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道家人格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道家人格研究
  • 杨玉辉著 著
  • 出版社: 成都:巴蜀书社
  • ISBN:9787807524311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347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369页
  • 主题词:道家-人格-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道家人格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国家“985工程”四川大学宗教与社会研究创新基地丛书总序&卿希泰1

序&黄希庭1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人格与道家人格的基本概念1

一、人格的概念1

二、道家人格的概念3

三、道家人格的基本历史范畴5

第二节 道家人格的体系结构7

第三节 道家人格研究的维度选择10

一、现代人格研究的基本维度10

二、道家人格研究的维度选择12

第四节 本书的研究方法及其内容与结构13

一、本书的研究方法13

二、本书的内容与结构14

第二章 道家人格的世界观16

第一节 道与世界的本原16

一、道——天地万物的本原16

二、道的基本性质18

三、人的起源19

第二节 世界的基本结构21

一、天国21

二、地狱25

三、世间28

第三节 人在世界中的位置及最终归宿29

一、人在世界中的地位29

二、人的最终归宿30

第三章 道家人格的人的本质观38

第一节 人是形气神的统一38

一、形、气、神的概念38

二、人在本质上是形气神的统一50

三、形气神在人体中的功用52

四、人体形、气、神的相互关系58

第二节 人是命与性的统一65

一、命与性的概念65

二、命与性的相互关系69

第四章 道家人格的人性观与价值观基础72

第一节 道家的人性观72

一、道家人性的基本因素72

二、道家人性观的基本观点76

三、道家对人性的善恶认识77

第二节 道家的价值观79

第三节 道家的人生存在特性论83

一、生难永恒性84

二、形体滞碍性87

三、苦痛常伴性89

四、祸福无常性91

五、存在绝对性92

第五章 道家人格的基本特征95

第一节 道家人格的五个基本维度95

一、命96

二、性98

三、性命关系100

四、天人关系101

五、人我关系103

第二节 道家人格的基本特征105

一、在命或生理方面的特征105

二、在性或心理方面的特征108

三、在性命关系或心身关系上的特征109

四、在天人关系或人与自然关系上的特征111

五、在人我关系或个人与他人关系上的特征113

第六章 先天人格与后天人格118

第一节 道家先天与后天的概念118

一、先天与后天的概念118

二、先天与后天的本质区别124

第二节 人格形成与发展的两个基本阶段129

一、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先天阶段130

二、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后天阶段131

第三节 先后天因素对人格的影响133

第四节 先天人格和后天人格的基本特点135

一、先天人格的基本特点135

二、后天人格的基本特点137

第七章 实现道家人格的基本原理139

第一节 积善修德140

一、积善修德是健全人格的基本原则140

二、积善修德的基本要求141

第二节 敬奉神仙、遵行斋醮143

一、敬奉神仙、遵行斋蘸是完善人格的基本方面143

二、斋蘸的意义和作用145

第三节 形气神并养148

一、健全人格应遵循形气神并养的原则148

二、形的调养150

三、气的调养152

四、神的调养153

五、形气神关系的调养155

第四节 性命双修156

一、健全人格必须遵循性命双修的原则156

二、性命双修的方法和程序158

第五节 调理脏腑160

一、脏腑和调是健全人格的基本要求160

二、调理脏腑的基本原则162

第六节 疏通经络164

一、经络疏畅是健全人格的保证164

二、疏通经络的基本原则和方法166

第七节 虚静无为167

一、虚静无为是达到人格健全的基本要求167

二、虚静无为是养神的根本方法170

三、虚静无为的基本要求172

第八节 后天返先天177

一、后天返先天的实质177

二、后天返先天的基本程序和方法179

第九节 和顺自然182

一、和顺自然是健全人格的基本原则182

二、和顺自然的基本原则183

第十节 人我和同187

一、人我和同是健全人格的基本要求187

二、人我和同的基本原则188

第八章 实现道家人格的基本方法194

第一节 调神194

一、调神是促进和维持人格健康的基本方面195

二、调神的原则和方法196

第二节 服食205

第三节 行气207

第四节 导引210

第五节 调摄212

一、调摄的概念212

二、调摄的基本原则和具体方法214

第六节 房中216

第七节 外丹218

第八节 内丹221

一、什么是内丹222

二、内丹修炼的原理、特点和作用224

三、内丹修炼的基本程序230

第九章 道家人格与儒家、佛教和基督教人格的比较240

第一节 儒家人格的基本特征241

一、儒家的人的本质观241

二、儒家的人性观与价值观246

三、儒家人格的基本特征250

四、实现儒家人格的基本方法254

第二节 佛教人格的基本特征258

一、佛教的人的本质观258

二、佛教的人性观与价值观261

三、佛教人格的基本特征265

三、实现佛教人格的基本方法268

第三节 基督教人格的基本特征270

一、基督教人格的人的本质观270

二、基督教人格的价值观276

三、基督教人格的基本特征278

四、实现基督教人格的基本方法280

第四节 道家人格与儒家人格和佛教人格的异同282

一、道儒释在人的本质观上的异同282

二、道儒释在人格特性上的异同286

三、道儒释在人格实现方法上的异同291

第五节 道家人格与基督教人格的同和异296

一、道家人格与基督教人格的相同点296

二、道家人格与基督教人格的不同点300

第十章 结论305

第一节 道家人格的基本性质305

一、人的本质认识的科学性306

二、人格表现的完整统一性309

三、人格表现的自然性310

四、人格存在的现实性311

五、人格品质的自我实现性313

六、人格存在的个体健康性315

七、人格存在的社会有益性316

八、道家人格的局限性317

第二节 道家人格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319

一、道家人格是中国传统人格的基本范式之一319

二、道家人格是中国传统社会人格完善的重要坐标321

三、道家人格是中国传统社会维护人的身心健康的重要保障323

四、道家人格是中国传统社会稳定和秩序的重要保障324

第三节 道家人格的现代价值325

一、道家人格对现代人格研究的理论价值325

二、道家人格对现代人格研究的方法论价值327

三、道家人格对现代社会人格完善的重要实践价值329

参考文献335

后记34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