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传播学引论 第3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传播学引论 第3版
  • 李彬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040203363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402页
  • 文件大小:81MB
  • 文件页数:414页
  • 主题词:传播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传播学引论 第3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1

第一讲 概论31

第一章 传播学的孕育31

第一节 传播及传播学31

第二节 催生传播学的外部条件37

第三节 孕育传播学的内在机制39

一、行为科学39

二、信息科学40

三、新闻学44

第四节 “四大先驱”45

一、政治学家拉斯韦尔45

二、心理学家卢因49

三、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德54

四、社会心理学家霍夫兰57

第二章 传播学的创立61

第一节 施拉姆:传播学科集大成61

第二节 危机与转机67

第三节 两大学派72

第四节 自西徂东74

一、第一代75

二、第二代76

三、第三代78

四、反思与突破81

第二讲 人际传播85

第三章 符号——人类传播的基因85

第一节 语言符号85

一、语言与文字85

二、语义与传播88

第二节 非语言符号99

一、体语100

二、视觉性非语言符号103

三、听觉性非语言符号104

第三节 符号功能106

第四章 符号互动110

第一节 编码与译码110

第二节 左右认知的心理机制112

一、影响感知的因素113

二、制约理解的因素116

第三节 选择性定律120

一、选择性接触121

二、选择性理解122

三、选择性记忆124

第四节 人际传播125

第五节 人际影响与媒介效应128

一、两级传播论128

二、创新扩散论132

第三讲 大众传播137

第五章 控制分析:谁在说什么137

第一节 大众传播及其控制137

第二节 把关人与把关140

一、卢因的把关概念(1947年)140

二、怀特的把关研究(1950年)141

三、麦克内利的把关模式(1959年)142

四、巴斯的“双重行动模式”(1969年)144

第三节 深层控制146

一、编辑部的潜网146

二、四大控制观念及体制148

三、批判学派控制观150

第六章 媒介分析:经何渠道154

第一节 微观研究与媒介特性154

第二节 拟剧论与游戏论157

第三节 功能分析159

一、拉斯韦尔的正面论述159

二、默顿的负面分析161

第四节 议程设置165

一、构想165

二、研究167

第五节 隐性功能169

一、隐性功能与显性功能169

二、身外世界与脑海图景170

三、媒介环境171

四、假作真时真亦假174

第六节 媒介生态论175

一、麦克卢汉:媒介“三论”176

二、媒介即讯息:传播学的斯芬克司之谜179

三、汉斯立克:道破谜底的俄狄浦斯?182

四、师承与师传:英尼斯与波兹曼185

第七章 受众分析:对谁传播192

第一节 中弹即倒的受众193

一、大众社会与乌合之众194

二、魔弹论或靶子论196

第二节 联合御敌的受众199

一、个人差异(individual differences)200

二、社会类型(social categories)200

三、社会关系(social relation)201

第三节 使用与满足论202

一、固执的受众(obstinate audience)202

二、“自助餐厅”(cafeteria)204

三、矫枉未免过正206

第八章 效果分析(上):劝服艺术209

第一节 霍夫兰与耶鲁研究209

第二节 从传播来源看劝服211

一、传播来源的可信度212

二、传播来源的知名度213

三、传播来源的动机214

第三节 从传播方式看劝服215

一、一面还是两面216

二、先说还是后说217

三、明示还是暗示218

四、理智还是情感219

第四节 从传播对象看劝服220

一、听从性(persuasibility)220

二、恐惧诉求(fear appeal)221

三、接种免疫论(inoculation theory)223

第九章 效果分析(下):态度改变225

第一节 平衡论与和谐论226

一、海德的平衡论226

二、奥斯古德的和谐论228

第二节 均衡论与ABX模式230

一、纽科姆的均衡论230

二、韦斯特利与麦克莱恩的ABX模式231

第三节 认知不协调论234

一、认知与认知不协调234

二、重建协调与态度变化235

第四节 群体压力与从众239

一、从众现象239

二、阿西的从众研究241

三、从众与态度改变243

第四讲 批判学派247

第十章 批判学派(上):鸟瞰247

第一节 三个层面249

一、两种人生哲学249

二、两种现代思潮250

三、两种学术判断252

第二节 三路研究254

一、话语与权力254

二、传播政治经济学268

三、文化研究271

第三节 中国实践275

第十一章 批判学派(下):透视283

第一节 历史素描283

一、孕育时期(20世纪30—60年代)283

二、勃兴时期(20世纪60年代以来)290

第二节 研究内容291

一、传播与意识形态292

二、传播与垄断控制296

三、传播与大众文化300

第三节 差异与比较307

一、概述307

二、立场308

三、方法310

第十二章 批判视野中的全球化与现代传播315

第一节 何谓全球化315

一、主流话语与批判意识315

二、全球化与“交往”318

第二节 依附理论319

一、萨米尔·阿明319

二、伊曼纽尔·沃勒斯坦321

三、贡德·弗兰克323

第三节 后学思潮与东方学327

一、后学思潮327

二、东方学328

三、东方的东方学331

第四节 全球混乱理论335

一、增长的极限335

二、文明的冲突338

第五节 现代性与现代传播341

第六节 文化帝国主义350

一、定义与含义350

二、现象层面352

三、认识层面355

四、媒介帝国主义357

第七节 反驳与质疑360

结语 环球同此凉热368

一、天下与国家369

二、理解与接受374

附录 新闻传播学基础阅读推荐书目(100种)381

第一版后记392

增补版后记393

第三版后记395

跋40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