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派黎思作品精选 20世纪美国最有影响的插画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派黎思作品精选 20世纪美国最有影响的插画家
  • (美)劳伦斯·斯·卡特勒(Laurence S.Cutler),(美)朱迪·艾·戈·卡特勒(Judy A.G.Cutler)合著;费斯,孙贵立译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 ISBN:7532124886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169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18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派黎思作品精选 20世纪美国最有影响的插画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内容提要1

李如龙教授序1

潘悟云教授序1

1 序论1

1.1 东南方言声调演变的共时和历时特点1

1.1.1 东南方言声调演变特点总说1

1.1.2 东南方言声韵调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1

1.1.3 全浊、次浊声母与声调变化2

1.1.4 连读变调与声调演变2

1.2.3 方言学、语音史、移民史三重证据法3

1.2.2 类型比较与层次比较3

1.2.1 历史比较与类型比较3

1.2 东南方言声调演变的类型和历史层次3

1.3 关于标调法4

1.3.1 传统的三种标调法4

1.3.2 调值调类标调法5

1.3.3 有多少种调类演变形式5

1.4 本书征引的方言材料6

2 东南方言声调分化的特征8

2.1 清浊分调8

2.1.1 清浊分调保持四声八调的方言9

2.1.2 清浊分调有7个调类的方言11

2.1.3 清浊分调有6个调类的方言14

2.1.4 清浊分调有5个调类的方言16

2.2 阴阳调类不分的问题18

2.2.1 阴阳去不分的方言18

2.1.6 清浊分调有3个调类的方言18

2.1.5 清浊分调有4个调类的方言18

2.2.2 阴阳入不分的方言21

2.2.3 阴阳去和阴阳入都不分的方言23

2.2.4 阴阳上不分的方言24

2.3 送气分调25

2.3.1 送气分调与声母的清浊类别25

2.3.2 送气分调与清浊分调27

2.3.3 送气分调与浊上归去28

2.3.4 送气分调与次清化浊28

2.3.5 都昌(城关)送气分调与次清化浊的个案分析29

2.4 全浊次浊分调30

2.4.1 浊上字的全次分调30

2.4.2 浊入字的全次分调34

2.5.1 粤语中的韵摄分调35

2.5 韵摄分调35

2.5.2 平话中的韵摄分调37

2.5.3 闽语中的韵摄分调37

2.5.4 客语中的韵摄分调39

2.5.5 赣语中的韵摄分调40

2.5.6 徽语中的韵摄分调41

2.5.7 韵摄分调与主元音的高低洪细41

2.6 文白分调42

2.6.1 次浊上字文白分调43

2.6.2 全浊上字文白分调48

2.6.3 浊去字文白分调53

2.6.4 入声字文白分调54

3 东南方言声调合并的特征58

3.1 阳调类先变58

3.1.1 浊上归(阳)去的变化58

3.1.2 浊上归阴平的变化60

3.1.3 浊去归阳上的变化61

3.1.4 浊去归阴上的变化63

3.1.5 浊去归阴平的变化64

3.1.6 浊去归阳平的变化65

3.1.7 浊入归阳去的变化66

3.2 咸山宕江梗先变67

3.2.1 粤语咸山宕江梗先变67

3.2.2 南部闽语咸山宕江梗先变69

3.2.3 平话咸山宕江梗先变72

3.2.4 徽语咸山宕江梗先变73

3.3 -k尾先变74

3.3.1 客方言-k尾先变75

3.3.2 赣方言-k尾先变80

3.3.3 北部闽语-k尾先变84

3.4 阴阳调类各自合并86

3.4.1 吴语中阴阳调类各自合并87

3.4.2 赣语中阴阳调类各自合并89

3.4.3 湘客徽闽中阴阳调类各自合并90

3.5 白读音先变与文读音先变91

3.5.1 白读音先变91

3.5.2 文读音先变94

3.6 次浊字先变与全浊字先变97

3.6.1 次浊字先变98

3.6.2 全浊字先变108

4 东南方言声调演变的历史层次111

4.1 结构类型与历史层次111

4.1.1 四声八调型112

4.1.2 浊上归阴平型113

4.1.3 浊上归去型116

4.1.4 去声归并型117

4.1.6 阴阳上合并型119

4.1.5 入声归并型119

4.1.8 送气分调型120

4.1.7 舒声调阴阳类各自合并型120

4.2 官话方言影响的变化121

4.2.1 浊上归去的变化121

4.2.2 阴阳去合并的变化130

4.2.3 阴阳入合并的变化133

4.3 方言自身发生的变化136

4.3.1 浊上归阴平的变化136

4.3.2 去声字归阴上的变化139

4.3.3 清去归阳平的变化142

4.3.4 浊去归阳平的变化143

4.3.5 浊入归去的变化146

4.4 历史层次小结149

5.1.1 东南方言声调的共同特征151

5 东南方言的声调特征151

5.1 东南方言的声调特征151

5.1.2 东南方言声调的显著特征152

5.1.3 东南方言声调的演变特征153

5.1.4 东南方言声调的区别特征154

5.1.5 东南方言声调的区域特征154

5.2 声调演变的内外动因155

5.2.1 声调演变的内在动因156

5.2.2 声调演变的外部原因157

5.2.3 内外因之间的关系159

5.3 东南方言声调演变的规律160

5.4 几点认识161

参考文献164

后记16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