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道学知识全知道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李睿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
- ISBN:9787511304223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283页
- 文件大小:106MB
- 文件页数:305页
- 主题词:道教-通俗读物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道学知识全知道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道教传承知识2
一、道教概述2
何为道教2
道教的渊源2
道教的世界观和生命观3
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关系3
道教的宇宙结构4
二、道教的创立5
道经记载的道教创立5
道教的创立6
道教的思想渊源6
道教的名称来源7
神仙信仰,方士方术8
三、道教的思想和理论9
道教与道家的同异9
易学与阴阳五行思想10
道教的分化11
道教对中国哲学的影响12
道教学术思想的中心12
道教五行与相生相克12
先秦道家与两汉黄老道13
太平14
承负14
三十六天15
天人感应16
仙道贵生,无量度人16
济世利物,齐同慈爱17
四、道教的传承历史18
低谷——曹魏道教18
崛起——东晋道教18
成熟——南北朝道教20
发展——隋朝道教22
隆盛——唐宋道教23
衰微——明清道教24
复兴——近现代道教25
第二章 道教教义、规戒知识一、道教信义概述28
道教的基本教义28
道教的基本信仰29
道教的宗旨29
道教三宝29
全真教主要教义30
二、道教教义阐释31
道31
德31
玄32
一32
命33
盗34
机34
三、道教的理想境界36
自然36
无为37
清静37
寡欲38
不争39
柔弱39
抱朴40
坐忘40
九守41
三元41
八卦42
太极43
四、道教规戒阐释44
道教的教规44
清规戒律44
老君想尔戒45
老君说一百八十戒45
全真清规46
三堂大戒47
功过格48
守庚申48
斋日49
三元五腊49
违戒处罚50
三皈五戒50
五、道教规戒的外延51
三界十方51
四恩三有51
三业与六根六尘51
三障与十恶52
三涂五苦52
三灾八难52
万法归宗53
转轮五道53
第三章 道教宗派知识56
一、道教宗派概述56
道教两大派别56
道教门派的各种分类57
二、道教的早期宗派58
五斗米道58
太平道59
帛家道60
上清派61
灵宝派62
楼观道63
三、道教的后期宗派64
茅山宗64
龙虎宗65
阁皂宗66
天心派66
神霄派66
清微派67
东华派67
金丹派南宗68
太一道69
真大道69
全真道70
净明道71
玄教71
正一道72
龙门派72
第四章 道教经典知识76
一、道教经典概述76
道经的形成和发展76
造作道书的两次高潮77
道经分类体系79
二、道教经典之道藏81
《道藏》81
《敦煌道藏》82
《正统道藏》82
《万历续道藏》83
《道藏辑要》83
三、道教经典之经书84
《无上秘要》84
《道德真经》84
《南华真经》85
《冲虚真经》85
《通玄真经》86
《洞灵真经》86
《太平经》87
《黄庭经》87
《老子化胡经》88
《上清大洞真经》88
《阴符经》88
四、其他道教经典90
《老子想尔注》90
《抱朴子内篇》91
《化书》91
《<正易心法>注》91
《易图通变》92
《重阳立教十五论》92
《太上感应篇》92
《周易参同契》93
《葛仙翁肘后备急方》93
《坐忘论》93
《玄纲论》94
《道门科范大全集》94
《灵宝毕法》94
《悟真篇》95
《列仙传》95
《神仙传》95
《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96
第五章 道教中神灵仙真知识一、道教神仙概述98
道教神仙的等级98
道教神仙的称呼98
真人99
仙人99
道教三祖99
二、道教神灵之天仙100
三清100
五老君102
四御103
玉皇大帝104
西王母105
东王公106
五星七曜星君107
北斗七星君108
南斗六星君108
四象二十八宿108
十方诸天尊110
东极青华大帝110
圆明道姆天尊111
三官大帝111
降魔护道天尊112
真武大帝112
文昌帝君113
太乙雷声普化天尊113
南极长生司命真君113
东岳大帝114
雷神114
九垒三十六土皇君114
酆都大帝115
灵官115
王灵官116
功曹116
三、道教神灵之地神117
城隍117
土地117
太岁君118
灶神118
门神118
财神119
瘟神119
蚕神119
厕神120
妈祖120
临水夫人120
保生大帝121
三山国王121
医王121
药王121
关圣帝君121
碧霞元君122
四大真人122
赤松子123
宁封子123
广成子123
赤精子123
彭祖123
容成公124
安期生124
三茅真君124
许真君125
北五祖125
南五祖126
北七真127
八仙129
第六章 道教人物传略132
一、道教人物之仙师132
“道教祖师”老子132
“南华真人”庄子133
“冲虚真人”列子133
“无上真人”关尹子133
“上清祖师”茅盈134
“道教嗣师”张衡134
“道教系师”张鲁135
“丹经王者”魏伯阳135
“冲应真人”葛玄136
“天师领袖”范长生136
“净明祖师”许逊137
“第一太师”魏华存137
“黄白大师”狐丘138
“丹元真人”陆修静138
“剑酒诗仙”吕洞宾139
“吉庆征象”刘海蟾139
“紫霄真人”谭峭140
“清都辅弼”闾丘方远140
“华阳真人”施肩吾141
“南宗祖师”张伯端141
二、道教人物之“创始人”143
“道教创始”张道陵143
“太平创始”张角144
“神霄创始”王文卿144
“东华创始”宁全真144
“全真创始”王重阳145
“大道创始”刘德仁146
“太一创始”萧抱珍146
“龙门祖师”丘处机147
“遇仙创始”马丹阳148
“南无创始”谭处端148
“随山创始”刘处玄148
“嵛山创始”王处一149
“华山创始”郝大通149
“清净创始”孙不二150
“内丹西派”李西月150
“金丹南宗”白玉蟾150
“玄教创始”张留孙151
“内丹东派”陆西星152
三、道教人物之“传人”153
“掌教全真”尹志平153
“全真真常”李志常154
“雷渊真人”黄舜申155
“空山先生”雷思齐155
“二宗合一”陈致虚156
“武当宗师”张三丰156
“抱朴子”葛洪157
“改革天师道”寇谦之157
“释道之论”顾欢158
“丹医双行”陶弘景158
“明重玄之道”孟智周159
“王法主”王远知159
“药王良医”孙思邈160
“重玄之道”成玄英160
“老宗魁首”李荣161
“心生万物”王玄览161
“有形则有道”潘师正162
“神仙亦人”司马承祯163
“玄静先生”李含光163
“宗玄先生”吴筠164
“承前启后”杜光庭165
“隐于睡者”陈抟165
“仙道、鬼道”彭晓166
“一者道用”张无梦166
“默通其极”陈景元167
第七章 道教中的名山宫观一、道教中的仙境170
三十六天170
三清天170
十洲三岛171
十大洞天172
三十六小洞天173
七十二福地174
二、道教中的名山176
泰山176
衡山176
华山177
恒山177
嵩山177
千山178
茅山178
天台山179
大涤山179
武夷山179
龙虎山180
阁皂山180
崂山181
王屋山181
武当山182
罗浮山182
青城山183
崆峒山183
巍山183
终南山184
三、道教中的庙宇宫观185
道教庙宇的名称185
道教宫观的组织形成185
道教宫观的产生与功用186
道教宫观建筑规格186
道教宫观的建筑思想187
道教建筑的规制188
道教造像188
道教建筑与园林190
十方丛林的管理体制190
全真道三大祖庭191
万法宗坛192
白云观192
常道观192
云台观193
楼观193
东岳庙193
无量观194
玄妙观194
中岳庙195
冲虚观195
朝天宫195
元符宫196
崇禧万寿宫196
洞霄宫196
上清正一万寿宫197
铁柱宫197
玉隆万寿宫197
紫霄宫198
青羊宫198
永乐宫198
重阳万寿宫199
八仙宫199
第八章 道法修养知识202
一、道教法术202
道教法术总论202
道术分类203
道教雷法205
道教符箓205
道教禁法206
道教咒语207
掐诀207
诀文208
相术209
风水术209
占星术210
令210
印210
符水211
式法211
厌殃祝由法211
祓除法212
厌胜法212
择吉212
二、修真养生214
道教修持214
外丹214
内丹215
导引217
彭祖导引法217
赤松子导引法218
行气218
吐纳219
辟谷220
黄赤之道220
守静220
存思221
坐忘222
胎息术223
尸解224
守一224
服食225
实修实炼226
修炼的境界226
先天一气226
心斋226
踵息227
握固227
华佗五禽戏227
京黑行气法228
八段锦导引法229
服日月精华法229
存思三气法230
温养盘坐功231
道教武术231
第九章 道教礼仪知识234
一、道教礼仪之斋醮234
斋醮科仪的涵义234
斋与斋法234
道教斋法235
醮与斋醮235
坛236
道教斋醮的发展237
道教斋醮科仪组成238
道教法坛诸称呼242
罗天大醮243
早晚坛功课244
二、道教礼仪之科仪245
祝将科仪245
祝寿科仪245
庆贺科仪246
接驾科仪246
大回向科仪246
祭孤科仪246
进表科仪247
水火炼度仪247
灯仪248
三、道教礼仪之仪范249
入道礼仪249
敬香礼仪250
出入威仪251
吃住礼仪251
穿戴礼仪252
言语威仪253
视听威仪253
叩拜礼仪253
诵经礼仪254
供养礼仪255
参访道教宫观的礼仪257
第十章 道教生活知识260
一、关于道士260
道士称谓260
道士的派别261
道士的位阶262
道士的服饰262
二、道教的活动267
炼度267
诵早晚功课267
许愿、还愿268
接驾268
开期传戒268
如何加入道教268
修行的一般方法269
道教“挂单”269
道教“出家”270
三、道教的日期271
道历271
道教节日271
朔,望,晦,电272
十二黄道日歌272
四、道教的禁忌273
戊不朝真273
道不言寿273
斋醮道场法会禁忌274
供品禁忌274
敬香禁忌275
服饰禁忌275
饮食禁忌275
信士朝圣敬香禁忌276
五、当代道教组织277
中国道教协会277
中国道教学院277
附录280
道教节日表280
热门推荐
- 2350739.html
- 1950674.html
- 1481672.html
- 862455.html
- 2002083.html
- 3662772.html
- 1138451.html
- 611224.html
- 1609576.html
- 3555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7548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46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716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884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087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992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571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538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779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852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