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运动疗法技术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运动疗法技术学
  • 纪树荣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华夏出版社
  • ISBN:7508035879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616页
  • 文件大小:54MB
  • 文件页数:633页
  • 主题词:运动疗法-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运动疗法技术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概述1

一、基本概念1

二、发展简史1

三、目的及其技术分类4

四、应用范围5

五、禁忌证8

六、实施原则9

七、常用运动方法10

八、常用器材和设备11

九、运动疗法与循证医学16

第二节 运动功能评定17

一、概述18

二、躯体外观情况检查19

三、肌力评定19

四、关节活动度评定27

五、上肢及手功能评定30

六、步态分析34

七、痉挛的评定39

八、平衡功能的评定40

九、协调性的评定45

十、运动疗法中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功能独立性评定48

第二章 常规运动疗法技术53

第一节 维持与改善关节活动范围的训练53

一、基本概念53

二、影响关节活动范围受限的因素53

三、训练方法55

四、适应证与禁忌证67

五、临床应用68

第二节 关节松动技术71

一、概述71

二、周围关节松动技术78

三、脊柱松动技术95

第三节 增强肌力和肌肉耐力的训练101

一、基本概念101

二、肌力下降的原因102

三、增强肌力和耐力训练的基本原理102

四、训练方法103

五、训练注意事项109

六、临床应用113

第四节 恢复平衡能力训练117

一、基本概念117

二、平衡功能障碍的原因117

三、训练原则118

四、训练方法119

五、适应证和禁忌证124

六、临床应用124

第五节 协调性功能训练129

一、运动控制的神经生理学基础129

二、运动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的训练效果136

三、运动控制功能的障碍138

四、协调功能障碍的分类139

五、协调功能障碍的表现140

六、协调性训练140

七、影响协调训练效果的因素144

第六节 体位摆放、身体移动及站立步行功能训练145

一、体位摆放、翻身及坐位功能训练145

二、移乘训练157

三、轮椅操作训练160

四、拐杖和助行器的使用及恢复步行能力训练161

第七节 心脏功能训练167

一、运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167

二、常见导致心功能减退的因素169

三、心脏功能评定170

四、心脏功能训练的基本方法177

第八节 呼吸运动及排痰能力训练185

一、概述185

二、呼吸系统检查和功能评定191

三、呼吸训练197

四、胸腔松动练习201

五、咳嗽203

六、体位引流206

第九节 水中运动疗法210

一、概述210

二、水中运动的分类216

三、设备与用具216

四、训练内容217

五、注意事项222

六、临床应用224

第十节 医疗体操228

一、概述228

二、姿势矫正体操229

三、肌肉放松训练244

四、体力恢复训练250

一、定义及发展简史263

第三章 脊柱牵引疗法263

第一节 概述263

二、脊柱牵引的生理效应及其影响因素265

三、脊柱牵引的分类269

四、脊柱牵引装置275

五、脊柱牵引的适应证和禁忌证280

第二节 颈椎牵引技术282

一、颈椎牵引生理效应282

二、常用颈椎牵引的方法285

三、注意事项290

四、不良反应及其预防290

第三节 腰椎牵引技术291

一、腰椎牵引生理效应291

二、常用腰椎牵引方法293

三、注意事项297

四、不良反应及其预防297

一、关节活动度障碍298

附:关节功能牵引298

二、关节功能牵引的实验研究结果299

三、关节功能牵引的基本方法299

四、注意事项299

第四章 神经生理学疗法301

第一节 Bobath疗法301

一、概述301

二、治疗原则301

三、常用治疗技术302

四、临床应用309

第二节 Brunnstrom疗法338

一、概述338

二、成人偏瘫患者的运动模式338

三、评定方法342

四、治疗技术及临床应用344

第三节 神经肌肉本体感觉促进疗法355

一、概述355

二、促进技术358

三、运动模式364

四、临床应用398

第四节 Rood疗法401

一、概述401

二、基础理论401

三、治疗技术及临床应用406

第五节 Vojta疗法415

一、概述415

二、理论基础416

三、Vojta姿势反射424

四、中枢性协调障碍433

五、治疗技术433

六、临床应用441

第五章 运动再学习疗法444

第一节 概述444

一、脑损伤后功能恢复446

二、上运动神经元损害综合征446

第二节 基本原理446

三、限制不必要的肌肉运动448

四、反馈对运动控制的重要性448

五、调整重心449

六、训练要点449

七、创造恢复和学习的环境450

第三节 治疗技术及临床应用452

一、上肢功能训练452

二、口面部功能训练466

三、从仰卧到床边坐起的训练470

四、坐位平衡472

五、站起与坐下训练475

六、站立平衡训练479

七、行走训练486

二、简史497

一、定义497

第一节 概述497

第六章 引导式教育497

第二节 基本理念498

一、正常功能、功能失效及引导式教育的目标498

二、性格499

三、学习理论及其应用500

四、动作学习理论503

一、评定505

第三节 引导式教育实践505

二、应用的器具507

三、教育小组512

四、节律性意向512

五、引导员514

六、诱发技巧514

七、每日活动常规519

八、习作程序520

第一节 概述524

一、按摩疗法简史524

第七章 按摩疗法524

二、按摩疗法的作用525

三、按摩疗法的适应证和禁忌证527

四、提高按摩疗法临床疗效的方法528

五、学习按摩的态度和要求529

第二节 按摩手法530

一、手法的种类、操作及临床应用530

三、按摩手法的练习545

二、按摩手法的要求545

四、手法的应用546

五、按摩时的体位547

六、按摩介质和热敷547

第三节 按摩疗法的临床应用549

一、软组织损伤549

二、颈椎病560

三、落枕563

四、腰背下肢痛563

五、头痛568

六、偏瘫569

七、脊髓损伤570

八、脑瘫571

九、先天性肌斜颈572

十、类风湿性关节炎573

第八章 麦肯基力学疗法575

第一节 概述575

一、简史575

二、理论基础576

三、禁忌证581

第二节 诊断方法582

一、病史采集583

二、体格检查583

三、三大综合征586

四、功能不良综合征分型586

五、移位综合征分型586

六、向心化现象587

三、移位综合征的治疗原则588

二、功能不良综合征的治疗原则588

第三节 治疗原则588

一、姿势综合征的治疗原则588

第四节 颈椎的治疗技术589

一、坐位后缩(治疗技术1)589

二、坐位后缩加伸展(治疗技术2)589

三、卧位后缩加伸展(治疗技术3)590

四、手法牵引下后缩加伸展和旋转(治疗技术4)590

五、伸展松动术(治疗技术5)591

六、后缩加侧屈(治疗技术6)591

七、侧屈松动术和手法(治疗技术7)592

八、后缩加旋转(治疗技术8)593

九、旋转松动术和手法(治疗技术9)593

十、屈曲(治疗技术10)594

十一、屈曲松动术(治疗技术11)594

十二、仰卧位颈椎牵引(治疗技术12)594

三、伸展松动术和手法(治疗技术3)595

二、卧位伸展(治疗技术2)595

第五节 胸椎的治疗技术595

一、直坐屈曲(治疗技术1)595

四、直坐旋转(治疗技术4)596

五、伸展位旋转松动术和手法(治疗技术5)596

二、俯卧伸展位(治疗技术2)597

三、俯卧伸展(治疗技术3)597

四、俯卧伸展加压(治疗技术4)597

一、俯卧位(治疗技术1)597

第六节 腰椎的治疗技术597

五、持续伸展位(治疗技术5)598

六、站立位伸展(治疗技术6)598

七、伸展松动术(治疗技术7)598

八、伸展手法(治疗技术8)598

九、伸展位旋转松动术(治疗技术9)599

十、伸展位旋转手法(治疗技术10)599

十一、屈曲位持续旋转/屈曲位旋转松动术(治疗技术11)599

十五、抬腿站立位屈曲(治疗技术15)600

十四、站立位屈曲(治疗技术14)600

十三、卧位屈曲(治疗技术13)600

十二、屈曲位旋转手法(治疗技术12)600

十六、侧方偏移的手法矫正(治疗技术16)601

十七、侧方偏移的自我矫正(治疗技术17)601

第七节 脊椎姿势综合征的治疗方法601

一、坐姿的矫正602

二、站姿的矫正602

三、卧姿的指导602

第八节 脊柱功能不良综合征治疗方法的应用程序603

一、颈椎伸展功能不良综合征的治疗技术603

二、颈椎旋转功能不良综合征的治疗技术603

三、颈椎侧屈功能不良综合征的治疗技术603

四、颈椎屈曲功能不良综合征的治疗技术603

五、胸椎伸展功能不良综合征的治疗技术603

一、复位的方法604

第九节 颈椎移位综合征的治疗方法604

九、腰椎屈曲功能不良综合征的治疗技术604

七、胸椎屈曲功能不良综合征的治疗技术604

六、胸椎旋转功能不良综合征的治疗技术604

八、腰椎伸展功能不良综合征的治疗技术604

二、复位的维持606

三、功能恢复606

四、预防复发607

第十节 胸椎移位综合征的治疗方法607

一、复位的方法607

第十一节 腰椎移位综合征的治疗方法608

一、复位的方法608

二、复位的维持608

四、预防复发608

三、功能恢复608

二、复位的维持610

三、功能恢复610

四、预防复发610

主要参考文献61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