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检察证据实用教程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检察证据实用教程
  • 何家弘,杨迎泽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
  • ISBN:9787510212208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387页
  • 文件大小:167MB
  • 文件页数:407页
  • 主题词:证据-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检察证据实用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基础知识3

第一章 证据与证明3

第一节 证据的概念3

一、证据的语词起源和基本含义4

二、我国诉讼立法上的证据概念5

三、证据的真实性问题6

四、证据的定义9

五、证据的功能10

第二节 证明的概念12

一、证明概念的复杂性与多义性12

二、自向证明与他向证明13

三、证明与查明15

四、证明的定义16

第三节 证明的对象17

一、证明对象的界定18

二、证明对象的内容21

第四节 司法证明制度24

一、法定证明模式24

二、自由证明模式33

三、法定证明与自由证明的结合35

四、中国的司法证明制度39

第二章 证据的法定形式43

第一节 物证43

一、物证的概念43

二、物证的种类44

三、物证的特点46

第二节 书证47

一、书证的概念47

二、书证的种类49

三、书证的特点50

第三节 证人证言51

一、证人证言的概念51

二、证人的种类52

三、证人证言的特点53

第四节 被害人陈述54

一、被害人陈述的概念54

二、被害人的种类54

三、被害人陈述的特点56

第五节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57

一、口供的概念57

二、口供的种类57

三、口供的特点58

第六节 鉴定意见59

一、鉴定意见的概念59

二、鉴定意见的种类59

三、鉴定意见的特点61

第七节 勘验等笔录62

一、勘验等笔录的概念62

二、勘验等笔录的种类63

三、勘验等笔录的特点64

第八节 视听资料和电子数据65

一、视听资料和电子数据的概念65

二、视听资料和电子数据的种类66

三、视听资料和电子数据的特点67

第三章 证据的学理分类69

第一节 言词证据与实物证据69

一、言词证据与实物证据的概念69

二、划分言词证据与实物证据的标准72

三、划分言词证据与实物证据的意义73

第二节 原生证据与派生证据75

一、原生证据与派生证据的概念75

二、划分原生证据与派生证据的标准77

三、划分原生证据与派生证据的意义78

第三节 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79

一、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的概念79

二、划分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的标准80

三、划分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的意义82

第四节 本证和反证85

一、本证和反证的概念85

二、划分本证和反证的标准86

三、划分本证和反证的意义88

第四章 司法证明的基本原则90

第一节 实事求是原则90

一、实事求是原则的内容90

二、从偏重实体的公正观转向实体和程序并重的公正观91

第二节 程序法定原则92

一、程序法定原则的内容92

二、从长官至上的执法观转向法律至上的执法观94

第三节 人权保障原则95

一、人权保障原则的内容95

二、从一元片面的价值观转向多元平衡的价值观96

第四节 证据裁判原则98

一、证据裁判原则的内容98

二、从查明事实的办案观转向证明事实的办案观99

第五节 直接言词原则100

一、直接言词原则的内容100

二、从侦查中心的程序观转向审判中心的程序观101

第五章 司法证明的方法104

第一节 司法证明方法的特点和种类104

一、司法证明方法的特点104

二、司法证明方法的种类106

第二节 同一认定的方法109

一、同一认定的概念110

二、同一认定的对象111

三、同一认定的依据113

四、同一认定的科学基础114

五、同一认定的一般方法117

六、同一认定的基本步骤120

第三节 推理和推定的方法122

一、推理和推定的概念122

二、推理的方法124

三、推定的方法126

中篇 证明规则137

第六章 司法证明规则概述137

第一节 司法证明规则的概念和种类137

一、司法证明规则的概念137

二、证明规则的性质138

三、证明规则的种类139

第二节 外国司法证明规则简介140

一、关于取证的规则140

二、关于举证的规则142

三、关于质证的规则143

四、关于认证的规则143

第三节 中国司法证明规则体系的完善146

一、司法证明规则体系的现状与问题146

二、完善司法证明规则体系的思路和构想147

第七章 取证规则149

第一节 询问规则149

一、询问的概念149

二、询问的种类150

三、询问的规则150

第二节 讯问规则152

一、讯问的概念152

二、讯问的任务152

三、讯问的规则153

四、关于沉默权的规则155

第三节 辨认规则156

一、辨认的概念156

二、辨认的种类156

三、辨认的规则157

第四节 勘验、检查规则158

一、勘验、检查的概念和种类158

二、勘验、检查的规则159

第五节 搜查规则161

一、搜查的概念161

二、搜查的种类161

三、搜查的规则162

第六节 证据保全规则163

一、证据保全的概念163

二、证据保全的功能164

三、证据保全的种类165

四、证据保全的规则166

第七节 侦查实验规则167

一、侦查实验的概念167

二、侦查实验的种类168

三、侦查实验的规则168

第八节 鉴定规则169

一、鉴定的概念和种类169

二、鉴定的规则169

三、鉴定的规范化问题172

第八章 举证规则175

第一节 举证责任的概念175

一、举证责任与证明责任175

二、举证责任的概念177

第二节 刑事诉讼中举证责任分配的一般规则178

一、无罪推定原则178

二、公诉案件由公诉方承担举证责任179

三、自诉案件由自诉人承担举证责任180

第三节 刑事诉讼中举证责任分配的特殊规则180

一、举证责任的转移180

二、举证责任的倒置182

三、举证责任的免除187

第四节 刑事诉讼中举证的程序性规则189

一、审前证据展示189

二、庭审中举证的顺序191

三、举证的方式194

四、举证的时限194

五、补充举证195

第九章 质证规则196

第一节 质证的一般性规则196

一、质证的主体198

二、质证的对象199

三、质证的内容201

四、质证的功能202

第二节 质证的保障性规则203

一、当庭质证规则203

二、直接质证规则204

三、公开质证规则205

四、平等质证规则205

第三节 质证的程序性规则206

一、质证的顺序206

二、质证的程式206

三、质证的基本方式:交叉询问208

第十章 认证规则211

第一节 认证的一般性规则211

一、认证的主体211

二、认证的对象212

三、认证的内容212

四、认证的方式214

第二节 证据的采纳规则218

一、采纳证据的一般标准218

二、证据排除规则219

三、证据的有限采纳规则225

第三节 证据的采信规则233

一、采信证据的一般标准233

二、补强证据规则234

三、证明力优先规则234

四、心证公开规则235

第四节 证明标准问题236

一、与证明标准有关的几对基本范畴236

二、司法证明的目的和标准245

三、关于我国司法证明标准体系的构想248

四、司法证明标准的规范化250

下篇 证据实务257

第十一章 检察证据实务概述257

第一节 检察证据实务的内容和特点257

一、检察证据实务的内容257

二、检察证据实务的特点262

第二节 检察人员评断证据的一般方法和步骤263

一、评断证据的一般方法263

二、评断证据的基本步骤265

第三节 评断证据真实性的方法266

一、分析证据内容的可信度267

二、分析证据来源的可信度270

第四节 评断证据价值的方法273

一、分析每个证据的证明力274

二、分析全部已知证据的证明力275

第五节 间接证据的综合评断275

第十二章 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的证据实务281

第一节 贪污案件中证据的收集和审查判断281

一、贪污案件的证明对象281

二、贪污案件的证明责任283

三、贪污案件证据的特点284

四、贪污案件证据的收集287

五、贪污案件证据的审查判断290

第二节 贿赂案件中证据的收集和审查判断293

一、贿赂犯罪的修订及贿赂犯罪的发展趋势293

二、贿赂犯罪案件证据的特征294

三、贿赂犯罪案件证据的收集295

四、贿赂犯罪案件证据的审查判断303

第三节 渎职案件中证据的收集和审查判断305

一、渎职犯罪案件的证明对象305

二、渎职犯罪案件证据的特点307

三、渎职犯罪案件证据的收集308

四、渎职犯罪案件证据的审查判断310

第十三章 审查批捕中的证据实务312

第一节 批捕证据审查的内容312

一、批捕证据审查的范围312

二、批捕证据审查的内容313

第二节 批捕证据审查的特点317

一、批捕证据审查的主体特定性317

二、批捕证据审查的时间特定性319

三、批捕证据审查的重点是审查逮捕的条件320

四、批捕证据审查的全面性321

五、涉及未成年人涉嫌犯罪的证据审查的特殊性321

第三节 批捕证据的标准322

一、逮捕的证明标准322

二、我国刑事诉讼中逮捕的证明标准322

第四节 批捕证据审查的方法和步骤325

一、批捕证据审查对检察人员的能力要求325

二、批捕证据审查的方法和步骤326

第十四章 审查起诉中的证据实务330

第一节 起诉证据审查的内容330

一、受理移送审查起诉案件证据必须查明的内容331

二、审查移送审查起诉证据必须查明的内容331

第二节 起诉证据审查的特点336

一、起诉证据审查由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部门的检察员、助理检察员进行,也可由检察长直接承办336

二、起诉证据审查必须在一定的期限内完成336

三、对起诉证据必须进行全面审查337

四、人民检察院对起诉证据应当进行深入细致的审查338

五、对未成年人涉嫌犯罪案件起诉证据的审查特点339

第三节 起诉证据的标准339

一、我国刑事诉讼法对起诉证明标准的规定339

二、国外有关起诉证明标准的规定341

三、掌握刑事起诉证明标准应注意的问题342

第四节 起诉证据审查的方法和步骤343

一、审阅案卷344

二、讯问犯罪嫌疑人347

三、听取被害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的意见348

四、听取辩护人的意见349

五、调查核实证据349

六、补充侦查351

第十五章 庭审中的证据实务352

第一节 起诉证据的准备和出示352

一、起诉证据的准备352

二、起诉证据的出示356

第二节 辩护证据的分析与反驳362

一、认真宣读起诉书,打好第一炮362

二、搞好庭审调查,掌握控诉主动权363

三、认真发表公诉词是出庭成功的保证363

四、掌握答辩规律和法庭辩论重点,采用正确的答辩方法364

五、庭审中的几种对策365

第三节 庭审中的质证技巧与策略367

一、质证概述367

二、我国刑事诉讼中质证的特点369

三、质证技巧与策略370

第十六章 民事行政检察证据实务378

第一节 当事人在民事行政检察中的举证378

一、当事人在民事行政抗诉案件审查中的举证义务378

二、举证义务的承担与转换379

三、当事人无须举证的事实380

第二节 检察机关在民事行政检察中的调查381

一、检察机关在审查民事行政案件中调查的必要性381

二、检察机关查证的范围382

第三节 民事行政检察证据审查的方法和步骤383

一、公开审查程序的概念和内容383

二、审查公开的含义384

三、公开审查的方法384

四、同时听取当事人陈述的步骤385

五、适用公开审查程序应注意的问题38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