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CCNP思科网络技术学院教程 第七学期 多层交换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CCNP思科网络技术学院教程 第七学期 多层交换
  • (美)Cisco Systems公司等著;韦新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ISBN:7115111642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469页
  • 文件大小:65MB
  • 文件页数:487页
  • 主题词:计算机网络-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CCNP思科网络技术学院教程 第七学期 多层交换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2

第1章 园区网和设计模型2

1.1 园区网的分级设计模型3

1.1.1 核心层的功能4

1.1.2 汇聚层的功能4

1.1.3 接入层的功能5

1.2 网络设计中的交换区块5

1.3 交换式网络设计中的关键要素7

1.3.1 交换和OSI模型8

1.3.2 服务质量9

1.3.3 组播10

1.4 园区网设计11

1.4.1 小型园区网11

1.4.2 中型园区网13

1.4.3 大型园区网14

1.5 针对园区网的Catalyst交换解决方案17

1.5.1 布线间交换机18

1.5.2 多层交换机20

1.5.3 交换式路由器21

1.5.4 各种Catalyst交换机在园区网中的位置21

1.6 总结23

1.7 复习题24

1.8 关键词25

第2章 吉比特以太网26

2.1 吉比特以太网标准28

2.1.1 吉比特以太网标准的产生历史29

2.1.2 IEEE 802.3ab29

2.1.3 IEEE 802.3z30

2.2 吉比特以太网协议的体系结构33

2.2.1 串并转换器35

2.2.2 8B/10B编码36

2.2.3 帧格式37

2.3 服务质量和IEEE 802.1p38

2.3.1 排队延迟与通信分类38

2.3.2 划分以太网通信优先级的解决方案39

2.4 吉比特以太网在园区网络设计中的应用40

2.4.1 采用多层交换的结构化设计41

2.4.2 模块化设计43

2.4.3 建筑内设计45

2.4.4 另一种建筑块设计方案45

2.4.5 多层园区网设计46

2.5 吉比特以太网产品48

2.6 总结51

2.7 复习题51

2.8 关键词52

第3章 交换机管理54

3.1 准备访问交换机56

3.1.1 通过控制台访问56

3.1.2 终端仿真和Telnet56

3.2 交换机配置基础58

3.2.1 进入交换机并改变配置模式58

3.2.2 命令行处理和编辑61

3.2.3 命令历史62

3.2.4 帮助功能63

3.2.5 清除和保存配置64

3.2.6 口令66

3.2.7 口令恢复69

3.2.8 名称、联系人和位置70

3.2.9 远程访问72

3.2.10 装载映像到Flash77

3.2.11 端口描述82

3.2.12 端口的速度和双工模式84

3.3 总结87

3.4 复习题88

3.5 关键词89

第4章 关于VLAN的介绍92

4.1 VLAN 的定义94

4.2 部署VLAN的动机95

4.2.1 安全性95

4.2.2 广播控制98

4.2.3 带宽利用99

4.2.4 延迟99

4.3 VLAN的分类100

4.3.1 端到端VLAN与本地VLAN100

4.3.2 基于端口的VLAN与动态VLAN101

4.3.3 VMPS的工作方式101

4.4.1 配置基于端口的VLAN104

4.4 配置VLAN104

4.4.2 配置VMPS和动态端口109

4.5 干道连接(Trunking)115

4.5.1 各种Trunking技术116

4.5.2 配置以太网trunk122

4.6 VLAN干道协议130

4.6.1 VTP的基本机制130

4.6.2 VTP域131

4.6.3 各种VTP模式132

4.6.4 VTP通告133

4.6.5 配置VTP服务器137

4.6.6 配置VTP客户端138

4.6.7 配置VTP透明模式139

4.6.8 VTP版本2141

4.6.9 VTP口令143

4.6.10 监控VTP144

4.6.11 VTP修剪145

4.6.12 配置VTP修剪147

4.7 总结150

4.8 复习题150

4.9 关键词151

第5章 生成树协议154

5.1 STP的基本机制155

5.1.1 广播环路156

5.1.2 网桥表受损157

5.2 生成树算法158

5.2.1 网桥ID158

5.2.2 路径开销159

5.2.3 端口ID160

5.2.5 STP 收敛的3个步骤161

5.2.4 STP判定和BPDU交换161

5.2.6 STP的状态165

5.2.7 STP中的定时器167

5.2.8 拓扑变更和STP169

5.3 基本的STP配置170

5.3.1 CatOS交换机170

5.3.2 基于IOS的交换机171

5.4 show spanree和show spanning-tree171

5.4.1 CatOS交换机171

5.4.2 基于IOS的交换机176

5.5 生成树的模式180

5.5.1 PVST,PVST+和单生成树模式180

5.5.2 MISTP模式184

5.5.3 MISTP-PVST+模式184

5.5.4 多生成树模式184

5.6.1 配置根交换机185

5.6 高级STP配置185

5.6.2 配置路径开销191

5.6.3 配置端口优先级196

5.7 加快STP的收敛199

5.7.1 配置STP定时器199

5.7.2 PortFast201

5.7.3 UplinkFast203

5.7.4 BackboneFast207

5.8 以太通道(EtherChannel)210

5.8.1 以太通道的工作原理:帧分配212

5.8.2 以太通道工作原理:PAgP和LACP213

5.8.3 以太通道配置的指导原则215

5.8.4 以太通道的配置218

5.8.5 以太通道示例226

5.10 复习题228

5.9 总结228

5.11 关键词229

第6章 VLAN间路由选择232

6.1 园区网中路由器的作用233

6.1.1 相互分隔的广播域234

6.1.2 主机通信如何跨越本地VLAN235

6.1.3 如何支持跨越VLAN边界的多VLAN通信236

6.1.4 汇聚层的作用237

6.1.5 外部路由器238

6.1.6 内部路由处理器239

6.2 配置VLAN间路由选择240

6.2.1 单臂路由器(Router-on-a-Stick)240

6.2.2 带有L3模块的Catalyst 4000和带有MSM的Catalyst 6000244

6.2.3 带有监控引擎Ⅲ的Catalyst 4000、Catalyst 3550和带有MSFC并运行Native IOS的Catalyst6000248

6.3 总结252

6.4 复习题253

6.5 关键词254

第7章 MLS和CEF256

7.1 MLS257

7.1.1 MLS对硬件和软件的要求258

7.1.2 MLS流259

7.1.3 MLS的工作原理262

7.1.4 MLS-RP的配置265

7.1.5 MLS-SE的配置266

7.1.6 MLS配置示例268

7.1.7 检验MLS配置272

7.2 Cisco快速转发278

7.2.1 CEF与MLS278

7.2.2 CEF工作原理281

7.2.3 基于CEF转发的其他优点286

7.3 总结288

7.4 复习题288

7.5 关键词289

第8章 热备份路由器协议292

8.1 路由器发现293

8.1.1 代理ARP294

8.1.2 缺省网关295

8.1.3 ICMP路由器发现协议295

8.2 HSRP的工作原理297

8.2.1 HSRP包格式298

8.2.2 HSRP状态299

8.2.3 HSRP地址300

8.2.4 HSRP定时器301

8.2.5 HSRP抢占和HSRP接口跟踪302

8.2.6 HSRP认证303

8.3 HSRP配置303

8.3.1 配置HSRP优先级和HSRP抢占304

8.3.2 配置HSRP认证305

8.3.3 配置HSRP定时器305

8.3.4 配置HSRP的接口跟踪功能305

8.3.5 HSRP配置案例306

8.3.6 Trunk链路上的HSRP配置308

8.4 对HSRP配置进行检验和故障排除309

8.5 HSRP在园区网设计中的作用311

8.6 总结315

8.7 复习题315

8.8 关键词317

第9章 组播318

9.1 组播寻址320

9.1.1 组播组320

9.1.2 IP组播地址321

9.1.3 2层组播地址322

9.1.4 2层和3层组播地址间的映射324

9.2 因特网组管理协议326

9.2.1 IGMP版本1327

9.2.2 IGMP版本2328

9.2.3 IGMP版本3329

9.2.4 配置IGMP332

9.3 限制2层的组播通信334

9.3.1 Cisco组管理协议335

9.3.2 IGMP监听341

9.3.3 路由器端口组管理协议353

9.4 IP组播路由选择358

9.4.1 分发树359

9.4.2 距离矢量组播路由协议361

9.4.3 基于核心的树362

9.4.4 协议无关组播363

9.4.5 组播OSPF371

9.4.6 组播信源发现协议372

9.4.7 多协议BGP374

9.4.8 指定信源组播376

9.4.9 配置使用PIM的IP组播路选择378

9.4.10 检验PIM配置389

9.5 总结393

9.6 复习题393

9.7 关键词394

第10章 安全性400

10.1 园区网的安全策略401

10.2 物理安全控制402

10.3 逻辑安全控制403

10.4 总结418

10.5 复习题419

10.6 关键词420

附录A 复习题的答案422

附录B 用路由器实现透明桥接426

B.1 IRB:4个VLAN、1个带有L3模块的4006交换机和一个2513路由器427

B.2 路由器上3个以太网接口之间的IRB437

附录C 各种其他的园区局域网交换技术440

C.1 单向链路检测441

C.2 交换机虚拟接口443

C.3 服务质量444

C.3.1 Catalyst 2950交换机上的QoS446

C.3.2 远程交换端口分析器447

C.3.3 服务器负载均衡449

C.3.4 IEEE 802.1x451

C.4 总结451

术语表454

6.2.4 带有RSM或RSFC的Catalyst 5000和带有MSFC或MSFC2并运行CatOS的Catalyst600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