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南通方言考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敖小平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 ISBN:9787532650026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952页
- 文件大小:134MB
- 文件页数:983页
- 主题词:江淮方言-方言研究-南通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南通方言考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许宝华序1
颜逸民序5
王宇明序7
自序9
卷一 概论篇3
第一章 南通方言概况3
第一节 南通方言的定义3
第二节 使用范围与人口5
第三节 南通方言的特点6
第四节 南通方言的研究7
第二章 南通方言起源9
第一节 南通疆土的由来9
第二节 南通地区的历史11
第三节 南通人口的来源12
第四节 南通方言的形成13
第三章 南通方言辨析16
第一节 南通周边的方言16
第二节 与如东话的异同17
第三节 与如皋话的异同17
第四节 与金沙话的异同18
第五节 与通东话的异同19
第六节 与海门话的异同20
第七节 南通方言鉴别法22
第八节 南通方言内部差异24
第四章 南通方言现状25
第一节 南通方言的生态25
第二节 南通方言的存续26
第三节 方言保护的意义27
第四节 南通方言的保护28
第五章 史料文献评介30
第一节 初创时期30
第二节 兴盛时期37
第三节 繁荣时期44
第四节 结语49
卷二 语音篇53
第一章 语音学简介53
第一节 语音学及其分支53
第二节 发音语音学简介54
第三节 记音与国际音标58
第四节 声学语音学简介61
第二章 南通语音系统67
第一节 南通音系全貌67
第二节 南通音系文献69
第三节 南通音系析疑74
第四节 南通音系详解84
第五节 南通音系总结92
第三章 南通语音内部差异95
第一节 城区口音与乡村口音95
第二节 老派口音与新派口音97
第三节 误读引起的不同发音98
第四章 音位学简介100
第一节 音位与音位变体100
第二节 语音的分布与变化101
第三节 变音规律与区别性特征102
第五章 南通音位系统104
第一节 南通语音的切分104
第二节 南通语音的分布106
第三节 南通语音的配合109
第四节 声韵调音位分析114
第五节 声韵调生成规则120
第六节 音位分析的用途122
第六章 南通语流音变123
第一节 音段音位的变化123
第二节 南通合音词现象133
第三节 超音段音位的变化135
第四节 音段和超音段协同变化145
第五节 语流音变与节律和语速147
附录 南通方言基本音节表150
卷三 历史篇159
第一章 音韵学简介159
第一节 反切注音与切语用字159
第二节 中古韵书与切韵音系160
第三节 守温字母与声类研究161
第四节 等韵图与等韵学研究162
第二章 古今音系的比较168
第一节 切韵语音系统的确认168
第二节 古今音系比较的方法169
第三节 古今声母系统的对照172
第四节 古今韵母系统的对照182
第五节 古今声调系统的对照191
第三章 南通语音的变迁193
第一节 古代语音的构拟方法193
第二节 原始汉语音系的构拟194
第三节 关于切韵性质的争论198
第四节 南通声母的历史音变200
第五节 南通韵母的历史音变205
第六节 历史音变规律性浅说212
第七节 对汉语史研究的启示213
第四章 历史音变之例外215
第一节 历史音变规律性问题215
第二节 方言借音造成的例外216
第三节 古音残留造成的例外218
第四节 误用误读造成的例外222
第五节 局部音变造成的例外224
第六节 起因不明的例外字音226
第七节 南通方言的文白异读227
第五章 南通方言系属229
第一节 方言分类理论与实践230
第二节 官话方言之说不可信232
第三节 过渡方言之说不可信233
第四节 客赣通泰同源说辨析235
第五节 环吴语地带语言现象236
第六节 通泰徽方言同源现象238
第七节 与金沙和通东的关系242
第八节 南通方言性质与系属244
附录一 切韵音系与南通音系对照245
附录二 北京音系与南通音系对照261
附录三 上海音系与南通音系对照271
卷四 文字篇283
第一章 语言文字概论283
第一节 文字与普通文字学283
第二节 汉字与汉文字学284
第三节 语言文字之关系285
第二章 汉语方言文字287
第一节 方言与方言文字287
第二节 方言汉字用法分类292
第三节 考本字的原则与方法293
第三章 南通方言用字296
第一节 南通方言书面文献296
第二节 南通方言用字概况297
第三节 研究文献与用字范围297
第四节 参考资料与使用方法298
第四章 南通方言本字考300
第一节 没有争议的本字300
第二节 需要优选的本字308
第三节 需要甄别的本字309
第四节 需要订正的本字319
第五节 需要增补的本字319
第六节 文献遗漏的本字326
第五章 南通方言通字考327
第一节 没有争议的通字327
第二节 取代本字的通字330
第三节 取代借用字的通字333
第四节 更多取代本字的通字343
第五节 更多取代借用字的通字344
第六节 文献遗漏的通字352
第六章 南通方言借用字研究353
第一节 南通方言借音字353
第二节 南通方言借义字363
第三节 南通方言借形字366
第四节 南通方言虚词用字370
第七章 南通方言拼音方案377
第一节 为何需要罗马拼音377
第二节 语音标准与字符形式378
第三节 南通方言拼音方案378
附录一 南通方言用字总表385
附录二 南通方言同音字表429
附录三 本卷南通方言用字研究索引441
卷五 词汇篇455
第一章 词汇学简介455
第一节 词汇学基本概念455
第二节 词汇学研究范围456
第三节 汉语方言词汇学458
第二章 南通方言词汇史料461
第一节 南通方言词汇研究史461
第二节 词汇研究史料分析462
第三节 史料性质与收词范围467
第三章 南通方言词汇研究468
第一节 采词方法与原则468
第二节 词语解释的要素470
第三节 词表排序与词义分类470
第四节 南通方言特有词语分析472
第四章 南通方言词汇探源473
第一节 来自上古汉语的词473
第二节 来自中古汉语的词476
第三节 来自近代汉语的词483
第四节 来自现代汉语的词488
第五节 来自周边方言的词489
第六节 来自外国语言的词491
第五章 方言词汇比较494
第一节 方言共有词汇现象494
第二节 方言共有词汇成因495
第三节 方言词汇比较方法496
第四节 周边方言词汇比较496
附录 南通方言特有词表500
卷六 语法篇601
第一章 语法研究601
第一节 语法学简介601
第二节 汉语语法研究605
第三节 汉语方言语法研究609
第四节 南通方言语法研究610
第二章 名词与代词612
第一节 名词、代词概况与分类612
第二节 普通名词构词法612
第三节 专有名词构词法621
第四节 时间名词与用法622
第五节 处所名词与用法624
第六节 名词性质与形态626
第七节 代词分类与用法628
第三章 形容词与数量词632
第一节 形容词概况与分类632
第二节 形容词构词法633
第三节 形容词性质与形态635
第四节 数词分类与用法636
第五节 量词分类与用法638
第四章 动词与动词形态640
第一节 动词概况与分类640
第二节 动词的构词法642
第三节 动词属性与形态645
第五章 虚词总论651
第一节 副词651
第二节 介词654
第三节 连词656
第四节 助词659
第五节 叹词660
第六节 拟声词661
第六章 短语结构663
第一节 名词短语664
第二节 数量词短语667
第三节 形容词短语668
第四节 介词短语671
第五节 动词短语671
第六节 主谓短语679
第七节 否定式短语679
第八节 复合式短语681
第七章 句法规则685
第一节 句子与句法研究685
第二节 句子与语气助词686
第三节 句子成分与结构688
第四节 句子的基本形态690
第五节 几种特殊的句式693
第六节 焦点与聚焦手段697
第七节 否定范畴与句式702
第八节 疑问范畴与句式703
第八章 语法系统比较708
附录一 南通话语法与北京话语法对照710
附录二 南通话语法与上海话语法对照714
卷七 语料篇720
第一章 通俗常言720
第一节 谚语720
第二节 熟语736
第三节 歇后语748
第二章 儿歌童谣760
第一节 游戏谣760
第二节 讥诮谣766
第三节 育儿谣769
第四节 谜语谣776
第五节 绕口令778
第三章 民谣山歌780
第一节 叫卖歌谣780
第二节 利市歌谣782
第三节 牌儿经784
第四节 南通山歌804
第五节 叙事长诗808
第四章 地方戏曲826
第一节 僮子戏及其流变826
第二节 僮子戏文本考证827
第三节 《陈英卖水》节录831
第五章 民间故事841
第一节 童话841
第二节 传说852
第三节 笑话864
第六章 现代文学879
第一节 市俗小说879
第二节 随笔掌故892
第三节 方言歌曲897
第四节 方言电影902
第七章 大众传媒913
第一节 大众传媒与南通方言913
第二节 “总而言之”节目实录914
第三节 “今晚评谈”节目实录926
附录 常用字词统计937
参考文献940
后记950
热门推荐
- 2917363.html
- 3585619.html
- 1119968.html
- 167881.html
- 3279524.html
- 1512676.html
- 1438828.html
- 2302640.html
- 2803446.html
- 19634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249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213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226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128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070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644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907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8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061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06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