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汉诗英译的主体审美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汉诗英译的主体审美论
  • 刘华文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 ISBN:7532738515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338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351页
  • 主题词:诗歌-英语-翻译-文艺美学-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汉诗英译的主体审美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第一节 文献综述3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和所要拓展的领域8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策略10

第四节 研究的理论构型20

第二章 经验和先验——中西诗性话语在翻译中的异向交汇23

第一节 逻各斯——西方传统哲学中的先验性核心范畴25

第二节 “be(是)”——“逻各斯”在西方语言中的先验性表征30

第三节 中西语言——“道”与“逻各斯”之差异性的负载物32

第四节 以道家为代表的中国诗性语言观39

第五节 中国古代诗性语言观念的主流——道家美学语言观48

第六节 西方存在论美学——“逻各斯”和“道”的会通52

第七节 经验与先验——中西诗性话语在翻译中的异向交汇54

第三章 汉诗英译的创造性审美思维61

第一节 汉诗英译的审美判断模式之争:分析判断和综合判断64

第二节 从审美客体到审美对象——汉诗英译中审美质的提升82

第三节 汉诗英译主体的两种思维方式——概念思维和经验思维92

第四节 原文和译文之间的相同和相通104

第五节 “无我”之一和“有我”之异109

第四章 汉诗英译主体的审美意向性结构113

第一节 意向性理论与诗歌翻译的主体性116

第二节 汉诗英译中主体的审美意向模式126

第三节 汉诗英译中的审美意向性和审美非意向性152

第五章 汉诗英译的审美感应过程157

第一节 从创作审美感应到翻译审美感应:主客间性和主体间性159

第二节 汉诗英译的主体间性审美感应方式165

第三节 汉诗英译审美感应过程中的“他本感应”167

第四节 汉诗英译审美感应过程中的“我本感应”175

第五节 汉诗英译审美感应过程中的“他我融合感应”181

第六章 原文和译文的认知同一性关系——汉诗英译主体审美介入的结果197

第一节 汉诗英译的认知同一关系201

第二节 汉诗英译中的认知转换特征——常规性认知转换和非常规性认知转换208

第三节 汉诗英译的主体审美介入形式210

第四节 汉诗英译中原文和译文认知同一性关系类型229

第五节 汉诗英译中的同一性梯度和审美性梯度245

第七章 汉诗英译的审美原动力——审美辩证法247

第一节 翻译审美辩证思想建立的前提——消解“逻各斯中心主义”250

第二节 跨语性审美辩证和文本性审美辩证的关系252

第三节 从单语创作的审美辩证运动到跨语翻译的审美辩证运动254

第四节 文本性审美辩证关系在汉诗英译中的嬗变260

第五节 汉诗英译辩证审美运动的主体性特征277

第八章 汉诗英译的审美主体性综述281

第一节 诗歌语言的指向性定位与诗歌翻译主体的关系283

第二节 诗歌翻译的主体性角色定位:一个语言哲学史考察291

第三节 认知性主体在汉诗英译中的体现:以“时间”为例301

第四节 原译文的同一性梯度与翻译主体性身份之间的关系314

第九章 结论317

第一节 问题的系统性梳理和相应的结论319

第二节 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325

参考文献329

后记33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