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药天然产物大全 1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药天然产物大全 1
  • 惠永正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47802021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705页
  • 文件大小:110MB
  • 文件页数:75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药天然产物大全 1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总 论5

第一卷5

第一章 基于中药而研发成功的单体新药5

第一节 概述5

第二节 单体新药实例6

第三节 展望18

第二章 生物碱20

第一节 概述20

第二节 生物碱的理化性质22

第三节 生物碱的结构和分类24

第四节 生物碱的分布、提取与分离、结构鉴定37

第五节 生物碱的生物活性44

第六节 中药生物碱药物开发研究成果49

第七节 小结和展望62

第三章 萜类化合物66

第一节 概述66

第二节 萜类的结构和分类69

第三节 中药中的萜类化合物99

第四节 小结和展望140

第四章 甾体化合物145

第一节 概述145

第二节 甾体化合物的结构和类型146

第三节 中药中的甾体化合物149

第四节 小结和展望174

第五章 皂苷类化合物178

第一节 概述178

第二节 皂苷的结构和分类179

第三节 皂苷的理化性质182

第四节 皂苷的提取、分离和纯化184

第五节 皂苷的结构解析186

第六节 皂苷的生物活性与药理研究188

第七节 皂苷的化学合成法197

第八节 从中药中的皂苷出发进行药物开发的可行性201

第六章 黄酮类化合物206

第一节 概述206

第二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与分类及生物转化207

第三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210

第四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和分离211

第五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解析216

第六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合成224

第七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和药理研究226

第八节 临床应用及新药研究开发237

第九节 研究展望240

第七章 香豆素类化合物245

第一节 概述245

第二节 香豆素类化合物的结构和分类246

第三节 香豆素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255

第四节 香豆素类化合物的提取和分离256

第五节 香豆素的结构研究256

第六节 研究实例259

第七节 香豆素的生物活性261

第八章 木脂体类化合物265

第一节 概述265

第二节 木脂体类化合物的结构与分类265

第三节 木脂素的理化性质276

第四节 木脂素的提取与分离277

第五节 木脂素的检识277

第六节 木脂素的结构鉴定278

第七节 木脂体的生物活性279

第九章 鞣质类化合物282

第一节 概述282

第二节 鞣质类化合物的分类、结构特点与分布282

第三节 鞣质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300

第四节 鞣质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301

第五节 鞣质类化合物的结构研究302

第六节 鞣质类的生物活性310

第七节 小结与展望315

第十章 类脂化合物319

第一节 概述319

第二节 甘三酯类320

第三节 磷脂类326

第四节 糖脂类及其他结合脂330

第五节 类脂与中药331

第十一章 多肽和蛋白质338

第一节 概述338

第二节 多肽和蛋白质的分子结构340

第三节 多肽和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分离纯化和鉴定344

第四节 中药中的多肽和蛋白质347

第五节 基因工程合成的重组多肽和重组蛋白质药物365

第六节 作为提高药效的多肽和蛋白质修饰367

第七节 展望369

第十二章 多糖类化合物377

第一节 概述377

第二节 多糖的分类与命名378

第三节 多糖的化学本质和理化性质381

第四节 多糖的分离、纯化及结构测定384

第五节 多糖的化学修饰与衍生物393

第六节 多糖的生物活性与药理研究396

第七节 多糖药物开发与应用407

第八节 展望408

第十三章 中药中的挥发性组分414

第一节 概述414

第二节 挥发性组分的提取分离和分析鉴定418

第三节 挥发性组分的化学分类424

第四节 中药挥发油研究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和对策427

[附录]一些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挥发性化合物430

第十四章 中药中的无机化合物443

第一节 中药矿物药研究的意义和前景443

第二节 中药矿物药研究的特殊性445

第三节 对中药矿物药毒性的辩证思考452

第四节 中药矿物药中微量元素的研究456

第五节 建立中药矿物药“理论药理”的探讨457

第六节 中药矿物药的合理应用与资源保护460

第十五章 中药中的毒性化合物464

第一节 中药的毒性和减毒464

第二节 一些中药的毒副作用和作用机制468

第三节 中药有毒化合物473

第十六章 中药天然产物的分离方法507

第一节 概述507

第二节 提取分离方法509

第三节 色谱技术513

第四节 结晶技术和有效成分纯度516

第五节 提取分离策略及方法的选择518

第六节 提取分离过程中的次级化学反应520

第七节 展望524

第十七章 中药天然产物的结构鉴定技术526

第一节 概述526

第二节 2D-NMR波谱和天然产物结构系统解析法527

第三节 质谱与串联质谱技术及其在中药化学成分结构测定中的应用548

第四节 CD光谱与天然化合物绝对立体化学的测定556

第十八章 中药药理学研究方法567

第一节 概述567

第二节 中药药理学常用研究方法574

第三节 基于中药的新药开发587

第四节 中药毒理学589

第五节 中药药物代谢动力学594

第十九章 中医药的系统生物学研究605

第一节 概述605

第二节 系统生物学与中医药学610

第三节 系统生物学基本原理、技术和方法619

第四节 系统生物学在中药现代化研究中的应用626

第五节 系统生物学应用的问题和前景分析636

第二十章 中药传统信息的理解和应用642

第一节 寒热温凉“四气”是辨证用药的基础642

第二节 甘苦辛酸咸“五味”是药物功能的标志645

第三节 药物归经的临床指导意义647

第四节 “升降沉浮”是药物作用的趋向650

第五节 加工炮制改变药物功效652

第二十一章 计算机在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中的应用——数据库与数据分析655

第一节 概述655

第二节 SIRC-TCM中药数据库系统656

第三节 基于数据库的数据分析663

第四节 基于数据库的数据计量分析673

第五节 展望686

第二十二章 计算机在中药现代化研究中的应用——机制研究及先导发现689

第一节 概述689

第二节 配体和受体相互作用与中药功效689

第三节 中药成分化合物生物活性与中药功效692

第四节 基于中药处方中的成分化合物的骨架结构获取701

第五节 展望70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