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汉水中下游河道变迁与堤防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汉水中下游河道变迁与堤防
  • 鲁西奇,潘晟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 ISBN:730704272X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425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437页
  • 主题词:汉水-中游河段-河道演变-研究;汉水-中游河段-堤防-研究;汉水-下游河段-河道演变-研究;汉水-下游河段-堤防-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汉水中下游河道变迁与堤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汉水中下游河道的历史变迁1

第一节 历史时期汉水中游河道的摆动1

一、汉魏六朝时期文献所见之汉水中游河道情形3

二、唐宋文献所见之汉水中游河道状况18

三、明清时期汉水中游河道的变迁24

第二节 汉水下游河道的历史变迁46

一、汉魏六朝时的汉水下游河道当在今天门河中下游一线47

二、隋唐至宋初汉水下游河道当在今东荆河一线52

三、北宋中后期至南宋汉水下游两河道并存55

四、明代汉水下游河道已在今河道位置上,部分河段略有不同57

五、清代汉水下游河道的变迁75

本章小结92

第二章 汉水下游支流与分流河道的历史演变94

第一节 汉魏六朝时期的夏水、阳水与沌水94

一、夏水源流考94

二、汉魏六朝文献所见之阳(杨)水104

三、汉魏六朝文献中的沌水108

第二节 唐宋时期江、汉之间的河流110

一、唐宋文献所见之沌水110

二、唐宋文献中的夏水(长夏水、大漕河)115

三、宋代文献中的荆南漕河118

第三节 明清时期江、汉间河流的演变123

一、东荆河水系的演变123

二、西荆河水系的演变129

三、通顺河水系的演变133

四、“四湖”水系的演变139

第四节 涢水下游河道的历史演变148

一、明清时期官渡河改道与漳、富水入涢问题148

二、涢口及其附近地理面貌的变化156

三、涢水通江之途160

本章小结162

第三章 汉水中下游古代堤防考166

第一节 汉唐汉水中下游堤防之初起166

一、汉水中下游堤防之创始166

二、六朝时期的襄阳、樊城堤防与华山郡大堤171

三、唐代襄阳护城堤与郢、复州之“郑敬古堤”177

第二节 宋元时期汉水中下游堤防的初步发展186

一、襄阳护城堤、救生堤与樊城堤防186

二、乾德县石堤193

三、荆门、潜江“高氏堤”194

四、复州、郢州境内的汉水堤防198

五、汉阳高作陂200

第三节 明代汉水中下游堤防体系的初步形成202

一、襄阳城堤防体系的基本形成202

二、光化县护城堤212

三、宜城县护城堤215

四、钟祥、京山、潜江、景陵汉江右岸(东、北岸)堤217

五、钟祥、荆门、潜江汉江左岸(西、南岸)堤226

六、沔阳、汉川、汉阳境内汉水两岸堤防234

第四节 清代汉水中下游堤防的维修与增筑238

一、襄阳城堤防的维修与樊城堤防的修筑238

二、光化县新镇堤及境内其他沿汉堤防245

三、宜城县护城堤的维修与陆公堤之修筑247

四、钟祥、京山汉江右岸(东岸)堤防的维修与增筑251

五、荆门、潜江汉水左岸(西、南岸)堤防272

六、潜江、天门、沔阳汉水北岸堤防286

七、天门、沔阳汉水南岸堤防295

八、汉川、汉阳境内的汉水堤防300

本章小结314

第四章 汉水下游重要支流堤防考述316

第一节 汉水下游北面支流堤防316

一、天门河堤防316

二、清代牛蹄河堤防323

三、涢水下游两岸堤防332

第二节 汉水下游南面支流堤防339

一、东荆河堤防339

二、西荆河堤防与江陵“襄河堤”355

三、潜江县河与沔阳州河堤防361

四、通顺河堤防369

本章小结372

第五章 汉水中下游河道变迁与堤防建设的时空特征及其制约因素374

第一节 汉水中下游河道变迁的时空特征及其成因374

一、历史时期汉水中下游河道变迁的时空特征374

二、制约与影响汉水中下游河道变迁的诸因素387

第二节 汉水中下游堤防建设的时空特征及其制约因素400

一、历史时期汉水中下游堤防建设的时空特征400

二、制约与影响汉水中下游堤防建设的诸因素403

本章小结411

参考文献413

后记422

图1-1鱼梁洲、三洲位置示意图9

图1-2襄阳县欧庙一带汉水河道的变迁13

图1-3宜城县北境汉水河道的变迁15

图1-4《水经注》时代今钟祥境内汉水河道位置之揣测19

图1-5光化老城—老河口附近汉水河道的变迁27

图1-6襄阳县牛首—泥嘴段汉水河道的变迁29

图1-7宜城璞河瑙附近河谷地貌37

图1-8明前期钟祥—沙洋段汉水河道的穴口支流44

图1-9汉魏六朝时期汉水下游河道示意图50

图1-10唐宋时期汉水下游河道示意图58

图1-11明代汉水下游河道及其分流支河示意图74

图1-12明中期汉水郭师口改道示意图76

图1-13清前中期汉水下游河道及其分流支河示意图79

图1-14吴家改口示意图83

图1-15汉川分水嘴“裁弯取直”示意图90

图1-16汉川葫芦颈改道示意图90

图2-1汉魏六朝时期夏水、阳水、沌水源流示意图103

图2-2南宋时期沌水、夏水源流示意图116

图2-3清代江汉之间河道源流示意图147

图2-4明清时期涢水下游官渡河改道示意图151

图2-5《水经注》时代的涢水、漳水、富水下游示意图155

图3-1南宋襄阳堤防示意图190

图3-2明后期襄阳城堤防示意图209

图3-3明后期钟祥、荆门、京山、潜江、景陵境内的汉水堤防示意图224

图3-4明后期沔阳、汉川、汉阳境内的汉水堤防示意图239

图3-5清后期樊城堤防示意图244

图3-6清后期光化县境内汉江堤防示意图248

图3-7清后期宜城境内汉江堤防示意图250

图3-8钟祥官堤分段示意图253

图3-9京山县沿汉堤防示意图256

图3-10清后期钟祥北境汉水堤防示意图271

图3-11荆门沙洋官堤示意图277

图3-12荆门小江湖堤示意图280

图3-13康熙中期潜江境内汉水两岸堤防示意图284

图3-14乾隆中期天门境内汉水两岸堤防示意图291

图3-15清中期沔阳州境内汉水堤防示意图296

图3-16清后期汉川县境内汉水堤防示意图305

图3-17清后期汉阳县境内汉水堤防示意图313

图4-1清代天门县境内天门河、牛蹄河堤防示意图321

图4-2清代汉川境内牛蹄河下游各分支河流堤防示意图329

图4-3清后期涢水下游堤防示意图340

图4-4明后期潜江境内夜汊河东岸、芦洑河两岸堤防示意图343

图4-5清代潜江县境内东荆河、通顺河、县河两岸堤防示意图347

图4-6清后期监利、沔阳境内东荆河、通顺河、州河两岸堤防示意图356

图4-7清中后期西荆河两岸堤防示意图359

图4-8清代江陵襄河堤示意图362

图5-1旧口至岳口间决口扇与河曲发育示意图380

表3-1清代老龙堤维修情况表241

表3-2钟祥县汉江东岸堤段分工表252

表3-3京山县境内汉江堤段分工表254

表3-4清代钟祥、京山汉江东岸堤修筑情况表259

表3-5乾隆中期天门境内汉水两岸堤防丈尺289

表4-1乾隆中期天门境内牛蹄河两岸堤防丈尺324

表4-2清后期汉川竹筒河两岸堤防情况表328

表4-3清代监利县境内东荆河两岸堤防情况表351

表4-4清末民初沔阳境内东荆河两岸堤防情况表354

表4-5清末民初沔阳州河两岸堤防情况表368

表5-1钟祥碾盘山附近汉水河谷内的阶地37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