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气候与环境演变 2012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秦大河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气象出版社
- ISBN:9787502956479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87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103页
- 主题词:气候变化-关系-生态环境-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气候与环境演变 2012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中国气候环境与社会经济基本特征1
1.1中国自然环境特征1
1.1.1中国的地理位置和范围1
1.1.2中国的地势地貌1
1.1.3中国的水文水资源2
1.1.4中国的冰冻圈2
1.1.5中国的动物、植物(类型与分布)与生物多样性4
1.1.6中国的土壤与土地资源5
1.1.7中国的海洋与岛屿6
1.1.8中国自然特征的地带性分布与地理区划6
1.1.9中国的自然灾害8
1.2中国的气候特征8
1.2.1中国气候的基本特征8
1.2.2中国的气温和降水9
1.2.3中国的气候资源10
1.2.4中国气候区划11
1.2.5中国天气、气候灾害13
1.3中国社会经济状况13
1.3.1中国的人口与民族13
1.3.2中国的经济发展14
1.3.3中国的城市化与城市群15
1.3.4中国的社会事业16
1.4中国的气候变化研究17
1.4.1古气候和历史气候变化17
1.4.2气候系统模式17
1.4.3气候变化观(监)测网络与科学实验18
1.4.4气候变化重大研究计划18
1.4.5气候变化研究机构和研究队伍18
1.4.6国际合作与影响19
参考文献19
第二章 中国气候与环境变化的事实20
2.1近百年器测的气候变化20
2.1.1中国温度变化20
2.1.2中国的降水量变化21
2.1.3其他气候要素的变化21
2.1.4东亚季风变化22
2.1.5东亚大气环流22
2.2极端天气气候变化22
2.2.1极端高温和极端低温22
2.2.2极端降水23
2.2.3干旱24
2.2.4热带气旋25
2.2.5沙尘暴25
2.2.6其他25
2.2.7全球气候变暖与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联系26
2.3冰冻圈和海洋变化27
2.3.1冰冻圈变化27
2.3.2近海环境和海平面变化27
2.4过去的气候变化28
2.4.1由古气候代用记录得到的新认识28
2.4.2古气候数值模拟方面取得的新进展29
2.5中国气候变化与全球气候变化的联系30
2.5.1与大气遥相关的联系30
2.5.2与欧亚大陆积雪的联系31
2.5.3与海温的联系31
第三章 气候变化归因和不确定性32
3.1气候变化的自然原因32
3.1.1太阳变化32
3.1.2火山喷发33
3.1.3地热流33
3.1.4气候系统内部因子及其相互作用33
3.2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34
3.2.1大气成分的变化34
3.2.2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作用36
3.2.3土地利用与覆盖的变化38
3.2.4气候变化的辐射强迫38
3.3气候变化归因与不确定性39
3.3.1观测资料的不确定性39
3.3.2模式归因39
3.3.3归因的复杂性40
3.3.4结语42
第四章 气候变化对中国自然、经济和社会的影响43
4.1水文水资源43
4.1.1河川径流及水资源43
4.1.2冰冻圈水文45
4.1.3海平面上升45
4.2陆地生态系统46
4.2.1森林46
4.2.2草地46
4.2.3内陆湿地46
4.2.4生物多样性47
4.3陆地环境47
4.3.1土地利用与覆盖变化47
4.3.2土地荒漠化47
4.3.3水土流失48
4.4农林业48
4.4.1种植业48
4.4.2畜牧业49
4.4.3渔业50
4.4.4林业50
4.5人居环境与人体健康/传染病50
4.5.1人居50
4.5.2生活生产设施及社会服务51
4.5.3城市化51
4.6其他经济社会领域52
4.6.1工业52
4.6.2能源53
4.6.3旅游业53
4.6.4重大工程53
参考文献55
第五章 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预估56
5.1气候系统模式研发进展及其模拟能力评估56
5.1.1气候系统模式研发进展56
5.1.2 CMIP5多模式对中国区域模拟能力的评估57
5.2 21世纪中国区域气候变化59
5.2.1 CMIP5多模式的预估59
5.2.2区域气候模式的预估60
5.3 21世纪气候变化对中国可能的影响61
5.3.1对区域农业生产的影响61
5.3.2对植被的影响62
5.3.3对区域水资源的影响62
5.3.4对区域其他方面的影响63
参考文献63
第六章 适应与减缓气候变化的技术与政策选择64
6.1近期的适应与减缓行动与政策64
6.1.1近期的适应行动64
6.1.2近期的减缓行动65
6.2现有适应与减缓技术65
6.2.1适应技术65
6.2.2减缓技术66
6.3未来适应和减缓的展望68
6.3.1中国未来适应的展望68
6.3.2中国未来的减缓展望70
6.4适应与减缓的实施途径72
6.4.1研究制定《应对气候变化法》72
6.4.2加强管理与政策激励72
6.4.3加强资金投入73
6.4.4加强科学和技术创新73
6.4.5加强能力建设与提高意识73
6.4.6加强国际合作73
第七章 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选择74
7.1国际形势的变化与中国面临的挑战和机遇74
7.2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内在需求77
7.3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选择79
第八章 结语81
8.1主要结论81
8.1.1大量观测事实证实近百年中国气候显著变暖81
8.1.2人类活动很可能是20世纪后半叶以来中国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82
8.1.3气候变化已经对中国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领域产生显著影响82
8.1.4经济快速发展和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导致中国温室气体排放较快增加82
8.1.5本世纪末之前中国气候仍将继续变暖83
8.1.6适应和减缓技术与政策选择是中国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关键83
8.1.7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以低碳为重要特征的绿色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道路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85
8.2未来的研究重点领域和方向85
8.2.1科学基础85
8.2.2影响与适应85
8.2.3减缓86
8.2.4对策与战略研究86
热门推荐
- 2920828.html
- 2642865.html
- 2131793.html
- 212127.html
- 3727576.html
- 1836756.html
- 1060907.html
- 3850043.html
- 1517782.html
- 41910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650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887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7661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891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972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419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832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717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332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918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