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审计工作实务指导 上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审计工作实务指导 上
  • 庄盛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
  • ISBN:7800974251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954页
  • 文件大小:65MB
  • 文件页数:98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审计工作实务指导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卷)3

第一篇 审计基础3

第一章 审计概论3

第一节 审计的定义与特征3

一、审计的定义3

二、审计的特征5

第二节 审计的职能与作用6

一、审计的职能6

二、审计的作用7

第三节 审计的对象9

一、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资料及其有关经济资料10

二、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的经济活动12

第四节 审计的目标17

一、审计目标的产生与发展17

二、审计总目标18

三、审计具体目标19

第五节 审计的分类21

一、按审计主体分类22

二、按审计内容和目的分类22

三、按审计范围分类23

四、按审计实施时期分类24

五、按审计执行地点分类24

六、按审计动机分类25

七、按审计是否通知被审单位分类25

第六节 建立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审计制度26

一、我国审计制度的历史沿革26

二、中国特色审计监督制度的建立和发展26

三、建立和发展审计监督制度的重大意义31

第二章 审计机构与审计人员34

第一节 国家审计机关34

一、国家审计机关的设置34

二、国家审计机关的职责37

三、国家审计机关审计管辖38

四、国家审计机关的权限40

第二节 内部审计机构42

一、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42

二、内部审计机构的任务43

三、内部审计机构的权限44

四、国家审计机关与内部审计机构的关系44

第三节 社会审计组织45

一、社会审计组织概述45

二、会计师事务所的设立与审批45

三、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范围47

四、会计师事务所的权限与义务47

五、从事证券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48

六、社会审计的管理48

第四节 审计人员49

一、审计人员的构成49

二、审计人员的资格要求50

三、审计人员的素质要求51

四、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52

五、审计人员的权利与义务53

六、审计人员的职业考试制度54

第三章 审计方法55

第一节 审计查账的方法55

一、审计查账的共用方法55

二、审计查账的技术方法56

第二节 审计调查取证与审计分析方法58

一、审计调查、取证的方法58

二、审计分析方法59

第三节 审计监盘与经济效益审计的方法60

一、审计监盘的方法60

二、经济效益审计和经营管理审计的方法61

第四章 审计依据与审计证据62

第一节 审计依据62

一、审计依据的涵义62

二、审计依据的特征62

三、审计依据的类别63

四、审计依据的运用原则65

第二节 审计证据66

一、审计证据的涵义66

二、审计证据的特征67

三、审计证据的类别67

四、审计证据的收集69

五、审计证据的鉴定71

第五章 审计抽样74

第一节 审计抽样概述74

一、审计抽样概要74

二、样本的设计75

三、样本的选取81

四、抽样结果的评价84

第二节 统计抽样的步骤85

一、抽取样本85

二、审查样本项目91

三、根据样本审查结果推断总体91

第三节 符合性测试的统计抽样91

一、固定样本规模抽样91

二、连续抽样99

第四节 实质性测试的统计抽样101

一、差异估计101

二、分层抽样104

第六章 电算化审计109

第一节 电算化审计概述109

一、电算化审计的产生与发展109

二、电算化审计的定义110

三、电算化系统对审计的影响110

四、电算化审计的作用112

第二节 电算化审计的内容113

一、内部控制系统的审计113

二、系统开发审计114

三、应用程序审计114

四、数据文件审计114

第三节 电算化审计的步骤115

一、明确审计任务115

二、初步审核和评价内部控制系统115

三、详细审核和评价内部控制系统115

四、对内部控制系统进行符合性测试116

五、对被审计系统的数据处理结果进行实质性测试116

六、编写审计报告117

第四节 电算化系统审计117

一、电算化系统的审计特征117

二、电算化系统内部控制118

第七章 内部控制122

第一节 内部控制概述122

一、内部控制的涵义122

二、内部控制的目标122

第二节 内部控制的构成要素123

一、控制环境123

二、会计系统124

三、控制程序125

第三节 内部控制的内容与形式125

一、内部控制的内容125

二、内部控制的形式126

第四节 内部控制的基本方式128

一、授权控制128

二、分工控制128

三、业务记录控制129

四、财产安全控制129

五、人员素质控制130

六、书面文件控制130

七、内部审计控制131

第五节 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和局限性131

一、内部控制的重要性131

二、内部控制的局限性132

第六节 内部控制的了解与描述133

一、内部控制的了解133

二、内部控制的描述137

第七节 内部控制的评价与应用144

一、内部控制评价144

二、内部控制评价应用147

第八节 内部控制环境对审计的影响148

一、内部控制结构对审计的影响149

二、领导对审计的影响151

三、职工对审计的影响151

四、法制意识对审计的影响151

第九节 审计对内部控制的影响152

一、审计人员研究内部控制的意义152

二、审计对内部控制的依赖153

三、审计对内部控制的作用155

四、审计评价内部控制的局限性156

第十节 审计与内部控制关系分析157

一、审计与内部控制一般关系分析157

二、审计与内部控制数量关系分析158

第八章 审计管理161

第一节 审计管理概述161

一、审计管理的概念161

二、审计管理的内容162

三、审计管理方法163

第二节 审计计划管理163

一、审计计划管理概述163

二、审计项目计划164

三、审计项目计划执行167

四、审计计划执行管理168

第三节 审计质量管理169

一、审计质量管理概述169

二、审计质量控制170

三、审计质量控制措施171

四、审计风险管理172

第四节 审计信息管理174

一、审计信息与审计信息工作174

二、审计信息的管理175

三、审计统计管理177

第九章 审计文书179

第一节 审计文书概述179

一、审计文书179

二、审计文书的特点179

三、审计文书的格式180

四、审计文书写作的基本要求182

第二节 常用审计文书184

一、函184

二、请示185

三、批复187

四、行政性通知189

五、通报192

六、会议纪要194

第三节 审计业务文书196

一、审计通知196

二、审计工作底稿201

三、审计报告213

四、审计意见书224

五、审计决定226

六、移送处理书和审计建议书229

第十章 审计档案232

第一节 审计档案的特点与作用232

一、审计档案的特点232

二、审计档案的作用232

第二节 审计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和基本任务233

一、审计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233

二、审计档案工作的基本任务234

第三节 审计案卷的收集234

一、归档制度234

二、收集审计案卷的原则235

三、收集审计案卷的方法235

第四节 审计档案的整理235

一、审计档案在全宗中的位置236

二、审计档案的分类、排列与编目236

第五节 审计档案的鉴定237

一、档案鉴定的原则237

二、档案鉴定的方法和程序237

第六节 审计档案的保管、统计和利用238

一、审计档案的保管与统计238

二、审计档案的利用239

第二篇 国家审计243

第一章 国家审计概述243

第一节 国家审计的涵义及基本原则243

一、国家审计的涵义243

二、国家审计的基本原则244

第二节 国家审计的权限246

一、要求报送资料权247

二、检查权248

三、调查取证权249

四、查询存款权249

五、行政强制措施权250

六、申请权253

七、处理处罚权256

八、通报或者公布审计结果权260

九、建议权262

第三节 国家审计准则263

一、国家审计准则概述263

二、国家审计具体准则265

三、业务性审计管辖规范282

第四节 国家审计程序294

一、国家审计程序概述294

二、国家审计的准备阶段296

三、国家审计的实施阶段299

四、国家审计的报告阶段304

五、国家审计的处理处罚阶段306

第二章 财政审计307

第一节 财政审计概述307

一、财政审计的概念307

二、财政审计的范围307

三、财政审计的特点308

四、财政审计的作用309

第二节 财政审计分工309

一、财政管理体制309

二、财政审计分工311

第三节 财政预算审计313

一、财政预算审计概述313

二、财政预算审计的内容和重点315

三、财政预算审计方法319

第四节 财政预算执行审计322

一、财政预算执行审计概述322

二、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的内容和重点323

三、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的方法330

四、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结果报告333

第五节 财政决算审计334

一、财政决算编制审计334

二、财政决算收入审计340

三、财政决算支出审计344

四、财政决算年终结余资金审计351

五、财政往来资金审计351

第六节 其他财政收支审计352

一、其他财政收支审计的概念和范围352

二、财政预算外资金审计353

第三章 金融审计355

第一节 金融审计概述355

一、金融审计的概念355

二、金融审计的对象355

三、金融审计的范围355

四、金融审计的重点与方法356

第二节 中央银行审计356

一、中央银行审计概述356

二、中央银行审计的内容357

三、中央银行审计的基本事项358

四、中央银行业务审计358

第三节 商业银行审计362

一、商业银行审计概述362

二、商业银行资产审计362

三、商业银行负债审计379

四、商业银行损益审计387

第四节 政策性银行审计392

一、政策性银行审计概述392

二、基本建设贷款审计393

三、出口信贷审计395

四、农业政策性贷款审计397

第五节 非金融机构审计399

一、保险公司审计399

二、信托投资公司审计401

三、证券公司审计402

第四章 公检法机关审计404

第一节 公检法业务费审计404

一、公检法业务费概述404

二、公检法业务费管理406

三、公检法业务费审计重点406

第二节 罚没财物审计407

一、罚没财物概述407

二、罚没财物的管理408

三、罚没财物审计重点408

四、罚没财物审计方法409

第三节 行政性收费审计409

一、行政性收费概述409

二、行政性收费收支管理410

三、行政性收费审计重点411

第四节 监狱经费、劳教事业费审计411

一、监狱经费、劳教事业费概述411

二、监狱、劳动教养所生产财务核算与管理413

三、监狱经费、劳教事业费审计重点413

第五章 工商、物价管理机关审计415

第一节 工商、物价收费审计415

一、工商、物价收费概述415

二、工商、物价收费审计重点415

第二节 工商、物价罚没收入审计416

一、罚没收入的合法性审计416

二、罚没收入的合规性审计417

三、罚没收入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审计419

第三节 市场管理费及个体工商业管理费审计420

一、市场管理费及个体工商业管理费概述420

二、市场管理费和个体工商业管理费审计重点420

第六章 教育经费审计422

第一节 教育主管部门审计422

一、教育事业费预算执行审计422

二、教育部门其他经费审计425

第二节 普通教育事业费审计425

一、中小学人员经费审计426

二、中小学公用经费审计426

三、中小学杂费收支审计427

第三节 高等教育事业费审计427

一、高等学校的管理及经济活动的特点427

二、高等学校的财务核算管理428

三、高等学校教育事业费审计428

第四节 教育费附加、集资办学和社会力量办学经费审计436

一、教育费附加审计436

二、集资办学和捐资助学资金审计437

三、社会力量办学经费审计437

第七章 科技事业审计439

第一节 科学事业费审计439

一、科学事业费管理439

二、科学事业费审计要点440

第二节 社会科学事业审计442

一、社会科学事业概述442

二、社会科学事业费审计要点443

第三节 科技三项费用审计444

一、科技三项费用的管理444

二、科技三项费用的审计要点446

第四节 科技机构审计447

一、科技机构经费管理447

二、科技机构的审计要点448

第八章 卫生事业与计划生育审计451

第一节 卫生主管部门审计451

一、财务收支审计451

二、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审计453

三、预算外资金审计454

第二节 医院审计455

一、医院财务审计概述455

二、医院资产审计455

三、医院负债审计468

四、医院所有者权益审计470

五、医院损益审计472

六、医院会计报表审计476

第三节 卫生防疫站审计480

一、卫生防疫站审计的目的480

二、卫生防疫收入的审计480

三、卫生防疫支出的审计481

四、卫生防疫单位结余的留用和分配审计481

五、卫生防疫资金利用情况的审计分析481

第四节 计划生育事业经费审计482

一、计划生育经费审计的目的482

二、计划生育事业经费支出审计483

三、计划外生育费的审计485

第九章 社会保障审计487

第一节 社会保障审计概述487

一、社会保障审计的概念487

二、社会保障审计的意义和作用487

第二节 社会保险基金审计488

一、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审计488

二、失业保险基金审计490

三、农村养老保险基金审计491

四、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审计491

五、企业职工工伤保险基金审计492

六、企业职工生育保险基金审计492

第三节 住房资金审计493

一、城市住房基金审计493

二、单位住房基金审计493

三、住房出售收入的归集、管理和使用审计494

四、住房公积金审计494

第四节 抚恤、社会福利救济费和社会捐赠资金审计494

一、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审计494

二、社会捐赠资金审计495

第十章 民政事业审计497

第一节 民政工作概述497

一、国家民政管理机构的职责497

二、民政事业费预算管理497

三、民政事业费财务管理499

四、民政工作的地位和作用499

第二节 优抚资金审计500

一、优抚工作的对象和任务500

二、优抚资金管理500

三、优抚资金审计要点504

第三节 救灾资金审计505

一、救灾工作的管理505

二、救灾资金的管理505

三、救灾资金的使用范围和使用原则506

四、救灾资金审计要点508

第四节 扶贫资金审计508

一、我国扶贫工作的目标和措施508

二、扶贫资金的管理510

三、扶贫资金审计要点512

第五节 社会福利资金审计512

一、有奖社会福利募捐概述512

二、社会福利有奖募捐的机构设置和任务513

三、社会福利资金的管理513

四、社会福利资金审计要点515

第六节 社会福利企业审计516

一、社会福利企业管理516

二、社会福利企业的财务管理516

三、社会福利企业的优惠政策517

四、社会福利企业审计要点518

第十一章 社会团体审计521

第一节 社团组织概述521

一、社团组织的管理521

二、社会团体财务活动的特点522

第二节 社会团体审计522

一、社会团体收入审计522

二、社会团体支出审计523

第三节 工会审计524

一、工会预算、财务管理体系524

二、工会经费管理524

三、工会经费审计要点526

第四节 基金会审计527

一、基金会的管理527

二、基金会审计要点528

第十二章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和环境保护资金审计531

第一节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计531

一、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计的概念531

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计的作用531

三、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预算执行审计的内容532

四、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竣工决算审计的内容534

第二节 环境保护资金审计537

一、环境保护资金审计的概念537

二、环境保护资金审计的作用538

三、环境保护资金审计的主要内容539

第十三章 农业资金审计543

第一节 农业资金审计概述543

一、农业资金审计的概念543

二、农业资金审计的作用544

三、农业资金审计的对象和内容545

四、农业资金审计的特点545

第二节 农业事业费审计546

一、农业事业费概述546

二、农业事业费的审计方式548

三、农业事业费审计548

第三节 农业专项资金审计551

一、农业专项资金的筹集与管理551

二、农业专项资金的审计内容552

三、农业专项资金的审计方式555

四、农业专项资金的审计重点556

第十四章 外资审计561

第一节 外资审计概述561

一、利用外资的方式561

二、外资审计565

三、外资审计的特点566

第二节 国外贷款项目审计566

一、国外贷款项目审计概述566

二、国外贷款项目审计内容567

三、国外贷款项目审计报告570

四、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审计579

五、外国政府贷款审计584

六、国际商业贷款的审计585

七、国际援助项目审计587

第十五章 任期经济责任审计590

第一节 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概述590

一、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概念590

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目的590

三、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基本原则591

四、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特点592

第二节 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592

一、经济管理的合法性审计592

二、资产的真实性和保值性审计593

三、主要经济和业务指标完成情况审计594

四、重大投资决策和效果审计604

第三篇 内部审计615

第一章 内部审计概述615

第一节 内部审计的涵义615

一、内部审计的发展615

二、内部审计的定义618

三、内部审计的对象619

第二节 内部审计的职能与作用621

一、内部审计的职能621

二、内部审计的作用623

三、内部审计的特征625

第三节 内部审计机构与人员628

一、内部审计机构628

二、内部审计人员636

三、内部审计职业道德639

第四节 内部审计种类与组织方式643

一、内部审计种类643

二、内部审计组织方式646

第二章 内部审计的方法和程序649

第一节 内部审计的方法649

一、内部审计的基本方法649

二、内部审计技术方法650

第二节 内部审计的程序651

一、内部审计程序概述651

二、内部审计的规划阶段651

三、内部审计的实施阶段654

四、内部审计的报告阶段658

五、后续审计阶段659

第三章 内部审计准则661

第一节 内部审计准则概述661

一、内部审计师职责说明661

二、内部审计实务准则661

三、内部审计师职业道德准则662

四、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663

第二节 内部审计一般准则663

一、专业熟练能力663

二、独立性665

三、应有的职业谨慎666

四、内部审计工作范围667

五、内部审计师职责669

第三节 内部审计的现场工作准则671

一、审计计划的制定671

二、审查与评价资料672

第四节 内部审计报告准则673

一、审计报告一般原则674

二、内部审计报告的起草与讨论675

三、审计报告的传递与分发675

四、内部审计报告的形式与内容676

五、管理建议书677

六、代表性的内部审计报告678

第四章 内部审计证据与工作底稿679

第一节 内部审计证据679

一、内部审计的取证原则679

二、内部审计证据的种类680

三、内部审计证据的标准681

第二节 内部审计证据的搜集与分析682

一、搜集内部审计证据的要求682

二、搜集内部审计证据的方法682

三、内部审计证据的分析684

四、内部审计证据的综合运用685

第三节 内部审计工作底稿概述686

一、内部审计工作底稿686

二、内部审计工作底稿分类686

三、内部审计工作底稿的内容688

四、审计工作底稿的作用690

五、审计工作底稿的质量要求691

第四节 内部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692

一、内审工作底稿编制的主要内容692

二、内审工作底稿示例693

第五章 内部审计报告697

第一节 内部审计报告概述697

一、内部审计报告的概念697

二、内部审计报告的作用697

三、内部审计报告的种类697

四、内部审计报告的内容698

第二节 内部审计报告的编写700

一、内部审计报告的编写步骤700

二、内部审计报告的编写方法701

第六章 内部审计管理704

第一节 内部审计管理概述704

一、内部审计管理的概念704

二、内部审计管理体系704

第二节 内部审计计划管理705

一、内部审计计划管理的涵义705

二、内部审计计划管理的内容706

第三节 内部审计质量控制710

一、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涵义710

二、分级质量监督制度711

三、内部检查制度712

四、外部检查制度713

第四节 内部审计培训管理713

一、内部审计培训管理的涵义713

二、确定培训方针714

三、进行需求调查714

四、拟定培训大纲715

五、参照作业评价715

六、制定培训计划717

七、协调培训资源718

八、多种渠道培训718

九、评价反馈719

第五节 内部审计档案管理721

一、档案管理的作用721

二、审计档案的分类721

三、审计档案的保管723

第七章 经济效益审计724

第一节 经济效益审计概述724

一、经济效益审计的产生与发展724

二、经济效益审计的涵义725

第二节 经济效益审计程序726

一、准备阶段726

二、实地调查阶段727

三、审计方案的编制阶段729

四、实施阶段729

五、报告与事后查询阶段730

第三节 经济效益审计方法732

一、调查的方法732

二、专门技术方法732

第八章 专项审计736

第一节 内部承包经营责任审计736

一、内部承包经营责任审计概述736

二、内部承包经营责任审计的主要内容和步骤736

第二节 内部租赁经营责任审计739

一、内部租赁经营责任审计概述739

二、内部租赁经营责任审计的主要内容和步骤739

第三节 经济合同审计740

一、经济合同审计的概念740

二、经济合同审计的内容741

三、经济合同审计的程序和方式方法742

第四节 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项目审计742

一、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项目审计概述742

二、开工前审计743

三、在建项目审计743

四、竣工决算审计744

第四篇 社会审计749

第一章 社会审计概述749

第一节 社会审计概要749

一、社会审计的概念和特点749

二、社会审计的发展750

第二节 社会审计的目标与范围755

一、社会审计的目标755

二、社会审计的范围758

第三节 社会审计的方法758

一、社会审计的一般方法758

二、社会审计的技术方法763

第四节 社会审计的工作程序768

一、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768

二、编制审计计划768

三、拟定审计进行步骤771

四、实施现场审计772

五、结束审计工作773

第二章 注册会计师制度775

第一节 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产生与发展775

一、西方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产生与发展775

二、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产生与发展778

第二节 注册会计师考试与注册登记779

一、报考条件779

二、考试组织780

三、考试范围780

四、注册登记781

第三节 注册会计师业务范围781

一、审计业务781

二、会计咨询和会计服务业务782

三、中国注册会计师的法定审计业务783

第四节 会计师事务所784

一、会计师事务所的设立与审批784

二、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承接786

三、对从事证券、期货相关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的特殊要求786

第五节 注册会计师协会787

一、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宗旨与职责787

二、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员787

三、协会权力机构和常设办事机构788

四、地区注册会计师协会788

第六节 注册会计师的管理体制789

一、注册会计师的管理体制概念789

二、外国注册会计师管理体制789

三、中国注册会计师管理体制791

第七节 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793

一、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概述793

二、法律、法规对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规定798

第八节 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800

一、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概述800

二、中国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801

第三章 注册会计师审计业务808

第一节 注册会计师审计业务概述808

一、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目的和要求808

二、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的内容809

三、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工作程序811

四、审计业务约定书813

五、审计计划815

六、独立审计准则与审计依据818

七、审计的质量控制821

八、审计证据823

第二节 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具体目标及过程829

一、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对会计报表的认定829

二、具体审计目标832

三、注册会计师审计过程834

第三节 审计业务约定书与审计范围835

一、审计业务约定书概述835

二、签署审计业务约定书的准备工作835

三、审计业务约定书的内容836

四、审计范围837

第四节 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底稿838

一、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底稿的内容838

二、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底稿的分类839

三、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841

四、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底稿的复核842

五、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底稿的管理843

第五节 注册会计师管理建议书845

一、注册会计师管理建议书的概念845

二、注册会计师管理建议书的性质845

三、注册会计师管理建议书的结构及内容845

四、注册会计师管理建议书的编制846

第四章 销售循环审计847

第一节 销售环节审计的目标与范围847

一、销售环节审计的目标847

二、销售环节审计的范围848

第二节 销售环节的符合性测试848

一、销售环节及其内部控制848

二、销售环节的符合性测试850

第三节 主营业务收入审计851

一、主营业务收入审计目标851

二、主营业务收入实质性测试审计程序851

第四节 应收账款审计854

一、应收账款的审计目标854

二、应收账款的实质性测试审计程序854

第五节 坏账准备审计858

一、坏账准备的审计目标859

二、坏账准备的实质性测试审计程序859

第六节 其他相关账户审计861

一、应收票据审计861

二、预收账款审计862

三、应交税金审计863

四、其他应交款审计864

五、营业费用审计865

六、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审计865

七、其他业务利润审计866

第五章 采购与付款环节审计867

第一节 采购环节审计的目标和范围867

一、采购环节审计的目标867

二、采购环节审计的范围867

第二节 采购环节的符合性测试868

一、采购环节的内部控制868

二、采购环节的符合性测试871

第三节 应付账款的实质性测试873

一、应付账款实质性测试的基本考虑873

二、应付账款的实质性测试审计程序873

第四节 固定资产和累计折旧审计875

一、固定资产审计875

二、累计折旧审计879

第五节 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审计880

一、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审计的目标与范围880

二、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的符合性测试882

三、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的实质性测试885

第六节 其他相关账户审计891

一、预付账款审计891

二、在建工程审计892

三、工程物资审计893

四、固定资产清理审计894

五、待处理固定资产净损失审计894

六、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审计895

七、应付票据审计896

第六章 生产循环审计897

第一节 生产循环897

一、凭证和记录897

二、生产循环所涉及的主要业务活动897

第二节 内部控制测试和交易的实质性测试898

一、生产循环内部控制及测试概述898

二、生产循环内部控制测试899

三、交易的实质性测试902

第三节 生产成本审计902

一、直接材料成本的审计902

二、直接人工成本的审计902

三、制造费用的审计903

四、主营业务成本的审计903

第四节 分析性复核904

一、简单比较法904

二、比率分析法905

第五节 存货监盘906

一、存货监盘概述906

二、存货监盘决策907

三、存货监盘程序908

四、存货监盘中的特殊问题909

第六节 存货计价审计和截止审计909

一、存货计价审计909

二、存货截止审计911

第七节 应付工资审计911

一、审计目标911

二、审计程序912

第八节 其他相关账户审计912

一、存货相关账户的审计912

二、生产循环其他相关账户的审计915

第七章 筹资与投资循环审计917

第一节 长期投资审计917

一、长期投资审计的目标与范围917

二、长期投资的符合性测试919

三、长期投资的实质性测试920

第二节 负债审计923

一、负债审计的目标与范围923

二、负债的符合性测试926

三、负债的实质性测试929

第三节 所有者权益审计935

一、所有者权益审计的目标与范围935

二、所有者权益的符合性测试938

三、所有者权益的实质性测试939

第八章 验资944

第一节 验资概述944

一、验资的性质与作用944

二、验资的种类、目的、范围和依据944

三、验资的一般原则945

四、验资的步骤946

第二节 设立验资的取证和审验947

一、设立验资的取证947

二、设立验资的一般审验内容947

三、设立验资的特殊审验程序948

第三节 变更验资的取证和审验949

一、变更验资的取证949

二、变更验资的审验程序950

第四节 验资工作底稿与验资报告950

一、验资工作底稿和种类950

二、验资报告951

第五节 验资风险及对策953

一、验资风险953

二、验资风险的对策95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