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新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杨玉宇,张燕,郑晓琴,王海云主编 著
- 出版社: 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50414686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245页
- 文件大小:41MB
- 文件页数:256页
- 主题词: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心理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新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新论的提出1
第一节 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热点和难点1
一、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任务1
二、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新特征4
三、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指向5
第二节 心理学对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支撑7
一、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学科兼容7
二、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11
三、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时代意义12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科学性17
一、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意义17
二、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方向20
第一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过程22
第一节 认知过程23
一、认知过程中的心理活动类型23
二、认知心理学理论26
三、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社会认知28
第二节 情感过程30
一、情绪与情感本质的认识30
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情感功效31
三、思想政治教育情感心理的应用32
第三节 意志过程34
一、意志的含义34
二、意志的基本特征35
三、思想政治教育中意志品质培养的对策35
第四节 行为塑造40
一、行为的特征40
二、行为心理学理论概览41
三、思想政治教育中良好行为塑造的途径42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规律46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基本心理规律46
一、规律与心理规律的内涵46
二、心理规律的基本内容48
三、思想政治教育中特有的心理规律50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个体心理规律52
一、个体发展心理规律52
二、思想政治教育中个体的社会化规律54
三、思想政治教育中个体的政治化规律55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中群体的心理特征与功能57
一、群体的特征与类型57
二、思想政治教育中群体的一般心理特征59
三、思想政治教育中群体的一般心理功能61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成长与成才63
第一节 人的毕生发展63
一、发展心理学观点——人的发展63
二、人本主义的观点——人的成长66
三、成长和成才的统一68
第二节 人生规划69
一、人生规划的含义69
二、理想信念形成的心理机制71
三、理想信念塑造的心理途径73
第三节 同心共筑“中国梦”77
一、“中国梦”构筑的现实意义78
二、“中国梦”最高境界的构筑79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中价值观的形成81
第一节 价值、价值观、个人价值观81
一、价值81
二、价值观83
三、个人价值观84
第二节 个人价值观的形成立足于对自我身心和谐的理解86
一、建立个人价值观应具备的条件87
二、个人价值观的形成应立足于对自我身心和谐的理解89
第三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心理认同90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90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91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92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理认同机制的建立96
第五章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道德心理99
第一节 道德心理的含义及特征100
一、中西学者关于道德心理的探讨100
二、道德心理的基本含义102
三、道德心理的主要特征103
第二节 道德心理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作用105
一、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主要环节105
二、道德心理在思想品德内化中的作用106
三、道德心理在思想品德外化中的作用108
第三节 促进道德提升的心理途径和方法110
一、借鉴榜样示范法110
二、借鉴观察学习法112
三、注重师生交往实践114
第六章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际交往117
第一节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人际交往过程117
一、人际交往的现状和特点117
二、思想政治教育人际交往过程是信息传递的过程120
三、思想政治教育人际交往过程是沟通的过程122
第二节 影响思想政治教育人际交往的主要因素128
一、认知因素128
二、情绪因素129
三、时间和空间因素130
四、教育者人格因素130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中人际交往的原则130
一、平等、尊重原则130
二、真诚原则131
三、宽容原则131
四、适度原则131
五、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132
六、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132
第七章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格完善134
第一节 人格培养134
一、人格的含义134
二、健康人格136
三、人格培养140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人格特点141
一、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格因素141
二、大学生的人格状况143
三、大学生中常见的病理性人格146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格教育148
一、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格培养的原则148
二、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格培养的途径149
第八章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激励152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激励发生机制153
一、激励通过唤起情绪激发动机153
二、激励通过强化意志调节行为155
三、激励通过挖掘潜能提高行为效率156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激励依循的原则158
一、动机原则158
二、时机原则161
三、情境原则164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激励的运用类型167
一、信仰激励167
二、理想激励168
三、道德激励168
四、奖惩激励169
五、榜样激励169
六、情感激励170
第九章 网络心理与思想政治教育171
第一节 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的特征171
一、智能手机普及开启互联网新时代171
二、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的主要特征172
三、新信息传播方式对传统生活的影响174
第二节 互联网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176
一、互联网对人心理、行为的影响176
二、互联网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的机遇178
三、网络的迅猛发展使思想政治教育面临严峻的挑战180
第三节 网络心理学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审视182
一、网络伦理对网络心理的引领182
二、网络空间与自我认同重塑186
三、网络依赖与社会支持重建188
第十章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新论193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显性方法193
一、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193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196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隐性方法204
一、网络媒体隐性育人204
二、幽雅环境美化育人206
三、文化氛围陶冶育人206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法新发展207
一、实证研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207
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专业特色211
三、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科学化212
第十一章 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心理素质及其优化215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者心理素质的含义和作用216
一、心理素质的含义及标准216
二、思想政治教育者心理素质的基本内容217
三、思想政治教育者良好心理素质的作用219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中个体心理素质的修养221
一、思想政治教育中受教育者的个性心理222
二、思想政治教育者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修养225
三、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心理互动230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的心理优化232
一、正确把握自我232
二、培养良好的个性和心境233
三、注意调节情绪235
四、健全心理防御机制236
五、走出心理误区238
参考文献240
后记244
热门推荐
- 1239543.html
- 3545080.html
- 1735257.html
- 3238364.html
- 3518470.html
- 533321.html
- 2939854.html
- 1484490.html
- 1052939.html
- 3671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245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961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055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816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386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6948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614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721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442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29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