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市场经济发展报告 2010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市场经济发展报告 2010
  • 李晓西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3114788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445页
  • 文件大小:31MB
  • 文件页数:467页
  • 主题词:市场经济-经济发展-研究报告-中国-2010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市场经济发展报告 2010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第一部分 2007—2008年中国市场经济新进展13

第一章 政府管理体制改革13

第二章 企业的市场化37

第三章 劳动力流动和工资决定的市场化66

第四章 资本交易的市场化83

第五章 土地交易的市场化102

第六章 贸易的市场化123

第七章 货币和金融的市场化142

第八章 中介组织规模和行为的市场化164

第九章 中国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完善180

第十章 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程度测定201

第二部分 1978—2008年中国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测度与分析219

第一章 改革开放全过程市场化测度概述219

第二章 1978—1991年市场化指数测度与分析237

第三章 1992—2000年市场化指数测度与分析266

第四章 2001—2008年市场化指数测度与分析302

第五章 1978—2008年市场化改革成效及未来政策取向337

附录1 33个测度指标的定义与数据来源371

附录2 国外经济自由度指数简介387

本书主要参考文献422

孙冶方经济科学奖历届获奖著作和论文名单426

各章主要执笔人443

后记444

表1-1-1 政府收入规模19

表1-1-2 政府财政支出规模21

表1-1-3 政府投资规模22

表1-1-4 政府补贴的构成23

表1-1-5 政府补贴占GDP的比重23

表1-2-1 2007—2008年细分产业私营企业户数及比重41

表1-2-2 2007—2008年细分行业乡镇企业增加值及比重42

表1-2-3 2007—2008年外商直接投资项目数和实际投资额及比重43

表1-2-4 2007—2008年外商投资企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44

表1-2-5 2007—2008年高技术产业中的非国有企业总量及比重45

表1-2-6 2007—2008年中国非国有经济的发展46

表1-2-7 2007—2008年非国有大型企业集团母公司改制情况47

表1-2-8 2007—2008年非国有大型企业集团母公司治理机构建立情况48

表1-2-9 2007—2008年非国有大型企业集团母公司出资人权利自主程度49

表1-2-10 2007—2008年非国有大型企业集团母子公司体制建立情况50

表1-2-11 2007—2008年非国有大型企业集团生产经营权落实情况51

表1-2-12 2007—2008年国有大型企业集团母公司改制情况53

表1-2-13 2007—2008年上市公司股权的多元化54

表1-2-14 2007—2008年国有大型企业集团母公司治理机构建立情况55

表1-2-15 2007—2008年国有大型企业集团母公司出资人权利自主程度56

表1-2-16 2007—2008年国有大型企业集团母子公司体制建立情况57

表1-2-17 2007—2008年国有大型企业集团生产经营权落实情况58

表1-2-18 2007—2008年企业资金的来源59

表1-3-1 2006—2008年大型企业集团中实行劳动合同的比例70

表1-3-2 2006—2008年非农就业人数占农村就业人数的比例71

表1-3-3 2005—2007年地级以上城市建立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的组织数72

表1-3-4 2006—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中非农业收入所占比重73

表1-3-5 2006—2008年劳动争议处理情况表73

表1-3-6 2006—2008年工会组织及劳动调解统计表74

表1-3-7 2005—2008年外出务工劳动力变化情况75

表1 3-8 2006—2008年分地区常驻人口与户籍人口数之差占户籍人口比重76

表1-3-9 2006—2008年非国有企业就业人数占城镇全部就业职工的比例76

表1-3-10 2006—2008年劳动力工资反映地区经济水平差异的程度77

表1-3-11 2006—2008年劳动力中介机构情况表78

表1-4-1 外方注册资金占外商投资企业总注册资金的比重89

表1-4-2 2007年外商直接投资行业分布情况(与2006年比较)89

表1-4-3 2008年外商直接投资行业分布情况(与2007年比较)91

表1-4-4 证券市场境外筹资金额及其在利用外资金额中的比重92

表1-4-5 股票市值占GDP的比率93

表1-4-6 境内外股票筹资与固定资产投资额的比率表94

表1-4-7 境内股票筹资与银行贷款增加额的比率94

表1-4-8 境内上市公司家数、筹资额、总股本以及开户数的情况95

表1-4-9 债券余额与GDP的比率96

表1-4-10 期货交易成交额和成交量变动情况统计96

表1-5-1 2007—2008年国有土地供应出让情况——按用地类型分列106

表1-5-2 2007—2008年国有土地供应出让占土地供应总面积比重108

表1-5-3 2008年不同用地类型国有土地供应出让占土地供应总面积比重109

表1-5-4 不同性质房地产投资企业数量110

表1 5-5 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来源构成111

表1-5-6 国有土地供应出让情况117

表1-5-7 2007—2008年全国综合地价与商品房价格增长率119

表1-6-1 2007—2008年批发、零售、餐饮业非国有法人企业占全部法人企业比重情况131

表1-6-2 2007—200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三种价格形式比重汇总表131

表1-6-3 2007—2008年农副产品收购总额中三种价格形式比重汇总表132

表1-6-4 2007—2008年生产资料销售总额中三种价格形式比重汇总表132

表1-6-5 2007—2008年不同类型企业占中国进出口总额的比重133

表1-6-6 2007—2008年中国进出口商品经营主体构成134

表1-6-7 2007—2008年我国关税税率情况134

表1-6-8 2007—2008年我国涉外主要经济指标情况135

表1-6-9 2007—2008年服务业的贸易开放度136

表1-7-1 2008年年末中国金融机构构成一览表142

表1-7-2 中国金融资产表153

表1-7-3 四家上市大型银行七项考核指标变化情况154

表1-7-4 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表155

表1-7-5 中国银行业资产份额(期末数)156

表1-7-6 2004年以来外资银行业营业机构数与资产情况158

表1-8-1 2007—2008年中国社会团体统计情况165

表1-8-2 2004—2007年法律、财务咨询类中介的规模变化情况166

表1-8-3 2005—2008年保险中介家数汇总167

表1-8-4 2004—2007年部分中介组织的规模变化情况167

表1-8-5 2008年非公募基金会(部分)用于公益事业的支出排行169

表1-8-6 部分中介组织数量与全国基本法人单位数量和比重170

表1-8-7 部分中介组织数量与全国基本法人单位数量和比重171

表1-8-8 2007年法律、财务、信息咨询等经济类中介组织的地区对比数据172

表1-8-9 2007年其他类型中介组织的地区对比数据173

表1-8-10 2004—2008年民间组织的历年规模变化情况174

表1-8-11 2007—2008年涉及中介市场的法规统计176

表1-8-12 2008年中介市场对港澳台及外资开放的法规统计176

表1-10-1 中国经济市场化测度因素及指标表202

表1-10-2 2007—2008年市场化测度指标评分测定表204

表1-10-3 2007—2008年市场化测度子因素得分表207

表1-10-4 2007—2008年市场化测度类因素指数和总指数计算表208

表1-10-5 2007—2008年市场化测度总指数两种标准对照表209

表1-10-6 2001—2008年市场化测度总指数两种标准对照表210

表1-10-7 弗雷泽研究所2001—2007年对中国经济自由度评分表211

表1-10-8 2006—2008年市场化子因素得分对比表212

表1-10-9 2006—2008年市场化测度类因素得分对比表213

表2-1-1 中国市场化进程测度指数223

表2-1-2 市场化指数33个指标测算方法分类表227

表2-1-3 1978—2008年中国市场指数测度得分表230

表2-2-1 1978—1991年市场化类因素得分和总指数测算结果表237

表2-2-2 1978—1991年中国市场化指数两种标准对比表238

表2-2-3 政府行为规范化因素得分表241

表2-2-4 经济主体自由化因素得分表244

表2-2-5 生产要素市场化因素得分表246

表2-2-6 贸易环境公平化因素得分表248

表2-2-7 金融参数合理化因素得分表250

表2-2-8 1978—1991年市场化类因素对市场化总指数贡献率表251

表2-2-9 分阶段市场化类因素与市场化总指数得分值变动对比表251

表2-2-10 1980—1984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构成表257

表2-2-11 1978—1991年财政收支及债务收入表263

表2-3-1 1992—2000年市场化类因素得分和总指数测算结果267

表2-3-2 市场化指数两种分制转换对比表267

表2-3-3 弗雷泽研究所1995年和2000年对中国经济自由度评分结果270

表2-3-4 1992—2000年“政府行为规范化”因素测度结果270

表2-3-5 1992—2000年政府的财政负担子因素测度结果271

表2-3-6 1992—2000年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子因素测度结果273

表2-3-7 1992—2000年“经济主体自由化”因素测度结果273

表2-3-8 1992—2000年非国有经济的贡献子因素测度结果274

表2-3-9 1992—2000年企业运营子因素测度结果276

表2-3-10 1992—2000年“生产要素市场化”因素测度结果277

表2-3-11 1992—2000年劳动与工资子因素测度结果278

表2-3-12 1992—2000年资本与土地子因素测度结果279

表2-3-13 1992—2000年“贸易环境公平化”因素测度结果280

表2-3-14 1992—2000年贸易产品定价自由度子因素测度结果281

表2-3-15 1992—2000年对外贸易自由度子因素测度结果282

表2-3-16 1992—2000年法律对公平贸易的保护子因素测度结果283

表2-3-17 1992—2000年“金融参数合理化”因素测度结果284

表2-3-18 1992—2000年银行与货币子因素测度结果285

表2-3-19 1992—2000年利率与汇率子因素测度结果286

表2-3-20 1978—2000年市场化指数变动情况288

表2-3-21 1992—2000年按百分点折算的各领域市场化指数290

表2-3-22 国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盈亏状况表293

表2-3-23 1992—2001年引进外资一览表295

表2-3-24 1992—2001年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水平调整情况298

表2-4-1 2001—2008年我国市场化测度总指数变动表303

表2-4-2 2001—2008年市场化测度总指数两种标准对照表303

表2-4-3 弗雷泽研究所对中国2001—2007年经济自由度评分比较305

表2-4-4 2001—2008年“政府行为规范化”得分表306

表2-4-5 2001—2008年“政府的财政负担”得分表307

表2-4-6 2001—2008年“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得分表307

表2-4-7 2001—2008年“经济主体自由化”得分表309

表2-4-8 2001—2008年“非国有经济的贡献”得分表309

表2-4-9 2001—2008年“企业运营”得分表311

表2-4-10 2001—2008年“生产要素市场化”得分表312

表2-4-11 2001—2008年“劳动与工资”得分表312

表2-4-12 2001—2008年“资本与土地”得分表313

表2-4-13 2001—2008年“贸易环境公平化”得分表314

表2-4-14 2001—2008年“贸易产品定价自由度”得分表315

表2-4-15 2001—2008年“对外贸易自由度”得分表316

表2-4-16 2001—2008年“法律对公平贸易的保护”得分表316

表2-4-17 2001—2008年“金融参数合理化”得分表317

表2-4-18 2001—2008年“银行与货币”得分表318

表2-4-19 2001—2008年“利率与汇率”得分表319

表2-4-20 2001—2008年按百分制折算的各领域市场化指数321

表附录2-1 弗雷泽研究所2001—2007年对中国经济自由度评分比较391

表附录2-2 传统基金会对中国2001—2007年经济自由度评价比较393

表附录2-3 弗雷泽研究所2007年经济自由度指数国际比较395

表附录2-4 传统基金会2007年经济自由度指数国际比较395

附表1 传统基金会经济自由度指数2007年各国家(地区)排名400

附表2 传统基金会经济自由度指数2006年各国家(地区)排名406

附表3 弗雷泽研究所经济自由度指数2007年各国家(地区)排名412

附表4 弗雷泽研究所经济自由度指数2006年各国家(地区)排名417

图1 改革开放30年市场化指数变化2

图1-1-1 各地政府财政支出的规模水平21

图2-2-1 1978—1991年市场化总指数变化趋势239

图2-2-2 非国有经济进出口总额占全部进出口总额比重(%)258

图2-2-3 1980—1991年外商投资企业注册资本情况260

图2-3-1 1992—2000年中国市场化指数变动趋势图268

图2-3-2 “企业运营”三项指标变动趋势294

图2-3-3 反映资本、劳动力、土地市场化三项指标变动趋势297

图2-4-1 2001—2008年我国市场化总指数变化趋势图320

图2-5-1 非国有单位从业人员占比变化339

图2-5-2 资本市场化程度341

图2-5-3 土地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341

图2-5-4 非国有银行金融机构的发展情况34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