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平原地区集体林权制度变迁与绩效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平原地区集体林权制度变迁与绩效研究
  • 刘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 ISBN:9787503867224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19页
  • 文件大小:52MB
  • 文件页数:231页
  • 主题词:平原-集体林-产权制度-研究-中国;平原-集体林-经济绩效-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平原地区集体林权制度变迁与绩效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导论1

1.1问题的提出1

1.1.1平原地区集体林权制度变迁历史上循环往复1

1.1.2平原地区集体林权制度变迁与林业发展密切相关2

1.1.3平原地区新一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研究成果不足3

1.2研究意义4

1.2.1理论意义4

1.2.2现实意义4

1.3已有述评4

1.4研究界定和研究方案9

1.4.1概念界定9

1.4.2本书结构10

1.4.3本书创新11

第2章 研究框架13

2.1研究框架构建13

2.1.1制度绩效的发生机理13

2.1.2分析框架的构建16

2.2关于研究框架的解释18

2.2.1有关产权变动和制度变迁18

2.2.2有关激励类型和林权制度绩效20

2.3研究假说22

2.4研究的方法与数据25

2.4.1研究方法25

2.4.2数据来源25

2.4.3样本点概况26

2.5本章小结28

第3章 平原地区集体林权制度变迁29

3.1林业资源及平原地区林业概况29

3.1.1我国林业资源概况29

3.1.2平原地区林业概况29

3.2平原地区林业及林权特殊性分析30

3.2.1平原林分布30

3.2.2平原农区和南方集体林区林权制度比较31

3.2.3平原农区林权制度和农地产权制度比较42

3.3平原地区集体林权制度变迁:以河南平原地区为例44

3.3.1改革开放前的集体林权制度变迁(1949~1977)44

3.3.2“三定”时期的集体林权制度变迁(1978~1996)52

3.3.3四荒拍卖、林业工程及二权分离时期集体林权制度变迁(1997~2006)58

3.3.4新一轮集体林权制度变迁(2007~)64

3.3.5历年集体林权制度变迁总结77

3.4本章小结82

第4章 林权制度的绩效分析:私有产权变动角度84

4.1理论框架:有关林权私有化的争论84

4.2研究假说1的提出87

4.3数据来源及描述分析88

4.3.1数据来源88

4.3.2描述分析88

4.4变量定义与模型选择89

4.4.1变量定义89

4.4.2模型设定91

4.5模型检验与结果解释93

4.5.1模型检验93

4.5.2结果解释94

4.6本章小结94

第5章 林权制度的绩效分析:参与主体态度取向96

5.1理论框架:不同参与主体及态度与行为96

5.2研究假说2的提出100

5.3数据来源与问卷设计100

5.3.1数据来源100

5.3.2问卷设计101

5.4问卷分析101

5.5结果解释113

5.6本章小结115

第6章 林权制度的绩效分析:农户种植意愿研究117

6.1理论框架:基于Elinor Ostrom的IAD延伸模型117

6.2研究假说3的提出119

6.3数据来源与模型设定120

6.3.1数据来源120

6.3.2模型设定121

6.4变量定义与描述分析121

6.4.1变量定义121

6.4.2变量统计描述123

6.5模型检验与结果解释124

6.5.1模型回归检验1124

6.5.2结果解释1125

6.5.3多元均值F检验127

6.5.4模型分主体类别回归2129

6.5.5结果解释2129

6.6.6模型检验2130

6.6本章小结131

第7章 林权制度的绩效分析:农户林木种植角度134

7.1理论框架:制度与林农林木种植行为134

7.2研究假说4的提出135

7.3模型选择及数据来源136

7.3.1模型选择136

7.3.2数据来源136

7.4变量选取及变量描述137

7.4.1变量定义137

7.4.2自变量描述139

7.5模型检验与结果解释144

7.5.1模型检验145

7.5.2结果解释146

7.6本章小结147

第8章 林权制度的绩效分析:农户生产性投资角度148

8.1理论框架:制度与林农生产性投资行为148

8.2理论框架:研究假说5的提出149

8.3模型选择及数据来源149

8.3.1模型选择149

8.3.2数据来源150

8.4变量定义与描述分析150

8.4.1变量定义150

8.4.2模型的改进151

8.4.3自变量描述分析152

8.5模型检验与结果解释153

8.5.1模型检验153

8.5.2结果解释154

8.6本章小结155

第9章 结论与讨论156

9.1结论156

9.1.1理论方面156

9.1.2实证方面158

9.2进一步讨论159

9.2.1国内外经验借鉴159

9.2.2几个需要思考的问题163

9.2.3林权制度要体现公平与效率的有机统一171

9.2.4重视“域外效应”,强调和谐发展175

9.3对策建议177

参考文献179

附录188

附录1我国林权制度及林业政策演进表188

附录2改革开放以来三次重大林权制度改革内容对比191

附录3河南省平原县类型193

附录4河南省及平原地区相关林权制度演进194

附录5平原地区集体林权制度变迁案例——漯河市200

附录6平原地区集体林权制度变迁案例——周口市203

附录7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2007年11月)206

附录8河南林业生态省(生态河南)建设规划大纲(2008~2012年)21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