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共产党是怎样凝聚力量的? 井冈山斗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凝聚力量的历史经验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卢丽刚著 著
- 出版社: 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10065128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422页
- 文件大小:66MB
- 文件页数:446页
- 主题词: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统一战线工作-经验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共产党是怎样凝聚力量的? 井冈山斗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凝聚力量的历史经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从近代中国的历史教训说起1
一、太平天国运动的教训2
杨克敏曾提到“太平天国的编制法”2
靠拜上帝会来凝聚力量3
“两个太阳”的太平天国4
二、维新志士的教训7
帝党的力量7
与虎谋皮10
有气无力的“笔刀”11
还有一种力量12
三、孙中山的教训13
人心涣散的革命党人14
政治上软弱而迂腐的革命党人18
手无兵权的“梦想家”20
第二章 热情而好心肠的马克思主义的学生23
一、工人阶级有力量23
最先呐喊的人23
唤醒后的工人阶级24
革命启蒙25
二、在工人阶级中凝心聚力27
改名换装,跟工人交朋友27
工人自己的学校29
工会或工人俱乐部30
掀起革命波阑:罢工,罢工!31
三、从浪尖到波谷33
全国工人阶级团结起来33
站到了革命斗争的风口浪尖37
热情而好心肠的马克思主义的学生?!38
第三章 寻找革命的同盟军40
一、国共两党在困顿中携手40
共产党的优势正是孙中山所想要的41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41
国共两党携手掀起大革命高潮42
群众运动的领导者44
帮国民党从低迷中走出45
二、一个不可轻侮的伟大势力46
马克思、列宁对农民力量的认识46
中国第一个农民协会——衙前农民协会48
“中国农民运动大王”澎湃50
阮啸仙和邓中夏对农民力量的认识52
三、毛泽东与农民运动55
湖南第一个农运组织——岳北农工会55
担任农民运动讲习所所长56
从农讲所到井冈山58
刚刚被唤醒的中国农民阶级60
第四章 工农革命的主心骨62
一、提出到农村建立革命大本营的战略64
要不要继续攻打长沙?64
在井冈山找个落脚点65
谋划建立新的革命大本营67
二、解答“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69
土郎中刘亮玉的疑问69
挥之不去的疑问71
来自井冈山以外的悲观情绪73
林彪的来信75
毛泽东的解答75
三、提出中国革命新思想、新思路、新理论78
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78
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思想79
土地革命的思想和政策82
农村建党,重在思想83
第五章 恢复和发展地方党的组织85
一、永新地方党组织的恢复和发展86
永新县的第一批共产党员86
永新暴动87
撤往井冈山88
大力经营永新89
二、宁冈县地方党组织的恢复和发展90
宁冈县的第一批共产党员90
让反动县长在宁冈无法立足91
到井冈山上打埋伏91
迎接毛委员92
三、莲花县地方党组织的恢复和发展94
莲花县的第一批共产党员94
贺国庆与莲花一支枪95
从一支枪到一支部队95
四、遂川、酃县、茶陵县地方党组织的恢复和发展96
陈正人与遂川地方党组织96
三个党员重建酃县党组织98
茶陵县的革命精英100
第六章 党指挥枪101
一、缺乏统一领导的教训101
擅自收编邱国轩部的后果102
王新亚没听潘心源的劝告102
湘南特委被“一网打尽”的教训104
“八月失败”的教训105
二、溃而不散的部队108
能不能抓住部队?109
“大汾劫难”检验“三湾改编”的成效110
从未发生叛变逃跑事件112
一支部队要有军魂113
三、陈皓、袁崇全拉不走这支部队113
陈皓叛变投敌事件113
袁崇全拉不走这六个连115
第七章 建设强有力的“布尔什维克党”117
一、组织不纯对革命事业的危害117
叛徒对酃县党组织的危害118
纷纷反水的共产党员119
二、从组织上纯洁党的队伍120
中共早期为什么没有惩处叛徒的记录120
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叛徒出卖同志、危害革命121
井冈山时期的几个叛徒122
“九月洗党”124
三、思想建党是根本125
成分复杂的革命力量125
从三大纪律抓起126
毛泽东的感叹128
毛泽东的探索135
农村游击战争环境下的政治训练137
四、相忍为党、胸怀全局140
毛泽东第一次失去前委书记一职140
谭震林、周恩来对毛泽东的评价142
毛泽东第二次失去前委书记一职145
毛泽东第三次失去前委书记一职149
朱毛历经磨难不分家156
如何认识并推选出堪当大任的政治家?162
陈毅是一个好同志!165
第八章 千古胜负在于理168
一、专注于“笔杆子”169
用“笔杆子”唤醒民众169
林祥谦的血虽然没有白流172
共产党依然热衷于“笔杆子”173
二、当正义没有武力保障时174
笑里藏刀的蒋介石174
残暴的许克祥176
革命阵营的最早回应措施178
武力不能解决人心问题181
三、野火烧不尽183
奋起反抗183
刀柄操在别人手里185
要不要散伙?187
从行洲标语群看民心所向189
第九章 创建一支为工农撑腰的军队192
一、寒冬腊月盼春风192
没有武装,就没有我们的活动余地193
井冈山下的“彭霸天”196
实现对中国革命领导权的条件198
二、国共合作办军校200
孙中山“专做军事运动”200
彷徨中的孙中山找到了出路203
黄埔军校里的中国共产党人204
从黄埔军校走出来的红色军事家206
三、探索建立自己的军队212
从叶挺独立团到朱毛红军212
杨闇公与朱德、刘伯承214
到苏联学习军事215
到国民革命军中担任军政干部216
培养“农民运动的战斗员”221
建立工人纠察队225
第十章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227
一、蒋介石教会了共产党认识“枪杆子”227
早期的认识227
枪杆子打出的第一个县级政权231
枪杆子打出井冈一片红235
二、红色政权的大印和枪杆子交给谁?238
接地气、有谋略、有胆略、有信仰238
草根干部谭震林238
泥腿子县长文根宗241
挑大粪的农民县长王次淳241
后勤大总管余贲民242
军事助手张子清243
从井冈山走出来的政治元帅245
三、发动群众,武装群众247
南昌起义失败的教训247
工农革命军的“三大任务”248
地是根,枪是胆249
是战斗队又是工作队252
第十一章 凝聚力量的法宝255
一、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法宝255
谁是真正的敌人?256
国民党新军阀257
反动民团肖家壁、罗克绍、胡凤璋等人259
二、人数最多的同盟军262
农民力量崭露头角262
中国革命的主力军263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264
谁解决土地问题农民就支持谁266
谁最早喊出“共产党万岁”?270
三、一支不可忽视的同盟军274
维系民生需要这支力量274
给中小商人一个舞台277
“焦土战略”的教训277
第十二章 绿林武装也可以改造成革命力量281
一、逼上梁山的绿林队伍281
井冈山上的马刀队284
“杀母夺妻”之恨286
从马刀队到保卫团289
从保卫团到农民自卫军290
营救永新的同志291
裁缝出身的王佐291
自立门户292
农民自卫军总指挥295
二、改造袁、王部队295
上山与绿林交朋友296
大仓村里的“鸿门宴”296
步云山上训练袁文才的部队297
毛泽东给王佐的三件见面礼298
毛泽东点将何长工300
开启王佐心灵大门的钥匙302
走向新生303
三、历史教训304
土客籍的矛盾305
土客籍的矛盾带进了党内307
宛希先被害311
诛杀袁、王的导火线312
悲剧发生314
回头看历史316
第十三章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320
一、敌人阵营并不是铁板一块320
范石生与蒋介石的矛盾322
与范石生的合作323
范石生是值得我们赞扬的324
离开范石生部326
对湖南取守势对江西取攻势327
二、优待俘虏、瓦解敌军331
毛泽东宣布俘虏政策332
敌人恶毒的宣传333
俘虏为什么可以感化?334
释放一个俘虏就是派出一个宣传员337
从懦夫到勇士339
只打挨户团,不打灶头勇343
毕占云起义345
第十四章 凝聚力量的思想基础349
一、凝聚力量的根本349
核心价值观的作用350
毫无气节的叛徒353
共谋大业的志同道合者356
二、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362
何长工一家三十余口惨遭杀害362
在共产党员人头落地时加入共产党363
聚集在井冈山上的大学生们364
第十五章 凝聚力量的情感基础371
一、人格的魅力371
怎样识别共产党?372
官兵一致,和衷共济373
榜样的力量378
二、无私奉献,勇于胜利381
背叛豪门干革命381
满门英烈386
三、赴汤蹈火我为先388
伤亡率最高的岗位388
更无豪杰怕熊罴389
第十六章 左手拿宣传单,右手拿枪弹396
一、从“冷冷清清”到“热热闹闹”396
老百姓真的怕红军吗?397
左手拿宣传单,右手拿枪弹397
不要怕农民满脚是牛屎400
宣传鼓动的灵活性403
二、通俗易懂的宣传鼓动407
贴近百姓、贴近生活的宣传407
龙开富:挑皮箩也能干革命408
标语口号的作用410
口头宣传的经验413
三、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414
士委会内设娱乐科414
红色歌谣的力量415
有客家山歌韵味的革命歌曲419
后记421
热门推荐
- 707307.html
- 783418.html
- 579376.html
- 1408082.html
- 2707779.html
- 2866325.html
- 1681738.html
- 2837517.html
- 843524.html
- 11466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275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760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981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086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834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545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679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927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858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41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