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肿瘤外科学 基础、循证和新技术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肿瘤外科学 基础、循证和新技术
  • (美)巴特莱特,(美)缇如纳乌卡拉苏,(美)尼尔原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 ISBN:9787509175866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493页
  • 文件大小:310MB
  • 文件页数:515页
  • 主题词:肿瘤学-外科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肿瘤外科学 基础、循证和新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引言和背景3

第1章 肿瘤外科学——定义、历史、范畴和原理3

一、引言3

二、肿瘤外科协会4

三、临床试验计划4

四、生物学试验提出另一种可选择的假说5

五、具有历史意义的手术6

六、总结及最新进展12

第2章 肿瘤的多学科治疗15

一、引言15

二、多学科治疗模式16

三、多种治疗手段——熟知癌症的分子学基础16

四、多种治疗手段——分子影像学进展17

五、多学科治疗——分子生物标志物分析和靶向药物治疗进展17

六、多种治疗手段——预先诊断和治疗进展18

七、多种治疗手段——微创治疗进展18

八、多种治疗手段——常规化放疗的进展18

九、多种治疗手段——生物治疗进展19

十、多种治疗手段——扩展的团队20

十一、多治疗手段——研究20

十二、小结20

第3章 肿瘤外科学中的伦理思考21

一、肿瘤外科学中适用的伦理道德介绍21

二、建立治疗的目标22

三、知情同意和预先嘱托24

四、病人治疗中的精神性25

五、医疗差错26

六、过度治疗27

七、医疗无效27

八、研究及创新过程中的伦理问题28

九、小结30

第二部分 癌症基本原则和基础知识33

第4章 肿瘤的分子和细胞生物学33

一、引言33

二、增殖及其限制34

三、肿瘤发生相关的生长因子和下游信号传导37

四、癌性生长的内源性抑制物41

五、肿瘤细胞的异常死亡42

六、基因稳定性和DNA修复机制43

七、血管生成44

八、侵袭和转移44

九、小结46

第5章 癌症的研究方法47

一、确定研究问题47

二、主要和次要研究问题47

三、组建并动员研究团队48

四、完善试验方案48

五、数据的描述和分析48

六、统计学软件和互联网资源49

七、癌症的流行病学49

八、横断面研究51

九、病例对照研究51

十、如何发现因果关系51

十一、前瞻性研究52

十二、试验结果和终点的检测52

十三、传统和其他的临床试验设计53

十四、生存终点的统计分析54

十五、使用现有的数据库进行研究55

十六、选择发表方法56

第6章 病理学原则57

一、引言57

二、与病理实验室的联系57

三、病理标本送检之前的保护58

四、术中病理会诊59

五、外科病理学报告59

六、细胞病理学64

七、小结64

第7章 肿瘤诊断影像学65

一、引言65

二、影像检查方法概述65

三、对检出恶性肿瘤的影像学方法的评估72

四、影像学应用于不同类型肿瘤举例73

第8章 血管通路与灌注泵84

一、引言84

二、静脉通路84

三、结、直肠癌肝动脉灌注88

四、小结89

第9章 血管内技术在肿瘤外科的应用91

一、引言91

二、血管内技术在诊断方面的应用91

三、经血管内技术在治疗方面的应用92

四、结论97

五、小结97

第10章 肿瘤外科营养学98

一、引言98

二、饥饿和营养不良98

三、营养需要99

四、营养和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99

五、高营养的误区100

六、肿瘤患者的营养不良100

七、手术患者的营养评估100

八、营养干预101

九、术前营养支持101

十、术后营养支持101

十一、不同的营养支持方式102

十二、特定癌症患者的营养支持103

十三、小结104

第11章 镇痛及姑息治疗在肿瘤外科中的应用105

第一节 疼痛105

一、疼痛的评估105

二、疼痛的机制106

三、疼痛的治疗106

四、癌痛的药物治疗106

第二节 非疼痛症状111

一、恶心与呕吐111

二、呼吸困难111

三、意识错乱111

四、疲乏112

五、食欲缺乏和恶病质112

六、抑郁症113

七、临终关怀113

八、姑息治疗专家114

第三部分 癌症治疗原则和理念119

第12章 肿瘤外科治疗的原则119

一、引言119

二、癌症手术治疗的适应证及其理论依据120

三、术前评估126

四、手术方法128

第13章 化疗原则133

一、引言133

二、联合化疗134

三、耐药135

四、治疗模式135

五、标准化疗药物分类136

六、分子靶向药物143

七、结论147

第14章 放射治疗原则148

一、引言148

二、治疗增益比148

三、正常组织的耐药性和现代放疗原则149

四、肿瘤放疗增敏剂150

五、肿瘤与正常组织的选择性放射生物学效应150

六、微创手术在放疗病人中的应用益处150

七、持续低剂量灌注化疗在放疗患者的获益150

八、放疗在肿瘤治疗中的未来展望150

九、结论151

第15章 生物治疗原则152

一、引言152

二、肿瘤发生、发展和治疗中的炎症及免疫反应152

三、生物治疗简史152

四、免疫治疗153

五、结论165

第四部分 浅表组织肿瘤169

第16章 非黑色素瘤性皮肤癌169

一、患皮肤癌的危险因素169

二、宿主因素170

三、NMSC的预防171

四、临床诊断172

五、基底细胞癌172

六、临床类型172

七、鳞状细胞癌173

八、其他皮肤肿瘤174

九、非黑色素瘤性皮肤癌(NMSC)的治疗方法174

十、内科治疗方法177

十一、小结178

第17章 恶性黑色素瘤179

一、恶性黑色素瘤的危险因素179

二、黑色素细胞病变179

三、防晒霜、衣着和个人色素特点180

四、遗传因素180

五、恶性黑色素瘤的生长方式181

六、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断181

七、可疑恶性黑色素瘤的发现182

八、可疑恶性黑色素瘤的活检182

九、预后因素183

十、治疗184

十一、选择性区域淋巴结清扫184

十二、前哨淋巴结活检184

十三、恶性黑色素瘤局部复发、移行或远处转移的识别185

十四、恶性黑色素瘤的辅助治疗186

十五、激素186

十六、疫苗186

十七、放疗186

十八、术后处理187

第18章 软组织肉瘤189

一、背景189

二、病因学189

三、临床表现190

四、诊断190

五、预后191

六、分期192

七、肢体软组织肉瘤的治疗193

八、热疗和放疗195

九、肢体隔离热灌注化疗195

十、腹膜后软组织肉瘤的治疗196

第19章 非侵袭性及良性乳腺肿瘤198

一、引言198

二、纤维上皮性肿瘤198

三、浸润性假性恶性病变201

四、囊性病变201

五、上皮增生性病变202

六、炎性病变202

七、其他病变203

八、非浸润性乳腺癌(癌前期病变)203

第20章 乳腺癌214

一、乳腺癌及其治疗史214

二、流行病学214

三、危险因素与风险评估214

四、基因易感性及检测、咨询215

五、预防216

六、临床表现216

七、筛查216

八、诊断方法217

九、组织与病理219

十、预后因素220

十一、分期220

十二、治疗222

十三、解剖与技术要点226

十四、辅助化疗228

十五、内分泌治疗229

十六、靶向治疗——曲妥珠单抗229

十七、放射治疗230

十八、转移癌的复发和治疗230

十九、随访和监测231

二十、预后231

二十一、最新进展231

二十二、小结232

第五部分 内分泌器官肿瘤237

第21章 甲状腺癌237

一、历史237

二、流行病学237

三、危险因素237

四、症状238

五、诊断238

六、组织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241

七、分期242

八、治疗244

九、随访和监测250

十、新领域和争议250

第22章 甲状旁腺252

一、流行病学252

二、危险因素252

三、HPT的临床表现及特征252

四、病理学和组织学253

五、鉴别及处理254

六、并发症、随访及监测258

七、遗传综合征、甲状旁腺囊肿与甲状旁腺癌的手术259

第23章 肾上腺肿瘤262

一、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262

二、库欣综合征和亚临床库欣综合征263

三、其他264

四、嗜铬细胞瘤264

五、恶性嗜铬细胞瘤266

六、偶发性肾上腺病变的评估266

七、肾上腺皮质癌268

八、肾上腺转移癌269

九、肾上腺切除术270

十、双侧肾上腺切除术271

十一、概要272

第六部分 胃肠道肿瘤275

第24章 食管癌275

一、发病率275

二、食管腺癌的发病机制275

三、预防276

四、监测276

五、临床表现277

六、食管癌的分期277

七、治疗279

八、微创Ivor-Lewis手术——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的手术技巧280

九、食管切除术的死亡率及并发症284

十、食管切除术后的生活质量289

十一、未来方向290

十二、小结290

第25章 胃癌292

第一节 胃腺癌292

一、流行病学292

二、病因学及危险因素292

三、临床表现294

四、病理学294

五、诊断、术前评估和分期295

六、预防和监测计划297

七、主要治疗手段——手术297

八、辅助治疗301

九、不可切除胃癌的姑息性治疗302

十、随访及监测303

第二节 胃淋巴瘤303

一、流行病学303

二、临床表现303

三、病理学303

四、诊断及分期304

五、治疗和随访304

第三节 胃间质瘤(GIST)305

一、流行病学305

二、病理学和恶性生物学行为305

三、临床表现305

四、诊断305

五、治疗和预后306

六、小结306

第26章 小肠癌308

一、流行病学308

二、病因学308

三、危险因素309

四、临床表现310

五、诊断310

六、腺癌311

七、类癌312

八、小肠淋巴瘤314

九、胃肠道间质瘤316

十、其他间叶组织肿瘤316

十一、小结317

第27章 结肠癌318

一、背景318

二、危险因素318

三、结肠癌的遗传学322

四、遗传性结肠癌323

五、结肠癌的病理学324

六、结肠癌的表现324

七、分期324

八、筛查325

九、术前准备326

十、癌胚抗原326

十一、预后326

十二、结直肠手术的术前准备328

十三、手术治疗328

十四、病变切除后的辅助治疗332

十五、复发和转移性病变332

十六、随访和预后333

第28章 直肠肛门癌335

第一节 直肠癌335

一、前言335

二、流行病学335

三、临床表现335

四、直肠息肉335

五、治疗前分期336

六、外科治疗原则337

七、新辅助治疗340

八、辅助治疗340

九、转移性和不可切除直肠癌341

十、术后并发症,随访和监测341

十一、前沿和争议342

第二节 肛门癌342

一、前言342

二、流行病学342

三、危险因素342

四、解剖342

五、临床表现343

六、病理学343

七、分期和预后343

八、筛查345

九、治疗345

十、结果345

十一、随访与复发345

十二、其他肛管肿瘤346

十三、其他肛门边缘肿瘤346

十四、前沿与争议347

第七部分 肝胆系统肿瘤351

第29章 肝癌351

第一节 总论351

一、肝脏的外科解剖351

二、术前评估352

三、病人因素352

四、肝脏病理状态和肝功能储备353

五、肝脏解剖和肿瘤方位354

第二节 肝脏良性肿瘤及癌前疾病355

一、研究背景355

二、病理特点355

三、自然病程355

四、影像诊断356

五、治疗方法358

六、小结358

第三节 恶性肝病灶358

一、转移性结直肠癌358

二、小结360

第四节 原发性肝癌361

一、肝细胞肝癌361

二、胆管细胞癌(CCA)365

三、肝移植在肝脏恶性肿瘤治疗中的角色369

第五节 肝切除371

一、肝切除定义371

二、开腹方法对比微创方法(指征、预后和患者选择)371

三、手术技巧(肝右叶切除、肝左叶切除、肝左外叶切除)372

四、术中超声检查的意义374

五、离断肝实质的技术及器械374

第30章 胆囊癌376

一、流行病学376

二、危险因素376

三、病理学377

四、胆囊癌的相关基因改变377

五、临床表现378

六、诊断378

七、分期和预后379

八、外科治疗379

九、胆囊癌辅助治疗382

十、胆囊癌姑息性治疗382

十一、小结383

第31章 胆管癌384

一、流行病学384

二、胆管癌的分类385

三、胆管癌的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385

四、临床表现385

五、诊断385

六、分期386

七、外科治疗388

八、肝移植391

九、多学科治疗391

十、姑息性治疗392

十一、小结392

第32章 胰腺内分泌肿瘤393

一、引言和背景393

二、流行病学394

三、定位和处理策略394

四、病理、分期和预后395

五、胰岛素瘤397

六、胃泌素瘤398

七、血管活性肠肽瘤400

八、胰高血糖素瘤401

九、生长抑素瘤401

十、少见肿瘤:GRF瘤、ACTH瘤和PTH瘤401

十一、无功能性神经内分泌肿瘤和胰多肽瘤401

十二、意外胰腺内分泌肿瘤402

十三、晚期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治疗402

十四、小结404

第33章 胰腺癌405

一、概述405

二、胰腺解剖405

三、流行病学405

四、危险因素405

五、临床表现406

六、胰腺癌治疗的匹兹堡法则406

七、生化检测407

八、影像学表现407

九、超声内镜408

十、腹腔镜技术408

十一、腹腔细胞学408

十二、胰腺上皮内瘤变408

十三、手术切除408

十四、切除术后胰腺癌的辅助治疗411

十五、局部进展期胰腺癌的治疗411

十六、远处转移性胰腺癌的治疗411

十七、姑息性治疗411

十八、腺泡细胞癌(ACC)411

十九、其他类型壶腹周围癌412

二十、囊性肿瘤和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412

二十一、展望413

第八部分 特殊专题417

第34章 脾脏切除术417

一、解剖学417

二、生理学418

三、脾切除术的指征418

四、小结423

第35章 妇科肿瘤425

第一节 子宫体癌425

一、背景425

二、流行病学及危险因素425

三、临床特征和筛查425

四、诊断及术前评估425

五、手术治疗425

六、预后因素426

七、子宫内膜癌的治疗427

八、复发患者的治疗428

九、预后428

十、子宫肉瘤428

第二节 卵巢癌429

一、背景429

二、流行病学与危险因子429

三、临床特征及临床表现429

四、诊断及术前评估430

五、手术步骤430

六、手术解剖及技巧430

七、预后因素430

八、病理类型430

九、交界性上皮性肿瘤431

十、浸润性上皮癌的化疗431

十一、早期卵巢癌的治疗431

十二、晚期卵巢癌的治疗432

十三、肿瘤细胞减灭术的意义432

十四、腹膜外广泛转移432

十五、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432

十六、化疗432

十七、腹腔化疗432

十八、复发卵巢癌的治疗432

十九、预后432

第三节 宫颈癌433

一、背景433

二、流行病学和危险因素433

三、筛查434

四、临床症状434

五、诊断434

六、宫颈癌分期434

七、病理436

八、转移方式436

九、治疗436

十、复发宫颈癌的治疗438

十一、预后438

第四节 下生殖道肿瘤438

一、外阴癌438

二、阴道癌440

第36章 白血病与淋巴瘤:肿瘤外科的角色443

一、概述443

二、临床表现443

三、外科学在诊断中的作用444

四、外科学在治疗中的角色444

五、外科在辅助治疗中的地位446

六、外科在治疗并发症中的地位446

第37章 儿童肿瘤外科学448

一、概况448

二、儿童肿瘤研究组(COG)448

三、儿童癌症遗传学448

四、手术原则448

五、成熟和不成熟畸胎瘤460

六、性腺恶性生殖细胞肿瘤461

七、性腺外恶性生殖细胞肿瘤461

八、小结461

第38章 外科急诊463

一、出血和梗阻463

二、胆道梗阻463

三、中性粒细胞减少性结肠炎463

四、穿孔464

五、难辨梭状芽胞杆菌性结肠炎464

六、脾破裂464

七、心包积液464

第39章 肿瘤外科的微创手术466

一、简介466

二、腹腔镜手术的历史466

三、肿瘤学微创手术简介466

四、微创结直肠癌手术467

五、腹腔镜胃切除术470

六、腹腔镜胰腺癌手术471

七、腹腔镜肝切除术471

八、腹腔镜脾切除术473

九、腹腔镜腹膜植入通道灌注化疗473

十、额外话题:戳卡置入和特定病人情况473

十一、结论475

十二、小结475

第40章 机器人外科与NOTEs476

一、外科中的达芬奇机器人系统476

二、机器人辅助外科478

三、结直肠癌478

四、食管癌479

五、胃癌479

六、其他腹部手术479

七、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NOTES)479

八、结论480

九、小结481

第41章 转移癌的外科治疗482

一、肝转移482

二、腹膜癌病486

三、治疗490

四、转移性皮肤黑色素瘤49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