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古典文献研究辑刊 13编 第11册 文选学综观研究法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古典文献研究辑刊 13编 第11册 文选学综观研究法
  • 游志诚著;潘美月,杜洁祥主编 著
  • 出版社: 花木兰文化出版社
  • ISBN:9862546321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339页
  • 文件大小:56MB
  • 文件页数:35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古典文献研究辑刊 13编 第11册 文选学综观研究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文选》版本学——以唐写本宋刻本为例1

第一节 敦煌本2

一、永隆本(伯二五二七,伯二五二八)2

二、伯二五四二5

三、伯二五二五10

四、伯二五五四14

五、伯二四九三16

六、伯二六四五20

七、伯二六五八22

八、伯二七○七24

第二节日本HoSoKaWa私藏本25

一、缘起25

二、卷式现貌26

三、校记与案语27

第三节 宋代刻本50

一、明州本50

二、赣州本52

三、丛刊本54

四、茶陵本64

五、陈八郎本66

(一)是本钞配之卷非据原卷68

(二)独有注文,为各合并本所无68

(三)证是本非从六臣合并本出69

(四)是本有助《文选》之校勘例70

六、尤本76

(一)尤本乃自合并本出83

(二)尤本已经校改者85

(三)今存尤本善注有不见于各本者86

(四)今本尤本漏植善注文者86

(五)今本尤本有错文者87

(六)尤本增添善注者88

第二章《文选》校勘学——以胡克家《文选考异》为例103

第一节《文选考异》之方法103

第二节《文选考异》之失108

一、宗善注太过108

二、误信后出之本109

三、误信传写之误111

四、偶有独见,惜缺它本辅证113

五、未见更早之本114

六、阙校尚多119

第三节《文选考异》补证123

一、据敦煌写卷补证123

二、据它本善本补证129

三、据善注条例补证135

四、据五臣单注本补证136

第三章《文选》注疏学——以善注、五臣注为例143

第一节 善注《文选》析论143

一、注文文词具典雅之美143

二、注及版本之异145

三、注及辨伪校勘149

四、注及文章修辞之法159

五、自订条例以注161

(一)善注标准例161

(二)其它条例163

1.称引书名严谨,白文与注书分题163

2.善注有引书之末,继以校订引书或字例163

3.善注有释一辞而两引书,收博观约取之功164

4.善注好引纬书例164

5.善注引书有书同引文节段不同164

6.引书与释意或符或不符165

7.引书兼训诂167

8.引书兼校勘167

9.既引原书兼释典故旨意167

10.本文有字清词顺,恐意犹不明,遂训解之168

11.善注于典故史书不明者,皆书未详。不妄作解,然有书未详者,实非不详,乃有二说,疑似之间,不知其可否,仍书未详168

12.旧注已有者,先录之,仍未备,乃于旧注末益以己说,仍标善曰以别之171

13.善注于选文题下,揭明题旨,例取史传已有书者171

14.选文有误用典故,与事实不符者,善注不书其误,不予辨订,另标取意略文例172

15.引文内有难读难义字,复引它书以释该字,兼明音切172

16.辨《文选》编次先后例173

17.善注偶有顾及当世俗风横观者173

第二节 善注《文选》评价173

一、善注之优173

二、善注之弊178

第三节 五臣注《文选》析论182

一、五臣注条例182

(一)五臣注与善注有详略之分,善注略者,五臣为详182

(二)善注引书详者,五臣略取之,补释译解183

(三)五臣注引书同善,但互有阙详,仍不标书名183

(四)善注引书有与选文不符合,致令语词出处,悬而不解,五臣注别为译解,并作或说,两存文义,较善注为详佳184

(五)善注引书以证选文疑义,案语作某者,五臣立意与之异,坚持善所去非之说184

(六)善注两引书同释一词,五臣复据第三书同释一词,立异骋学,可见注家之广博,然善注仅止明出处,五臣复通释全句文意,较善注通贯明朗者185

(七)五臣注援引史事较善注只明出处为优186

(八)同引史事,善注节略,难晓典故史实,五臣注不惮烦引,终则归结文意187

(九)五臣注于善所引书本未全者,例皆补阙,有今本正史未有,可互参史实188

(十)五臣注于名物制度器量,古今对注,明白切当189

(十一)五臣兼有明避讳例,而善注本未及之189

(十二)五臣注引文虽与善注同,然善注引文有脱字,五臣注无脱字,可补善注之失,有助校勘古注189

(十三)善注引文有衍文者,五臣注同引,则不衍,可补善注之失,有助古注之校勘189

(十四)即以选文正文偶有涉笔成误者,两注皆以修辞之法释之,然善注曰此例,五臣必改曰彼例,此可见修辞法不同之别,而五臣注揭示,亦并可观190

(十五)善注指明语词出处,五臣注辅以当世史事,可收互参之功190

(十六)五臣遇特殊音读,善注无切音者,例皆补注191

(十七)五臣于选文互证,例皆指明,有叠某书例191

(十八)五臣注亦有通解全句,条畅文意,以新出之语翻译引文者191

(十九)五臣注明选文文体之渊源192

二、五臣注之校勘192

三、五臣注亦及修辞学195

第四节 五臣注《文选》评价200

一、五臣注之优200

(一)五臣注本正文于义为佳者200

(二)五臣引书之可参酌者204

(三)五臣译解释义为佳者210

(四)可与善注互补互参者214

(五)有独出己意之创见者219

(六)其它225

二、五臣注之失229

第五节 善注与五臣注之比较232

一、两注各有别解异说232

二、两注引书互有详略238

三、善注非是者241

四、善注是者245

五、五臣注非是者248

六、五臣注是者252

(一)五臣本正文于义为长252

(二)五臣译解通畅者254

(三)五臣具诠释策略者256

(四)五臣字义训诂瞻切者259

(五)其它267

七、两注俱失者272

第四章《文选》评点学——以明清评点为例279

第一节 评点家之用心与评点本质279

第二节 评点家之形象批评法281

第三节 形象批评与现代批评283

第四节 比较批评法284

第五节 评点家论作品多义性286

第六节 评点家之文类学294

第七节 评点家论文学语言301

第八节 评点家论诗309

第九节 评点之解构倾向311

第十节 评点术语示例314

一、风格314

二、套语316

三、气317

四、典故317

五、顿挫319

六、影响320

第五章结论——文选学综观研究方法示例323

引用参考书目33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