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国民党中央陆军学校与军事专科学校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国民党中央陆军学校与军事专科学校
  • 文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 ISBN:9787503425578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255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267页
  • 主题词:军事院校-史料-中国-民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国民党中央陆军学校与军事专科学校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中央陆军军官学校1

忆南京中央军校1

南京军校建设和各期的规模1

南京军校组织和主要负责人2

南京军校的教育概况3

南京军校的几件重大政治活动4

1929年至1933年的南京中央军校7

当时的重要职官7

主要教学单位7

校本部的三个处9

德国顾问团10

政治训练12

回忆蒋介石对中央军校学生的笼络手段13

九一八前后的中央军校16

校园概貌16

虚假的精神面貌和人际关系16

教育概况17

名不符实的德国顾问18

高级班的风潮19

蒋介石对学员生抗日活动的压制20

中央军校十二期见闻21

记西迁成都的中央军校27

西迁成都经过27

校园校舍概况28

校本部及总队的编制29

教育内容30

关于现地战术的争论31

学生的生活待遇32

教育训练的一些特点33

蒋介石的重视35

其他36

中央军校西迁纪事38

中央军校第十三期生活回忆42

报考中央军校42

入伍后的日常生活42

入伍生学习和受训的内容43

甄别44

加入国民党44

分科45

迁校行军45

毕业46

我在中央军校第十六期二总队受训的经历47

入学后的最初遭遇47

第一课48

入伍生训练48

军官教育49

毕业52

中央军校第十六期的一些情况53

成都中央军校学潮记事55

中央军校在成都时的两则见闻58

青红帮在军校内的势力58

步枪初速问题59

武汉分校第八期学生抗日示威事件前后60

事件发生前的情况60

事件的起因60

事件发生经过61

事件后的情况62

中央军校长沙分校和湖南省干训团见闻录63

长沙分校的成立、编制和训练63

湖南省干部训练团的编组和训练66

洛阳分校与军官训练班69

洛阳分校的编制及成立的时间69

军官训练班训练的对象和内容70

洛阳分校内部的矛盾72

七七抗战后洛阳分校的变迁74

洛阳、老河口、临洮三次军校生活杂记75

中央军校洛阳分校75

第五战区作战人员训练班76

步兵学校西北分校高级班77

政训与文体生活77

训导之余的“考察”77

校园中的标语78

中央军校第四分校片断回忆80

陈诚控制下的军分校80

军分校组织概况80

政治训练和特务对学生的迫害82

陈芝馨编组新军的企图及其他83

韩汉英继主军分校的经过83

招收新生和毕业分发的一些情况85

关于桂林军官第六分校的回忆86

军官第六分校的前身86

分校的组织和重要人事变动86

教育情况和对教育的校阅89

黄杰对广西地方派的联系90

政治部的明争暗斗和黄杰的无奈92

黄杰离开六分校的情形93

中央军校第六分校西迁与结束94

中央军校第七分校成立梗概97

中央军校八分校成立时的争权风波100

中央军校第八分校简记101

第八分校的沿革和教学训练情况101

第八分校组织和人事一瞥102

以复兴社为中心的排除异己的活动103

中央军校第九分校在新疆的建立105

中央军校高等教育班内幕109

回忆中央军校高等教育班113

中央军校高等教育班第十期回忆116

高教班的复办及第十期的组织情况116

调训对象及学员受训原因117

入校手续及步骤118

第十期的教学内容及各阶段的实施情况119

课外活动及其他121

关于中央军校战术研究班的一点回忆123

战术研究班的扩招和学员心态123

训练的内容和方式124

战术研究班的师资和待遇125

第三期学员的分配及工作评价125

两点附记125

中央军校军官训练班概况127

军官训练班的沿革和组织情况127

学员的来源127

分化川军势力是军官训练班的一个重要目的128

敷衍塞责的训练教育129

学员的生活情况129

中央军校补训总队的学潮和冤狱130

回忆中央军校驻鲁干部训练班133

军事专科学校136

国民党炮兵教育机构概述136

回忆陆军炮兵学校138

炮兵学校的成立和编组概况138

炮兵学校的教育情况139

炮兵学校的变迁140

炮兵学校派系的斗争141

炮兵学校再迁回南京142

炮兵学校再迁离南京144

我所知道的炮兵学校145

炮兵学校的建立145

炮兵学校的教育内容和班队概况146

炮兵学校建立后的作用149

昙花一现的要塞炮兵学校151

国民党军队的要塞颓败情况151

要塞炮兵学校筹建权之争夺151

徐人杰攫取要塞炮兵学校权力的初步实现153

迁到新校舍154

要塞炮兵学校开学了155

决定学校命运的一次校阅155

陆军骑兵学校回忆157

陆军骑兵学校前身157

章鸿春时期的骑兵学校158

骑兵军官教育班成立简要159

胡竞先时期的骑兵学校160

十年大事记简述161

张北骑兵分校筹备处始末165

张掖骑兵分校的始末168

骑兵分校编制和地点选定168

组织概况和人事安排168

学校设备和教育概况169

骑兵分校宣告结束170

抗战前国民党通信部队及其教育机构情况172

通信设备的发展情况172

邱炜对通信事业的领导172

通信兵部队173

通信兵之教育训练173

抗战时期的国民党陆军通信兵学校175

国民党陆军机械化学校简史179

办校之缘起及主要人员179

学校的体制及其变迁180

学员队、学生队及校外部队的演变181

结束语183

回忆陆军机械化学校的机构编制184

忆陆军机械化学校的教育和装备186

机校的教育186

机校的人员装备188

国民党军事交通技术学校和机械化部队演变始末190

军事交通技术学校的开办及并入中央军校190

交通兵团成立191

交辎学校的创办和改组192

装甲兵团的编成和扩充192

制造汽车与坦克的“计划”193

驾驶兵教育团的训练情况194

汽车兵团的扩编和分区运输195

汽车兵团的腐败情况195

宝鸡特种兵联合分校的概况197

中印缅战术学校简忆200

成立的经过200

训练的情况200

训练的课目201

几点补充202

军政部电雷学校始末203

电雷学校产生的前因203

电雷学校的内幕203

抗战期间的电雷学校204

电雷学校的结束205

电雷学校的回忆207

国民党宪兵学校概况212

抗战时期的国民党中央警校218

两种警校之性质区别218

警校概况及训练内容219

警校之生活情况220

警校之讲学情况及精神讲话220

抗战胜利警校迁回南京221

军政部化学兵干训班和防毒处222

化学兵干训班主任李忍涛222

干训班的沿革及期队编排情况222

干训班的组织情况223

干训班的训练方法和学习内容224

毕业生的分配和待遇226

军政部防毒处的成立226

防毒处的任务及组织情况226

各部队的防毒组织情况228

防毒干部的配备和待遇229

国民党军需学校概况231

军需学校与军需帮233

军需学校简史233

军需学校教育内容——术科和学科234

张叙忠校长在军需学校的影响和作用235

军需帮的形成和势力236

军需学校成立计政班内幕238

国防部运输学校始末242

国防体制一元化和新制学校242

运输学校的成立243

运输学校和美军顾问团及顾问室243

运输学校和赵桂森245

运输学校的组织和人事情况246

运输学校的教育实况249

运校向西南迁逃251

国民党联勤三校迁闽和解散经过概述253

联勤三校创办历史253

联勤三校组织系统与训练情况253

联勤三校解散经过25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