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大学诗词写作教程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大学诗词写作教程
  • 徐晋如著 著
  • 出版社: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3366880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194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207页
  • 主题词:古体诗-创作方法-中国-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大学诗词写作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总论3

第一章 诗人与诗心3

诗经并非三代之民歌,而是贵族创制13

诗国的辉煌是士大夫创造出来的13

学习诗词就是要继承中国古代士大夫高贵的人文精神与高雅的审美情趣高贵灵魂的三个基本特征什么是真正的诗第二章 器识与胸襟13

情感是文艺创作的源泉,器识胸襟是文艺创作的根基20

胸襟就是诗人的主体意识、历史感与使命感20

民粹主义、专制主义:两种伪胸襟20

自由与权力的分野20

第三章 体性与门径20

诗词体性的三个特征31

不涉理路,不落言筌31

穷理析义,须资象喻31

竟体空灵,余意不尽31

学诗的门径:先学五律,次学七律,次学七绝31

学诗词不可只盯唐宋,必须学习晚清31

第二编 诗说31

第四章 声韵与格律31

什么是近体诗42

平上去入四声分辨方法42

教你十分钟掌握近体诗格律42

规则以外的特例:近体诗的拗体42

第五章 五律作法一:炼句与字眼42

诗不同于散文的句法特征50

语序错综、成分省略50

十字格与流水对50

最出彩的字:五言诗句字眼的安排50

第六章 五律作法二:对仗与谋篇50

对仗的基本原则:宁粗毋弱,宁拙毋巧,宁朴毋华59

对仗的技巧59

五律的起承转合59

中间二联不是起传统所认为的承转作用59

中间二联的经营59

第七章 七律作法举隅59

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在体性上的差别66

七言律诗不同于五言律诗的句法特点66

以杜甫《秋兴八首》为例,谈几种七律的章法66

第八章 绝句的作法:以渔洋七绝为例66

绝句的起源78

古绝与近体绝78

五言绝句的作法78

从王渔洋七言绝句归纳出十二种作法78

第九章 五言古诗的作法78

古体诗并非古代的自由诗85

近体诗产生后古体诗的平仄安排85

古体诗的用韵85

五古短制与长篇的体性85

五古短制的作法85

五古长篇的作法85

第十章 七言古诗的作法85

七言古诗与七言歌行的区别95

七言歌行的作法95

长庆体、梅村体95

《秦妇吟》作法分析95

七言古诗的作法95

韩愈、李商隐七言古诗作法分析95

第三编 词说95

第十一章 填词概说95

词的起源105

词与音乐的关系105

词调与词谱105

词的艺术风格不止于豪放婉约105

词不同于诗的四个特征105

第十二章 词的句法、韵位和炼句105

长短句:词的基本句法118

尖头句:词的特殊句法118

词的用韵:转韵、协韵、短韵118

词用代字设色秾丽118

第十三章 词的用笔与章法118

词的九种笔法133

词的起笔的写法133

词的上片的结法133

词的下片的结法133

词的过片的写法133

第十四章 常见词调作法举隅133

柳永词的风格与作法142

张炎词的风格与作法142

吴文英词的风格与作法142

晏几道词的风格与作法142

第十五章 词的修辞与作风142

如何选择词调153

八声甘州的作法153

满庭芳的作法153

蓦山溪的作法153

浣溪沙的作法153

临江仙的作法153

蝶恋花的作法153

菩萨蛮的作法153

减字木兰花的作法153

第十六章 檃括与寄托153

檃括:化用诗语入词165

苏轼和周邦彦的例子165

寄托:用比兴的手法使词境更深165

苏轼《水调歌头》、《蝶恋花》165

辛弃疾《摸鱼儿》、《汉宫春》165

王沂孙《齐天乐》165

姜夔《暗香》、《疏影》165

张炎《解连环》165

蒋春霖《踏莎行》165

第四编 结语165

第十七章 诗词的当代命运16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