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级区域经济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级区域经济学
  • 孙国峰编著 著
  • 出版社: 哈尔滨:哈尔滨地图出版社
  • ISBN:780717515X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478页
  • 文件大小:37MB
  • 文件页数:489页
  • 主题词:区域经济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级区域经济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对象基本理论方法1

第一章 区域经济学的对象、任务及其研究现状1

第一节 基本概念1

第二节 区域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3

第三节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理论11

第二章 研究方法16

第二篇 区域经济发展19

第一章 区域经济非均衡与协调发展19

第一节 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19

第二节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23

第三节 我国东、中、西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战略30

第二章 落后地区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36

第一节 国外关于落后地区开发的实践经验36

第二节 对美国西部开发的政府作用的评价43

第三节 美国西部开发对我国的启示46

第三章 社会资本与区域经济发展56

第一节 社会资本56

第二节 企业社会资本对企业的影响61

第三节 区域社会资本对区域经济的影响65

第四章 外源性区域经济发展69

第一节 外源性经济区域模式与特征69

第二节 全球化背景下的外源性区域经济72

第三节 对外开放与中国外源性区域经济发展76

第四节 利用外资与外源性经济区域产业结构82

第五节 外源性区域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86

第六节 外源性区域经济政策新规制93

第五章 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97

第一节 产业集群概念的界定及其特征97

第二节 产业集群形成发展的一般规律99

第三节 产业集群的类型100

第四节 产业集群理论简述102

第五节 国内外典型产业集群发展状况107

第六章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115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研究概述115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项目设计评估127

第三篇 区域经济增长136

第一章 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理论136

第一节 经济增长136

第二节 产业及产业结构的定义138

第三节 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理论139

第二章 区域结构因素与经济增长144

第三章 区域空间结构与区域经济增长154

第一节 区域空间结构演进理论154

第二节 产业—空间结构变化的影响因素158

第三节 产业—空间规模经济与比较优势165

第四节 产业—空间结构惯性与自我强化过程167

第五节 产业—空间结构变化与经济增长点172

第四章 区域经济增长与区域经济趋同176

第一节 论题的提出176

第二节 相关研究文献评述177

第三节 区域经济增长过程与区域经济增长趋同178

第五章 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183

第一节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183

第二节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187

第三节 金融深化与经济增长189

第四节 区域经济增长中的金融作用195

第四篇 区域经济差异198

第一章 经济增长收敛的基本假说198

第一节 国内外区域经济差异研究进展198

第二节 经济增长收敛的基本假说199

第三节 经济增长收敛假说的理论基础203

第四节 经济增长收敛的统计论争204

第五节 对经济增长收敛理论论争的评析206

第二章 区域经济差异的测算方法及其比较207

第一节 测算指标207

第二节 测算方法207

第二节 区域差异的因素分解法212

第五篇 区域经济系统216

第一章 生态产业体系的理论基础与体系构建216

第一节 生态产业的基本概念216

第二节 生态产业的产业属性特征217

第三节 生态产业有关的几个重要概念218

第四节 生态产业的理论基础和国内外趋势220

第二章 区域生态经济系统224

第一节 生态经济系统的组成要素224

第二节 区域生态经济有关指标体系的建立226

第三节 区域生态经济系统识别模型的建立228

第三章 脆弱生态区生态产业概述232

第一节 脆弱生态区生态产业的体系构建232

第二节 脆弱生态区生态产业形成的博弈分析233

第四章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设计与评价238

第一节 理论探讨238

第二节 方法研究245

第五章 区域经济预警系统简介250

第一节 国外经济预警系统的起源及发展250

第二节 我国经济预警系统的研究现状253

第三节 经济预警理论、方法及尚需探讨的问题256

第四节 预警系统模型的建立和预警指标体系的设计257

第六章 基于产业生态系统的竞争战略260

第一节 产业生态系统的定义260

第二节 基于产业生态系统竞争战略262

第三节 产业价值链的生态学思考与可持续竞争优势264

第四节 企业协同进化创造竞争优势266

第五节 企业的生态位定位与可持续竞争优势272

第六篇 区域经济竞争275

第一章 区域经济竞争理论的基本回顾275

第一节 关于经济竞争的理论275

第二节 关于区域竞争力的研究基础284

第二章 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内涵及其分类289

第一节 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内涵289

第二节 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分类292

第三节 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本质——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294

第三章 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构成要素298

第一节 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构成概述298

第二节 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硬力299

第三节 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软力303

第四节 国际化竞争力309

第四章 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310

第一节 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体系指标设计原则和体系特征310

第二节 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指标体系的总框架311

第三节 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计量体系的选择说明和解释314

第五章 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分析方法320

第一节 层次分析法320

第二节 聚类分析法324

第三节 资产负债分析法325

第七篇 区域经济合作329

第一章 区域经济一体化329

第一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含义329

第二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330

第三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职能331

第四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特征332

第五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国际竞争的产物334

第二章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发展336

第一节 新职能主义的发展336

第二节 关税同盟理论337

第三节 相互依赖理论与区域经济一体化338

第四节 发展中国家区域和次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340

第三章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多边贸易体制的关系342

第一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多边贸易体制的基本法律关系342

第二节 多边贸易体制对区域经济一体化法律规定的局限344

第三节 多边贸易体制对区域经济一体化法律规定的新发展347

第四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多边贸易体制的协同竞争350

第四章 当代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特点和问题354

第一节 区域合作资格与内容的扩大化354

第二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不平衡355

第三节 区域的影响与第三国的政策反应358

第四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存在的问题361

第五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世界经济格局的影响364

第五章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制度变迁——博弈模型365

第一节 逐渐兴起的博弈论制度观365

第二节 制度变迁的演进博弈模型——三种分析方法367

第三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制度变迁的博弈模型——不完全信息动态分析377

第六章 区域经济一体化博弈变量的进一步分析——一种新制度经济学解释380

第一节 新制度经济学制度变迁学说的综述380

第二节 利益集团、集体行动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国家悖论387

第三节 交易成本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规模及制度创新389

第四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制度变迁的进程391

第七章 跨边界次区域经济合作393

第一节 跨边界次区域经济合作的概念与内涵393

第二节 制度安排与次区域经济合作401

第三节 中国跨边界次区域经济合作409

第八篇 区域经济政策415

第一章 区域政策理论415

第一节 区域政策的含义和起源415

第二节 区域政策产生的原因和目的417

第三节 区域政策的特征和分类421

第四节 区域政策的基本原理424

第五节 区域政策的策略选择428

第二章 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政府职能432

第一节 区域经济中的政府职能432

第二节 政府的区域政策工具436

第三章 发达国家的区域政策441

第一节 英国的区域援助政策441

第二节 美国解决区域发展差距的政策措施和经验443

第三节 日本的区域援助政策446

第四章 国际经验的总结和启示450

第一节 国际区域援助的经验总结450

第二节 国际经验对我国的启示453

第五章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和政策变迁456

第一节 我国区域经济政策的历史沿革456

第二节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和政策缺陷460

第六章 区域经济宏观调控法律制度464

第一节 区域经济宏观调控基本法464

第二节 区域经济政策法470

第三节 区域经济宏观立法的比较47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