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农村土地整治的理论与实践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张凤荣主编;徐艳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5506048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331页
- 文件大小:116MB
- 文件页数:348页
- 主题词:农村-土地整理-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农村土地整治的理论与实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历史唯物主义地看我国土地整理工作1
二、保障粮食安全,必须开展土地整治,补充耕地,提高产能3
三、在不破坏生态的前提下,可以适度开垦未利用地;但重点还是要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5
四、土地整理工作必须由政府主导6
五、解决三农问题应该是土地整治工作的根本目标8
理论篇13
第一章 水土保持与坡地开垦13
第一节 水土流失影响因素13
一、降雨对水土流失的影响13
二、地形对水土流失的影响14
三、土壤对水土流失的影响15
四、植被因素对水土流失的影响15
第二节 坡地开垦工程措施16
一、梯田工程16
二、沟道工程23
三、小型水利工程27
第三节 坡地开垦与保护的关系28
一、系统规划和综合开发28
二、以人为本,合理开垦29
参考文献30
第二章 低湿地开垦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31
第一节 低湿地的特性31
一、低湿地的形成31
二、低湿地的特点31
第二节 低湿地田间工程设计32
一、排水系统设计战略规划32
二、低湿地排水标准33
三、排水工程34
四、灌溉体系设计41
五、灌溉和排水系统的配置形式42
六、排水系统与灌溉系统的关系42
七、低湿地的土质改良与熟化43
第三节 盐渍土的水利改良44
一、盐渍土形成条件与分布44
二、土壤盐分对作物生长的危害45
三、盐土的水利改良46
第四节 低湿地开垦与保护的辩证关系48
一、低湿地对生态安全的重要性48
二、低湿地地区是重要的农区,承载着国家的粮食安全49
三、低湿地开垦与保护的关系50
参考文献51
第三章 防风治沙与风沙土开垦52
第一节 风沙土分布及其性质52
一、风沙土的分布52
二、风沙土的特性54
三、风沙土的治理原则56
四、不同区域风沙土的整治要点57
第二节 田间工程措施57
一、引水拉沙(漫淤)造田工程57
二、铲运机平沙造田59
三、农田风沙防护林工程60
四、风沙土灌溉工程62
五、沙地衬膜种植工程64
第三节 客土治沙,改良土质66
一、风沙土客土改良法66
二、客土工程方法66
三、风沙土客土改良效果68
参考文献69
第四章 废弃地复垦71
第一节 废弃建筑物基地的复垦71
一、农村居民点复垦71
二、城镇用地的复垦72
三、工矿用地的复垦73
第二节 固体废弃物及其压占土地的复垦73
一、固体废弃物类型74
二、城建渣土堆和工程建设排土堆的复垦75
三、煤矸石山的复垦76
四、尾矿、冶金固体废弃物和化学工业固体废弃物的复垦76
五、城市生活垃圾场的复垦77
第三节 采煤塌陷地和窑坑的复垦77
一、采煤塌陷地和窑坑地的特征78
二、充填式复垦78
三、非充填式复垦78
第四节 污染土壤的复垦79
一、土壤污染物及其危害79
二 污染土壤的治理与复垦81
参考文献82
第五章 耕作层土壤剥离与再利用84
第一节 土壤肥力与培肥84
一、土壤肥力的概念84
二、土壤培肥85
第二节 不同土壤类型的有机质含量与垂直分布特征86
一、我国不同地带的土壤类型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86
二、我国主要土壤类型的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垂直分布特征87
第三节 因地制宜移土培肥90
一、剥离肥沃表土用以增加覆土区土壤有机质与养分含量90
二、贫瘠的土壤也可用于增厚土层,改善作物立地条件90
三、移土培肥要因地制宜91
第四节 耕作层土壤剥离用于土壤培肥的施工92
一、耕作层土壤剥离用于土壤培肥的施工工序92
二、剥离区、覆土区的选择93
三、施工准备93
四、取土工程94
五、运土工程94
六、覆土工程94
七、临时堆土点95
参考文献95
第六章 农地整治过程中的权属调整96
第一节 农地整治过程中农地产权调整的必要性96
一、耕作地块十分破碎,降低了耕作效率,增加了种田成本96
二、进行农地产权调整,可以提高整治项目效益98
三、城市化与非农就业机会增加为农地流转创造了条件99
第二节 农地整治中的产权调整100
一、集中新增耕地流转给农业龙头企业,促进农业现代化100
二、现有农地整治中的承包经营权的调整101
三、土地整治中慎重进行土地所有权的调整103
第三节 农地整治权属调整绩效评价103
一、权属调整绩效评价的原则103
二、权属调整绩效评价指标体系104
三、农地整治权属调整绩效评价因素解释104
四、权属调整绩效评价的方法106
第四节 促进农地整治中权属调整与规模化经营的措施107
一、让农民成为土地整治的主体,增加土地整治中的产权调整的可行性107
二、明晰农地产权,完善农地权能108
三、调整机制,优化利益分配110
四、强化立法,健全制度基础110
参考文献110
第七章 农村居民点整治规划112
第一节 农村居民点整治规划的概念与定位112
一、农村居民点的内涵112
二、农村居民点整治的内涵112
三、农村居民点整治规划的定位113
第二节 农村居民点整治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程序113
一、农村居民点整治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113
二、农村居民点整治规划编制的原则114
三、农村居民点整治规划编制的基本程序115
四、农村居民点整治规划编制的主要成果118
第三节 农村居民点整治规划编制的专题研究内容118
一、农村居民点整治规划的战略研究118
二、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研究119
三、农村居民点整治分区、重点区域与重点项目127
四、农村居民点整治规划方案研究127
五、农村居民点整治规划的效益评价131
第四节 农村居民点整治模式134
一、农村居民点整治模式的内涵与特征134
二、农村居民点整治模式构成要素135
三、典型农村居民点整治模式及其要点137
第五节 农村居民点整治规划实施保障措施139
一、农村居民点整治规划实施的组织保障139
二、农村居民点整治规划的实施监管140
三、农村居民点整治规划实施的经济机制140
四、农村居民点整治规划实施的公众参与141
五、农村居民点整治规划实施的基础建设142
参考文献143
实践篇147
第八章 西南岩溶地区农村土地整治147
第一节 自然、经济社会发展状况147
一、自然条件147
二、土地利用结构149
三、农田状况150
四、农村居民点状况151
五、经济社会发展状况152
第二节 农用地整治152
一、按流域系统,搞好土地整治的宏观规划153
二、针对整治对象,搞好农地整治的微观设计153
三、小流域治理典型案例155
四、石灰岩土耕地整治实例155
第三节 农村居民点整治156
一、深山搬迁居民点的整治156
二、河谷保留居民点的整治157
三、进行农民集体土地产权调整,为农村居民点整治提供产权保证157
参考文献158
第九章 四川盆周丘陵山区农村土地整治159
第一节 区域自然地理环境159
一、区域范围界定159
二、地貌与水系160
三、岩石与土壤161
四、气候与植被162
第二节 区域社会经济状况163
一、川中丘陵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概况163
二、盆东平行岭谷与山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概况166
第三节 土地利用特点及问题169
一、土地利用现状特点169
二、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72
三、土地利用的制约因素173
四、农用地结构与布局174
五、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176
第四节 农用地整治模式及工程措施180
一、农地整治模式演变180
二、重庆农地整治工程措施182
三、重庆农地整治的成效及问题192
第五节 农村居民点复垦模式及工程措施195
一、农村居民点复垦模式选择原则196
二、农村居民点复垦模式196
三、农村居民点复垦工程措施199
四、对现行农村居民点复垦的简评与建议201
参考文献202
第十章 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农村土地整治205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与土地利用205
一、地貌与土壤205
二、农业气候条件206
三、水资源207
四、土地利用208
第二节 延安市经济社会发展状况212
一、区域GDP及其构成212
二、行政村环境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社会服务212
三、农村居民生活状况213
四、农村住户劳动力、从业人员和农业机械213
五、农村住户主要收入来源情况214
第三节 农用地整理214
一、农地整理的方向215
二、黄土丘陵区农地整理的模式215
三、为种地的农民造地219
第四节 农村居民点整理220
一、农村居民点整理优化的原则221
二、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的几种模式222
参考文献224
第十一章 新疆绿洲区农村土地整治226
第一节 自然环境条件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226
一、绿洲区的自然资源与环境特征226
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229
三、绿洲生态环境问题230
四、土地利用232
第二节 农用地整治233
一、农田排水体系建设234
二、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235
三、农田灌溉系统建设235
四、农用地产权制度创新,促进农业规模化生产,产业化发展236
第三节 农村居民点整治237
一、绿洲农村居民点状况237
二、农村居民点整治优劣势分析238
三、农村居民点整治的模式239
第四节 绿洲农村土地整治的战略240
一、正确认识土地开垦,适度开发后备耕地资源240
二、将现有农用地建设成高标准农田,提高质量和产能242
三、切实加强耕地保护,适度放松建设用地指标243
四、农村居民点整治主要从改善农民生活条件着眼244
五、将农村土地整治与生态环境建设有机结合245
参考文献245
第十二章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农村土地整治246
第一节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自然与经济社会概况246
一、珠江三角洲地区的自然条件246
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249
第二节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土地利用现状252
一、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土地利用结构252
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农用地结构和分布252
三、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农村居民点分布状况254
第三节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农用地整治255
一、珠江三角洲地区的耕地整治255
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宜耕土地开发整治257
三、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养殖水面用地优化整治258
四、支持农地流转,集中成片农地,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目标259
第四节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农村建设用地整治259
一、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三旧改造”政策259
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农村居民点整治261
三、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旧厂房用地综合整治263
参考文献264
第十三章 长中下平原区农村土地整理265
第一节 区域自然地理265
一、地理位置265
二、地貌265
三、水文条件265
四、土壤状况266
第二节 区域社会经济状况266
一、经济总量大,发展速度快,二三产业发达267
二、人口总量大、密度高,文化水平较高,就业结构逐步优化267
三、农业生产集约化程度高,但规模化经营程度有待提高268
四、人民生活显著提高,土地整理内涵挖潜的潜力巨大269
五、城镇密集,城市化水平较高269
第三节 区域土地利用现状及问题269
一、土地利用现状分析270
二、土地利用特点272
三、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273
第四节 区域农用地整理274
一、区域农用地整理主要内容274
二、区域农用地整理典型模式275
三、以农用地整理带动农业综合发展277
四、区域农用地整理典型工程277
五、区域农用地整理存在的问题及管理创新289
第五节 区域农村居民点整理291
一、区域农村居民点整理主要内容292
二、区域农村居民点整理典型模式293
三、区域农村居民点整理发展特点297
四、区域农村居民点整理典型工程——“千万工程”297
五、区域农村居民点整理保障措施299
参考文献300
第十四章 北京市农田整理303
第一节 北京城市特点与环境问题识别303
一、北京是严重缺水的大城市303
二、城市蔓延挤占农地绿地,环境问题突出306
三、经济社会高度发展,市民消费能力高309
四、后备土地资源缺乏,生态建设任务重311
第二节 北京农田利用现状及其多功能特征311
一、北京市农田的利用结构与空间分布311
二、北京市农田存在的问题314
三、北京市农田的功能317
第三节 北京市农田整理的目标与整理分区321
一、农田整理的目标321
二、北京市农田整理分区321
第四节 分区农田整理内容与田间工程建设模式325
一、各功能区农田整理的内容325
二、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模式326
三、农田道路及其防护林工程建设模式327
四、田面清洁与土壤污染治理工程模式328
第五节 实施农田整理的保证措施329
一、编制土地整治专项规划329
二、加大土地整理资金的保障力度329
三、结合农业发展项目扩大土地整理的综合效益329
四、改进土地整理的公众参与机制330
五、加强施工与后续管理工作330
六、促进农地流转,为规模化生产创造条件331
参考文献331
热门推荐
- 1693150.html
- 916244.html
- 3161260.html
- 323536.html
- 1198578.html
- 1351950.html
- 3500302.html
- 1765698.html
- 2637950.html
- 17366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117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6586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738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6023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205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237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524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481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458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097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