2 相关统计量的计算197
8.1.3 相关分析的零假设198
8.1.4 操作步骤198
8.1.5 应用举例199
8.1.6 命令语句199
8.2 偏相关分析200
8.2.1 偏相关200
8.2.2 操作步骤200
8.2.3 命令语句201
8.3 低测度变量的相关分析201
8.4 线性回归分析201
8.4.1 回归分析原理202
8.4.2 回归分析过程202
8.4.3 回归方法204
8.4.4 回归分析操作步骤204
8.4.5 回归分析结果209
8.4.6 线性回归分析应用举例210
8.4.7 命令语句211
8.4.8 残差分析概念211
8.5 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应用举例212
8.5.1 学生成绩的相关分析212
8.5.2 公司员工现收入与学历、初工资、现职工龄和前工龄的相关分析213
8.5.3 公司员工现收入与学历、初工资、现职工龄和前工龄的回归分析213
8.5.4 回归分析过程中自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214
练习八215
第9章 聚类分析与判别分析218
9.1 分层聚类218
9.1.1 分层聚类的概念218
9.1.2 分层聚类的类型219
9.1.3 分层聚类操作219
9.1.4 分层聚类分析的应用举例222
9.1.5 分层聚类命令语句224
9.1.6 变量聚类224
9.2 快速聚类分析225
9.2.1 快速样本聚类的概念225
9.2.2 快速样本聚类的操作226
9.2.3 快速样本聚类举例228
9.2.4 命令语句229
9.3 判别分析229
9.3.1 判别分析的基本概念229
9.3.2 确定判别函数变量的方法232
9.3.3 判别分析的操作步骤232
9.3.4 判别分析的应用236
9.3.5 逐步选择变量建立判别函数法240
9.4 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应用举例242
练习九245
第10章 因子分析246
10.1 因子分析的概念246
10.2 因子分析操作247
10.2.1 主成分因子分析法操作247
10.2.2 主成分分析法的命令选项249
10.2.3 旋转法因子分析250
10.2.4 旋转法因子分析操作250
10.2.5 旋转法因子分析的命令语句251
10.3 因子分析的其他常用命令选项252
10.4 因子分析举例255
练习十256
参考文献259
热门推荐
- 1968274.html
- 3298746.html
- 3900228.html
- 462538.html
- 3601665.html
- 3043235.html
- 2416854.html
- 993528.html
- 1403529.html
- 367811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2146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016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158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690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369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786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054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748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256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383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