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广东通史 现代 下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广东通史 现代 下
  • 方志钦,蒋祖缘主编 著
  • 出版社: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536151123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1447页
  • 文件大小:140MB
  • 文件页数:1487页
  • 主题词:广东省-地方史-现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广东通史 现代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抗日战争时期的广东1

第一章 广东抗日战争的爆发1

第一节 “七七”事变后广东各界的抗日救亡活动2

一、广东人民群众的抗日活动2

二、广东党政军当局对抗日的态度8

三、国民党当局在粤的应变措施16

四、广东共产党组织的恢复发展及其抗日决策28

第二节 日军袭扰广东与广东军民的抵抗35

一、日机轰炸广东与广东军民的抗击36

二、日军侵扰广东沿每地区与沿海军民的反击48

三、广东城市居民的疏散与工厂、学校的迁移68

第三节 广东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79

一、第二次国共合作与广东抗日统一战线的建立79

二、广东抗日救亡团体的成立与群众救亡运动的勃兴89

三、广东“八一三”抗日救亡献金运动98

第四节 港澳同胞与海外华侨对广东抗战的支援102

一、道义上的声援102

二、经济上的支持109

三、人力上的支援114

第五节 南澳之战121

一、日军侵占南澳122

二、义勇军收复南澳126

三、南澳再度沦陷134

四、南澳抗战的意义135

第二章 广州沦陷与日伪政权的建立140

第一节 日军大举侵粤141

一、日本御前会议的决定141

二、日军在大亚湾登陆146

三、惠州失守和增城之战154

四、广州及附近地区失守160

第二节 日伪统治的建立与日军的暴行167

一、广东伪政权的建立及其统治措施168

二、日军在粤的残暴统治184

三、侵华日军在粤进行生物战与化学战194

第三节 广东沦陷区人民的对日反抗斗争216

一、国民党领导的斗争217

二、共产党领导的斗争227

三、群众自发性的斗争239

第三章 省会北迁后的粤省局势243

第一节 李汉魂主持粤政与国民党广东组织的重要活动244

一、广东省政府北迁246

二、国民党广东组织的重要活动263

三、国民党统制下的广东社团组织及其重要活动276

四、国民党统制下的广东工人运动286

五、国民党统制下的广东农民运动298

六、国民党统制下的广东商人运动303

七、国民党统制下的广东妇女运动309

八、国民党统制下的广东青年运动331

第二节 张发奎、余汉谋主持两广军事353

一、重新划分战区与抗日战略方针的制定354

二、侵粤日军、广东守军的建制与配置359

三、转进粤北后广东守军的夏季攻势366

第三节 广东省临时参议会的成立及其活动370

一、广东省临时参议会的成立371

二、广东省临时参议会的活动374

第四节 中共广东省委北迁382

一、中共广东省委北迁与统战工作的进一步开展383

二、八路军驻韶关办事处的活动390

三、中共西南、东南和东江特委的建立396

四、中共南方工作委员会的成立及其机关被破坏398

五、粤北省委事件404

六、中共东江军政委员会和广东省临委的活动408

第五节 日军扩大侵略与汪精卫的诱降阴谋415

一、日军侵占琼崖416

二、日军侵占汕头及袭扰沿海各地427

三、汪精卫诱降阴谋的破灭439

四、日军进攻广州湾445

第六节 粤北战役453

一、第一次粤北战役454

二、第二次粤北战役461

三、第二次粤北战役后广东战场的重要战斗466

四、第三次粤北战役471

五、广东省政府的东迁478

六、河源、和平与赣南战役482

第四章 广东人民抗日武装斗争与华南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488

第一节 人民抗日武装的建立与发展488

一、东江人民抗日武装489

二、琼崖人民抗日武装500

三、珠江人民抗日武装506

四、韩江两支人民抗日武装519

五、中区人民抗日武装526

六、南路人民抗日武装538

七、农工党抗日青年团546

第二节 华南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551

一、东江根据地551

二、琼崖根据地562

三、珠江根据地571

四、其他根据地577

第三节 人民抗日武装对反共逆流的抗击584

一、国民党顽固派掀起反共逆流584

二、中共广东组织的巩固与调整593

三、敌后军民的艰苦斗争600

第四节 人民抗日武装在香港的活动和对国际人士的支援607

一、香港沦陷608

二、港九大队的建立和发展614

三、抢救文化界人士和爱国民主人士622

四、营救国际人士,支援英、美等盟军627

第五节 抗战时期的广东少数民族和琼崖白沙起义636

一、抗战时期的广东少数民族636

二、琼崖的白沙起义648

第五章 抗日战争的胜利659

第一节 广东人民抗日武装力量的壮大659

一、东江纵队660

二、琼崖纵队670

三、珠江纵队676

四、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685

五、韩江纵队691

六、南路抗日武装699

第二节 广东军队的反攻和日军的投降706

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708

二、人民抗日武装力量向粤北发展712

三、第二方面军反攻两广的计划719

四、侵粤日军的投降723

五、广东抗战胜利的原因及其伟大意义731

第六章 抗战时期的广东社会736

第一节 战时的广东经济状况736

一、广州沦陷前的广东经济737

二、广东沦陷区经济751

三、广东国统区经济761

四、广东敌后抗日根据地的经济784

五、战时的广东人民生活796

六、战时广东经济的特点和历史教训812

第二节 战时的广东文化教育卫生等事业813

一、战时广东当局的民众动员和宣传舆论工作814

二、战时的广东文学艺术821

三、战时的广东教育847

四、战时广东国统区的体育运动866

五、广东日伪统治区的教育873

六、战时的广东卫生防疫工作880

七、战时的广东兵役891

八、战时的广东赈济899

第二编 解放战争时期的广东904

第一章 国民党在广东统治的恢复904

第一节 张发奎、罗卓英还治广东904

一、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广东905

二、广东军政领导机构的重建909

三、广东省参议会的选举与建立913

四、中国国民党广东省党部920

第二节 广东省政府的复员还业活动925

一、恢复与健全各级行政机构925

二、接受日军投降,接收敌产,审判日本战犯928

三、检举与惩处汉奸,编遣伪军和游杂部队937

四、修桥铺路,恢复交通943

五、宣布豁免农业税和“二五减租”,减轻民负,恢复农业生产945

六、复员文教事业953

七、宣慰海外华侨958

第三节 国民党广东当局的善后救济工作964

一、广东灾情的严重性和善后救济工作的迫切性964

二、善后救济总署广东分署的成立及其演变967

三、善后救济总署广东分署的善后救济工作972

四、国民党广东当局善后救济工作的若干问题985

第四节 率先发动内战,反复“清剿”人民武装996

一、竭力“围剿”人民武装997

二、撕毁重庆谈判协定,阻碍东江纵队北撤1001

三、肆意篡改重庆协议,“围剿”琼崖独立纵队1010

四、实行“清乡”、“集训”,迫害留粤人民武装人员1015

第二章 张发奎、罗卓英主政下的广东1022

第一节 镇压人民民主力量,推行反动统治1022

一、镇压人民革命力量1023

二、摧残进步文化,实行思想禁锢1027

三、召开四大会议,强化专制统治1032

四、强行“三征”暴政,激化社会矛盾1045

五、官吏贪污成风,政府威信扫地1063

第二节 百业萧条,经济倒退,民不聊生1074

一、农业生产日趋萎缩,走向崩溃1074

二、民族工商业破产倒闭,日益萧条1078

三、侨汇逃港,内地侨汇锐减1084

四、金融风暴接连爆发,物价狂涨1088

第三节 加强特务统治,镇压学生运动1093

一、加强特务对文化事业的统治1094

二、镇压爱国学生运动1096

第四节 社会危机的加深,人民武装的发展1110

一、社会危机日益加深1110

二、人民武装斗争的恢复发展与国民党当局的“剿匪”活动1117

三、罗卓英、张发奎被免职1136

第三章 宋子文主政下的广东1139

第一节 人民解放战争转入战略进攻,宋子文临危受命1139

一、人民解放战争转入战略进攻1140

二、宋子文主粤和广东省政府的改组1142

三、宋子文的施政方针与工作重点1146

第二节 广东当局穷于应对天灾人祸1147

一、修复堤围,防止洪灾1148

二、采购粮食,计口配售1149

第三节 “改革县政”与“整饬吏治”1156

一、调整县政1156

二、清查贪污积案,不了了之1162

三、订颁县政“改革”方案1165

第四节 乏善可陈的经济建设和失败的货币改革1168

一、乏善可陈的经济建设1169

二、币制改革失败,经济加速崩溃1174

第五节 扩充保安团,“清剿”人民武装1185

一、更换军事长官,强化指挥系统1185

二、扩充全省保安团,增强反共兵力1189

三、大搞“动员戡乱”,“清剿”人民武装1192

第四章 国民党在广东统治的终结1206

第一节 中国人民解放军各边区纵队的建立1207

一、琼崖纵队和琼崖临时人民政府的成立1208

二、粤赣湘边纵队和东江人民行政委员会的建立1211

三、闽粤赣边纵队和潮梅行政委员会的建立1214

四、粤中纵队的建立1217

五、粤桂边纵队的建立1220

六、粤桂边区部队的建立1222

第二节 余汉谋、薛岳接掌广东军政大权1225

一、国民党统治的全面危机与蒋介石下野1225

二、余汉谋、薛岳临危受命及其治粤措施1228

第三节 国民政府南迁广州及国民党统治的总崩溃1239

一、四分五裂的国民政府南迁广州1240

二、国民党统治全面崩溃1257

三、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广东战役与广东大陆的解放1269

第四节 海南岛和沿海岛屿的解放,国民党在广东统治的终结1290

一、海南岛的解放1291

二、沿海岛屿的解放——国民党在广东统治的终结1306

第五章 解放战争时期广东的经济与文化1315

第一节 封建官僚制度沉重剥削与压迫下的农业1315

一、封建土地制度原封不动,“二五减租”束之高阁1316

二、田赋和苛捐杂税繁多,农民负担沉重1318

三、农业生产政策及其措施难以奏效1320

四、农田水利失修,水旱灾害频仍1323

五、土地荒芜,生产萎缩,农民流离失所1325

第二节 外资排斥和内战影响下的工矿业1329

一、政府各个部门对“收复区”企业的接收1329

二、省营工业的恢复生产1331

三、美国资本大量渗入广东1334

四、资源委员会经营重点南移广东1336

五、民营工矿业经营步履维艰1338

六、风雨飘摇中的各行各业1341

第三节 落后的交通运输与邮电通信业1355

一、处境艰难的铁路运输1355

二、通车里程萎缩的公路运输1357

三、短暂繁盛的水路运输1358

四、短暂复苏的民用航空1362

五、发展不平衡的邮电通信1363

第四节 日渐萧条的商业和对外贸易1364

一、畸形发展的商业1364

二、政府管制下的对外贸易1367

三、粤港间走私泛滥失控1376

四、粤港正常贸易渐陷困境1379

第五节 陷于崩溃的财政与金融1382

一、入不敷出的财政税收1382

二、侨汇侨资锐减与逃离1388

三、金融体制从混乱到崩溃1391

第六节 文化教育与体育卫生1404

一、广东省政府的文化政策1405

二、广州的报业及文化事业单位1408

三、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1412

四、医疗与体育事业1420

征引书目1424

后记144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