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一带一路”经济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一带一路”经济学
  • 宋文阁,闫春,马君,刘拓,徐荣华 著
  • 出版社: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14213112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312页
  • 文件大小:38MB
  • 文件页数:341页
  • 主题词:“一带一路”-经济学-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一带一路”经济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一带一路”之基础理论篇2

“一带一路”经济学科定位与理论架构2

一、“一带一路”经济学是一门新兴学科3

(一)产生背景3

(二)研究范畴和任务4

(三)研究对象5

二、“一带一路”经济学是一门综合学科5

(一)与政治经济学的联系5

(二)与国际经济学的联系7

(三)与区域经济学的联系8

(四)与发展经济学的联系9

三、“一带一路”经济学的理论架构9

(一)“一带一路”经济学的理论基础10

(二)“一带一路”与国际贸易11

(三)“一带一路”与货币金融13

(四)“一带一路”与区域经济14

(五)“一带一路”与科教创新15

(六)“一带一路”与新型全球化17

“一带一路”倡议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20

一、“一带一路”倡议所体现的国际公共产品特征与中国特色20

(一)“一带一路”倡议所体现的国际公共产品特征21

(二)“一带一路”倡议所体现的中国特色22

二、“一带一路”倡议的理论价值24

(一)全球经济治理的新探索24

(二)地区区域合作理论的创新25

(三)对“丝绸之路精神”的继承和发展26

(四)为全球价值链理论发展提供契机26

三、“一带一路”倡议的现实意义27

(一)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27

(二)刺激沿线国家基础设施投资增长功能27

(三)为沿线国家搭建沟通平台28

(四)增进沿线各国文化交流29

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发展的对策建议29

(一)推动创建互惠商品贸易机制29

(二)推动制定货币汇率协调制度30

(三)推动构建融资机制30

(四)推动构建跨境产业链、供应链、服务链和价值链互利共赢新模式30

(五)推动强化对“一带一路”的科学管理31

(六)推动加强文化间的沟通交流31

(七)推动打造安全反恐工程31

“一带一路”建设的政策支持体系33

一、一带一路金融支持政策33

(一)金融机构支持34

(二)投资基金支持36

(三)扩大沿线国家双边本币互换协议范围和规模37

二、一带一路的税收支持政策38

(一)与沿线国家积极签订税收协定38

(二)开展国别税收信息研究39

(三)畅通“一带一路”税收政策宣传渠道40

三、一带一路的贸易流通支持政策41

(一)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标准化合作41

(二)海关通关方面的支持政策43

“一带一路”建设进展、挑战与应对47

一、“一带一路”建设进展47

(一)政策协调方面48

(二)国际贸易方面49

(三)金融合作方面51

(四)设施联通方面52

二、“一带一路”建设面临的挑战53

(一)国家体制机制差异大53

(二)跨境金融服务推进困难54

(三)互联互通不足54

(四)文化差异较大55

三、“一带一路”建设推进对策55

(一)充分发挥政府作用55

(二)共建互联互通网络56

(三)金融支撑建设57

(四)深化贸易合作57

(五)加强风险管控58

第二部分 “一带一路”之国际贸易篇62

中国自贸区创新与对接“一带一路”分析62

一、中国自贸区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内在关系63

(一)两者实施背景与动因具有一致性63

(二)两者具有战略协同性64

二、中国自贸区与“一带一路”的战略对接路径66

(一)推动“一带一路”经贸合作66

(二)引领“一带一路”贸易规则制定68

(三)强化“一带一路”金融改革深度融合70

三、中国自贸区对接“一带一路”建设的问题与对策建议71

(一)对接“一带一路”建设的问题71

(二)对接“一带一路”建设的对策建议72

“一带一路”与中国建筑陶瓷产业的发展思路74

一、中国建筑陶瓷产业迎来良好发展机遇74

(一)产业总体规模不断扩大,产业供给能力增强74

(二)陶瓷产业比较优势突出,出口量和出口额稳定增长75

(三)陶瓷砖进口稳中有变,产品进出口价格差较大75

(四)亚洲是中国陶瓷砖出口的最大市场77

(五)中国建筑陶瓷产品市场潜力巨大77

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筑陶瓷产业发展空间巨大78

(一)世界新兴陶瓷砖生产国产值大幅增长78

(二)沿线国家陶瓷砖消费能力带动世界陶瓷产业的发展80

(三)传统建筑陶瓷生产强国地位稳固81

三、“一带一路”建设与中国建筑陶瓷产业的发展思路82

(一)推动我国陶瓷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契机82

(二)正确处理好“走出去”与“产能过剩”之间的关系83

(三)提升企业海外市场拓展能力83

(四)进一步推动出口市场的多元化84

(五)革新企业战略发展的观念84

(六)强化中国陶瓷产业的知识产权基础85

(七)输出先进产品与技术85

“一带一路”倡议下宁波—舟山港港口物流发展策略研究87

一、宁波—舟山港港口物流发展历史与现状87

二、世界著名港口物流发展模式的经验与启示88

(一)国外港口物流发展模式探究89

(二)国外港口物流发展经验与启示93

(三)研究出台促进港口物流发展的政策94

三、一带一路建设下的宁波—舟山港港口物流发展对策95

(一)做好港口发展规划、物流发展目标和定位95

(二)重视港口资源的协同发展95

(三)推进港口物流管理体制和运作模式改革96

(四)发展集装箱海铁联运业务96

“一带一路”沿线气象灾害风险共保体的实现机制98

一、全球范围气象灾害风险共保体应用日益广泛99

(一)系统风险的覆盖99

(二)由不可保到可保险100

二、构建“一带一路”沿线气象灾害风险共保体意义重大101

(一)“一带一路”倡议的现实需求101

(二)“一带一路”气象灾害风险管理的保险理论基础102

(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现实关照103

三、“一带一路”沿线气象灾害风险共保体构建思路103

(一)沿线气象灾害风险共保体构建的基本逻辑103

(二)构建沿线气象灾害风险共保体的挑战104

四、“一带一路”沿线气象灾害风险共保体构建的实现机制104

(一)沿线典型区域气象灾害保险需求的特征与方法104

(二)沿线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构建105

(三)沿线气象灾害保险产品联合创新及其应用105

(四)“一带一路”沿线双边及多边气象风险保险合作机制的研究内容106

第三部分 “一带一路”之货币金融篇110

支持“一带一路”建设的跨国金融创新110

一、“一带一路”倡议给金融市场带来的机遇112

(一)需要强有力的直接融资支持112

(二)促进人民币国际化113

(三)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113

(四)要加快完善风险管理机制114

二、“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存在的跨国金融障碍114

(一)资金供求缺口及期限匹配问题114

(二)区内货币支持能力较弱114

(三)金融业国际化程度及综合化服务能力不高不足115

(四)风险管理与化解问题115

三、”一带一路”建设需要跨国金融创新115

(一)项目贷款与创新金融产品“双管齐下”115

(二)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和小币种交易116

(三)加强同业合作和业务创新116

(四)构筑完善的风险管理“堤坝”116

四、“一带一路”建设国际金融服务创新设想117

(一)金融市场117

(二)金融机构118

(三)金融产品119

(四)金融人才120

“一带一路”建设金融合作探究122

一、“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地区)金融合作现状122

(一)金融机构与合作基金122

(二)资金融通与贷款及人民币债券和票据的发行124

(三)协议签署与金融监管125

二、“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地区)金融合作可能存在的问题126

(一)各国家层面可能存在且不可忽视的问题127

(二)金融行业内可能出现的问题128

(三)项目建设本身可能存在的问题129

三、“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地区)金融合作对策建议130

(一)建立专门工作组进行统筹130

(二)金融机构精准定位131

(三)金融机构应针对性的实施差异化管理与属地化经营131

(四)筹集资金多来源化132

“一带一路”倡议与我国银行业的嵌入战略133

一、我国银行业融入“一带一路”的自身条件133

二、“一带一路”为我国银行业带来的发展契机135

(一)带动银行中长期资产业务发展135

(二)推动经济增长重心转移135

(三)打造跨区经济新版图136

(四)打开人民币相关业务新局面137

三、战略整合,实现共赢137

(一)完善银行对接服务“一带一路”的体制机制137

(二)打造一体化金融服务模式138

(三)增强业务与服务安全性138

(四)加强领域合作与拓宽资金来源139

“一带一路”商务信用一体化建设方略140

一、“一带一路”商务信用体系构建势在必行140

二、推进“一带一路”区域信用一体化建设的方略141

(一)“一带一路”区域信用一体化内涵141

(二)“一带一路”区域信用一体化利国利民141

(三)“一带一路”区域信用一体化的八大建设方略142

(四)“一带一路”区域信用一体化重点与难点145

三、“一带一路”商务信用一体化助力“五通”到“五路”146

(一)商务信用一体化助力“一带一路”建设的“五通”146

(二)商务信用一体化助力“一带一路”建设的“五路”147

“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资产管理行业的战略转型150

一、我国资产管理行业已取得长足发展150

二、“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发展开创蓝海151

(一)“一带一路”为我国更好地参与到世界要素交换和分工合作具有重要意义151

(二)资产管理行业随“一带一路”倡议共同出海是行业发展的必然152

三、“一带一路”倡议下资产管理机构的资产端管理153

(一)“一带一路”背景下资产端的目标群体领域路径选择153

(二)“一带一路”背景下资产端的行业领域路径选择155

四、“一带一路”倡议下资产管理机构的负债端管理156

(一)资产管理机构要确定业务模式156

(二)主动负债管理要多用“信用补贴”方式157

(三)负债管理要对资金来源进行路径规划157

(四)负债管理要确定资金的性质157

(五)负债管理要时刻应对利率水平变动158

第四部分 “一带一路”之区域经济篇160

我国“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结构调整160

一、基础设施建设的作用160

(一)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160

(二)基础设施与产业结构161

(三)基础设施与“一带一路”162

二、模型的构建162

三、数据和变量的选取163

(一)因变量163

(二)自变量165

(三)控制变量165

四、实证分析166

五、相关政策建议171

(一)针对性地调整投入力度172

(二)加大对滞后地区的基础设施投资172

(三)加快同周边国家和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172

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构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滨海旅游廊道174

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具有打造滨海旅游廊道的天然优势175

二、“一带一路”建设为滨海旅游廊道建设提供了良好契机177

(一)区位优势显著178

(二)政策扶持优厚178

三、多方联动,推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滨海旅游廊道构建179

(一)开展滨海旅游资源普查179

(二)构建差异化的滨海旅游景观廊道类型180

(三)构建跨区域横向协作机制并整体推动滨海旅游廊道建设181

“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研究183

一、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存在三方面短板184

(一)城镇化水平较低184

(二)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够184

(三)发展观念较为落后184

二、“一带一路”倡议下如何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内生性发展185

(一)推进少数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185

(二)引导少数民族地区农业现代化186

(三)引导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188

三、“一带一路”倡议下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与文化如何走出去189

(一)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与文化如何走出去189

(二)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与文化如何走出去190

(三)东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与文化如何走出去191

重庆融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打造内陆开放高地研究194

一、重庆融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的意义194

(一)加强与经济带沿线的经济合作促进重庆对外开放发展194

(二)加快重庆参与国际市场大通道的设施建设195

二、重庆融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的机遇196

(一)借助“一带一路”外资利用潜力大幅增加196

(二)推动区域互动合作和产业集聚发展197

(三)进一步提升“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水平197

三、重庆融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面临的问题198

(一)重庆融入一带一路及长江经济带发展面临的问题198

(二)更好融入“一带一路”及长江经济带建设的挑战199

四、重庆更好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打造内陆开放高地的对策200

(一)统筹协调与和谐发展200

(二)激活资源与深挖潜力200

(三)加快三峡腹地中心城市的开放力度201

(四)加强交通、口岸、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201

提升边境治理效能服务“一带一路”建设203

一、“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边境治理的基本态势203

(一)反恐维稳形势严峻203

(二)应急处突任务繁重204

(三)口岸建设要求更高205

二、提升边境治理效能,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实现路径205

(一)着力加强对边境管控的顶层设计206

(二)着力构建实战型警务运行机制207

(三)着力提升官兵业务技能和整体素质208

(四)着力厚植部队执勤执法根基209

(五)着力夯实边境治理的制度基础210

第五部分 “一带一路”之科教创新篇214

坚持创新驱动 打造“一带一路”国际技术合作新格局214

一、把握机遇,主动调整国际技术合作格局215

(一)国际技术合作成就显著215

(二)“一带一路”倡议为调整提供了良好契机216

(三)开创我国国际技术合作新格局217

二、发挥我国在“一带一路”国际技术合作新格局中的主导地位218

(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整体不强218

(二)“一带一路”国家中中国的科技创新能力领先优势明显219

(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技术合作潜力巨大220

三、构建我国“一带一路”国际技术合作新格局221

(一)国际技术合作成果丰硕221

(二)持续推进“一带一路”国际技术合作新格局发展的举措222

区块链技术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作用机制228

一、区块链的具体应用场景和应用项目229

(一)区块链在金融业中的应用229

(二)区块链在供应链领域的应用229

(三)区块链在物联网中的应用230

(四)区块链在知识产权保护中的应用230

(五)区块链在能源领域的应用231

二、区块链提升“一带一路”内涵 助推“一带一路”发展231

(一)区块链技术赋予“一带一路”倡议新内涵232

(二)区块链技术助推“一带一路”贸易畅通232

(三)区块链技术助力“一带一路”资金融通233

(四)区块链技术推动“一带一路”基础设施联通234

(五)区块链技术保护我国企业知识产权235

三、加快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应用区块链技术的建议236

(一)组建“一带一路”区块链产业联盟236

(二)培训相关技术人才236

(三)建立区块链技术推广机构236

(四)以PPP模式推动我国区块链技术标准在沿线国家应用237

(五)探索实施“区块链+”战略237

着力发展人工智能助推“一带一路”建设239

一、“一带一路”建设要关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239

(一)有望引发第四次工业革命239

(二)创造“一带一路”建设的新业态240

(三)“一带一路”和“人工智能”共谋发展大计240

二、人工智能技术对“一带一路”建设的巨大推动作用241

(一)提高建设和营运效率241

(二)实现资源、生产、市场的优化配置242

(三)夯实“一带一路”建设的社会根基243

(四)构建新的全球政治经济格局244

三、我国发展人工智能产业的优势分析244

(一)中国处于人工智能研究的领先地位245

(二)人工智能产业基础雄厚245

(三)具备打造产业先发优势246

(四)“一带一路”建设的需求旺盛246

四、借“一带一路”东风,发展人工智能产业的建议247

(一)全面提升集群创新能力247

(二)打造多层次技术研究开发体系248

(三)提升创新要素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248

(四)加快“一带一路”人工智能平台建设249

(五)打造健康、繁荣、创新的人工智能生态系统249

“一带一路”为中国建设世界级科教创新城市群带来新机遇251

一、“一带一路”为中国建设世界级科教创新城市群带来重大机遇251

(一)“一带一路”建设之路是一条科技创新之路251

(二)“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科教创新资源的集聚253

(三)中国科教创新能力的提升成为建设世界级科教创新城市群的基石254

二、世界级科教创新中心的基本特征255

(一)具有相对集中的研究型大学和各类科研机构255

(二)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和一定的区域性256

(三)集聚着一批高素质人才和活跃的金融资本257

(四)具备浓厚的创新创业文化与氛围258

三、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建设世界级科教创新城市群的优势258

(一)京津冀:凸显科教创新集聚能力259

(二)长三角:充分发挥国际化影响力260

(三)珠三角:推进粤港澳科教创新大融合261

四、中国建设世界级科教创新城市群的战略考量262

(一)科教创新顶层设计战略263

(二)科教创新载体建设战略263

(三)科教创新人才全球战略263

(四)科教创新协同发展战略264

第六部分 “一带一路”之新型全球化篇268

“一带一路”与全球价值链重建268

一、“一带一路”对全球价值链的塑造268

(一)重塑全球新型价值链的必要性与紧迫性268

(二)区域内国家需要以合作促经济发展269

(三)重建全球价值链打造命运共同体269

二、以中国为代表的“一带一路”国家重建全球价值链的路径271

(一)优化贸易结构、促进贸易平衡271

(二)扩大合作、差异化管理271

(三)价值层面的深化与提升272

建设电力丝绸之路 促进全球互联互通274

一、“一带一路”电力合作意义十分重大274

(一)实现沿线国家互利共赢,促进民心相通的重要基础274

(二)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推动能源清洁转型的重要举措275

(三)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的重要内容276

(四)适应经济新常态,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着力点276

二、“一带一路”电力合作前景十分广阔277

(一)沿线国家电力行业市场潜力巨大277

(二)沿线地区双边电力贸易、区域联网规划初具雏形278

(三)沿线国家电力发展呈现四大特点279

三、“一带一路”电力合作挑战不容忽视280

(一)技术标准、营销服务体系存在短板280

(二)部分市场存在无序竞争281

(三)地缘政治和大国博弈带来不确定因素282

四、加快建设“电力丝绸之路”,促进全球互联互通282

(一)电网互联互通283

(二)电力经贸流通283

(三)资质标准贯通283

(四)资本资金融通284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机遇与挑战286

一、“走出去”战略的经济内涵286

二、我国企业“走出去”的发展现状与主要特点287

(一)发展速度不断加快287

(二)投资模式不断创新288

(三)行业分布不断拓展289

(四)主体多元化格局进一步显现289

(五)“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成为对外投资合作的新亮点289

三、“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机遇和挑战290

(一)“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机遇290

(二)“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挑战292

四、如何以“一带一路”为契机助推中国企业“走出去”294

(一)政府层面294

(二)中介及行业协会层面295

(三)企业层面296

“一带一路”建设与中国跨国公司299

一、国有大型企业是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柱299

(一)国有大型企业是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299

(二)国有跨国公司在全球经济舞台的重要性日益凸显300

(三)我国需要一批国有企业率先建成世界级跨国公司300

二、国有大型企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主力军301

(一)国有企业成为“走出去”和“一带一路”建设的主力301

(二)部分国有企业正在接近世界一流跨国公司行列302

三、国有大型企业处在迈向世界级跨国公司的关键阶段307

后记30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