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资源型政府 公共管理的新模式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资源型政府 公共管理的新模式
  • 孟继民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0092676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32页
  • 文件大小:78MB
  • 文件页数:347页
  • 主题词:公共管理-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资源型政府 公共管理的新模式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一、可持续发展面临资源制约2

二、资源视角的政府角色定位2

三、资源导向的政府职能定位及模式变迁3

四、资源型政府的模式塑造4

五、政府管理服务的主要资源5

上篇资源型政府:形态变迁的研究视角与模式塑造12

第1章 资源型政府的研究视角及内容框架12

1.1问题的提出12

1.1.1政府与资源关系提供的研究视角13

1.1.2政府模式是政府与资源关系的表现形式14

1.1.3塑造资源型的政府模式14

1.2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15

1.2.1政府概念综述15

1.2.2资源理论简介19

1.2.3政府职能定位23

1.2.4政府模式类型26

1.3主要内容、基本框架和创新意义29

1.3.1主要内容29

1.3.2基本框架32

1.3.3创新意义34

第2章 政府与资源的关系定位及基础资源38

2.1政府与资源的关系39

2.1.1政府与资源的相互依赖39

2.1.2政府与资源产权制度及交易费用42

2.1.3政府在资源所有制中的主体地位45

2.2政府的职能和角色定位48

2.2.1政府公共管理职能定位48

2.2.2政府角色定位51

2.3政党执政和政府施政的基础资源56

2.3.1政治资源56

2.3.2经济资源58

2.3.3社会资源60

第3章 新中国政府模式的主流形态及变迁路径63

3.1政府施政的期间划分及其特征64

3.1.1管理体制初创期64

3.1.2经济体制转型期67

3.1.3和谐社会构建期69

3.2政府模式的主流形态70

3.2.1统治型模式70

3.2.2管制型模式71

3.2.3管理型模式72

3.2.4服务型模式73

3.3政府模式的变迁路径74

3.3.1统治型向管制型的转变75

3.3.2管制型向管理型的转变76

3.3.3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77

第4章 政府模式变迁与塑造的现实背景80

4.1不容乐观的资源态势80

4.1.1自然资源态势81

4.1.2社会资源态势87

4.2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资源利用特点90

4.2.1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91

4.2.2工业化峰期的资源利用特点93

4.3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与资源配置97

4.3.1基于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之路97

4.3.2面对国际化影响的资源配置100

第5章 政府的角色定位及目标模式103

5.1政府对资源的角色定位103

5.1.1政府是国家资源的拥有者103

5.1.2政府是公共资源的管理者106

5.1.3政府是一切资源的保护者108

5.2政府模式借鉴111

5.2.1借鉴国外政府模式111

5.2.2中外政府主导模式的比较和启示114

5.3政府体系创新与目标模式118

5.3.1政府体系创新面临的机遇118

5.3.2党政关系的创新和规范120

5.3.3资源型政府的资源定位123

5.3.4资源型政府的模式转型125

第6章 政府施政过程中的资源意识128

6.1政府定位中的资源意识129

6.1.1政府对资源的主体意识129

6.1.2政府对资源的主权意识130

6.1.3政府对资源的产权意识132

6.1.4政府对资源的民权意识134

6.2政府运行中的资源意识136

6.2.1资源节约意识136

6.2.2资源成本意识138

6.2.3资源效益意识139

6.3国家发展战略中的资源意识141

6.3.1资源忧患意识141

6.3.2资源危机意识144

6.3.3资源安全意识146

第7章 政府体系创新中的资源取向149

7.1政府体系中的互动机制150

7.1.1政府体系构成150

7.1.2政府体系的秩序与维持152

7.2行政区划调整中的资源取向155

7.2.1行政区划与资源配置155

7.2.2行政层级设置的现状及问题156

7.2.3基于资源的行政区划调整159

7.2.4省辖和直辖体制的改革实践162

7.3政府管理体制创新中的资源取向164

7.3.1创新资源导向型的政府职能164

7.3.2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的切入点166

7.3.3大部制改革中的资源因素168

第8章 政府管理手段中的资源政策171

8.1资源管理中的政策手段172

8.1.1政府的政策定位173

8.1.2现行资源政策分析175

8.1.3对应产权关系的资源政策177

8.2资源政策的所有制基础179

8.2.1明晰资源的权属关系180

8.2.2资财之源的国家所有182

8.2.3自然资源的“国有民用”184

8.3宏观资源政策的推进范例186

8.3.1推进循环经济快速发展187

8.3.2倡导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189

8.3.3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192

下篇资源型政府:利用管理的主要资源与相关问题198

第9章 人力资源的基本内涵、产权界定及价值体现198

9.1人力资源概述198

9.1.1人力资源内涵198

9.1.2人力资源特性200

9.1.3人力资源的作用及地位202

9.2人力资源的管理基础205

9.2.1人力资源的产权构成207

9.2.2人力资源的权属关系209

9.2.3人力资源所有制的体现210

9.3人力资源的价值体现212

9.3.1优化人力资源配置213

9.3.2发挥人力资源作用215

9.3.3提高人力资源质量218

9.3.4强化人力资源保护221

第10章 财力资源的功能定位、税收理论及利用管理224

10.1创新公共财政的功能定位225

10.1.1公共财政是公有制经济的主体225

10.1.2公共财政与公有资产的关系226

10.1.3公共财政与社会制度的关系228

10.2基于资源所有制的收税理论229

10.2.1传统税收理论概述230

10.2.2资源视角的税收起源及其本质232

10.2.3基于资源权的税收依据234

10.2.4考虑资源因素的课税对象236

10.2.5资源导向型的税收体制238

10.3强化货币资源的利用和管理242

10.3.1发挥货币资源的作用242

10.3.2完善货币资源市场体系244

10.3.3促进资本资源个人拥有权的实现246

10.3.4加强外资的利用和管理248

第11章 物力资源的优化配置、矿产开发及土地改革251

11.1人造形态的物质资源:基本内涵及优化配置252

11.1.1人造形态的有形物质资源253

11.1.2人造形态的无形物质资源255

11.1.3有形物质资源的优化配置257

11.1.4无形物质资源的优化配置259

11.2自然形态的矿产资源:建立安全开发的长效机制261

11.2.1采矿安全中的政府责任262

11.2.2规范采矿权是治本之道263

11.2.3完善保障安全的长效机制265

11.3复合形态的土地资源:“国有民用”乃治本之道266

11.3.1土地资源的所有制构成及根本性问题267

11.3.2土地资源“国有民用”是改革农村土地制度的有效路径269

11.3.3完善土地资源管理体制和配套机制271

第12章 信息资源与信息业及信息化273

12.1信息及信息资源概述273

12.1.1信息及信息的作用273

12.1.2信息资源及其管理的任务和目标275

12.1.3信息资源管理的方法和层次277

12.2公共信息资源的特性及管理279

12.2.1公共信息资源的内涵及管理特性279

12.2.2公共信息资源的多视角管理281

12.3发展信息业及完善信息市场监管284

12.3.1信息业发展及信息经济284

12.3.2信息市场及市场信息286

12.3.3完善信息工程市场监管288

12.4信息化及其作用与进程290

12.4.1信息化及其作用290

12.4.2抓住机遇推进信息化建设293

12.4.3促进信息化与产业化融合295

第13章 时空资源的概念、配置及管理298

13.1时空资源概念及其配置298

13.1.1时空资源概念298

13.1.2时间资源配置300

13.1.3空间资源配置302

13.2时间资源管理304

13.2.1管理个人时间资源304

13.2.2管理企业时间资源306

13.2.3管理政府时间资源307

13.2.4管理社会时间资源310

13.3空间资源管理311

13.3.1管理空间位置资源311

13.3.2管理空间航道资源313

13.3.3管理空间频率资源314

结论318

参考文献322

后记33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