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仪器分析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仪器分析
  • 容蓉,邓赟主编;吕青涛,邓海山,卞金辉,张玉萍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ISBN:9787506767767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92页
  • 文件大小:119MB
  • 文件页数:312页
  • 主题词:仪器分析-中医学院-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仪器分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仪器分析分类与特点1

一、仪器分析的分类1

二、仪器分析法的特点2

第二节 仪器分析的标准方法及其验证3

一、仪器分析方法的标准化3

二、分析方法验证的内容、方法和要求3

第三节 仪器分析的发展和应用5

第二章 光谱分析法概论7

第一节 电磁辐射及其与物质的相互作用7

一、电磁辐射与电磁波谱7

二、电磁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8

第二节 光学分析法的分类9

一、非光谱法9

二、光谱法9

第三节 光谱分析仪器10

一、辐射源10

二、分光系统10

三、试样容器12

四、检测器12

五、信号处理器和显示装置12

第三章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13

第一节 基本原理13

一、紫外-可见吸收光谱13

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有关概念16

三、吸收带及其与分子结构的关系17

四、某些常见有机化合物的吸收光谱17

五、影响紫外吸收光谱的主要因素19

第二节 Lambert-Beer定律22

一、Lambert-Beer定律22

二、吸光度的加合性23

三、偏离Beer定律的因素23

四、测量条件的选择25

第三节 显色反应及其显色条件选择26

一、显色反应的类型27

二、显色条件的选择27

第四节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28

一、主要部件29

二、分光光度计类型31

第五节 定性与定量分析33

一、定性分析33

二、纯度检查34

三、单组分定量分析方法35

四、多组分定量分析方法35

五、结构分析38

第四章 分子荧光分光光度法41

第一节 基本原理41

一、分子荧光的产生41

二、激发光谱和荧光光谱44

第二节 荧光强度的影响因素45

一、荧光效率和荧光寿命45

二、荧光强度与分子结构的关系46

三、影响荧光强度的外部因素47

四、荧光强度与溶液浓度的关系50

第三节 荧光光谱仪51

一、荧光光谱仪的类型51

二、仪器的主要部件51

第四节 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52

一、定性分析52

二、定量分析52

第五节 荧光法的应用和新技术简介53

一、荧光分析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53

二、荧光新技术54

第五章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57

第一节 基本原理57

一、原子吸收线的产生57

二、原子的各能级分布58

三、原子吸收线的宽度59

四、原子吸收光谱的测量60

第二节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61

一、主要部件组成61

二、仪器的结构和类型65

第三节 原子吸收光谱的测定65

一、干扰及其抑制65

二、实验条件的选择68

三、定量分析方法69

四、分析方法与仪器性能的评价70

第四节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简介71

一、基本原理71

二、仪器组成72

三、分析方法73

第五节 应用与示例73

一、明胶空心胶囊中铬含量的测定74

二、铅、镉、砷、汞、铜测定法74

第六章 红外分光光度法76

第一节 基本原理76

一、振动能级和振动光谱77

二、基频峰与泛频峰79

三、振动类型与振动自由度79

四、特征区、指纹区与相关峰80

五、吸收峰的峰数81

六、吸收峰的强度81

第二节 影响谱带位置的因素82

一、内部因素82

二、外部因素84

第三节 红外光谱与分子结构的关系85

一、红外光谱的九个重要区段85

二、有机化合物的典型光谱85

第四节 红外分光光度计及制样94

一、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简介95

二、样品的制备96

第五节 应用与示例97

一、定性分析97

二、谱图解析98

第七章 核磁共振氢谱103

第一节 基本原理103

一、原子核的磁性103

二、自旋角动量和核磁矩104

三、磁化矢量和弛豫105

四、核磁共振条件106

第二节 化学位移106

一、化学位移的产生106

二、化学位移标准物质和化学位移的表示107

三、影响化学位移的因素107

四、不同类型质子的化学位移109

第三节 峰面积与氢核数目111

一、峰面积111

二、氢核数目112

第四节 自旋偶合与自旋系统112

一、自旋-自旋偶合112

二、核的等价性与自旋偶合系统116

第五节 核磁共振波谱仪及实验方法121

一、核磁共振仪121

二、实验方法122

第六节 核磁共振氢谱的解析122

一、核磁共振氢谱解析的一般程序122

二、解析示例123

第八章 核磁共振碳谱和二维核磁共振谱127

第一节 碳谱的特点及常见类型127

一、碳谱的基本特点127

二、常见的碳谱类型128

第二节 碳谱的化学位移131

一、影响碳谱化学位移的因素131

二、各类化合物13C的化学位移133

第三节 核磁共振碳谱解析的一般程序137

一、利用13 C-NMR谱进行结构分析的一般步骤137

二、解析示例137

第四节 二维核磁共振谱简介139

一、二维核磁共振谱类型139

二、常用二维核磁共振谱解析简介139

第九章 质谱法144

第一节 基本原理与仪器简介144

一、基本原理144

二、质谱仪的主要部件144

三、质谱仪的主要性能指标148

四、质谱的表示方式149

第二节 离子的主要类型150

一、分子离子150

二、同位素离子151

三、碎片离子152

四、亚稳离子152

第三节 离子的裂解类型152

一、共价键断裂方式152

二、离子的裂解类型153

三、常见有机化合物裂解规律155

第四节 质谱解析159

一、分子离子峰的确定159

二、分子式的确定160

三、质谱解析步骤及示例161

第十章 波谱综合解析165

第一节 综合解析方法165

一、综合解析对分析试样的要求165

二、综合解析中常用的波谱学方法165

第二节 综合解析的一般程序166

一、分子式的确定166

二、结构式的确定167

三、结构的验证167

第三节 综合解析示例167

第十一章 色谱法概论178

第一节 概述178

一、色谱法历史178

二、色谱法的相关名词179

三、色谱法分类179

第二节 色谱分离过程简介180

第三节 色谱分析中的重要参数180

一、色谱流出曲线180

二、色谱分析中的一些重要参数183

第四节 分配等温线184

一、三种分配等温线185

二、样品上样量对保留值的影响185

三、减小非线性等温线产生的色谱峰拖尾和前伸185

第五节 色谱法基本理论186

一、塔板理论186

二、速率理论189

三、分离度(Rs)192

四、色谱分离方程式192

第十二章 经典液相色谱196

第一节 吸附色谱法196

一、基本原理196

二、常用吸附剂及其性质197

三、流动相(洗脱剂)198

四、色谱条件的选择198

五、经典吸附柱色谱操作199

六、应用200

第二节 分配色谱法200

一、基本原理200

二、固定相201

三、色谱条件的选择201

四、分配柱色谱操作202

五、应用202

第三节 离子交换色谱法202

一、离子交换平衡203

二、离子交换树脂203

三、操作方法204

四、应用205

第四节 分子排阻色潽法205

一、基本原理205

二、凝胶的分类207

三、实验操作207

四、应用208

第五节 聚酰胺色谱法208

一、基本原理209

二、应用210

第六节 平面色谱法210

一、平面色谱概述210

二、平面色谱基本原理211

三、薄层色谱212

四、纸色谱法215

第十三章 气相色谱法217

第一节 基本原理217

一、气相色谱法基本原理及特点217

二、气相色谱仪的基本流程及结构218

第二节 进样口及进样方式219

一、分流/不分流进样口219

二、填充柱进样口220

三、其他类型进样口220

四、进样方式221

第三节 色谱柱221

一、填充柱221

二、毛细管色谱柱224

第四节 检测器225

一、检测器的分类与要求225

二、热导检测器227

三、氢焰离子化检测器228

四、电子捕获检测器229

五、火焰光度检测器229

六、氮磷检测器230

第五节 色谱分离条件的选择230

一、气相色谱速率理论230

二、操作条件的选择232

第六节 定性与定量分析234

一、定性分析234

二、定量分析236

第七节 现代气相色谱法简介239

一、气相色谱-质谱联用239

二、顶空气相色谱241

三、裂解气相色谱法241

第八节 应用与示例242

一、中药成分的定性分析242

二、药效物质及药用辅料的定量分析242

三、溶剂残留分析243

四、体内药物分析243

第十四章 高效液相色谱法245

第一节 概述245

第二节 高效液相色谱仪245

一、基本组成245

二、高压输液系统246

三、进样系统249

四、分离系统250

五、检测器250

第三节 高效液相色谱法中的速率理论254

一、柱内展宽254

二、柱外展宽255

第四节 各类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方法256

一、吸附色谱法256

二、化学键合相色谱法256

三、离子对色谱法259

四、空间排阻色谱法260

五、其他色谱法261

第五节 流动相及洗脱方式261

一、对流动相溶剂的一般要求261

二、常用流动相溶剂的性质261

三、洗脱方式264

第六节 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264

一、定性分析264

二、定量分析265

第七节 超高效液相色谱简介265

一、理论基础265

二、实现超高效液相色谱的必要条件266

三、应用前景266

第八节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简介267

一、仪器组成原理267

二、实验条件的选择267

三、定性、定量分析267

第九节 应用示例268

第十五章 高效毛细管电泳与毛细管电色谱270

第一节 基本原理271

一、基本概念271

二、分离原理272

三、分析参数273

第二节 高效毛细管电泳分离模式274

一、毛细管区带电泳275

二、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275

三、毛细管凝胶电泳276

四、毛细管等电聚焦电泳276

五、毛细管等速电泳276

六、非水毛细管电泳276

第三节 高效毛细管电泳仪277

一、高压电源277

二、毛细管277

三、进样方法277

四、缓冲液池277

五、检测器278

第四节 毛细管区带电泳分离条件的选择278

一、缓冲溶液的选择278

二、工作电压的选择278

三、添加剂的选择278

第五节 毛细管电泳的应用与示例279

第六节 毛细管电色谱简介280

一、基本原理280

二、保留机理281

三、仪器构造281

四、应用展望28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