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饮食文化史 黄河中游地区卷 Volume of the middle of the yellow river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赵荣光主编;姚伟钧,刘朴兵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501994236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425页
- 文件大小:59MB
- 文件页数:458页
- 主题词:黄河流域-饮食-文化史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饮食文化史 黄河中游地区卷 Volume of the middle of the yellow river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概述1
一、黄河中游地区饮食文化的萌芽2
二、黄河中游地区饮食文化的发展5
三、黄河中游地区饮食文化的繁荣8
四、黄河中游地区饮食文化的转型11
第二章 先秦时期13
第一节 独具特色的膳食结构的形成14
一、五谷为养15
二、五畜为益19
三、五菜为充与五果为助22
第二节 食物加工与烹饪的发轫30
一、多样的烹饪技艺30
二、纷呈的美食35
第三节 影响深远的饮食礼俗起源41
一、远古遗存的分食制与席地而食41
二、多样化的进食方式45
三、区分身份的饮食礼器及其组合形式50
四、内涵丰富的中华饮食礼仪的起源54
第三章 秦汉时期59
第一节 食物原料的发展变化62
一、粮食结构的变化62
二、副食原料的发展66
第二节 食物加工与烹饪的发展70
一、主食烹饪的演变70
二、副食烹饪技法的增多74
第三节 日益丰富的酒文化77
一、酒的生产与酒榷78
二、酒肆业的逐渐繁荣81
三、丰富多彩的饮酒习俗82
四、材质多样的各式酒器86
第四节 饮食习俗的丰富与发展88
一、三餐制的确立88
二、分食制的传承91
三、饮食礼仪的完善93
四、日趋成熟的节日饮食习俗95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99
第一节 食物原料生产的发展101
一、粮食品种和数量的增加101
二、肉类生产结构的变化103
三、日趋成熟的蔬菜栽培技术106
四、瓜果种植技术的发展107
第二节 食物加工与烹饪的进步110
一、粮食加工工具的改进110
二、主食烹饪水平的逐渐提高112
三、烹饪方法的广泛交融117
四、筵席与宴会场面更加宏大120
第三节 饮品文化的逐渐丰富121
一、酒文化的快速发展122
二、乳及乳制品的较快普及123
三、茶饮开始为北人所接受126
第四节 社会饮食风习127
一、分食制向合食制转变的趋势127
二、士族对饮馔经验的总结129
三、汉传佛教饮食习俗的形成131
四、追求长生成仙的道教饮食习俗133
第五章 隋唐五代时期135
第一节 食物原料生产结构的变化137
一、粮食生产结构的变革137
二、肉类生产结构的调整140
三、蔬菜生产结构的优化142
四、瓜果生产结构的变化144
第二节 菜肴烹饪水平的提高145
一、菜肴烹饪技术的完善145
二、菜肴烹饪原料的扩展149
三、象形花色菜的出现和食品雕刻的发展151
第三节 日益成熟的饮食养生和食疗153
一、饮食养生学的发展153
二、食疗学的确立160
第四节 繁盛一时的酒文化165
一、酒类生产的进步166
二、盛极一时的饮酒之风170
三、酒肆经营的空前繁荣及其特色174
四、饮酒器具的变化革新177
第五节 初步兴起的茶文化179
一、饮茶之风在黄河中游地区的兴起180
二、茶的种类与来源182
三、“三沸煮茶法”成为主流的烹茶方式184
四、茶肆业的初步形成186
五、茶具迅速发展成为系列187
第六节 饮食习俗的发展演变189
一、合食制的初步确立189
二、节日饮食习俗的丰富192
三、人生礼仪食俗的发展195
四、公私宴饮名目繁多196
第七节 胡汉民族的饮食文化交流199
一、饮食习俗的民族性199
二、农业、畜牧业与烹饪方法的交流201
三、交流促进了饮食文化的创新202
第六章 宋元时期205
第一节 副食原料的新变化207
一、贵羊贱猪的肉食风气207
二、水产品消费量的增多210
三、蔬菜瓜果新品种的引进213
第二节 食物加工与烹饪的完善213
一、面食品种的细化214
二、米食品种的增多220
三、菜肴加工与烹饪的发展223
第三节 蔚为时尚的宋代饮食养生和食疗229
一、走向大众的饮食养生学229
二、日益深入人心的食疗学233
第四节 盛极一时的北宋东京饮食业239
一、饮食业的新变化239
二、饮食店肆的经营特色241
三、食摊、食贩的经营特色247
四、东京饮食业对南宋临安的影响250
第五节 转折革新的酒文化252
一、日趋完善的榷酤制度252
二、丰富多彩的酒俗256
三、饮酒器具的变革261
第六节 登峰造极的饼茶文化266
一、茶叶来源和类别的演变266
二、以点茶为主的饮茶方式269
三、饮茶习俗的丰富271
四、饮茶器具的变革275
第七节 不同阶层人们饮食生活的差异279
一、北宋宫廷饮食的显著特点279
二、多以奢靡为尚的贵族饮食281
三、崇尚节俭、倡导素食的北宋文人士大夫饮食283
四、其他阶层人们的饮食状况286
第七章 明清民国时期289
第一节 食物原料生产的新变化290
一、美洲高产农作物的引进291
二、副食原料生产的新变化296
第二节 食品加工与烹饪的改进301
一、面食品种的极大丰富301
二、副食菜肴烹饪的发展307
第三节 蓬勃发展的白酒文化317
一、明代的酒文化318
二、清代前期的酒文化322
三、清末民国时期的酒文化325
第四节 别开生面的泡茶文化329
一、炒青、瀹饮的兴起和花茶的普及330
二、茶文化的世俗化331
三、返璞归真的陶瓷茶具334
第五节 多姿多彩的节日饮食习俗336
一、春季节日饮食习俗337
二、夏季节日饮食习俗342
三、秋季节日饮食习俗344
四、冬季节日饮食习俗347
第六节 寓意深刻的人生礼仪食俗351
一、尊重生命的生育食俗351
二、喜庆吉祥的婚庆食俗353
三、寄托哀思的丧吊食俗358
第八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363
第一节 改革开放前政治运动对饮食生活的影响364
一、土地改革运动促进了饮食生活的初步改善365
二、农业合作化运动推动了农民生活水平的初步提升366
三、“大跃进”运动酿成了饮食生活的空前灾难367
四、“文化大革命”运动造成了饮食生活的长期徘徊369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食品工业和餐饮业的快速发展371
一、坚强厚实的农业基础371
二、迅速发展的食品工业374
三、餐饮业发展的新特色377
第三节 白酒领衔的酒文化383
一、以白酒为主的生产、消费格局383
二、酒礼文化的传承387
三、长盛不衰的酒令习俗390
第四节 文明高雅的茶文化390
一、豫南、陕南的茶叶生产391
二、饮茶方式的嬗变391
三、饮茶习俗的传承392
四、茶文化的现代化393
第五节 影响广泛的饮食习俗394
一、尊老尚和的日常宴客食俗395
二、寓意深刻的人生礼仪食俗396
三、特色独具的宗教信仰食俗401
参考文献403
索引412
后记415
编辑手记417
热门推荐
- 3704512.html
- 980571.html
- 2290137.html
- 3193938.html
- 1666203.html
- 2027602.html
- 1251841.html
- 992561.html
- 2138913.html
- 2463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1880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261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828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2280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90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7220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454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3863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308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11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