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刑法总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余振华著 著
- 出版社: 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
- ISBN:9789571455228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616页
- 文件大小:147MB
- 文件页数:64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刑法总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刑法基础论1
第一章 刑法与刑法学2
第一节 刑法的意义2
第二节 刑法的种类3
第三节 刑法的机能6
第一项 规范行为9
第二项 保护法益10
第三项 保障人权11
第四节 刑法的性质12
第一项 刑法的法律定位12
第二项 刑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13
第五节 刑法学的概念15
第一项 刑法学的分类15
第二项 刑法学的研究方法16
第二章 刑法与刑法理论的演进17
第一节 刑法理论的演进17
第一项 启蒙时代的刑法思想17
第二项 前期古典学派的刑法理论19
第三项 后期古典学派的刑法理论21
第四项 近代学派的刑法理论22
第五项 现代的刑法理论23
第二节 现代刑法理论的基本思想25
第一项 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25
第二项 现实主义与表征主义26
第三项 非决定论与决定论27
第三节 我国刑法的沿革28
第一项 旧刑律时代28
第二项 现行法时代29
第三项 最近修法后的新刑法时代30
第三章 刑法的基本原则31
第一节 罪刑法定主义32
第一项 罪刑法定主义的概念32
第二项 罪刑法定主义的沿革32
第三项 罪刑法定主义的理论基础35
第四项 罪刑法定主义的衍生原则36
第二节 谦抑主义43
第三节 责任主义44
第四章 刑法的解释46
第一节 刑法解释的概念47
第二节 刑法的一般解释48
第一项 文理解释49
第二项 目的论解释49
第三项 体系论解释50
第四项 合宪性解释50
第五项 历史解释51
第三节 刑法的立法解释53
第一项 以上、以下、以内53
第二项 公务员53
第三项 公文书58
第四项 重伤59
第五项 性交62
第六项 电磁纪录63
第五章 刑法的适用范围65
第一节 时间的适用范围66
第一项 禁止溯及既往的原则66
第二项 行为后法律有变更的意义67
第三项 法律变更的适用原则70
第四项 我国刑法的适用原则72
第五项 我国实务的新运作75
第二节 场所的适用范围80
第一项 立法主义80
第二项 我国刑法的立场81
第三项 外国判决的效力88
第三节 人的适用范围88
第一项 国内法上的例外88
第二项 国际法上的例外91
第二篇 犯罪论93
第一章 犯罪与犯罪论体系94
第一节 犯罪的概念94
第一项 犯罪的意义96
第二项 犯罪的成立要件96
第三项 犯罪的本质98
第四项 犯罪的种类100
第二节 犯罪论的体系103
第一项 犯罪论体系的概念103
第二项 犯罪论体系的构成104
第三节 行为的概念107
第一项 行为概念的机能108
第二项 行为概念的学说109
第三项刑法上行为的解释114
第二章 构成要件论117
第一节 构成要件的概念117
第一项 构成要件的机能118
第二项 构成要件的种类120
第三项 构成要件要素的种类122
第二节 行为主体123
第一项 自然人124
第二项 法人126
第三节 行为客体与保护客体132
第一项 行为客体132
第二项 保护客体133
第四节 行为与结果136
第一项 行为的概念136
第二项 结果的概念137
第三项 行为与结果的犯罪类型139
第五节 因果关系145
第一项 因果关系的概念145
第二项 条件关系148
第三项 因果关系的理论151
第四项 因果关系的问题类型160
第六节 构成要件故意161
第一项 故意的意义162
第二项 故意的种类164
第三项 故意的犯罪论体系地位167
第七节 构成要件过失170
第一项 过失犯的概念171
第二项 过失的内涵173
第三项 过失的种类176
第四项 有认识过失与未必故意的区别179
第五项 复数行为人的过失竞合183
第六项 可容许的危险186
第七项 信赖原则188
第八节 不作为犯194
第一项 不作为犯的意义194
第二项 不纯正不作为犯的成立要件195
第三项 作为义务的犯罪论体系地位202
第四项 作为义务的错误203
第九节 构成要件错误204
第一项 构成要件错误的意义205
第二项 具体事实的错误207
第三项 抽象事实的错误212
第三章 违法性论214
第一节 违法性的概念214
第一项 违法性的意义215
第二项 违法性的立论基础216
第二节 违法性的判断223
第一项 违法性判断的意义223
第二项 违法性判断的标准224
第三节 阻却违法事由225
第一项 阻却违法事由的意义225
第二项 阻却违法事由的理论根据226
第四节 依法令的行为229
第一项 公务员职务行为的阻却违法230
第二项 私人权利义务行为的阻却违法232
第五节 业务上正当行为235
第一项 业务上正当行为的意义235
第二项 业务上正当行为的种类236
第六节 正当防卫236
第一项 正当防卫的意义237
第二项 正当防卫的成立要件238
第三项 挑拨防卫245
第四项 偶然防卫248
第七节 紧急避难250
第一项 紧急避难的意义250
第二项 紧急避难的成立要件251
第三项 自招危难256
第八节 超法规阻却违法事由258
第一项 得被害人的承诺258
第二项 义务冲突263
第三项 可罚的违法性264
第四项 安乐死266
第九节 阻却违法事由情状的错误270
第一项 阻却违法事由情状错误的概念270
第二项 误想防卫271
第四章 责任论275
第一节 责任论的基础276
第一项 责任的意义277
第二项 责任的本质278
第二节 责任能力280
第一项 责任能力的概念280
第二项 责任能力的种类281
第三节 原因自由行为285
第一项 原因自由行为的意义285
第二项 原因自由行为的理论根据287
第四节 违法性认识288
第一项 违法性认识的意义288
第二项 违法性认识的内涵289
第三项 违法性认识的体系地位292
第五节 违法性错误293
第一项 违法性错误的概念293
第二项 违法性错误的评价295
第三项 无法避免错误的判断标准296
第六节 期待可能性299
第一项 期待可能性的意义299
第二项 期待可能性的理论形成299
第三项 期待可能性的体系地位302
第四项 期待可能性的判断标准303
第五项 期待可能性的错误307
第五章 未遂犯论309
第一节 未遂犯的概念310
第一项 犯罪的发展阶段310
第二项 未遂犯的分类312
第三项 未遂犯的处罚根据313
第二节 普通未遂犯315
第一项 普通未遂犯的意义315
第二项 普通未遂犯的成立要件316
第三项 著手实行的判断标准317
第三节 中止犯319
第一项 中止犯的意义319
第二项 中止犯的成立要件324
第三项 准中止犯的内涵325
第四项 正犯或共犯中止的内涵328
第四节 不能犯333
第一项 不能犯的意义333
第二项 不能犯的内涵335
第三项 不能犯的学说337
第四项 不能犯的类型与思考341
第五项 不能犯的危险判断345
第六章 正犯与共犯论349
第一节 正犯与共犯的概念350
第一项 正犯与共犯的意义与种类350
第二项 正犯与共犯的立法体例352
第三项 正犯与共犯的区别355
第四项 正犯与共犯的关系366
第五项 共犯的处罚根据369
第二节 间接正犯371
第一项 间接正犯的意义371
第二项 间接正犯的理论根据372
第三项 间接正犯的成立态样375
第四项 间接正犯的著手实行378
第三节 共同正犯381
第一项 共同正犯的意义381
第二项 共同正犯的成立要件383
第三项 共同正犯的本质387
第四项 共谋共同正犯391
第五项 承继的共同正犯395
第六项 过失的共同正犯397
第七项 结果加重犯的共同正犯402
第八项 共同正犯的其他类型406
第四节 教唆犯409
第一项 教唆犯的意义409
第二项 教唆犯的成立要件412
第三项 教唆犯的类型415
第五节 帮助犯419
第一项 帮助犯的意义419
第二项 帮助犯的成立要件420
第三项 帮助犯的类型424
第六节 身分犯的参与426
第一项 身分犯的参与问题426
第二项 身分犯的意义428
第三项 纯正身分犯的参与430
第四项 不纯正身分犯的参与430
第五项 身分犯参与的实务见解431
第七节 参与关系的脱离435
第一项 参与关系脱离的意义435
第二项 共同正犯关系的脱离436
第三项 共犯关系的脱离438
第七章 罪数论440
第一节 罪数的概念441
第一项 罪数的意义441
第二项 罪数的判断标准442
第二节 本质上一罪445
第一项 法条竞合445
第二项 包括一罪452
第三项 不罚的前行为与不罚的后行为460
第三节 科刑上的一罪462
第一项 想像竞合462
第二项 牵连关系的罪数问题469
第三项 连续行为的罪数问题472
第四节 数罪并罚478
第一项 数罪并罚的意义478
第二项 数罪并罚的成立要件479
第三项 数罪并罚的处断方法481
第三篇 刑罚与保安处分485
第一章 刑罚的概念487
第一节 刑罚的基本思想487
第一项 刑罚的意义487
第二项 刑罚的本质487
第三项 刑罚的目的489
第二节 刑罚权的基本思想489
第一项 刑罚权的意义489
第二项 刑罚权发生的条件491
第三节 刑罚的种类493
第一项 死刑494
第二项 自由刑497
第三项 财产刑498
第四项 名誉刑502
第二章 刑罚的适用504
第一节 刑罚适用的概念504
第二节 法定刑的轻重504
第三节 法定刑的加重与减轻505
第一项 法定刑的加重506
第二项 法定刑的减轻506
第三项 累 犯508
第四项 自首514
第四节 量刑518
第一项 量刑的意义518
第二项 量刑的标准518
第三章 刑罚的执行525
第一节 刑罚执行的意义525
第二节 各种刑的执行526
第一项 死刑的执行526
第二项 自由刑的执行527
第三项 财产刑的执行534
第三节 缓刑538
第一项 缓刑的意义538
第二项 缓刑的要件539
第三项 缓刑宣告的附带命令542
第四项 缓刑的撤销544
第五项 缓刑的效力545
第四节 假释546
第一项 假释的意义546
第二项 假释的要件547
第三项 假释的撤销551
第四项 假释的效力552
第五项 假释的程序552
第四章 刑罚的消灭554
第一节 刑罚消灭的意义554
第二节 赦免554
第一项 赦免的意义554
第二项 赦免的种类555
第三节 时效556
第一项 追诉权的时效556
第二项 行刑权的时效559
第五章 保安处分562
第一节 保安处分的概念562
第一项 保安处分的意义562
第二项 保安处分的本质563
第三项 刑罚与保安处分的区别565
第二节 保安处分的种类566
第一项 感化教育567
第二项 监护569
第三项 禁戒572
第四项 强制工作575
第五项 强制治疗577
第六项 保护管束580
第七项 驱逐出境584
第三节 保安处分的宣告与执行586
第一项 保安处分的宣告586
第二项 保安处分的免除执行586
第三项 保安处分的时效587
参考文献589
名词索引593
热门推荐
- 2468366.html
- 1361288.html
- 1867372.html
- 1378786.html
- 684243.html
- 3269568.html
- 2684753.html
- 3275039.html
- 1311368.html
- 6093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3940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508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960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930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756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082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920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4830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4073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543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