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单片机数据通信典型应用大全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肖硕,李莉娜,陈岱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 ISBN:9787113130572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537页
- 文件大小:274MB
- 文件页数:556页
- 主题词:单片微型计算机-数据通信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单片机数据通信典型应用大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概述1
1.1单片机的发展历程1
1.1.1微型计算机与单片机1
1.1.2单片机的发展历史3
1.1.3单片机的特点5
1.2单片机的应用领域5
1.2.1在智能化仪器仪表上的应用5
1.2.2在工业控制中的应用7
1.2.3在家用电器中的应用8
1.2.4在计算机网络和通信领域中的应用8
1.3单片机通信的几种常用模式9
1.3.1并行通信与串行通信9
1.3.2异步通信与同步通信11
1.4单片机串行口13
1.4.1串行接口的内部结构13
1.4.2串行接口的专用寄存器13
1.4.3串行口的工作方式15
1.4.4单片机串行口的应用18
1.5小结26
第2章 数据通信中常用的数据校验算法27
2.1概述27
2.2奇偶校验算法28
2.2.1算法原理28
2.2.2垂直水平奇偶校验28
2.3校验和29
2.4循环冗余校验(CRC)的原理30
2.5循环冗余校验(CRC)的软件实现32
2.5.1按位计算CRC码32
2.5.2按字节计算CRC码34
2.5.3按半字节计算CRC36
2.6小结38
第3章RS-232通信协议39
3.1 RS-232通信协议概述39
3.1.1机械特性40
3.1.2电气特性41
3.1.3功能特性42
3.1.4 RS-232的连接46
3.2常用RS-232转换芯片简介48
3.2.1 TTL和COMS逻辑与RS-232逻辑比较48
3.2.2 MAX232系列49
3.2.3 MAX3232系列53
3.2.4其他芯片简介56
3.3计算机与单片机近距离多机通信62
3.3.1系统功能定义及设计思路62
3.3.2硬件电路原理64
3.3.3软件流程及代码分析65
3.4小结69
第4章SPI数据传输70
4.1 SPI模块概述70
4.1.1SPI模块输入和输出70
4.1.2 SPI控制模块72
4.2 SPI传输模式75
4.2.1 SPI主模式75
4.2.2 SPI从模式76
4.3 SPI传输过程格式77
4.3.1 SCK信号的相位和极性控制77
4.3.2 CPHA=0传输格式77
4.3.3 CPHA=1传输格式78
4.4利用SPI单片机实现多从机传输系统79
4.4.1 STC 12C5410简介79
4.4.2 CAT25C32简介81
4.4.3利用单片机的SPI模块实现对CAT25C32的操作84
4.4.4利用单片机的I/O端口实现对CAT25C32的操作89
4.5小结91
第5章 IIC数据传输92
5.1 IIC总线协议92
5.1.1 IIC总线的基本特性93
5.1.2 IIC总线上的时钟信号94
5.1.3 IIC总线上的数据传输94
5.1.4 IIC总线的地址与寻址97
5.1.5 IIC总线的竞争与仲裁98
5.2 IIC总线驱动程序100
5.2.1 IIC启动和停止程序100
5.2.2 IIC数据响应程序101
5.2.3 IIC数据传输程序103
5.2.4扩展读写程序104
5.3小结106
第6章 单总线数据传输107
6.1单总线技术概述107
6.1.1单总线芯片简介108
6.1.2单总线技术的特点及其应用110
6.2单总线数据传输协议113
6.2.1单总线通信信号类型114
6.2.2单总线通信的初始化115
6.2.3单总线通信的ROM命令116
6.2.4单总线器件的ROM搜索118
6.2.5单总线通信的功能命令122
6.3单总线驱动程序122
6.3.1单总线的复位123
6.3.2单总线的写操作124
6.3.3单总线的读操作124
6.4小结125
第7章USB数据传输126
7.1 USB传输协议126
7.1.1 USB总线结构126
7.1.2 USB包130
7.2 CH372 USB转换芯片134
7.2.1引脚配置与功能134
7.2.2内部结构135
7.2.3命令说明136
7.2.4时序参数140
7.3 CH372与单片机接口电路设计141
7.3.1硬件接口电路141
7.3.2软件设计145
7.4小结149
第8章 基于PCF8563的电子万年历设计150
8.1实例背景及功能150
8.2 PCF8563时钟日历芯片介绍150
8.2.1概述151
8.2.2 PCF8563的基本原理151
8.2.3 PCF8563功能模块152
8.2.4 PCF8563的寄存器153
8.2.5 PCF8563的设备地址159
8.3系统硬件设计159
8.4系统软件设计161
8.4.1系统基础程序161
8.4.2主程序161
8.4.3 PCF8563操作模块162
8.4.4 LCM1602显示模块164
8.4.5蜂鸣器控制模块167
8.4.6按键扫描与控制模块167
8.5小结171
第9章 基于DS18B20的数字温度检测系统设计172
9.1实例背景及功能172
9.2单总线数字温度计DS 18B20介绍173
9.2.1 DS18B20的主要特性173
9.2.2 DS18B20的内部结构174
9.2.3 DS18B20的测温原理177
9.2.4 DS18B20的控制方法178
9.2.5 DS18B20使用中的注意事项178
9.3系统硬件设计179
9.3.1电源以及看门狗电路179
9.3.2显示电路181
9.3.3温度检测电路181
9.3.4串口通信电路182
9.4系统软件设计183
9.4.1 DS18B20操作程序183
9.4.2串口数据发送程序187
9.4.3数码管显示程序188
9.5小结189
第10章 典型开发案例:智能门禁系统190
10.1实例背景及功能190
10.2 DS 1990A序列号纽扣简介191
10.2.1单总线技术介绍192
10.2.2 DS1990A访问时隙193
10.2.3 DS1990A的应用电路195
10.3 AT24C32存储器简介196
10.3.1 AT24C32的特点196
10.3.2 AT24C32与单片机的连接196
10.4系统硬件设计197
10.4.1系统总体结构197
10.4.1系统硬件电路198
10.5系统软件设计199
10.5.1读取DS 1990A模块199
10.5.2 AT24C32的读写操作202
10.6小结204
第11章 USB转RS-232接口的设计205
11.1实例背景205
11.2 PL-2303介绍207
11.2.1 PL-2303HX的功能及特点207
11.2.2 PL-2303HX引脚介绍208
11.2.3 PL-2303HX的内部结构与寄存器210
11.3系统硬件设计210
11.3.1 PL-2303HX外围电路设计211
11.3.2 PL-2303HX与单片机接口电路212
11.3.3 PL-2303HX与RS232的接口电路213
11.4系统软件设计216
11.4.1 PL-2303HX驱动程序216
11.4.2 PL-2303数据传输程序217
11.5小结220
第12章RS-485通信协议及其实现方法221
12.1 RS-485通信协议概述221
12.1.1 RS-485串行接口标准222
12.1.2 RS-485的电气规定223
12.2常用RS-485转换芯片简介225
12.2.1 MAX485系列芯片简介225
12.2.2 MAX485系列下一代器件简介227
12.2.3 RS-485接口芯片选型时的注意事项228
12.3单片机与RS-485接口方法及应用要点231
12.3.1单片机与RS-485接口硬件电路231
12.3.2 RS-485总线通信速度与可靠性的影响因素234
12.3.3 RS-485的接地问题240
12.4小结241
第13章CAN总线通信协议及其实现方法242
13.1 CAN总线协议介绍242
13.1.1 CAN总线主要特点243
13.1.2 CAN总线协议分层243
13.1.3 CAN总线报文传输244
13.1.4 CAN总线报文滤波252
13.1.5 CAN总线报文校验252
13.1.6 CAN总线编码252
13.1.7 CAN总线错误处理252
13.1.8振荡器容差253
13.1.9位定时要求253
13.2 CAN控制器SJA 1000256
13.2.1芯片SJA 1000的概述256
13.2.2 SJA1000的内部结构及SJA 1000引脚定义257
13.2.3 SJA 1000的几个控制模块258
13.2.4 SJA 1000在PeliCAN模式下的寄存器及其功能259
13.2.5公共寄存器282
13.3单片机与CAN总线接口电路设计287
13.3.1硬件电路设计287
13.3.2软件程序设计290
13.4小结293
第14章 MBUS通信协议及其实现方法294
14.1 MBUS通信协议简介294
14.1.1 MBUS总线的特点294
14.1.2 MBUS总线结构模型295
14.1.3 MBUS总线通信协议297
14.2 MBUS总线从机芯片TSS721A简介301
14.2.1芯片功能及管脚301
14.2.2单片机与TSS721A接口设计303
14.3 MBUS总线主机发送接收电路设计303
14.3.1发送数据305
14.3.2接收数据305
14.4小结306
第15章 以太网通信协议及其实现方法307
15.1以太网通信协议简介307
15.1.1物理介质308
15.1.2以太网帧309
15.1.3介质访问控制协议310
15.2 RTL8019AS接口芯片简介311
15.2.1 RTL8019AS的功能及特点311
15.2.2 RTL8019AS的主要引脚功能312
15.2.3 RTL8019AS的寄存器介绍及操作315
15.3单片机与RTL8019AS接口技术319
15.3.1硬件原理320
15.3.2软件设计324
15.4小结332
第16章 基于RS-485的湿度检测系统333
16.1概述333
16.2湿度传感器SHT11334
16.2.1 SHT11的特点334
16.2.2 SHT11的接口334
16.2.3 SHT11的状态寄存器337
16.3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338
16.3.1 RS-485和RS-232转换接口338
16.3.2 湿度检测分机电路设计341
16.4系统的软件设计343
16.4.1系统通信协议的设定343
16.4.2单片机程序设计344
16.5 小结355
第17章 基于CAN总线的电梯控制356
17.1实例背景356
17.2 CAN收发驱动器82C250简介357
17.2.1 82C250的功能及特点357
17.2.2 82C250引脚介绍359
17.2.3 82C250的内部结构360
17.3系统硬件设计361
17.3.1主控制器外围电路设计362
17.3.2系统数据采集电路设计366
17.3.3 CAN总线通信电路设计369
17.4系统软件设计370
17.4.1系统初始化程序370
17.4.2数据采集处理程序371
17.4.3 CAN通信处理程序373
17.5小结377
第18章 基于MBUS总线的温度巡回监测系统378
18.1系统功能分析及总体设计378
18.1.1系统功能概述378
18.1.2系统总体设计379
18.2系统硬件电路设计379
18.2.1 MBUS从站设计380
18.2.2 MBUS主站设计382
18.3系统软件设计385
18.3.1下位机软件设计385
18.3.2上位机软件设计395
18.4小结396
第19章 基于以太网的数据传输系统397
19.1实例背景及功能397
19.1.1以太网的优点397
19.1.2以太网数据传输应用背景398
19.2 CS8900A介绍399
19.2.1 CS8900A概述399
19.2.2 CS8900A引脚功能400
19.2.3 CS8900A工作原理403
19.3系统设计与实现407
19.3.1系统硬件设计407
19.3.2软件设计409
19.4小结420
第20章 射频Ic卡数据传输421
20.1射频IC卡数据传输原理421
20.1.1射频IC卡的系统结构422
20.1.2射频IC卡系统的卡-机间能量传输423
20.1.3射频IC卡系统的卡-机间数据传输423
20.2 WM-0 1T IC读卡器简介424
20.2.1 WM-0 1 T性能特点及引脚功能424
20.2.2 WM-01T结构及通信数据格式425
20.3 WM-01T IC读卡器与单片机接口425
20.3.1硬件实现425
20.3.2软件编程426
20.4小结429
第21章 红外通信原理及其实现方法430
21.1概述430
21.1.1红外通信原理简介430
21.1.2红外通信的现状及特点432
21.1.3红外通信协议433
21.2编码解码方案简介434
21.2.1 OOK调制434
21.2.2脉冲调制435
21.2.3负载波调制436
21.3红外通信与单片机的接口436
21.3.1 MAX3100简介436
21.3.2 MAX3100引脚功能437
21.3.3红外接收发送电路437
21.3.4单片机软件编程438
21.4小结442
第22章 GSM通信协议及其实现方法443
22.1 GSM通信协议概述443
22.1.1 GSM的主要特点443
22.1.2 GSM系统的组成444
22.1.3 GSM系统的业务组成446
22.2 GSM通信模块简介449
22.2.1 MC55概述451
22.2.2 MC55的内部结构与接口452
22.2.3 MC55模块的电源接口453
22.2.4 MC55模块的控制信号接口454
22.2.5 MC55模块的SIM卡接口456
22.2.6 MC55模块的串行接口457
22.3 AT指令简介457
22.3.1 AT指令概述458
22.3.2 MC55常用AT指令简介458
22.4小结466
第23章 典型开发案例:单片机实现IC卡读卡器467
23.1系统概述467
23.2 MF RC500读卡芯片简介468
23.2.1 MF RC500的功能及特点468
23.2.2 MF RC500引脚介绍469
23.2.3 MF RC500寄存器及命令集471
23.3系统硬件电路设计471
23.3.1单片机与MF RC500接口电路472
23.3.2天线电路设计473
23.4系统软件设计475
23.4.1系统流程图475
23.4.2主程序476
23.4.3寻卡程序设计487
23.4.4选卡程序设计488
23.4.5防冲突设计489
23.4.6读卡操作491
23.4.7写卡操作492
23.5小结494
第24章 典型开发案例:手持式红外抄表器495
24.1 TSOP1838简介495
24.1.1 TSOP18xx红外接收模块介绍495
24.1.2红外线一体化接收模块TSOP1838497
24.2系统硬件设计497
24.2.1键盘电路设计498
24.2.2红外通信电路设计500
24.2.3液晶显示电路设计502
24.2.4存储电路设计503
24.3通信协议设计503
24.3.1字节格式504
24.3.2帧格式504
24.4系统软件设计505
24.4.1数据采集程序设计505
24.4.2键盘指令及其功能实现模块509
24.4.3液晶显示程序设计511
24.4.4抄表器与计算机的接口程序设计513
24.5小结513
第25章 典型开发案例:基于GSM网络的野外水位监测系统514
25.1系统概述514
25.1.1水位监测系统组成514
25.1.2系统的工作方式517
25.2系统硬件电路设计518
25.2.1采集终端的设计518
25.2.2集中器的设计519
25.3系统软件设计524
25.3.1系统流程图524
25.3.2主程序524
25.3.3系统初始化子程序527
25.3.4短消息处理子程序529
25.3.5 GPRS网络相关子程序531
25.3.6数据处理子程序533
25.3.7串口及中断子程序535
25.4小结537
热门推荐
- 3792473.html
- 1698366.html
- 3359083.html
- 2329866.html
- 1859370.html
- 1765971.html
- 2949217.html
- 3111884.html
- 624777.html
- 21970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147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322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010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01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52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775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027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516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104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032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