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每天一堂国学课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每天一堂国学课
  • 程门立雪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ISBN:9787115286062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13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225页
  • 主题词:国学-基本知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每天一堂国学课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国家政治1

“三皇五帝”都是谁3

“德兼三皇,功过五帝”的皇帝3

皇帝坟墓的专门称谓——陵4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5

“万岁”一词原是欢呼语5

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6

汉朝为何分“东”、“西”7

皇袍不一定都是黄色7

龙袍上的九条龙8

皇帝之妻称为“后”9

女主“临朝称制”9

“立子杀母”的规矩10

第二章 职官制度13

三公九卿的含义15

以官职作为姓氏——“司马”16

丞相的秘书处——十三曹17

“三省六部制”的具体内涵17

被人误解的“洗马”18

明清武职——提督19

汉代刺史制度的作用20

军事特务机构——锦衣卫21

明清“大学士”也称“中堂”21

古代官员的品阶22

官员居丧——丁忧23

丁忧制度的延伸——“夺情”24

宦官掌权的东、西厂24

带有学术色彩的官署——翰林院25

第三章 教育科举27

古代的学制29

战国时期的高等学府——稷下学宫30

古代女子的教科书30

最早创办私学的人——孔子31

孔门十哲32

孔子最器重的弟子——颜回33

白发苍苍的“童生”33

大魁天下——状元34

中央官学机构——国子监35

古代学生放暑假吗36

威风凛凛的“武状元”37

中国古代“四大书院”37

第四章 法律文化39

“法”与“律”并不同41

宽松的元代法律41

古代的婚姻法——七出42

秋后问斩和斩立决43

大赦天下44

断狱原则——“比”、“例”45

赎刑——花钱赎罪45

少女上书废除“肉刑”46

免死金牌——丹书铁券46

最严重的犯罪——不孝47

第五章 伦理道德49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四维八德51

五种人际关系——五伦51

长幼次序——伯、仲、叔、季52

古代的行为准则——三纲五常52

饿死事小,失节事大53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54

内圣修养方法——慎独54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55

古代妇女的精神枷锁——三从四德56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56

第六章 称谓文化59

上古的姓和氏不是一回事61

“我”在古代是一种兵器62

未婚女孩的专有称谓——黄花闺女62

凶悍老婆的称呼——河东狮吼63

标榜个性的别号64

“驸马”的由来64

女英雄的称呼——巾帼英雄65

创始人的称谓——鼻祖66

“千金”一词本指男儿66

女婿被称为“金龟婿”的由来67

第七章 民俗节日69

庆祝婴儿满月的习俗71

“抓周”的礼俗71

“正月不剃头”的缘由72

缠脚的习俗73

古代冠礼的仪式73

“福”字倒贴的由来74

“本命年”的习俗75

古代结婚的讲究76

过生日吃寿面的习俗76

“端午节”的来历77

七夕的习俗78

除夕之夜的习俗78

第八章 经济赋役81

井田制名称的来历83

“均输”与“平准”83

春秋时期的田赋制度——初税亩84

休养生息政策85

不公平的人头税86

被强迫的无偿劳动——徭役86

均田制87

租庸调制88

两税法89

兵民合一制度——保甲法89

一条鞭法90

摊丁入亩的政策91

第九章 衣食住行93

古代“衣”和“裳”的不同95

“唐装”的演变95

旗袍名称的由来96

“五谷不分”中的“五谷”97

东坡肉的来历97

食材中的珍品——“八珍”98

“过桥米线”的传说99

门当与户对99

“登堂入室”中的“堂”和“室”100

“太师椅”与太师的关系100

古代对抬轿子的人数规定101

古老的船型——沙船102

第十章 古典文学103

阐述心灵的文学体裁——诗105

联句共韵——绝句105

通押一韵——律诗106

屈原所创造的诗体——楚辞107

可以演奏的诗体——乐府诗107

体物写志——赋108

传录奇闻——唐传奇109

记述神仙鬼怪的志怪小说109

散文发展的转折点——古文运动110

文学革新——宋代诗文革新运动111

绮罗香泽——花间词派112

婉转柔美——婉约派112

恢弘雄放——豪放派113

第十一章 经史典籍115

十三部儒家经典——十三经117

古代的政治哲学经典——《尚书》117

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118

中国第一部完整的编年体史书——《左传》119

周公旦经典之作——《周礼》120

半部《论语》治天下120

四书之一——《孟子》121

伦理学著作——《孝经》122

万经之王——《道德经》123

兵学圣典——《孙子兵法》123

中国的第一部词典——《尔雅》124

纪传体史书的鼻祖——《史记》125

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126

文、史巨著——《三国志》126

中国第一部编年体断代史——《春秋》127

鉴于往事,资于治道——《资治通鉴》128

中国第一部国别史著作——《国语》129

第十二章 天文历法131

测天仪器——圭表133

唐代的天文学家——李淳风133

“三垣”与“四象”134

二十八宿134

《太初历》135

分野136

干支计时纪年136

二十四节气137

农历138

日晷138

漏刻139

十二生肖140

《甘石星经》140

《步天歌》141

测定子午线的人——一行141

第十三章 宗教信仰143

佛教——“大乘”、“小乘”之分145

佛教三宝——佛宝、法宝、僧宝145

如来就是“佛”146

四大菩萨147

高僧大德的遗骨——“舍利”147

解铃还须系铃人148

我国第一所官修寺院——白马寺149

土地神的由来149

道教的始祖——老子150

门神的由来151

全真七子151

第十四章 书画艺术153

五体书之首——篆书155

隶书的起源155

笔画平直——楷书156

结构简省——草书157

蔡邕创造的“飞白书”157

笔之四德158

颜筋柳骨159

永字八法159

文房四宝——笔、墨、纸、砚160

漆画160

人物画161

山水画162

花鸟画162

工笔画163

写意画164

第十五章 音乐戏曲165

六代乐舞167

亡国音乐——靡靡之音167

乱世之音——郑卫之音168

为何要称“五音不全”169

古代的定音方法——十二律169

下里巴人170

阳春白雪170

霓裳羽衣舞171

知音难觅——《高山流水》172

国粹——京剧173

中国第二大剧种——越剧173

河南梆子——豫剧174

川剧中的“变脸”174

自唱自乐——黄梅戏175

第十六章 建筑园林177

修建万里长城的目的179

天下第一关——山海关179

有9999间房的北京故宫180

皇家园林——颐和园181

最大的坛庙建筑——天坛182

清凉行宫——避暑山庄183

石窟艺术宝库——龙门石窟183

北京人住的四合院184

平遥古城185

世界屋脊上的明殊——布达拉宫185

江南三大名楼186

华北四宝之一——赵州桥187

第十七章 医药养生189

“岐黄之术”——中医学191

行医被称为“悬壶”的由来191

27年成一书——《本草纲目》192

华佗的五禽戏193

“牵机药”的名称来历193

我国最早记录病历的人194

清代的御药房195

古代对医生的称呼195

铃医——游走四方的民间医生196

我国古代有医院吗197

病入膏肓——“膏肓”是什么197

御医——皇室的专门医生198

“虎撑”——古代行医者的护身符199

第十八章 成语典故201

项羽“无颜见江东父老”203

王羲之的字——入木三分203

争相围观的后果——看杀卫玠204

“纸上谈兵”的赵括205

“十二金牌”的来历205

“一字之师”的说法206

“糟糠之妻”的由来207

两家联姻称为“秦晋之好”208

“宋襄之仁”要不得208

刘禅“乐不思蜀”209

“江郎才尽”中的“江郎”是指谁210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211

参考文献21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