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档案职业状况与发展趋势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档案职业状况与发展趋势研究
  • 胡鸿杰,吴红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
  • ISBN:9787802501102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57页
  • 文件大小:32MB
  • 文件页数:373页
  • 主题词:档案工作-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档案职业状况与发展趋势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 档案职业——一个学科无法回避的话题1

一、研究的目的与意义1

二、研究的思路与方法2

三、研究成果简介3

四、研究的内容框架5

五、研究的重点和难点8

六、研究的主要观点与创新价值9

第一章 档案职业的形成与确立14

第一节 职业的基本界定14

一、职业的含义14

二、职业的基本构成要素17

三、职业的基本特征18

四、职业的基本形态19

五、职业的相关概念21

第二节 我国档案职业的形成过程23

一、我国档案职业的出现23

二、我国档案职业的确立25

三、我国档案职业的发展27

第三节 外国档案职业的形成过程33

一、外国档案职业的出现33

二、外国档案职业的确立34

三、外国档案职业的发展35

第四节 中外档案职业发展特点比较37

一、中外档案职业主体比较——档案工作者37

二、中外档案职业技能比较——教育与培训42

三、中外档案职业条件比较——资格认证45

四、中外档案职业环境比较——法律与职业道德规范47

第二章 档案职业体系50

第一节 档案基层组织——档案室50

一、档案室的发展沿革50

二、档案室的类型和特点51

三、档案室的性质和职责52

四、档案室面临的问题53

五、档案室的发展趋势55

六、机关档案室的开放服务57

第二节 档案管理组织——档案馆59

一、档案馆的发展沿革59

二、档案馆的类型和特点60

三、档案馆的性质和职责62

四、档案馆的功能63

五、档案馆功能发挥中存在的障碍67

六、档案馆的改革方向68

第三节 档案行政管理组织69

一、中国档案行政管理组织沿革70

二、档案行政管理组织的机构设置与职能74

三、我国档案行政管理组织体系的特点与局限性77

四、我国档案行政管理组织的发展趋势与改革重点80

第四节 新型档案组织84

一、档案组织变革及其动因84

二、新型档案职业组织发展状况88

三、新型档案职业组织发展趋势分析与有效措施92

第三章 档案职业主体构成要素96

第一节 档案职业主体的规模96

一、规模与档案职业的相关性假设97

二、档案职业主体规模统计分析97

三、档案专职人员规模的相关分析与结论106

第二节 档案职业主体的职称结构109

一、职称与档案职业的相关性假设109

二、档案职业主体职称情况统计分析109

三、档案专职人员职称结构的相关分析与结论119

第三节 档案职业主体的性别结构121

一、女性与档案职业的相关性假设121

二、女性档案专职人员统计分析122

三、档案职业主体性别结构的相关分析与结论132

第四节 档案职业主体的学历结构135

一、学历结构与档案职业的相关性假设136

二、档案职业主体学历情况统计分析136

三、档案专职人员学历结构的相关分析及结论147

第五节 档案职业主体的专业结构149

一、专业结构与档案职业的相关性假设149

二、档案职业主体专业情况统计分析149

三、档案专职人员专业结构的相关分析及结论155

第六节 档案职业主体的年龄结构163

一、年龄结构与档案职业的相关性假设163

二、档案职业主体年龄情况统计分析163

三、档案专职人员年龄结构的相关分析与结论170

第四章 档案客体资源173

第一节 档案客体资源的构成173

一、档案客体资源的类型174

二、其他具有国家属性的档案客体资源180

三、档案客体资源的“存在与生长”180

第二节 档案资源的价值、作用与档案职业185

一、档案的文化价值及档案文化186

二、档案客体资源的凭证作用191

三、档案客体资源的参考作用193

第三节 档案客体资源的不均衡分布195

一、城乡间档案资源的不均衡分布195

二、地区间档案客体资源的不均衡分布198

第四节 档案客体资源增长规律探寻204

一、档案客体资源的几次翻番式增长204

二、档案资源增长量的估算207

第五节 档案客体资源的开放和利用212

一、档案开放总量和到馆查档人次212

二、2004年全年档案资源被动利用和主动服务情况分析214

三、上海地区档案资源的开放和利用216

第六节 全国档案资源整体化建设218

一、全国档案资源整体化建设面临的问题218

二、档案资源整体化建设的总体目标219

三、档案资源整体化建设的组织领导和保障条件220

四、档案资源整体化建设中的档案职业人员角色222

第五章 档案职业环境227

第一节 档案职业的行政环境227

一、档案职业行政环境的现状227

二、借鉴历史:历次档案行政体制改革233

三、关注实践:局部管理模式的创新与中外档案体制的比较237

四、规划当前:优化档案行政环境的总体规划与主要内容243

第二节 档案职业的技术环境249

一、管理技术的改变250

二、现代化技术的应用对档案职业的冲击254

三、管理和技术的结合257

第三节 档案职业法制环境259

一、我国当代档案立法现状259

二、现阶段我国档案法规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261

三、现阶段我国档案法规体系的完善277

四、档案职业环境小结279

第六章 档案职业发展280

第一节 档案职业生涯发展管理280

一、档案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概述280

二、国家档案职业生涯发展规划282

三、国家档案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实现条件288

第二节 档案职业的准入289

一、建立档案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的必要性290

二、国内外档案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的现状分析292

三、我国档案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的建立299

第三节 档案职业发展的保障307

一、档案职业发展的精神保障307

二、档案职业发展的技能保障313

三、档案职业发展的机制保障326

四、小结338

附件1:《档案职业状况与发展趋势研究》调查问卷(社会版)340

附件2:《档案职业状况与发展趋势研究》调查问卷(专业版)344

参考文献352

表1—1 美国档案工作者性别构成变迁40

表1—2 美国档案工作者学位拥有情况44

表2—1 1996—2005年各级各类档案室(处、科)数量情况52

表2—2 1996—2005年各级各类档案馆数量情况60

表2—3 1996—2005年各级档案行政管理组织数量变化一览表77

表3—1 1995—2006年档案专职人员在档案馆、档案室和档案行政部门数量分布97

表3—2 1995—2006年档案专职人员总体规模各年度数量及比例变化99

表3—3 1995—2006年行政管理部门档案专职人员各年度数量及比例变化101

表3—4 1995—2006年档案馆专职人员各年度数量及比例变化102

表3—5 1995—2006年档案室专职人员各年度数量及比例变化104

表3—6 1995—2006年档案专职人员数量增减幅度及所占总体规模比例比较105

表3—7 1996—2006档案专职人员职称结构人数分布109

表3—8 1996年—2006年全国已评定职称档案专职人员数量及增减比例变化111

表3—9 1996年—2006年研究馆员数量及增减比例变化113

表3—10 1996年—2006年副研究馆员数量及增减比例变化114

表3—11 1996年—2006年馆员数量及增减比例变化115

表3—12 1996年—2006年助理馆员数量及增减比例变化116

表3—13 1996年—2006年管理员数量及增减比例变化117

表3—14 1996年—2006高级、中级、初级职称档案专职人员所占比例119

表3—14 1995年—2006年女性档案专职人员数量分布122

表3—15 1995年—2006年全国女性档案专职人员数量及增减比例124

表3—16 1996年—2004年省级女性档案专职人员数量及增减比例125

表3—17 1996年—2004年县级女性档案专职人员数量及增减比例126

表3—18 1996年—2004年中央、国家机关女性档案专职人员数量及增减比例128

表3—19 1996年—2004年省直机关女性档案专职人员数量及增减比例129

表3—20 1996年—2004年地级女性档案专职人员数量及增减比例130

表3—21 1996年—2004年全国和各地区女性档案专职人员增减幅度比较131

表3—22 1995年—2006年档案专职人员学历结构人数分布136

表3—23 1999年—2006年博士档案专职人员数量及增减比例138

表3—24 1995年—2006年硕士档案专职人员数量及增减比例139

表3—25 1996年—2006年研究生班档案专职人员数量及增减比例140

表3—26 1996年—2006年双学位档案专职人员数量及增减比例141

表3—27 1995年—2006年本科档案专职人员数量及增减比例143

表3—28 1996年—2006年中专、普通高中档案专职人员数量及增减比例144

表3—29 1995年—2006年初中及以下档案专职人员数量及增减比例145

表3—30 1995年—2006年各层次学历档案专职人员增减幅度比较147

表3—31 1995年—2006年档案专职人员专业结构人数数量及比例150

表3—32 1996年—2006年大专以上档案专业程度人员数量及增减比例151

表3—33 1996年—2006年中专及职业高中档案专业程度人员数量及增减比例152

表3—34 1996年—2006年在职培训档案专职人员数量及增减比例154

表3—35 1996年—2006年各层次专业程度档案专职人员增减幅度比较155

表3—36 1995年—2006不同年龄阶段档案专职人员数量及比例分布164

表3—37 1995年—2006年50岁以上档案专职人员数量及增减比例165

表3—38 1995年—2006年35—50岁档案专职人员数量及增减比例166

表3—39 1995年—2006年35岁以下档案专职人员数量及增减比例168

表3—40 1995年—2006年各年龄阶段档案专职人员增减幅度比较169

表3—41 不同能力的平均发展水平的年龄差异170

表4—1 2006年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馆藏档案资源分布198

表4—2 2006年六大社会活动区域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藏档案客体数量与当地社会区域人口以及地区国民经济总量比较200

表4—3 2006年全国六大社会活动区域档案资源总量、人口数量、人均档案拥有量、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五项数据排序对比202

表4—4 1996年—2006年全国各级各类档案馆开放档案总量与到馆查档人次213

表5—1 1996年—2006年全国档案馆(室)设备情况统计表250

表6—1 法、美、英档案职业资格认证制度比较297

表6—2 ××高校档案馆档案工作人员守则327

表6—3 档案职业人员激励因素满意度现状332

表6—4 档案职业发展评价体系示例336

图2—1 1996年—2005年各级各类档案馆数量变化61

图2—2 2006年各级各类档案馆构成61

图2—3 1996年—2005年部门档案馆数量变化62

图2—4 1996年—2005年档案行政管理组织数量变化情况折线图77

图3—1 1995年—2006档案专职人员总数变化分布折线图98

图3—2 1995年—2006年档案专职人员在档案馆、档案室和档案行政部门数量变化折线图98

图3—3 1996年—2006年中、初级档案专职人员职称结构数量变化折线图110

图3—4 1996年—2006年高级档案专职人员职称结构数量变化折线图110

图3—5 1995年—2006年全国、县级女性档案专职人员数量分布折线图123

图3—6 1995年—2004年省、地、中央等档案专职人员性别结构人数分布折线图123

图3—7 1995年—2006年档案专职人员博士、硕士、双学位学历人数分布图137

图3—8 1995年—2006年档案专职人员大学、普高及中专、初中级以下学历人数分布图137

图3—9 1995年—2006年档案专职人员专业结构人数分布图150

图3—10 1995年—2006年档案专职人员年龄结构人数分布图164

图4—1 2006年全国各级各类档案馆分布示意图177

图4—2 2006年全国各级各类档案馆馆藏结构示意图178

图4—3 2004年全国各级各类档案馆馆藏分布图179

图4—4 2004年全国各级各类档案馆馆藏中建国前历史档案所占比重示意图179

图4—5 2006年六大社会活动区域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藏档案客体数量折线图201

图4—6 2006年六大社会活动区域人口总量分布折线图201

图4—7 2006年全国六大社会活动区域国民生产总值折线图201

图4—8 2006年全国六大社会活动区域档案人均拥有量折线图202

图4—9 2006年全国六大社会活动区域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折线图202

图4—10 1983年—2004年各级各类档案馆接收档案数量变化趋势205

图4—11 1963年—2006年全国各级各类档案馆馆藏档案总量走势205

图4—12 1997年—2006年全国各级各类档案馆开放档案量年递百分比与接待利用者年递增百分比对比图213

图4—13 2004年全国各级各类档案馆接待利用人次分布图214

图4—14 全国各级各类档案馆利用服务分布215

图4—15 2004年全国各级各类档案馆提供服务种类所占比重215

图6—1 国家档案职业生涯管理模式示意图284

图6—2 职业资格认证标准体系300

图6—3 教学要素的层次与结构318

后记35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