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主要海水品种实用健康养殖技术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阎斌伦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海洋出版社
- ISBN:9787502799977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499页
- 文件大小:49MB
- 文件页数:499页
- 主题词:海水养殖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主要海水品种实用健康养殖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鱼类养殖3
第一章 半滑舌鳎养殖3
第一节 半滑舌鳎生物学3
一、形态特征3
二、生活习性4
三、食性4
四、生长发育5
五、繁殖习性5
第二节 半滑舌鳎的苗种生产5
一、亲鱼的选用5
二、亲鱼的培育6
三、亲鱼越冬、度夏6
四、苗种培育技术7
第三节 半滑舌鳎的养成12
一、工厂化养殖设施12
二、养殖管理16
第四节 半滑舌鳎的养殖实例20
第二章 大菱鲆养殖21
第一节 大菱鲆生物学22
一、形态特征22
二、生活习性22
三、食性23
四、生长23
五、繁殖24
第二节 大菱鲆苗种生产24
一、亲鱼选择24
二、亲鱼培养25
三、苗种培育26
第三节 大菱鲆的养成28
一、鱼苗选购与运输28
二、放养密度28
三、饵料投喂28
四、日常管理29
五、病害防治29
第四节 大菱鲆的养殖实例29
第二篇 虾蟹养殖33
第三章 中国对虾养殖33
第一节 中国对虾的生物学34
一、形态特征34
二、生态习性35
第二节 中国对虾的苗种生产38
一、主要设施38
二、亲虾培育40
三、虾苗培育41
第三节 中国对虾的池塘养殖47
一、整池、清塘47
二、进水、接种饵料生物49
三、虾苗放养50
四、虾苗暂养53
五、养殖管理55
六、对虾收获67
第四节 中国对虾的综合养殖68
一、对虾和三疣梭子蟹混养68
二、对虾与贝类混养69
第五节 中国对虾的养殖实例72
第四章 南美白对虾养殖73
第一节 南美白对虾的生物学74
一、形态特征74
二、生态习性75
第二节 人工育苗78
一、主要设施78
二、亲虾培育79
三、虾苗培育81
第四节 南美白对虾的池塘养殖85
一、虾池的选址与条件85
二、水质条件85
三、培养基础饵料生物85
四、虾苗放养86
五、虾苗的暂养87
六、饲养管理88
第五节 南美白对虾与鱼类混养90
一、以鱼为主的混养模式91
二、以虾为主的混养模式91
三、高效益鱼虾混养的技术要点92
第五节 南美白对虾塑料大棚养殖93
一、大棚建造及配套设施94
二、苗种放养94
三、养殖技术要点94
四、收获97
第六节 南美白对虾的工厂化养殖97
一、基本设施97
二、放苗99
三、日常管理99
四、病害防治101
五、收捕102
第七节 南美白对虾的养殖实例102
第五章 日本对虾养殖103
第一节 日本对虾生物学常识104
一、形态特征104
二、生态习性104
三、食性105
四、生长特性106
五、繁殖习性107
六、洄游108
第二节 日本对虾的苗种生产108
一、育苗设施108
二、亲虾的越冬与交配109
三、亲虾的交配与性腺催熟110
四、产卵与孵化111
五、幼体培育113
六、虾苗运输115
七、病害防治115
第三节 日本对虾的养成115
一、虾池条件115
二、放苗准备116
三、虾苗放养116
四、养成管理118
五、病害防治120
六、收获121
七、日本对虾二茬放养及混养模式122
八、越冬暂养技术123
第四节 日本对虾的养殖实例125
第六章 脊尾白虾养殖127
第一节 脊尾白虾的生物学128
一、形态特点128
二、生活习性128
三、食性129
四、繁殖与生长129
第二节 脊尾白虾的苗种生产129
一、自然采苗129
二、人工育苗131
第三节 脊尾白虾的养成134
一、池塘的清整134
二、繁殖饵料生物135
三、苗种放养135
四、养成管理136
五、收获138
第四节 脊尾白虾的其他养殖模式138
一、秋冬季养殖138
二、混养、轮养139
三、低盐度养殖141
第五节 脊尾白虾的养殖实例141
一、如东东方苗种场141
二、南通绿源养殖有限公司142
第七章 梭子蟹养殖143
第一节 梭子蟹的生物学144
一、形态特征144
二、生活习性145
三、繁殖习性147
第二节 梭子蟹的苗种生产150
一、育苗设施150
二、亲蟹的选择和培育150
三、孵化与选优152
四、幼体培育153
五、稚蟹的培育与出池156
六、梭子蟹苗种中间培育158
第三节 梭子蟹的养成158
一、池塘养殖159
二、工厂化养殖162
第四节 梭子蟹的综合养殖162
一、三疣梭子蟹和对虾混养162
二、虾、蟹、贝混养162
第五节 梭子蟹的养殖实例163
第八章 青蟹养殖164
第一节 青蟹生物学165
一、形态与分布165
二、生态习性166
三、繁殖习性168
第二节 青蟹的养成170
一、池塘养殖170
二、滩涂围养179
三、青蟹的越冬180
四、青蟹的病害防治181
第三节 青蟹的养殖实例184
第三篇 贝类养殖187
第九章 缢蛏养殖187
第一节 缢蛏的生物学187
一、形态特征187
二、生态习性188
三、繁殖习性189
四、生长192
五、缢蛏幼虫的浮游与附着习性192
第二节 缢蛏的苗种生产194
一、海区半人工采苗194
二、人工育苗197
三、苗埕的管理200
四、蛏苗的采收200
第三节 蛏苗的鉴别运输202
一、蛏苗的鉴别202
二、运输202
第四节 缢蛏的养成203
一、滩涂养殖203
二、虾池混养205
三、缢蛏的收获与加工206
第五节 缢蛏的养殖实例207
第十章 文蛤养殖208
第一节 文蛤的生物学208
一、形态与结构208
二、生态习性209
三、繁殖习性210
四、文蛤的生长211
第二节 文蛤苗种生产212
一、工厂化人工育苗技术212
二、苗种中间培育技术215
第三节 文蛤的养成219
一、池塘设计和建造219
二、放苗前的准备工作219
三、苗种放养220
四、养成管理222
五、收获和包装222
六、养殖病害发生的原因分析及主要病害223
第四节 文蛤的养殖实例225
第十一章 青蛤养殖227
第一节 青蛤的生物学227
一、形态特征227
二、地理分布228
三、生态习性228
四、繁殖习性230
五、青蛤的生长231
第二节 青蛤苗种生产232
一、青蛤幼苗培育232
二、青蛤大规格苗种培育234
第三节 青蛤的养成238
一、滩涂养殖238
二、池塘养殖239
三、盐场初级蒸发池养殖241
四、敌害生物防除241
五、收获242
第四节 青蛤的养殖实例242
一、池塘条件242
二、清塘242
三、基础饵料培养242
四、放苗243
五、日常管理243
第十二章 菲律宾蛤仔养殖244
第一节 菲律宾蛤仔的生物学244
一、形态特点244
二、生活习性245
三、食性246
四、繁殖与生长246
第二节 菲律宾蛤仔苗种生产247
一、半人工采苗247
二、土池半人工育苗249
三、室内人工育苗252
四、苗种的中间育成253
第三节 菲律宾蛤仔养成254
一、滩涂整埕254
二、苗种放养254
三、养成管理255
四、收获256
第四节 菲律宾蛤仔的其他养殖模式257
一、潮间带养殖257
二、潮下带养殖258
三、虾贝混养258
第五节 菲律宾蛤仔的养殖实例259
第十三章 牡蛎养殖261
第一节 牡蛎的生物学262
一、形态特点262
二、生活习性262
三、食性263
四、繁殖与生长263
五、牡蛎的主要种类263
第二节 牡蛎苗种生产265
一、牡蛎半人工采苗265
二、牡蛎人工育苗267
第三节 牡蛎养成270
一、养成场地选择270
二、养成方法272
三、养成管理274
四、收获275
第四节 牡蛎其他养殖模式276
一、滩涂播养276
二、蛎、虾混养277
第五节 牡蛎的养殖实例277
第十四章 鲍鱼养殖279
第一节 鲍的生物学280
一、形态特点280
二、生活习性281
三、繁殖和生长282
第二节 鲍的苗种生产282
一、亲鲍育苗设施282
二、育苗池及育苗用水处理282
三、亲鲍选择283
四、催产283
五、受精、洗卵、孵化283
六、浮游幼体选育284
七、幼体培育284
八、病害防治284
第三节 鲍的养成284
一、养成设施与器材285
二、养殖密度286
三、水温控制286
四、养成管理286
五、病害防治288
六、收获288
第四节 鲍的其他养殖模式289
第五节 鲍的养殖实例291
第十五章 栉孔扇贝养殖292
第一节 栉孔扇贝生物学特性292
一、形态特征及分布292
二、生活习性294
三、生长与繁殖294
四、营养成分295
第二节 苗种培育295
一、自然海区人工采苗296
二、人工育苗297
第三节 筏式吊养技术300
一、养殖海区的选择300
二、养殖器材300
三、养殖密度301
四、调节养殖水层301
五、日常管理301
第四篇 海藻养殖305
第十六章 紫菜养殖305
第一节 紫菜基础生物学306
一、分类地位与分布306
二、形态构造307
三、生殖与生活史308
第二节 养殖种类的特性309
一、条斑紫菜309
二、坛紫菜309
第三节 贝壳丝状体培养310
一、贝壳丝状体培育的基本设施310
二、采果孢子312
三、贝壳丝状体的培育314
四、贝壳丝状体成熟与发育调控318
五、壳孢子的附网采苗322
第四节 叶状体养殖333
一、养殖海区的条件333
二、叶状体栽培的方式337
三、栽培筏架的结构和布局339
四、出苗期管理342
五、成菜期管理344
六、紫菜采收347
七、采收后的冷藏保鲜350
第五节 紫菜病敌害与防治353
一、常见敌害与防治353
二、紫菜病害发生原因356
三、紫菜叶状体病害及防治358
四、紫菜丝状体病害及防治364
第六节 冷藏网技术366
一、入库冷藏366
二、出库下海张挂368
三、冷藏网的应用369
第七节 条斑紫菜的养殖实例369
第十七章 裙带菜养殖371
第一节 裙带菜的生物学372
一、形态和构造372
二、生殖和生活史373
三、生态习性374
第二节 裙带菜的养殖376
一、人工育苗376
二、幼苗下海培养383
三、人工养殖384
四、收割加工388
第三节 裙带菜的养殖实例390
第十八章 龙须菜养殖393
第一节 龙须菜的生物学393
一、形态特征393
二、生活习性394
三、生态及分布395
四、龙须菜的生活史及繁殖方式395
五、化学成分396
第二节 龙须菜养殖396
一、龙须菜栽培产业的发展过程396
二、龙须菜栽培技术397
第三节 日常管理402
一、适时施肥402
二、调整筏架402
三、提高浮力402
四、调节光照403
五、防止风浪403
六、清除敌害生物及杂藻403
七、注意海水比重的变化403
八、补苗403
第四节 龙须菜养殖方式404
一、龙须菜单养404
二、龙须菜与牡蛎等贝类套养404
三、龙须菜与海带筏式轮养405
第五节 病害防治405
一、敌害生物及杂藻的防除技术405
二、藻体的局部病烂406
第六节 龙须菜的养殖实例407
第十九章 海带养殖409
第一节 海带生物学特性409
一、海带的生活史409
二、形态构造410
三、海带的生殖411
四、海带与环境的关系411
第二节 夏苗和秋苗的培育413
一、夏苗的培育413
二、培育小苗所需要的环境条件413
三、夏苗培育的生产过程414
四、秋苗培育418
第三节 海上养育管理421
一、养育方式421
二、养育期间的管理422
三、施肥423
四、病害及防治423
第四节 筏式养殖425
一、底质425
二、水深425
三、流浪426
四、透明度426
五、水质426
六、其他426
第五节 海底养殖426
一、投石养殖法427
二、沉绳养殖法427
三、投筐养殖法427
四、岩礁自然繁殖法427
五、梯田养殖法428
第六节 收割与加工428
一、收割时间428
二、收割方法428
三、加工方法429
第七节 海带的养殖实例430
一、南澳岛养殖实例430
二、霞浦海带养殖实例430
第五篇 海珍品养殖435
第二十章 刺参养殖435
第一节 刺参的生物学特性436
一、外部形态436
二、内部构造437
三、排脏和再生437
四、生态习性438
五、摄食438
六、繁殖习性439
第二节 刺参的人工育苗技术440
一、设备与场地440
二、亲参的采捕和蓄养440
三、获卵与授精441
第三节 刺参的养殖技术442
一、池塘的建造与培水442
二、刺参苗种的选择与投放443
三、刺参养殖的管理444
第四节 刺参的增殖措施449
一、刺参种苗的中间育成449
二、刺参的放流增殖450
第五节 刺参的采捕与加工451
一、刺参的采捕方法451
二、刺参的加工452
第六节 刺参养殖的病害防治453
一、注意事项453
二、病害防治454
第七节 刺参的养殖实例456
第二十一章 海胆养殖457
第一节 虾夷马粪海胆的生物学特性458
一、温度和盐度适应性458
二、栖息环境459
三、摄食与生长459
四、耗氧率和排氨率459
五、繁殖习性459
第二节 虾夷马粪海胆的人工育苗技术460
一、亲海胆采捕与饲养促熟460
二、催产与人工授精460
三、胚胎及幼体发育461
四、浮游幼体培育461
五、幼体的附着变态及稚海胆培育461
六、稚海胆剥离与中间培育462
第三节 虾夷马粪海胆的养殖方式462
一、放流增殖462
二、海上筏式养殖463
三、陆上工厂化养殖464
四、病害防治465
第四节 虾夷马粪海胆的养殖实例465
第二十二章 乌贼养殖466
第一节 乌贼的生物学特性466
一、外形特征和分布467
二、生活习性467
三、营养价值467
第二节 苗种培育技术468
一、培育池条件及蓄水池准备468
二、培育池内水质管理468
三、乌贼苗种来源和孵化469
四、饵料投喂469
五、病害预防470
六、苗种培育中的注意事项470
第三节 池塘养殖技术471
一、养殖池条件471
二、水质条件和基础饵料培养471
三、苗种放养471
四、饵料投喂472
五、养殖管理472
六、养殖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473
七、收获473
热门推荐
- 1996670.html
- 1616485.html
- 2793926.html
- 3129619.html
- 2010470.html
- 2760714.html
- 1765107.html
- 3187980.html
- 124305.html
- 20602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49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056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4405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6365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7206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5840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148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0066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054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71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