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晏阳初“平民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基于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的视角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张颖夫著 著
- 出版社: 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
- ISBN:7536748057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491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50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晏阳初“平民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基于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的视角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与缘起1
一、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产生的国际、国内背景1
(一)国际背景1
(二)国内背景11
二、缘起:“三C”与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的形成26
(一)孔子(Confucius)对晏阳初思想的影响27
(二)基督(Christ)对晏阳初思想的影响36
(三)苦力(Coolie)对晏阳初思想的影响50
第二章 晏阳初“平民教育”的实践58
一、第一阶段(1920~1926年):以扫盲为中心的识字教育58
(一)平民教育运动的展开59
(二)识字教育课本及课外读物的选择60
(三)识字教育首站——湖南长沙64
(四)识字教育在山东烟台、浙江嘉兴、湖北武汉等地的迅速推广66
(五)识字教育在军队中的传播70
(六)中华平民教育促进总会成立72
二、第二阶段(1926~1937年):以乡村教育为经、乡村建设为纬的河北定县实验74
(一)晏阳初选择河北定县作为实验区的原因75
(二)定县实验的准备77
(三)定县实验的内容88
(四)定县实验推行的方法与步骤107
(五)定县实验的结果120
三、第三阶段(1937~1940年):以抗战教育为核心的县政、省政改革131
(一)在湖南衡山、四川新都等地的县政改革与抗战教育132
(二)在湖南、四川的省政改革与抗战教育141
四、第四阶段(1940~1949年):以创办中国乡村建设学院,培养乡村建设人才为中心的大学教育改革154
(一)私立乡村建设育才院154
(二)中国乡村建设学院158
(三)改革大学教育,为乡村建设培养实用人才162
五、第五阶段(1950~1990年):以培养国际乡村改造人才为中心的国际乡村改造176
(一)协助菲律宾推行乡村改造176
(二)国际乡村改造学院(IIRR)184
六、晏阳初“平民教育”运动在国内外的影响200
(一)在国内的影响200
(二)在国外的影响211
第三章 晏阳初“平民教育”的理论232
一、教育主体论232
(一)历史上教育主体的认识和形成233
(二)晏阳初对教育主体的论述236
(三)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晏阳初平民教育主体论对当代农村教育的启示247
二、教育价值论256
(一)教育价值与人的价值256
(二)晏阳初对教育价值的论述261
(三)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晏阳初平民教育价值论对当代农村教育的启示265
三、教育目的论271
(一)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永恒的追求272
(二)晏阳初对教育目的的论述276
(三)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晏阳初平民教育目的论对当代中国农村教育的启示284
四、教育公平论289
(一)教育公平与人的发展289
(二)晏阳初对教育公平的论述294
(三)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的背景下,晏阳初平民教育公平论对中国教育的启示301
五、教师道德论308
(一)道德人格在人全面发展中的作用及其社会价值308
(二)晏阳初对教师道德的论述310
(三)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的背景下,晏阳初教师道德论对当代中国教育的启示317
六、课程教学论323
(一)课程模式与教学理论323
(二)晏阳初对课程与教学的论述328
(三)在新农村建设和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晏阳初课程教学论对农村教育的启示344
第四章 晏阳初思想当代价值续论350
一、晏阳初信仰的当代价值351
(一)信仰:使命感的源泉,事业不竭的动力351
(二)博爱、进取、奉献精神是洗涤人心灵的良药364
(三)继承、融合和提升人类各种文化之精华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方向380
二、晏阳初作为一个纯粹知识分子的当代价值388
(一)独立思考与笃行实践:晏阳初及民国乡村教育运动中知识分子的选择388
(二)晏阳初——一个纯粹的知识分子393
(三)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更需要晏阳初式的知识分子403
三、晏阳初通过公民教育建立公民社会的当代价值409
(一)从“五四”时期公民观念的启蒙到晏阳初公民教育的实践410
(二)晏阳初认为通过公民教育建立公民社会是强国的根本413
(三)晏阳初的公民观与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视域下的公民教育418
四、晏阳初大教育观对解决“三农”问题的当代价值427
(一)晏阳初的大教育观428
(二)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从教育的视角审视“三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435
(三)晏阳初的大教育观为解决新农村建设中的“三农”问题提供新的视角440
结论455
主要参考文献461
后记490
热门推荐
- 2609895.html
- 113056.html
- 2206441.html
- 3709244.html
- 2552081.html
- 1661460.html
- 2809269.html
- 2012599.html
- 2787444.html
- 1531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0630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218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55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2554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7051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9894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725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491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41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589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