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玄言诗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玄言诗研究
  • 胡大雷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华书局
  • ISBN:7101054595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58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371页
  • 主题词:古典诗歌-文学研究-中国-魏晋南北朝时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玄言诗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言 魏晋玄学要义与玄言诗正名1

一、魏晋玄学定义1

二、魏晋玄学四阶段2

三、魏晋玄学社会人生诸问题论述5

四、言意之辨与玄学思想方法13

五、现当代的“玄言诗”命名17

六、玄言诗时代所称“虚言诗”19

七、本书阐述玄言诗的思路21

上编 玄言诗的发端及形形色色的玄言入诗第一章 应璩《百一诗》与形名学25

一、“百一”之题的含义26

二、历代所述《百一诗》的宗旨29

三、《百一诗》与名实问题31

四、人物品鉴与叙说玄理39

第二章 何晏诗作为玄言诗的尝试43

一、正始时期有无玄言诗44

二、何晏诗作的一般性分析45

三、何晏诗作的玄学性分析48

四、何晏诗作与玄言诗的差异51

第三章 阮籍诗风与玄学思想方法54

一、言、象、意的关系55

二、玄学思想方法与对事物的整体性把握57

三、阮诗运用玄学思想方法的三大标志58

四、诗歌对抒发深层情感的追求63

第四章 嵇康四言诗的清峻玄远与自然景物66

一、“峻切”是嵇康五言诗的风格67

二、嵇康四言诗所抒发的情感68

三、清峻玄远:嵇康四言诗的风格定位72

四、清峻玄远给予玄言诗的启发74

第五章 玄言走进西晋诗歌79

一、对人物做玄学性品鉴80

二、描摹一种玄学境界82

三、谈玄论道84

四、以玄学思想方法为抒情辅助88

五、玄言诗还未真正形成89

第六章 刘琨对玄言诗风的抵制91

一、东晋时对清谈玄言的反思91

二、刘琨诗作对“清谈误国”的批评94

三、刘琨诗作关注时事98

四、南朝人赞赏刘琨对玄言诗风的抵制100

五、玄学对东晋王朝的意义101

中编 玄言诗的兴盛及其类型特点第七章 郭璞以玄言诗影响游仙诗107

一、玄言诗体式与品格的确立107

二、郭璞《游仙》的玄言色彩109

三、玄言诗与游仙诗的扭结点113

四、游仙诗还是游仙诗116

五、南朝人论玄言诗的分期与“变创其体”辨119

第八章 东晋诸公其人其诗的玄学风度123

一、李充124

二、孙绰125

三、许询128

四、王胡之131

五、谢安132

第九章 兰亭玄言诗会135

一、兰亭诗会的玄学意味136

二、兰亭诗会中王羲之诗作139

三、兰亭诗会的参加者141

四、四言《兰亭诗》142

五、五言《兰亭诗》143

六、兰亭诗的概括化写景及意义146

七、东晋时的三月三日诗146

第十章 玄言诗的题材类型148

一、赠答式玄言诗148

二、咏季候式玄言诗153

三、直接吟咏老庄式玄言诗156

四、观览景物式玄言诗159

五、改造玄言诗的契机161

六、其他162

第十一章 玄言诗的体悟玄理与人生境界163

一、玄言诗的情感态度164

二、述说玄理而不论证165

三、从人事和自然现象体悟玄理166

四、对人物的称赏168

五、玄言诗的指向是人生境界171

六、叙写玄学人物的思辨活动173

七、叙写玄学人物的现实生活行为176

第十二章 玄言诗的风格特征——虚淡简约179

一、“淡”的玄理意味与玄学人格意味180

二、与“慷慨”比较中的“清虚”“恬淡”183

三、“清虚”“恬淡”的表现形式184

四、“简约”:玄言诗风格的又一要素188

五、虚淡简约与四言诗的文体意味193

六、虚淡简约与辞采198

第十三章 玄言诗的魅力及魅力的失落200

一、玄学思想方法入诗200

二、玄言诗的魅力204

三、玄言诗的魅力如何实现210

四、诗歌在进一步趋向内心时“情”的失落212

下编 玄言的流风余韵及玄言诗的终结第十四章 两晋隐逸诗赋的玄言色彩219

一、隐逸诗的玄学指向219

二、隐士与玄学人士的“性分所至”223

三、隐逸诗与玄言诗的自然景物描摹225

四、两晋隐逸赋的玄学色彩228

第十五章 玄言赋“有意无意之间”的叙写方式233

一、玄言赋的玄学哲理234

二、言意关系之“得意忘言”240

三、玄言赋的“有意无意之间”246

第十六章 支遁玄言诗描摹佛陀虚幻境界250

一、支遁其人251

二、支遁把佛陀之学引入玄学252

三、支遁《咏怀》的玄学分析254

四、支遁诗作体悟玄理的新特点257

第十七章 殷仲文谢混对玄言诗的终结259

一、玄谈是殷谢二公的不足之处260

二、南朝人对殷谢二公的评价262

三、殷谢二公诗作分析264

四、殷谢二公的其他作品268

五、江淹对殷谢二公的认定269

第十八章 《形影神》与陶渊明对玄言诗的改制271

一、南朝人对陶诗的评价271

二、关于陶诗的阐述玄理273

三、陶诗以自然景物述说玄理274

四、陶诗中比拟或象征的玄理意味276

五、陶诗的直述玄理279

六、《形影神》对玄言诗改制的意义281

第十九章 《辨宗论》与谢灵运对玄言诗的改制285

一、玄言诗山水自然景物的特点286

二、谢灵运山水诗自然景物的特点287

三、谢灵运山水诗领悟玄理方式探因291

四、顿悟思维方式对玄言诗改制的意义294

结语 玄言诗的历史地位297

一、玄言诗的典型特点297

二、前玄言诗阶段的以玄言入诗299

三、玄言诗兴盛阶段301

四、玄学风韵所及与玄言诗的终结301

五、玄言诗的启示303

附录一 玄言诗研究主要参考文献304

附录二 东晋玄言诗选注311

后记 本书研究中的一些问题回顾35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