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徐复观文集 修订本 3卷 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李维武编 著
- 出版社: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 ISBN:7216033582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21页
- 文件大小:66MB
- 文件页数:329页
- 主题词:社会科学 文学思想史 儒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徐复观文集 修订本 3卷 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3
序3
再版序9
第一章 生与性——中国人性论史的一个方法上的问题12
一12
二13
三17
第二章 周初宗教中人文精神的跃动19
一、概述19
二、周初文化的系属问题19
三、敬的观念之出现21
四、原始宗教的转化24
五、周初人文精神对人性论的妊育及其极限27
第三章 以礼为中心的人文世纪之出现,及宗教之人文化——春秋时代(纪前七二二一四八○年)30
一、周室厉幽时代宗教权威之坠落及其原因30
二、礼与彝的问题33
三、春秋时代是以礼为中心的人文世纪35
四、宗教的人文化38
五、性字之流行及向人性论的进展41
第四章 孔子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及其性与天道45
一、孔子在中国文化史上之地位45
二、《论语》中两个性字的问题52
三、孔子对传统宗教的态度及性与天道的融合54
四、仁是融合性与天道的真实内容59
第五章 从命到性——《中庸》的性命思想66
一、《中庸》文献的构成及其时代66
二、第二十章的问题68
三、《中庸》上篇思想的背景与结构69
四、释中庸71
五、命与性73
六、性与道74
七、道与教75
八、释慎独76
九、释中和78
十、程伊川与中和思想的曲折79
十一、朱元晦与中和思想的曲折83
十二、下篇成篇的时代问题85
十三、上下篇的关连89
十四、诚与仁90
十五、诚的展开92
十六、诚与明93
第六章 从性到心——孟子以心善言性善97
一、性善说是文化长期发展的结果97
二、性善之性的内容的限定98
三、心善是性善的根据102
四、恶的来源问题104
五、由心之存养扩充的工夫以尽心知性知天106
六、由心善到践形109
七、与告子争论之一——性善及性无善恶111
八、与告子争论之二——义内义外问题113
第七章 阴阳观念的介入——《易传》中的性命思想117
一、孔门性命思想发展中之三派117
二、《易》与《易传》118
三、《乾·彖传》及《系辞》中的性命思想120
四、《说卦》的性命思想122
五、《易传》对《易》的原始性地宗教的转换124
六、《易传》性命思想中的问题126
第八章 从心善向心知——荀子经验主义的人性论130
一、荀子思想的经验地性格130
二、天人分途131
三、荀子所说的性的内容及性恶论的根据133
四、由恶向善的通路——心知138
五、知以后的工夫及师法的重要性143
六、荀子性恶论中的问题147
第九章 先泰儒家思想的综合——大学之道151
一、概述151
二、从古代学制看《大学》的成篇时代152
三、从《大学》的思想内容看它的直接来源156
四、原义试探158
五、朱元晦的《大学新本》问题165
六、王阳明对朱元晦的争论169
第十章 历史的另一传承——墨子的兼爱与天志176
一176
二178
三181
第十一章 文化新理念的开创——老子的道德思想之成立183
一、老子思想的时代背景183
二、道的创生过程——宇宙论185
三、人向道德的回归——人生论190
四、道德的政治论196
第十二章 老子思想的发展与落实——庄子的“心”200
一、与《庄子》有关的问题200
二、《庄子》重要名词疏释之一——道,天,德204
三、《庄子》重要名词疏释之二——情,性,命206
四、《庄子》重要名词疏释之三——形,心,精神210
五、庄子对精神自由的祈向216
六、思想的自由问题222
七、死生的自由问题224
八、政治的自由问题226
第十三章 道家支派及其末流的心性思想230
一、道家的正宗与支派230
二、杨朱及《列子》中的《杨朱篇》231
三、由田骈、慎到的道与法的结合到韩非238
四、《吕氏春秋》的本生贵生243
五、宋钘、尹文与《管子》中的道家思想245
第十四章 结论——精神文化在开创时期的诸特性251
附录一 有关老子其人其书的再检讨255
一、有关本问题材料批判上的若干基本观点问题255
二、重新检讨先秦有关资料257
三、重新检讨《史记·老子列传》264
四、由现行《老子》以考查其作者及其传承268
附录二 阴阳五行及其有关文献的研究277
一、从文字学上看阴阳二字之原始意义277
二、《诗经》中的阴阳观念278
三、春秋时代阴阳观念之演变279
四、春秋时代的五行观念282
五、我对《今文尚书》在文献上的一般看法285
六、《甘誓》的成立时代及其中的五行问题288
七、《洪范》的成立时代及其中的五行问题291
八、战国时代阴阳观念的演变与《易传》的发展301
九、《易传》与道家的关系305
十、战国时代五行观念的演变与邹衍306
十一、阴阳五行进一步的融合——从《吕氏春秋》到董仲舒310
补记317
热门推荐
- 109113.html
- 2812461.html
- 1205569.html
- 1649914.html
- 590134.html
- 568613.html
- 1427112.html
- 2487249.html
- 738361.html
- 16444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07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164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644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734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4854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1186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282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045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528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20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