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形位误差检测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形位误差检测
  • 李世阳编著 著
  • 出版社: 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6902700
  • 出版时间:1988
  • 标注页数:172页
  • 文件大小:9MB
  • 文件页数:18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形位误差检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章 形状和位置误差检测基础1

§1—1概述1

§1—2被测要素的表征与体现2

一、零件的几何要素2

二、以测得要素代替实际要素2

三、用模拟方法体现被测中心要素3

§1—3形位误差检测原则3

一、与理想要素比较原则3

二、测量坐标值原则4

三、测量特征参数原则4

五、控制实效边界原则5

四、测量跳动原则5

§1—4测量精度6

§1—5基准的建立和体现6

一、基本概念6

二、基准的建立7

三、基准的体现10

第二章 直线度检测16

§2—1直线度误差及其评定16

一、最小区域法16

二、两端点连线法18

§2—2直线度检测19

一、与理想要素比较法19

二、测量特征参数法23

一、给定平面内的直线度误差25

§2—3直线度测量数据处理25

三、控制实效边界检验法25

二、给定方向内的直线度误差30

三、任意方向内的直线度误差30

第三章 平面度检测33

§3—1平面度误差及其评定33

一、最小区域法33

二、对角线法33

三、三点法34

§3—2平面度检测34

一、 指示器法34

二、光线扫描法34

三、液面法35

四、干涉法35

一、按最小区域法处理数据36

五、节 距法36

§3—3平面度测量数据处理36

二、按对角线法处理数据45

三、按三点法处理数据52

第四章 圆度检测54

§4—1圆度误差及其评定54

一、最小区域圆法54

二、最小二乘圆法54

三、最小外接圆法56

四、最大内切圆法56

§4—2圆度检测56

一、圆度仪测量法56

二、坐标测量法65

四、心轴法70

三、两点、三点测量法71

第五章 圆柱度检测79

§5—1圆柱度误差及其评定79

一、最小区域圆柱法79

二、最小二乘圆柱法79

三、最小外接圆柱法79

四、最大内切圆柱法79

§5—2圆柱度检测80

一、与理想要素比较法80

二、测量坐标值法82

三、测量特征参数法86

四、径向跳动测量法87

第六章 轮廓度检测89

§6—1轮廓度误差及其评定89

二、测量坐标值法90

§6—2线轮廓度检测90

一、与理想要素比较法90

§6—3面轮廓度检测91

一、与理想要素比较法91

二、测量坐标值法91

三、测量特征参数法91

第七章 平行度检测93

§7—1平行度误差及其评定93

一、当基准为平面由两平行平面构成的定向最小区域93

二、当基准为直线由两平行平面构成的定向最小区域93

三、当基准为直线由圆柱面构成的定向最小区域94

§7—2平行度检测94

一、与理想要素比较法94

二、测量特征参数法102

三、控制实效边界检验法103

一、由两平行平面构成的定向最小区域106

§8—1垂直度误差及其评定106

第八章 垂直度检测106

二、由圆柱面构成的定向最小区域107

§8—2垂直度检测107

一、与理想要素比较法108

二、测量特征参数法113

三、控制实效边界检验法114

二、面对基准直线的倾斜度误差116

一、面对基准平面的倾斜度误差116

§9—1倾斜度误差及其评定116

第九章 倾斜度检测116

三、线对基准直线的倾斜度误差117

四、线对基准平面的倾斜度误差117

§9—2倾斜度检测118

一、与理想要素比较法118

二、控制实效边界检验法120

§10—2同轴检测度122

—、测量坐标值法122

§10—1同轴度误差及其评定122

第十章 同轴度检测122

二、测量特征参数法127

三、控制实数边界检验法135

第十一章 对称度检测136

§11—1对称度误差及其评定136

一、面对基准中心平面的对称度136

二、线对基准中心平面的对称度136

三、面对基准轴线(或中心线)的对称度136

四、线对基准轴线(或中心线)的对称度137

§11—2对称度检测137

一、与理想要素比较法137

二、测量坐标值法138

三、测量特征参数法143

四、控制实效边界检验法146

二、成组要素的位置度误差及其评定149

一、单一要素的位置度误差及其评定149

第十二章 位置度检测149

§12—1位置度误差及其评定149

§12—2位置度检测150

一、与理想要素比较法150

二、测量坐标值法152

三、控制实效边界检验法156

§12—3位置度测量数据处理157

一、图表法157

二、直角坐标图解法159

三、极坐标图解法164

§13一1跳动误差评定168

§13—2跳动检测168

一、顶尖法168

第十三章 跳动检测168

二、V形座(或V形架)法169

三、套筒法170

参考文献17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