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无机化学教程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宋其圣,孙思修编著 著
- 出版社: 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 ISBN:756072227X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460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477页
- 主题词:无机化学(学科: 高等学校) 无机化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无机化学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1.1 化学是一门古老的基础学科1
1.1.2 化学是一门应用学科1
1.1.3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理论和实验相结合的学科1
1.1 什么是化学1
1.1.4 化学研究的层次2
1.1.5 化学研究的对象2
1.2 化学变化的特征2
1.2.1 化学变化是质变2
1.3 化学实验的重要性3
1.4 化学的分支3
1.2.3 化学变化总是伴随有能量变化3
1.2.2 化学变化遵守质量守恒定律3
1.5 无机化学的重要性4
1.5.1 历史的简单回顾4
1.5.2 无机化学的分支4
1.5.3 目前无机化学的几个前沿领域4
1.6 有效数字6
1.6.1 有效数字的含义6
1.6.2 有效数字的规定6
1.7.1 常用国际基本单位7
1.7.2 常用导出单位7
1.7 化学常用的计量单位7
1.7.3 常用国际单位制词头8
1.7.4 几点注意的问题8
2.1 气体9
2.1.1 理想气体定律和理想气体9
2.1.2 道尔顿气体分压定律11
2.1.3 格拉罕姆气体扩散定律12
2.1.4 理想气体分子运动论12
2.1.5 实际气体状态方程14
2.2 液体15
2.2.1 液体的蒸发15
2.1.6 气体的液化和临界现象15
2.2.2 液体的凝固16
2.3 固体17
2.3.1 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18
2.3.2 晶体的内部结构19
2.3.3 晶体的容化21
2.4 水和溶液21
2.4.1 水的相图21
2.4.2 溶液22
2.4.3 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23
习题28
3.1.1 体系与环境31
3.1 基本概念31
3.1.2 状态与状态函数32
3.1.3 过程32
3.1.4 热、功、内能32
3.1.5 热力学第一定律34
3.2 热化学35
3.2.1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35
3.2.2 反应热的求算35
3.2.3 热化学(反应)方程式39
3.3.2 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据40
3.3.1 自发过程和可逆反应40
3.3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40
习题45
4.1 化学反应速率49
4.1.1 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49
4.1.2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50
4.1.3 化学反应速率理论简介54
4.2 化学平衡56
4.2.1 可逆反应和化学平衡56
4.2.2 有关平衡常数的计算58
4.2.3 化学平衡的移动60
习题61
5.1 电解质溶液理论66
5.1.1 阿类尼乌斯电离理论66
5.1.2 德拜-休克尔离子互吸理论67
5.2 酸碱电离平衡68
5.2.1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度68
5.2.2 弱酸弱碱的电离平衡70
5.2.3 缓冲溶液72
5.2.4 盐类水解74
5.2.5 酸碱理论的发展79
5.3.1 溶度积81
5.3 沉淀溶解平衡81
5.3.2 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83
5.3.3 沉淀的生成和溶解84
习题86
6.1 基本概念91
6.1.1 氧化还原反应91
6.1.3 歧化反应91
6.1.4 氧化数92
6.1.5 氧化还原克当量92
6.2 电极电势93
6.2.1 原电池和电极势93
6.2.2 电动势与自由焓变的关系95
6.2.3 影响电极电势的因素96
6.2.4 电极电势的应用99
6.3 电解102
6.3.1 电解池与电解反应102
6.3.2 分解电压103
6.3.3 化学电源103
习题107
7.1.2 近代原子学说111
7.1.3 现代原子模型111
7.1.1 古代的原子概念111
7.1 经典的原子模型111
7.2 氢原子光谱和玻尔氢原子模型113
7.2.1 氢原子光谱113
7.2.2 量论113
7.2.3 玻尔氢原子理论(模型)114
7.3 微观粒子的运动特性115
7.3.1 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115
7.3.2 海森堡测不准关系116
7.4 原子的量子力学模型117
7.4.1 波函数117
7.4.2 电子云和几率分布117
7.4.3 波涵数的空间分布119
7.4.4 四个量子数121
7.5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与元素周期律124
7.5.1 多电子原子的能级124
7.5.2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面原则127
7.5.3 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与元素周期系128
7.5.4 元素基本性质的周期性129
习题134
8.1 离子键理论137
8.1.1 离子键的形成137
8.1.2 离子键的特点137
8.1.4 离子的特征及对离子强度的影响138
8.1.3 离子键的强度、晶格能138
8.2 共价键理论140
8.2.1 路易斯理论140
8.2.2 价键理论141
8.2.3 杂化轨道理论144
8.2.4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147
8.2.5 分子轨道理论150
8.2.6 大π键155
8.3 金属键理论157
8.3.1 金属键的改性共价键理论157
8.3.2 金属键的能带理论158
8.4.1 分子间作用力160
8.4 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160
8.4.2 氢键161
8.5 离子的极化和变形性163
8.5.1 离子的极化作用163
8.5.2 离子的变形性163
8.5.3 离子的相互极化作用及其对化合物性质的影响164
8.6 晶体的基本类型和结构165
8.6.1 离子晶体165
8.6.2 原子晶体165
习题166
8.6.3 金属晶体166
8.6.4 分子晶体166
9.1 配位化合物的基本概念170
9.1.1 配位化合物的定义170
9.1.2 配位化合物的组成171
9.1.3 配位化合物的命名173
9.1.4 配位化合物的类型174
9.1.5 配位化合物的异构现象175
9.2 配位化合物的化学键理论177
9.2.1 配位化合物的价键理论178
9.2.2 配位化合物的晶体场理论182
9.3.1 稳定常数与不稳定常数190
9.3 配合平衡190
9.3.2 配合平衡的移动192
9.4 配位化合物的稳定性194
9.4.1 软硬酸碱规则对配合物稳定性的解释195
9.4.2 熬合效应195
习题195
10.1 卤素的通性200
10.1.1 卤素单质的物理化学性质200
10.1.2 卤素的成键特征200
10.2.1 卤素单质的物理化学性质201
10.1.3 卤素单质的制备和用途201
10.2 卤素单质201
10.2.2 卤素单质的制备和用途203
10.3 卤化氢204
10.3.1 卤化氢的性质204
10.3.2 卤化氢的制备205
10.4 金属卤化物和卤素互化物206
10.4.1 金属卤化物206
10.4.2 卤素互化物207
10.5.1. 卤素氧化物208
10.5.2 卤素含氧酸及其盐208
10.5 卤互的含氧化合物208
10.6 拟卤素210
习题211
11.1 氧族元素的通性214
11.1.1 氧族元素的原子结构及性质214
11.1.2 氧族元素的成键特征215
11.1.3 氧族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分布216
11.2 氧族元素单质216
11.2.1 单质的性质216
11.2.2 单质的制备和用途217
11.3.1 水218
11.3 氧的化合物218
11.3.2 过氧化氢219
11.3.3 氧化物221
11.4 硫的化合物222
11.4.1 硫化氢和金属硫化物222
11.4.2 硫的含氧化合物224
11.5 硒、碲的氢化物227
11.5.1 硒、碲的氧化物228
11.5.2 硒、碲的氧化物228
习题229
11.5.3 硒、碲的含氧酸229
12.1 氮族元素的通性233
12.1.1 氮族元素的原结构及性质233
12.1.2 氮族元素的成键特征233
12.1.3 氮族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分布235
12.2 氮及其化合物235
12.2.1 氮气235
12.2.2 氮的氢化物236
12.2.3 氮的含氧化合物240
12.3.1 单质磷244
12.3 磷及其化合物244
12.3.2 磷化氢245
12.3.3 磷的含氧化合物245
12.4 砷、锑、铋及其化合物248
12.4.1 单质248
12.4.2 氢化物249
12.4.3 氧化物及其水合物249
12.4.4 卤化物250
12.4.5 硫化物250
习题251
13.1.1 碳族元素的原子结构及性质255
13.1.2 碳族元素的成键特征255
13.1 碳族元素的通性255
13.1.3 碳族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分布257
13.2 碳及其化合物257
13.2.1 碳的单质257
13.2.2 碳的氧化物258
13.2.3 碳酸及其盐260
13.2.4 碳的卤化物和硫化物261
13.3.硅及其化合物261
13.3.3 硅酸及其盐262
13.3.2 二氧化硅262
13.3.1 硅的单质262
13.3.4 硅的氢化物和卤化物264
13.4 锗、锡、铅及其化合物265
13.4.1 单质265
13.4.2 化合物267
习题270
14.1 硼族元素的通性273
14.1.1 硼族元素的原子结构及性质273
14.1.2 硼族元素的成键特征274
14.1.3 硼族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分布274
14.2.1 硼族元素单质的制备275
14.2 硼族元素的单质275
14.2.2 硼族元素单质的性质277
14.3 硼族元素的化合物279
14.3.1 硼的化合物279
14.3.3 镓、铟、铊的化合物282
习题283
14.3.2 铝的化合物284
15.1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元素的通性285
15.1.1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元素的性质285
15.1.2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在自然界中的分布286
15.2.2 单质的储存287
15.2.3 单质的性质287
15.2.1 单质的冶炼287
15.2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单质287
15.3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化合物288
15.3.1 氧化物288
15.3.2 氢氧化物290
15.3.3 盐类290
习题292
16.1 铜副族294
16.1.1 铜族元素的通性294
16.1.2 铜族元素单质295
16.1.3 铜族元素化合物297
16.2.1 锌族元素的通性299
16.2 锌副族299
16.2.2 锌族元素单质300
16.2.3 锌族元素化合物301
习题303
17.1 过渡元素的通性308
17.1.1 过渡元素的性质308
17.1.2 过渡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分布311
17.2 钛副族313
17.2.1 钛族元素单质313
17.2.2 钛族元素化合物314
17.3 钒副族315
17.3.1 钒族元素单质315
17.3.2 钒族元素化合物315
17.4 铬副族316
17.4.1 铬族元素单质316
17.4.2 铬族元素化合物318
17.5 锰副族319
17.5.1 锰族元素单质319
17.5.2 锰族元素化合物320
17.6.1 铁系元素单质322
17.6.2 铁系元素化合物322
17.6 铁系元素322
17.7 铂系元素330
17.7.1 铂系元素单质331
17.7.2 铂系元素化合物332
习题334
18.1 无机酸的酸性340
18.1.1 无机无氧酸强度的变化340
18.1.2 无机含氧酸强度的变化342
18.2 无机含氧酸的氧化性343
18.2.1 无机含氧酸的氧化性标度343
18.2.2 影响无机含氧酸氧化性的因素344
18.3.1 水合盐的热分解345
18.3 无机盐的热分解345
18.3.2 无水盐的热分解346
18.4 无机盐的水解348
18.4.1 无机盐组成(内因)对水解强弱的影响348
18.4.2 无机盐水解产物的类型349
18.5 无机物的颜色350
18.5.1 常见无机物的颜色350
18.5.2 无机物显色的原因352
习题354
19.1 镧系元素356
19.1.1 镧系元素的通性356
19.1.2 镧系元素的分离提取359
19.1.3 镧系金属单质361
19.1.4 镧系元素的化合物364
19.2 锕系元素368
19.2.1 锕系元素的通性368
19.2.2 钍及其化合物369
19.2.3 铀及其化合物370
习题371
20.1 氢372
20.1.1 氢元素的性质372
20.1.2 氢的单质375
20.1.3 氢化物380
20.1.4 氢能源384
20.2 稀有气体385
20.2.1 稀有气体的发现385
20.2.2 稀有气名称的演变386
20.2.3 稀有气体的分布和分离387
20.2.4 稀有气体的通性和用途388
20.2.5 稀有气体的化合物390
习题399
21.2 定性分析方法401
21.2.1 干法分析与湿法分析401
21.1 分析方法的分类401
21.2.2 分别分析与系统分析402
21.2.3 鉴定反应的灵敏度和选择性404
21.2.4 空白试验和对照试验405
21.3 常见阳离子和阴离子与常用试剂的反应405
21.4 常见阳离子的系统分析409
21.4.1 常见阳离子的分组409
21.4.2 各组阳离子的分离与鉴定410
21.5 常见阴离子的定性分析415
21.5.1 阴离子的初步检验415
21.5.2 阴离的鉴定416
习题419
附录1 无机化合物的命名原则422
附录2 矿物硬度(以摩氏硬度计)428
附录3 某些矿物的表观特性429
附录4 常见化学键的键长和键能433
附录5 常见弱酸、弱碱的电离常数(298K)435
附录6 常见难溶无机化合物的溶度积(298K)436
附录7 常见配(络)离子的稳定常数(298K)438
附录8 标准电动势(298K)439
附录9 某些单质、化合物的△fHm,△fGm,Sm446
附录10 某些水合物离子的△fHm,△fGm,Sm457
参考文献460
热门推荐
- 2371643.html
- 40186.html
- 3126639.html
- 1996760.html
- 1705102.html
- 2484514.html
- 1636498.html
- 2926657.html
- 859307.html
- 21469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426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6781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0530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520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128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813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3134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15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70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782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