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当代中国科技史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杨新年,陈宏愚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 ISBN:9787513022477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836页
- 文件大小:167MB
- 文件页数:850页
- 主题词:自然科学史-中国-现代-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当代中国科技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艰难的奠基,曲折的进军(1936~1965)3
第1章 20世纪中叶——科技影响世界3
第1节 科学理论继续全面创新3
第2节 高新技术积极酝酿突破7
第3节 科技成为竞争要素11
第4节 科技负面效应暴露17
第2章 新中国成立前——战乱中的民族科技20
第1节 国民党统治区的科学技术活动20
第2节 陕甘宁边区等革命根据地的科学技术活动34
第3节 日占区的科学技术活动46
第4节 海外中国科学家的科学技术活动49
第3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科技队伍与科技机构建设52
第1节 科技队伍建设52
第2节 科技机构建设57
第4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向苏联学习与引进技术64
第1节 引进苏联科研管理和规划制定技术64
第2节 以“156项工程”为载体,引进成套机器设备、工艺和产品设计65
第3节 以“122项协定”为平台,开展技术引进与合作66
第4节 以《中苏国防新技术协定》为桥梁,引进国防尖端技术67
第5节 引进苏联专家,派遣留苏学生68
第6节 利用民间管道,多方寻求支持69
第5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科技规划、科技政策与科技体制70
第1节 科技规划制定70
第2节 科技方针政策76
第3节 科技管理体制88
第6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白手起家,成就斐然92
第1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主要成就92
第2节 实施《十二年科技规划》的主要成就93
第3节 实施《十年科技规划》的主要成就101
第4节 典型案例:红旗牌轿车的诞生104
第7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两弹一星”元勋109
第1节 “两弹一星”的时代背景和巨大意义109
第2节 “两弹一星”元勋在“两弹一星”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111
第3节 “两弹一星”元勋的人格分析111
第4节 “两弹一星”元勋的生平研究112
第5节 “两弹一星”元勋的人格维度122
第8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成就、差距与教训135
第1节 巨大的成就,发展的差距135
第2节 历史的局限,“左倾”的政策138
第3节 宝贵的经验,深刻的教训141
第二篇 “文化大革命”——科技的遭难(1966~1976)147
第9章 刘家峡——中国首座百万千瓦级水电站147
第1节 矗立在黄河上的丰碑:工程概况147
第2节 汗水与智慧的结晶:工程建设背景148
第3节 驯服河水,润泽西北:工程的综合效益152
第4节 历史将被铭记:工程突破154
第5节 安全生产创辉煌:工程管理156
第10章 葛洲坝——长江第一座大型水电站161
第1节 首战即捷:葛洲坝一期工程开工161
第2节 刑天舞干戚:葛洲坝力克技术难题163
第3节 三坝联合:铸就举世水利经典166
第4节 群峰为笔:鉴证中国水利腾飞168
第11章 核潜艇研发: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174
第1节 研发的背景174
第2节 研发的意义175
第3节 研发的提出——“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176
第4节 设计开始到初次下水177
第5节 深潜及导弹技术研发180
第6节 导弹核潜艇的成功183
第7节 部分研发功臣风采184
第12章 “文化大革命”前自然科学界三大冤案186
第1节 三大冤案186
第2节 对三大冤案的文化反思197
第13章 “文化大革命”对中国科学技术的影响——从科学精神的视角208
第1节 “文化大革命”的性质界定208
第2节 科学精神216
第3节 “文化大革命”的历史教训219
第三篇 科学的春天,思想的转变(1977~1985)229
第14章 忽如一夜春风来——十一届三中全会229
第1节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229
第2节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科技界思想解放运动的蓬勃开展234
第3节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历史的转变238
第15章 中国科技发展的“文艺复兴”248
第1节 科学的春天248
第2节 科学技术发展的重大理论是非问题251
第3节 教育和科技的关系261
第4节 保证科研人员至少有六分之五的时间搞科研267
第16章 伟大的创举,体制的实验——中国南海边的一个圈271
第1节 经济特区成立的机遇与背景271
第2节 经济特区的科技体制试验276
第3节 经济特区的科技发展与特区企业的科技进步281
第4节 对外开放、引进技术及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284
第17章 科学的盛会,历史的丰碑——八年规划纲要293
第1节 孕育及发酵——八年科技发展规划的制定293
第2节 催化和放大——国家科技计划成为一种制度301
第3节 引领和激励——国家、政府科技计划对科技进步的作用305
第4节 使命和导向——国家科技计划的利弊及发展方向310
第18章 解放生产力——经济体制改革与科技体制改革双管齐下319
第1节 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的基本方向319
第2节 科技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323
第3节 全面改革科技体制任重而道远328
第4节 发展民营经济332
第19章 春华秋实——新技术和基础理论研究硕果累累335
第1节 灼灼星光,启明应用研究335
第2节 喷薄旭日,照耀基础研究342
第四篇 制度创新,全面发展(1986~1995)351
第20章 “星火计划”与我国农业科技进步351
第1节 星星之火:“星火计划”的含义和产生背景352
第2节 蓄势而发:“星火计划”的主要任务和内容355
第3节 燎原之火:“星火计划”取得的主要成就356
第4节 任重道远:“星火计划”与“三农”360
第21章 技术市场与科技成果转化366
第1节 观念破茧——技术商品化、产业化理念的确立366
第2节 市场繁荣——技术交易、技术市场的建立372
第22章 进一步给科技松绑——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决定380
第1节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历史背景与时代需要380
第2节 承包经营责任制383
第3节 放活科技机构和科技人员385
第23章 英明的论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392
第1节 光芒的进发与照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形成与发展392
第2节 改变世界的力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内在机理399
第3节 无形的精神引领——科学论断为中国发展提供强大动力403
第4节 深刻的历史启示——论断提出的重要意义与深远影响408
第24章 上天入海——通信卫星与水下导弹的成功发射414
第1节 通信卫星的成功运行及其技术水平的发展415
第2节 水下导弹的顺利发射及其技术问题的突破420
第3节 IT技术和军工技术的发展424
第4节 军地融合式发展435
第5节 中国军工体制与国外的比较439
第25章 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441
第1节 寒冷的冬天——南方谈话的国际国内背景441
第2节 吹遍全国的春风——学习南方谈话的热潮442
第3节 于无声处闻“惊雷”——南方谈话的影响力446
第4节 破冰之矢——南方谈话促使系列科技政策出台451
第5节 蓬勃的夏天——南方谈话对科技进步机制的影响457
第26章 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466
第1节 “863计划”的出台466
第2节 “火炬计划”474
第3节 高新区、大学科技城与科技企业孵化器481
第27章 成立中国工程院488
第1节 全方位准备——中国工程院成立的历史488
第2节 起步发展——中国工程院的概况498
第3节 双刃剑的另一面——中国工程院的争议502
第28章 三峡工程的科技成就与争议505
第1节 漫长的决策:三峡工程的上马505
第2节 工程技术创新:三峡工程的科技成就506
第3节 工程管理创新:三峡工程的管理经验508
第4节 留待后人评说:三峡工程的争议513
第五篇 面向未来,持续发展(1996~2005)519
第29章 “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与实施519
第1节 “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519
第2节 科教兴省、科教兴市、科技兴县527
第3节 “科教兴国”战略实施尚需与时俱进537
第30章 启动“973计划”543
第1节 “双力驱动”的基础研究资助体系——“973计划”544
第2节 基础研究——知识创新工程的战略重点547
第3节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552
第31章 国家技术创新工程559
第1节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构建561
第2节 推进创新型企业建设564
第3节 建立和完善技术创新服务平台568
第4节 引导企业充分利用国际国内科技资源570
第32章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575
第1节 “211工程”与“985工程”575
第2节 高校扩招582
第3节 兴建新校区、兴建大学城586
第4节 高等教育的兴旺之道:松绑589
第33章 “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科技工作方针591
第1节 “3+2”新型科技计划管理体系591
第2节 启动12个重大科技专项,着力解决共性瓶颈问题594
第3节 人才、专利、技术标准三大战略:应对入世后的机遇与挑战597
第4节 科技部专项管理办法的转变599
第34章 新经济的兴起——中国投身信息技术革命604
第1节 世界经济发展与新技术革命605
第2节 中国的电子革命608
第3节 信息技术产业在中国的发展机遇与挑战611
第35章 科技国际化——“科技兴贸”战略618
第1节 “科技兴贸”行动计划618
第2节 对外贸易增长的新动力——促进高新技术产品出口620
第3节 “科技兴贸”战略向“创新强贸”战略的转变621
第36章 发展中的中国汽车工业——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625
第1节 中国汽车业——屋檐下的伪幸福生活625
第2节 中国汽车以市场换技术:20年合资道路失去什么628
第3节 中韩汽车业发展模式的差距630
第4节 汽车自主研发之路633
第5节 中国创造:中国制造业的未来之路637
第37章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639
第1节 “超级稻”——世界育种专家的梦想639
第2节 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人——开创一条水稻高产之路642
第3节 让杂交水稻造福全人类643
第4节 袁隆平当不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是谁的悲哀643
第38章 科技走向天空——中国航空航天技术的新发展646
第1节 神5、神6载人飞船成功飞上太空647
第2节 从渐改方式到全新设计重型歼击机650
第3节 中国大飞机梦想653
第4节 向载人空间站时代迈进656
第六篇 提高核心竞争力,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2011)661
第39章 国家创新体系的构建661
第1节 我国国家创新战略的演化661
第2节 从科技创新的角度看政府职能的转变663
第3节 国家“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666
第40章 中华民族新长征的国家转型——创新型国家669
第1节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669
第2节 迈向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纲领——《规划纲要》八大亮点672
第3节 向世界级科技强国进军——未来15年力争实现8个目标676
第4节 运筹当代,决胜未来——胡锦涛主席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676
第5节 抢占制高点,继续实施重大专项678
第41章 科技创新引导基金——科技产业的催化剂679
第1节 支持创新,鼓励创业——科技创新引导基金680
第2节 为中小企业融资添新路——创业板市场685
第3节 创业板:从十年怀胎到造富机器686
第4节 创业板为何会“走形”690
第42章 “奥运科技行动”:全面实现绿色奥运、人文奥运693
第1节 举全国之力——实施“奥运科技(2008)行动计划”694
第2节 科技之光照亮北京奥运695
第3节 科技创新成果惠及社会698
第43章 科技与振兴失之交臂——“后危机时期”703
第1节 应对金融危机——美日救助汽车业对中国的启示703
第2节 经济增长不能仅靠烧钱——10万亿元刺激计划的功与过705
第3节 金融危机催发新海归——“千人计划”迎接人才回流708
第44章 打造新时期新的万里长城——科技强军712
第1节 中国新型深水机器人海上试验取得成功713
第2节 扼住海峡两端——东海舰队横穿日本海峡714
第3节 “蛟龙号”二次潜水试验成功突破5000米深水大关715
第4节 “瓦良格号”出海航行试验718
第45章 交通运输工程技术领域的新突破723
第1节 青藏铁路全线建成通车723
第2节 中国公路桥梁技术自主创新之路724
第3节 世界航运崛起“中国力量”727
第4节 “科技创新”战略推进交通运输发展731
第46章 关于科技奖励制度的思考734
第1节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国家科技奖励体系“成形”734
第2节 中国科技界的最高荣誉——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735
第47章 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成为先导支柱产业737
第1节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提出738
第2节 新兴产业“七剑下天山”,潜伏新一代信息技术740
第3节 多舛铁道部——高铁纳入优先发展战略新兴产业744
第4节 新能源汽车:中国汽车追赶世界的机会750
第48章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必然选择——国际科技合作756
第1节 政府间科技合作757
第2节 半官方及民间科技合作758
第3节 多种科技合作模式齐头并进759
第49章 港澳台科技发展概况764
第1节 香港的科技发展——回归带来新机遇764
第2节 澳门的科技发展——多元化经济777
第3节 台湾的科技发展——经济腾飞的推进器786
参考文献796
附录 大事记813
后记834
热门推荐
- 1899669.html
- 3633515.html
- 1542153.html
- 358547.html
- 2782857.html
- 3765780.html
- 1367590.html
- 2083647.html
- 1736347.html
- 17239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896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2831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348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363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910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32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981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1724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26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204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