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世纪中学语文全书 知识卷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隆林主编;李群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语文出版社
- ISBN:7801267737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642页
- 文件大小:162MB
- 文件页数:67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新世纪中学语文全书 知识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汉语知识1
(一)现代汉语知识1
1.语音1
语音1
音节2
音素2
元音2
辅音2
汉语拼音字母2
声母3
韵母4
元音、辅音,声母、韵母之间的关系4
声母n和l的辨析5
声母zh、ch、sh和z、c、s的辨析5
声母f和h的辨析6
韵母o和uo的辨析7
鼻音韵尾n和ng的辨析7
韵头字母y、w和i、u的辨析9
声调10
标调口诀11
隔音符号11
拼写规则11
音变12
变调13
轻声14
儿化15
语调15
语调和声调的辨析15
停顿16
重音16
语气17
节拍18
押韵19
《汉语拼音方案》20
常见拼音错误举例20
普通话20
容易读错的字23
2.汉字28
汉字的特点28
汉字的形体演变29
甲骨文29
金文29
篆书29
隶书30
草书30
楷书30
行书30
汉字的构造(“六书”)30
象形31
象形字举例31
指事31
指事字举例31
会意32
会意字举例32
形声32
形声字举例33
形旁和声旁的辨析34
形声字和非形声字的辨析34
假借35
转注35
笔画和笔顺36
笔画在构字时的变化举例38
难辨笔画、笔顺汉字举例40
独体字与合体字43
独体字与合体字的辨析43
偏旁、部首、部件44
偏旁和部首的辨析45
部件相近字举例46
汉字的结构49
同音字50
同音字举例50
形似字53
形似字举例53
多音多义字56
多音多义字举例56
规范字60
简化字60
正体字61
传承字61
常用字和通用字61
3500个常用字62
规范汉字字形71
查字法71
纠正错别字72
容易写错的字74
3.词汇76
词汇76
词的构成77
词77
语素78
自由语素、半自由语素、不自由语素的辨析78
语素、词和字的关系79
语素和词的辨析79
单音词和多音词80
单纯词和合成词80
单纯词和合成词的辨析82
不同构成方式的合成词的辨析83
词义84
单义词和多义词85
同音词和多义词的辨析86
基本义87
引申义87
比喻义87
词的比喻义和比喻手法的辨析87
同义词89
同义词的辨析89
常见同义词辨析举例91
反义词97
常用反义词举例98
熟语103
成语103
成语使用举例106
惯用语111
谚语112
格言112
歇后语112
新词新语112
外来词的规范113
古语词的规范114
方言词的规范114
简缩语114
切忌生造词115
不要乱拆词115
4.语法115
语法115
词类116
实词和虚词116
名词117
动词117
形容词117
名词、动词、形容词的辨析117
数词119
量词119
数词和量词的使用119
代词120
代词的使用120
副词120
形容词和副词的辨析121
表示时间的名词和表示时间的副词的辨析122
介词123
动词和介词的辨析124
连词125
助词125
叹词126
拟声词126
短语126
词和短语的辨析126
并列短语128
并列短语的使用128
偏正短语128
动宾短语129
主谓短语129
补充短语129
介宾短语129
“的”字短语129
复指短语129
不同结构类型的短语的辨析130
名词短语131
动词短语131
形容词短语131
句子成分131
主语和谓语132
宾语和补语133
宾语和补语的辨析134
定语和状语135
定语和状语的辨析136
短语充当的定语和递加定语的辨析137
句子成分的分析139
句式139
主谓句140
非主谓141
把字句142
被字句142
连动句142
连动句和非连动句的辨析142
兼语句143
兼语句和非兼语句的辨析143
是字句145
存现句145
是字句和带“是”的存现句的辨析145
省略句147
陈述句147
疑问句147
祈使句148
感叹句149
复句149
单句和复句的辨析149
并列复句150
承接复句151
并列复句和承接复句的辨析151
递进复句152
选择复句153
并列复句和选择复句的辨析153
转折复句154
因果复句154
假设复句155
假设复句和转折复句的辨析155
条件复句156
充分条件复句和惟一条件复句的辨析156
条件复句和假设复句的辨析157
多重复句158
一般复句和多重复句的辨析159
紧缩句160
关联词语161
句群162
复句和句群的辨析163
标点符号164
标点符号的使用164
语法规范的标准172
常见的语法错误评改172
5.修辞179
修辞179
准确、鲜明、生动、简练180
修辞和语法的关系183
词语的感情色彩183
词语的文体(语体)色彩184
词语的选用(词语的锤炼)185
句式的选择189
主动句190
被动句190
主动句式与被动句式的作用辨析190
肯定句式191
否定句式191
肯定句式与否定句式的作用辨析192
句子的语气192
句子的组织194
常式句(一般顺序的句子)195
变式句(特殊顺序的句子)195
常式句与变式句的作用辨析195
长句与短句196
整句与散句198
句子的歧义198
辞格200
比喻200
明喻201
暗喻201
借喻202
博喻202
隐喻203
强喻203
反喻204
互喻204
明喻、暗喻、借喻辨析205
带“像”的比喻句和带“像”的非比喻句辨析206
比拟207
拟人208
拟物208
比拟与比喻辨析209
对偶211
对比(对照)213
对偶与对比辨析214
排比215
排比与对偶辨析216
反复217
排比与反复辨析220
层递222
排比与层递辨析223
设问224
反问225
设问与反问辨析225
借代227
借代与借喻辨析229
夸张230
夸张与比喻、比拟辨析233
引用234
反语235
象征 236
象征与比喻辨析238
摹状239
拈连(连物)241
通感(移觉)242
移用(移就)243
通感与移用辨析244
双关244
仿词246
顶真(联珠)247
回环248
顶真与回环辨析248
映衬(衬托)249
映衬与对比辨析250
警策251
呼告252
飞白252
示现253
转类(转品)254
错综255
多种修辞方法的综合运用255
多种修辞方法的连用255
多种修辞方法的兼用256
多种修辞方法的套用257
6.逻辑257
逻辑257
形式逻辑258
思维259
概念260
概念的内涵和外延260
概念的种类261
单独概念262
普遍概念262
空概念262
集合概念262
非集合概念262
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辨析263
肯定概念264
否定概念264
肯定概念与否定概念辨析264
实体概念264
属性概念264
概念间的关系265
概念间的相容关系265
同一关系265
属种关系266
交叉关系266
概念间的不相容关系266
矛盾关系267
反对关系267
限制268
概括268
限制与概括辨析269
定义269
定义的规则270
划分272
划分的规则272
划分的种类273
二分法274
偷换概念275
判断275
判断的种类278
简单判断279
复合判断279
直言判断279
肯定判断279
否定判断279
全称判断279
特称判断280
单称判断280
直言判断的种类和结构280
周延性281
逻辑方阵283
联言判断285
选言判断286
相容关系的选言判断287
不相容关系的选言判断288
假言判断289
充分条件假言判断290
必要条件假言判断291
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292
正确运用性质判断293
正确运用复合判断294
负判断(判断的否定)296
复合判断的负判断297
推理298
推理的作用298
推理的种类301
直接推理302
三段论303
三段论的格304
三段论公理305
三段论的规则305
三段论的省略形式307
联言推理307
选言推理(选言三段论)309
假言推理(假言三段论)311
归纳推理315
简单枚举归纳法317
科学归纳法318
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辨析322
类比推理322
归纳推理与类比推理辨析323
二难推理324
两可326
同一律327
矛盾律328
排中律329
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辨析330
证明(逻辑证明)330
证明与推理辨析331
证明的种类331
演绎证明332
归纳证明332
选言证明333
反证法334
反驳334
直接反驳335
间接反驳336
归谬法337
(二)古代汉语知识338
1.字与词338
古今字338
异体字338
通假字339
古今字、异体字、通假字的辨析339
常见通假字(含古今字)举例340
单音词347
双音单词347
偏义词347
词的复用与双音单词的辨析347
词的古义和今义349
词义的缩小350
词义的转移350
词义的扩大351
词义的交叉352
词类352
名词352
动词352
助动词353
形容词353
数词353
数词的用法353
量词354
代词355
人称代词355
指示代词355
“是”的用法355
代词“之”和“其”的用法辨析357
疑问代词359
特殊代词359
副词360
程度副词360
范围副词361
时间副词361
时间副词的用法361
肯定否定副词363
语气副词364
代词“或”和副词“或”的辨析364
否定副词“靡”和指示代词“靡”的用法辨析365
敬谦副词367
表敬名词和表敬副词的辨析367
表谦名词和表谦副词的辨析369
介词371
连词371
助词372
叹词373
词头和词尾373
兼词374
合音兼词的用法374
词的兼类376
词的活用377
词的活用和词的兼类辨析377
一词多义378
词的兼类、活用和一词多义的辨析379
名词作动词380
名词作状语380
名词作动词和名词作状语的辨析381
形容词作动词382
动词作名词382
形容词作名词383
使动用法383
意动用法384
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的辨析385
固定结构386
2.句法396
判断句396
被动句397
省略句398
承前省和蒙后省的辨析399
宾语前置400
宾语提前401
介词宾语前置402
宾语前置和宾语提前的辨析402
谓语提前403
定语的位置404
句首状语404
3.修辞405
文言修辞手法405
文言文中比喻和借代的辨析407
互文和对文的辨析408
委婉和避讳的辨析410
二、文体知识412
(一)古代文体知识412
1.古代公文体412
诰、命412
策412
教、制书412
戒、敕412
诏(诏书)413
谕(旨、谕旨)413
诏令413
奏章、奏议413
表413
策、策问、策论413
状、行状414
箴414
铭414
碑文414
书牍(书信)415
榜文415
檄文415
册415
牒、谱牒、玉牒415
2.古代文学体416
经传416
注疏416
尚书416
三书416
乐府(汉乐府)416
乐府诗类名417
歌、行、吟、曲417
赋417
辞赋417
汉赋418
俳赋418
律赋418
七体418
骈文418
四六文419
古文419
韵文419
变文419
论说文419
记叙文420
语录文420
笔记、笔记小说420
小品文420
传记420
序文、赠序421
颂赞421
祭文421
诔文421
吊文422
古体诗422
近体诗423
律诗423
排律423
绝句423
五绝423
七绝424
五律424
七律424
杂言体424
杂体诗424
四言诗424
词425
曲425
杂剧426
散曲427
小令427
套曲427
南戏427
传奇428
话本、拟话本428
平话、评话429
演义429
楹联429
诗话429
(二)现代文体知识430
1.应用文体430
命令430
公告430
布告430
通告431
通报431
公报431
决定431
决议431
指示432
请示432
批复432
公函432
法规433
规则433
守则433
报告433
计划433
总结434
简报434
会议纪要434
会议记录435
通知435
须知435
公约435
启事436
请柬436
书信436
感谢信437
表扬信437
祝贺信437
慰问信438
介绍信438
证明信438
聘请书438
倡仪书439
建议书439
申请书439
说明书439
解说词440
广告440
讲演稿440
广播稿441
电报稿441
开幕词441
闭幕词441
日记442
合同442
调查报告442
2.文学体443
小说443
长篇小说443
中篇小说443
短篇小说444
微型小说444
章回小说444
演义小说445
历史小说445
神话小说445
讽刺小说445
科幻小说446
书信体小说446
哲理小说446
意识流小说447
推理小说447
武侠小说447
散文448
新闻448
通讯448
消息449
通讯与消息的辨析449
专访449
传记450
游记450
报告文学450
特写451
速写451
回忆录451
社论452
评论452
短评452
编者按453
文艺评论453
读后感453
杂文454
诗歌454
歌谣454
民歌455
叙事诗455
史诗455
抒情诗456
叙事诗与抒情诗的辨析456
新诗457
自由诗457
散文诗457
自由诗与格律诗的辨析458
散文诗与散文的辨析458
哲理诗458
科学诗459
爱情诗459
讽刺诗459
儿童诗460
朦胧诗460
朗诵诗460
歌词461
戏剧461
戏曲461
话剧462
歌剧462
诗剧463
舞剧463
歌舞剧463
哑剧463
广播剧464
活报剧464
快板剧464
历史剧464
儿童剧464
独幕剧465
多幕剧465
悲剧465
喜剧465
正剧466
地方戏467
昆曲467
京剧467
评剧468
越剧468
豫剧468
川剧469
黄梅戏469
沪剧469
河北梆子470
晋剧470
粤剧470
滇剧470
电影470
电影文学471
电视剧471
童话471
寓言472
童话与寓言的辨析472
三、文学知识473
(一)中国文学常识473
1.古代文学常识473
诸子百家473
儒家473
道家474
法家474
墨家474
阴阳家475
名家475
纵横家475
杂家475
农家475
兵家476
《春秋》476
《左传》476
《公羊传》476
《谷梁传》477
《国语》477
《战国策》477
孔子、《论语》478
老子、《老子》479
孙武、《孙子》480
墨子、《墨子》480
孟子、《孟子》481
庄子、《庄子》481
荀子、《荀子》482
韩非、《韩非子》483
《晏子春秋》483
《列子》484
《吕氏春秋》484
《诗经》485
《山海经》486
《淮南子》486
屈原487
宋玉488
楚辞、《楚辞》488
贾谊490
司马相如490
司马迁和《史记》491
汉乐府492
刘向与《说苑》《新序》492
班固与《汉书》493
三曹和“建安文学”494
诸葛亮495
陈寿与《三国志》496
陶渊明497
干宝与《搜神记》497
范晔与《后汉书》498
刘义庆与《世说新语》498
刘勰与《文心雕龙》499
钟嵘与《诗品》499
郦道元与《水经注》500
吴均500
初唐四杰501
陈子昂502
贺知章502
张九龄502
王昌龄503
山水田园诗派503
孟浩然504
王维504
边塞诗派505
高适505
岑参506
王之涣506
崔颢507
李白507
杜甫508
韦应物510
孟郊510
韩愈511
柳宗元512
《永州八记》和《三戒》513
刘禹锡513
白居易514
新乐府运动及其参加者515
元稹516
张籍516
王建517
李绅517
贾岛517
李贺518
杜牧518
李商隐519
温庭筠520
皮日休520
聂夷中521
杜荀鹤521
李煜521
范仲淹522
柳永522
欧阳修523
曾巩523
司马光与《资治通鉴》524
王安石524
三苏525
沈括与《梦溪笔谈》527
苏门四学士和江西诗派527
李清照528
陆游529
中兴四大诗人530
辛弃疾531
姜夔532
文天祥532
元曲四大家533
关汉卿533
白朴534
马致远534
郑光祖534
王实甫535
张养浩535
睢景臣535
施耐庵和《水浒传》535
罗贯中和《三国演义》536
宋濂537
刘基537
归有光538
吴承恩和《西游记》538
汤显祖和“临川四梦”539
冯梦龙的“三言”和凌濛初的“二拍”540
张溥540
黄宗羲541
顾炎武541
李渔541
蒲松龄和《聊斋志异》542
方苞及桐城文派542
吴敬梓和《儒林外史》543
曹雪芹和《红楼梦》543
袁枚544
洪亮吉545
龚自珍545
清末四大谴责小说545
2.现代文学常识546
鲁迅546
郭沫若547
茅盾547
叶圣陶548
胡适548
刘半农549
欧阳予倩549
许地山549
郁达夫549
郑振铎550
瞿秋白550
田汉550
闻一多551
朱自清551
老舍551
阿英551
夏衍552
冰心552
鲁彦552
柔石552
李伟森553
胡也频553
殷夫553
冯铿553
丁玲554
巴金554
臧克家554
赵树理554
李健吾555
吴伯箫555
周立波555
曹禺555
艾青555
姚雪垠556
杨朔556
孙犁556
唐弢556
邓拓556
徐迟557
杨沫557
柳青557
刘白羽557
碧野557
郭小川557
秦牧558
方纪558
魏巍558
杜鹏程558
峻青558
贺敬之559
王愿坚559
柯岩559
南社559
鸳鸯蝴蝶派560
文学研究会560
创造社560
新月社561
现代评论派561
语丝社561
莽原社561
未名社561
南国社562
太阳社562
朝花社562
上海艺术剧社562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562
中国左翼文化界总同盟563
中国文艺家协会563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563
山药蛋派563
荷花淀风格564
伤痕文学564
(二)外国文学常识564
荷马564
伊索和《伊索寓言》565
但丁和《神曲》565
薄伽丘和《十日谈》565
塞万提斯565
莎士比亚565
莫里哀566
笛福566
席勒566
歌德566
拜伦566
雪莱567
海涅567
雨果567
司汤达567
巴尔扎克568
狄更斯568
大仲马和小仲马568
福楼拜568
都德568
莫泊桑569
安徒生569
易卜生569
肖伯纳569
罗曼·罗兰569
普希金570
果戈理570
屠格涅夫570
列夫·托尔斯泰570
契诃夫571
鲍狄埃571
裴多菲571
泰戈尔571
高尔基571
马雅可夫斯基572
奥斯特洛夫斯基572
法捷耶夫572
肖洛霍夫573
惠特曼573
马克·吐温573
欧·亨利573
海明威573
《一千零一夜》574
四、文化常识575
1.岁时、历法575
二十八宿575
北斗575
河汉576
参商576
牛郎星、织女星576
天干、地支576
纪年577
纪月577
纪日577
朔、望、既望、晦577
纪时578
漏(刻漏、漏壶、铜壶、滴漏)578
钟鼓578
二十四节气578
十二生肖579
元旦579
人日579
元夜579
社日579
寒食580
清明580
花朝580
上巳580
浴佛节580
端午580
伏日、三伏581
七夕581
中元581
中秋581
重阳581
至日581
初阳582
腊日582
伏腊582
三九582
除夕582
孟、仲、季582
闰年、闰月、闰日582
2.地理、区划583
九州(九土、九野)583
八荒583
五湖583
四海583
赤县神州584
五岳584
五岭584
五陵584
国584
省584
州585
府585
郡、县585
道585
路585
军586
南海586
三辅586
三秦586
山河586
上林586
乌衣巷586
山东587
山西587
江东、江左587
江表587
河东587
东吴588
关内、关外588
关西588
中原(中土、中州)588
河南、河北588
秦中(关中)588
塞外(塞北、朔北、漠南)588
西洋589
华阳589
三吴589
两淮589
西楚589
三都589
两都589
两京590
易水590
阳关590
赤壁590
长安590
姑苏590
维扬、广陵590
京口591
巴蜀591
金陵(建业、建康、江宁、白下)591
畿辅(京畿)591
蓟北591
剑关591
锦官城591
新丰592
阳、阴592
崤、函592
瀛洲592
震旦592
敕勒川592
玉门关592
3.人物、民族593
三皇五帝593
三教九流593
汉初三杰593
伯乐593
比干593
成吉思汗593
春秋五霸594
鲧、禹594
华夏594
回纥594
接舆594
桀、纣594
郦元594
刘、项595
蛮夷595
女真595
契丹595
土蕃595
沙陀595
陶朱、猗顿596
伍子596
五柳596
文嬴596
谢公596
匈奴596
燕丹597
异史氏597
尧、舜597
夜郎597
战国四君子597
祖龙597
王昭君598
西施598
孟姜女598
貂蝉598
卞和598
伯牙、钟子期599
嫦娥599
姜太公599
4.职官、科举599
皇帝599
天子599
丞相600
御史大夫600
令尹600
枢密院600
三省600
中书省601
门下省601
尚书省601
六部601
吏部601
户部601
礼部602
兵部602
刑部602
工部602
军机处602
左徒602
郎中603
员外郎603
尚书郎603
左、右拾遗603
翰林院603
翰林学士604
太子604
亲王604
太傅604
供奉604
诸侯605
卿605
大夫605
招讨使605
士605
国子监606
祭酒606
司业606
博士606
助教606
直讲607
教授607
三闾大夫607
百工607
钦天监607
元帅607
大将军607
将军608
刺史608
知府608
郡守608
太守608
京兆尹608
司马609
知州609
总督609
巡抚(抚台、抚军)609
县令(县尹、知县、令、宰、令尹)609
县尉610
孔目610
押司610
参乘610
曹610
八旗制度610
拜、迁、徙、转、除、征、辟、放611
庠、序611
孝廉611
九品中正制612
科举制612
童试(院试)613
乡试613
会试613
殿试613
连中三元613
八股文614
5.姓名、称谓614
姓氏614
名与表字615
别号615
谥号616
庙号617
年号617
避讳617
尊称、敬称618
谦称619
贱称619
泛称619
关于排行620
年龄表示法620
人称的复数621
公621
孤621
寡君621
寡人621
鸿儒621
后621
君621
君子622
可汗622
单于622
良人622
丈夫622
子622
舅姑622
亲623
妻子623
伯、仲、叔、季623
夫子623
父、甫623
吾子623
小字623
新妇624
敝624
愚624
6.名物、礼俗624
兵符624
碧血624
百工624
编伍625
骖625
长亭625
车驾、銮舆625
车盖625
尺素625
尺籍625
敕626
衰絰626
大吕626
岱祠626
刁斗626
堞、埤?626
鼎626
烽燧627
斧质627
付梓627
纶巾627
汗青627
豪右627
笏627
斛628
花黄628
黄泉、九原628
教坊628
缙绅628
经传628
九族628
三族629
卷轴629
腊酒629
梨园629
六艺629
庐冢629
缗629
蒙冲629
明堂630
《七略》630
七庙630
敲扑630
青庐630
青帝630
仞630
诗书630
三尺631
殇631
少牢、太牢631
社稷631
乘631
丝竹631
崩、薨、卒、不禄631
四库632
素服632
天鸡632
稼穑632
汤镬632
桃符632
通籍633
同年633
屠苏633
巫医633
五声、七音633
四书633
五经633
相坐、连坐634
衅634
行宫634
幸634
修门634
夷门634
驿634
媵635
玉玦635
再拜635
中寿635
竹帛635
传舍635
钟635
宗室636
宗庙636
祖636
笄636
坐、跪、跽、箕636
肉食者637
筵、席637
国学、乡学637
乡饮638
介胄638
拜将638
鼓、金、旗638
衔枚639
北面、南面、东向639
长揖640
超乘640
顿首640
稽首640
封狼居胥640
归、归宁、自归、大归640
红妆640
结发641
九宾641
南冠641
乞骸骨641
歃血641
斋戒641
左、右642
胙土分茅642
封禅642
避席642
历阶642
热门推荐
- 1642450.html
- 3180634.html
- 1633868.html
- 2618050.html
- 840694.html
- 3362960.html
- 735334.html
- 146878.html
- 147331.html
- 11144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335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4646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612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171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7521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535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421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5800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734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102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