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战争·党争与“宪争” 抗战时期宪政运动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祝天智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6103371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225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243页
- 主题词:宪政运动-研究-中国-民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战争·党争与“宪争” 抗战时期宪政运动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一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价值1
(一)问题的提出1
(二)本书的研究价值3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4
(一)新中国成立前对抗战时期宪政运动的研究4
(二)新中国成立后大陆的研究6
(三)台湾的研究12
(四)国外的研究13
三 本书的研究方法14
四 本书的预期成果和创新之处15
五 概念界定及研究思路和框架17
(一)概念的界定:宪政与宪政运动17
(二)研究思路和框架20
第一章 抗战前宪政观念的传播及追求立宪实践的发展25
一 晚清宪政思想的引入与预备立宪运动的兴起25
(一)晚清宪政观念的引入和传播25
(二)晚清预备立宪运动的兴起30
二 民国成立至抗战前宪政观念的传播及追求宪政实践的发展32
(一)革命党的宪政观及其宪政实践33
(二)抗战前自由主义知识精英的宪政诉求36
三 本章小结38
第二章 抗战时期宪政运动兴起背景分析39
一 合法性不足的弱势独裁:宪政运动兴起的制度背景39
(一)孙中山的训政理念及国民党对它的“继承”40
(二)作为弱势独裁的国民党训政体制及其合法性危机45
(三)国民党的宪政许诺及其困境51
二 国共妥协与有限合作53
(一)国共妥协和有限合作机制的建立53
(二)国共有限合作机制对抗战时期宪政运动的影响55
三 各派政治势力博弈策略的调整与抗战初期的有限民主化56
(一)各派政治势力博弈策略的调整57
(二)抗战初期中国政治的民主化趋向59
四 中间党派的宪政诉求61
(一)抗战前中间党派对民主和宪政的追求61
(二)抗战开始后中间党派宪政诉求的增强62
五 国际政治中民主与独裁的较量与民主国家的影响和示范效应64
(一)国际政治中民主与独裁的对立对中国政治的影响64
(二)抗战开始后美、英对中国的影响与示范效应66
六 本章小结68
第三章 第一次宪政运动高潮70
一 一届四次国民参政会上的博弈与宪政运动的兴起70
(一)政治局势的变化与国共博弈策略的调整70
(二)一届四次国民参政会上的博弈与宪政运动高潮的骤然兴起80
二 中间党派对宪政的推动及其宪政设计83
(一)中间党派对宪政的推动83
(二)中间党派的宪政设计:“期成宪草”与“五五宪草”之比较89
三 共产党对第一次宪政运动高潮的因应及其宪政设计91
(一)共产党对宪政运动高潮的因应92
(二)新民主主义宪政与“五五宪草”之比较99
四 本章小结101
第四章 宪政运动的回潮与中间党派的聚合化103
一 国民党控制的加强与宪政运动的回潮103
(一)国民党控制的加强103
(二)第一次宪政运动的回潮105
二 国共策略的调整与摩擦的加剧107
(一)国内国际形势的变化与国共策略的调整108
(二)国共摩擦的加剧112
三 中间党派的聚合化114
(一)统一建国同志会:中间党派聚合的第一步115
(二)中国民主政团同盟:中间党派的聚合化116
四 本章小结119
第五章 第二次宪政运动高潮121
一 国共摩擦的再起与国民党“立宪”程序的重启121
二 人权和法治:中间党派的宪政追求126
(一)争取言论和身体自由的抗争127
(二)争取法治的努力131
三 从旁观到参与:共产党策略的转变133
四 政治文化的冲突与公共舆论的多元化137
(一)国民党:“没有了国民党,那就是没有了中国”138
(二)共产党:“新民主主义宪政就是三民主义宪政”139
(三)中间党派:“中国需要真正民主政治”140
五 本章小结142
第六章 “联合政府”口号的提出和宪政运动之转向144
一 国内外局势的发展和政治格局的转换145
(一)国民党的军事溃败与政治危机145
(二)美国插手国共关系并向国民党施压148
(三)中共的壮大与国共实力之消长151
二 “联合政府”的提出:中共策略的调整153
三 国民党的对策:加快制宪步伐与主导制宪过程157
四 中间党派的策略:政治民主化与军队国家化并举161
五 各派围绕“联合政府”的博弈:从国共谈判到政治协商会议167
六 本章小结175
第七章 宪政运动之终结176
一 国民党的策略:“戡乱”与“制宪”、“行宪”并举176
二 共产党的对策:抵制与“解放”齐进184
三 中间党派之两极化189
四 政治秩序的重组与宪政运动的终结193
五 本章小结197
第八章 结论与启示198
一 结论199
(一)抗战时期宪政运动对近代中国政治发展的推动199
(二)抗战时期宪政运动何以未达立宪之目的203
二 启示209
主要参考文献215
一 民国时期的报刊215
二 资料汇编和资料集215
三 相关人物的年谱、日记、传记、著作及文集216
四 相关中文研究论著218
五 相关译著221
后记225
热门推荐
- 845554.html
- 433835.html
- 424780.html
- 2549595.html
- 2960122.html
- 1629119.html
- 129406.html
- 655892.html
- 526681.html
- 37608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520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136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869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0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915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173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98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616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49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370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