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思想政治工作心理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陈沛霖,刘华山主编 著
- 出版社: 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
- ISBN:7225005162
- 出版时间:1992
- 标注页数:382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40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思想政治工作心理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重要科学1
一 心理学研究什么2
(一)心理过程:认识、意向和综合性心理活动过程2
(二)个性:个性心理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6
二 怎样认识人的心理7
(一)心理本质的方方面面7
(二)意识的基本特点16
三 心理学在科学体系和现代生活中的地位19
(一)心理学与人的研究19
(二)心理学是一门独立的基础科学20
(三)心理学在现代科学群中的地位20
(四)思想政治工作心理学是新兴的应用心理学22
四 心理学的研究原则和方法24
(一)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25
(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28
第二章 个性和思想政治工作32
一 现实人性的由来与发展32
(一)个体现实人性中的生性与习性32
(二)现实人性的层次发展83
(三)个性是人性本质方面的具体化35
二 个性结构的多重思考35
(一)个性的基本方面36
(二)自我、自我意识和个性37
(三)个性的稳定性与可变性38
三 个性倾向和人的价值取向38
(一)需要的特点38
(二)个性倾向与主导需要39
(三)个性倾向的重要形态与思想政治工作40
四 能力和创造44
(一)能力的本质44
(二)知识、技能和能力45
(三)影响能力发展的条件和因素46
(四)创造活动和创造人才50
五 气质、性格与生活实践52
(一)气质的概念与类型52
(二)气质生活功能的两重性54
(三)性格的本质与性格系统56
(四)性格分类的依据和类别59
(五)性格在生活实践中的意义61
(六)怎样塑造优良的性格63
六 助人发展,思想政治工作大有可为68
第三章 人才观和人才任用心理71
一 人才72
(一)人才的规范性72
(二)人才的多样性74
(三)人才的相对性与可变性75
二 树立正确的人才观76
(一)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观念76
(二)重实绩、重贡献、重创造的观念78
(三)注重人才群体整体功能的观念79
三 人才任用心理81
(一)坚持任人唯贤81
(二)不可求全责备82
(三)消除嫉妒心理84
(四)注意扬长避短86
(五)贵在理解信任87
(六)重视养用结合89
(七)鼓励公平竞争90
四 人才甄选与考评90
(一)人才的甄选90
(二)人才的考评95
第四章 怎样激励和发挥人的积极性100
一 人的积极性是从哪里来的101
(一)积极性的心理学含义101
(二)影响人的积极性的因素101
(三)需要是人活动积极性的源泉103
二 需要的理论与积极性的调动104
(一)马斯洛的需要学说及其在管理工作中的运用104
(二)国内对需要理论的一种新探索及其实践意义108
三 几种重要的激励方式117
(一)目标激励117
(二)奖惩激励118
(三)榜样激励121
(四)成就激励122
(五)实施民主管理的激励123
第五章 态度改变与宣传工作126
一 态度的心理学分析126
(一)态度及其特点126
(二)意见、偏见、立场、价值观128
(三)态度与行为130
二 态度的变化131
(一)态度变化的含义131
(二)一种关于态度改变的理论——认知失调论132
三 宣传工作概述134
(一)宣传的本质与宣传的分类134
(二)宣传的职能135
四 影响宣传效果的条件137
(一)宣传者137
(二)宣传内容140
(三)宣传对象142
(四)宣传环境144
五 社会环境与态度改变144
(一)感染144
(二)榜样和模仿146
(三)从众与服从148
(四)归属团体与参照团体151
六 提高宣传效果的方法153
(一)逐步提高要求153
(二)宣传必须及时154
(三)接触与参加活动154
(四)利用团体规定和组织纪律156
(五)适当地重复宣传157
(六)一面宣传与两面宣传效果的比较157
(七)注意宣传程序159
(八)有结论宣传与无结论宣传的效果比较161
(九)情绪的宣传与理智的宣传的效果比较161
(十)宣读讲稿与脱稿讲演的效果比较163
七 培养对反面宣传的抵制力163
(一)培养“抵制力”的意义163
(二)如何培养对反面宣传的抵制力164
第六章 人际关系与思想政治工作169
一 人际关系与人际交往169
(一)人际关系与社会关系169
(二)人际交往172
二 人际关系对于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173
三 人际关系测量及团体分析176
(一)社会测量法及其局限性176
(二)参照测量法183
四 人际知觉——人际关系的认知侧面184
(一)人际知觉的概念184
(二)交往过程中相互了解的心理机制及其运用185
(三)影响人际知觉的几个因素187
五 人际知觉中的归因问题193
(一)归因的一般原则194
(二)归因偏向198
(三)正确归因的重要意义202
六 人际吸引——人际关系的情感侧面202
(一)人际吸引的含义202
(二)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203
七 人际沟通——人际关系的信息交流侧面210
(一)人际沟通及其特点210
(二)沟通网络211
(三)言语沟通与非言语沟通213
(四)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人际沟通217
八 思想政治工作十要219
(一)待之以诚,消除障碍219
(二)动之以情,立足感化220
(三)晓之以理,提高认识220
(四)导之以行,注重实践221
(五)奖惩结合,表扬为主222
(六)积极疏通,正面引导223
(七)把握时机,重视热点224
(八)集体讨论,相互促进225
(九)区别对待,因人施教225
(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226
第七章 关心青年、理解青年、引导青年228
一 青春期生理变化对心理的影响228
(一)青春期的生理变化228
(二)青年性意识的觉醒230
(三)了解生理变化在实际工作中的意义231
二 社会环境变化与青年思想行为的关系233
(一)社会、时代的不同与青年心理的差异233
(二)青年心理的敏感性与思想政治工作234
三 青年期是形成人生观的关键期237
(一)形成人生观的心理准备237
(二)青年的自我分化238
(三)人生观培养的综合性241
四 青年的内心冲突、情绪与疏导243
(一)青年面临的生活课题与内心冲突243
(二)青年情绪的某些特点与思想政治工作247
(三)挫折感的疏导250
五 青年非正式群体的心理学分析252
(一)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252
(二)非正式群体的作用253
(三)青年非正式群体的引导与调节254
第八章 老年、妇女的特殊心理与思想政治工作257
一 老年身心的特殊问题257
(一)影响老年心理的生理变化258
(二)老年期的心理变化259
(三)老年群体的思想政治工作265
二 妇女心理的特殊问题269
(一)女性身心的某些特点270
(二)妇女几个特殊时期的心理271
(三)未婚大龄女性(独身女性)的特殊心理273
(四)新时期妇女面临的心理挑战275
(五)妇女的思想政治工作276
第九章 犯罪心理与失足青少年的再教育279
一 犯罪行为产生的原因279
(一)生物学因素280
(二)心理因素281
(三)社会因素282
二 青少年违法犯罪及其心理特点284
(一)青少年犯罪发展趋势284
(二)违法青少年犯罪前的征兆287
(三)青少年犯罪的类型与心理特点289
(四)青少年初犯、惯犯、累犯、团伙犯的心理特点294
三 青少年犯罪的预防和失足者的再教育299
(一)青少年犯罪的预防300
(二)失足者的再教育303
第十章 心理健康与思想政治工作312
一 为什么要重视心理健康312
(一)人类健康面临的新挑战312
(二)心理疾病发展的趋势315
二 怎样辨别心理障碍317
(一)健康心理的主要特征317
(二)心理异常的一般判断321
三 常见的心理疾病323
(一)属于轻度的心理异常的一组疾病323
(二)重症心理疾病327
四 维护心理健康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课题327
(一)重视心理卫生知识的学习与普及327
(二)关怀心理疾病的敏感人群与敏感个体335
(三)为人的发展创造宽松的心理环境336
第十一章 思想政治工作者影响力的心理分析338
一 思想政治工作者影响力的构成338
(一)权力性影响力338
(二)非权力性影响力339
二 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学识与才能340
(一)学识与才能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意义340
(二)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知识结构341
(三)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能力结构342
三 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品德修养345
(一)品德修养在非权力性影响力中的重要性345
(二)对思想政治工作者品德的基本要求346
四 领导集体中的思想政治工作350
(一)思想政治工作者在领导集体心理协调中的作用350
(二)领导成员人人要做思想政治工作351
第十二章 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学习心理353
一 思想政治工作者为什么要不断学习353
(一)新时期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354
(二)建设思想政治工作新学科的需要355
(三)思想政治工作者完善自身的需要356
二 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学习什么357
(一)学习内容的范围357
(二)习得结果的形式360
三 思想政治工作者学习的若干特点362
(一)学习组织形式的多样化362
(二)学习方法应以自学为主363
(三)理论与实际密切联系364
(四)学习动机稳定和目的明确365
四 学习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在思想政治工作者学习中的运用366
(一)激励学习动机366
(二)加深知识理解372
(三)重视练习实践376
(四)促进学习迁移377
主要参考文献381
热门推荐
- 1974983.html
- 1802246.html
- 3189600.html
- 3419820.html
- 1316031.html
- 2534792.html
- 531472.html
- 2011818.html
- 2238648.html
- 25536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276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074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2861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66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6131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519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858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943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009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40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