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生态植物保护学 原理与实践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刘玉升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9787511637727
- 出版时间:2019
- 标注页数:454页
- 文件大小:255MB
- 文件页数:469页
- 主题词:植物保护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生态植物保护学 原理与实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篇 生态植保与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农业发展8
第一章 生态植保与生态文明8
第二章 生态植保与绿色农业发展10
第一节 生态植保与绿色农业发展11
第二节 生态植保与食品安全保障12
第三节 生态植保与“一控两减三基本”13
第四节 生态植保与“优质生态产品”供出的重要保障技术措施14
第三章 生态植保与创新发展15
第二篇 生态植保的理论基础16
第一章 生态植保的概念16
第二章 生态系统:自然生态系统与人工生态系统16
第一节 生态系统的概念及其历史演进16
第二节 自然生态系统与人工生态系统18
第三节 人工生态系统建设18
第三章 生物多样性:自然生物多样性与人为生物多样性19
第一节 生物多样性概念及特征19
第二节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及其意义21
第三节 人为生物多样性:由单一物种生产模式到最简生物多样性应用22
第四节 生物多样性与功能性农业发展23
第四章 食物链与食物网24
第一节 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24
第二节 食物链:生食食物链与腐屑食物链24
第三节 食物网的概念与特点26
第四节 营养级和生态金字塔26
第五章 生物共生及相克关系27
第一节 共生概念及其分类28
第二节 相生相克作物关系28
第六章 种群与群落动态理论30
第一节 物种的概念30
第二节 种群30
第三节 生物群落30
第七章 生态平衡、生态演替与生态修复31
第一节 生态平衡与生态演替31
第二节 生态退化与生态修复33
第八章 系统科学基础34
第九章 生态植物保护的经济学基础34
第一节 害虫为害程度与作物产量损失34
第二节 作物受害损失估测37
第三篇 植物保护专业基础42
第一章 植物病理学基础43
第一节 植物病害的概念和症状43
第二节 植物病害的症状43
第三节 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45
第二章 植物病害的病原46
第一节 病原物的寄生性和致病性46
第二节 植物病原真菌及其所致病害46
第三节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及其所致病害65
第四节 植物病毒及其所致病害70
第五节 植物病原线虫及其所致病害76
第六节 寄生性植物及其所致病害80
第七节 非侵染性病害及其病因82
第三章 寄主与病原物的相互作用84
第一节 寄主与病原物的识别84
第二节 病原物的致病机制85
第三节 寄主植物的抗病性86
第四节 寄主与病原物相互作用的遗传变异88
第四章 昆虫学基础90
第一节 昆虫纲的特征90
第二节 昆虫的多样性和适应性92
第三节 昆虫与人类的关系93
第五章 昆虫的形态结构94
第一节 昆虫体躯的一般构造94
第二节 昆虫的头部95
第三节 昆虫的胸部100
第四节 昆虫的腹部104
第五节 昆虫的体壁106
第六节 昆虫的内部器官108
第六章 昆虫的生物学110
第一节 昆虫的生殖方式110
第二节 昆虫的个体发育111
第三节 昆虫的变态及其类型116
第四节 昆虫的生活史117
第五节 昆虫的习性和行为119
第七章 昆虫的分类121
第一节 分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122
第二节 植物昆虫中的主要类群123
第八章 昆虫与环境的关系137
第一节 气候因子对昆虫的影响137
第二节 生物因子对昆虫的影响139
第三节 土壤因子对昆虫的影响140
第九章 病虫害发生(侵染)预测141
第一节 植物病虫害的发生(流行)规律及预测141
第二节 病原物的侵染过程和病害循环141
第三节 植物病害的流行147
第四节 植物害虫的种群动态150
第五节 植物病虫害的预测153
第六节 农业有害生物防治策略的演变157
第四篇 生态植保技术体系162
第一章 病虫害预测预报技术162
第一节 病虫害主要调查方法162
第二节 病虫害预测方法173
第二章 物理防控技术182
第一节 害虫物理阻隔技术182
第二节 诱虫灯的应用184
第三节 色板诱控技术188
第四节 性诱技术188
第五节 食诱技术188
第六节 潜所诱杀188
第七节 温控技术188
第八节 辐射技术189
第九节 驱避技术189
第十节 草木灰在病菜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189
第三章 病菌孢子捕捉器的应用190
第四章 生物质资源化技术与病虫害“源头治理”190
第一节 有机废弃物收集、清洁田园190
第二节 农作物秸秆青贮技术191
第三节 有机废弃物堆腐处理及环境生物转化192
第四节 田间有机物料堆腐杀死害虫及“饿死”病原菌193
第五节 其他病虫害“源头治理”措施193
第五章 生物防控技术及其应用194
第一节 生物防治的途径194
第二节 生物防治的内容195
第三节 天敌昆虫生产及应用技术199
第四节 捕食螨的研究与应用231
第五节 天敌昆虫功能团(IGP)的研究与应用232
第六节 蜘蛛的捕养与利用233
第七节 昆虫病原体的研究与应用237
第八节 生防相关技术的研究与应用249
第九节 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256
第十节 杂草的生物防治261
第十一节 生物多样性与生物防治的关系262
第六章 生态调控技术及其应用263
第一节 创建农田生物多样性全面持续控制有害生物的基本方法264
第二节 农耕措施破坏病虫害越冬生态环境265
第三节 服务于生态调控的栽培制度265
第四节 土壤耕作和土地培肥267
第五节 作物和品种布局267
第六节 调节播种时期和方式268
第七节 害虫防控的推—拉系统268
第八节 “陪植植物”及其生态调控功能270
第七章 生态植保理念与有害生物绿色防控271
第一节 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概念271
第二节 有害生物绿色防控理念的起源与发展272
第三节 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技术模式与集成274
第四节 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技术展望275
第八章 有害生物防控的经济阈值275
第一节 经济受害水平275
第二节 经济阈值276
第三节 经济阈值模型277
第五篇 主要作物生态植保方案280
第一章 粮食作物生态植保方案281
第一节 小麦生态植保281
第二节 玉米生态植保295
第三节 水稻生态植保307
第四节 马铃薯生态植保318
第五节 杂粮作物生态植保323
第二章 经济作物生态植保方案326
第一节 棉花生态植保326
第二节 花生生态植保339
第三节 大豆及杂豆类作物生态植保343
第四节 烟草生态植保348
第五节 牧草生态植保354
第六节 中草药生态植保356
第三章 果菜茶作物生态植保方案360
第一节 果园生态植保360
第二节 蔬菜生态植保387
第三节 茶园生态植保402
第四章 保护地作物生态植保整体解决方案406
第五章 入侵生物与植物检疫406
第一节 植物检疫的概念406
第二节 植物检疫的实施内容406
第三节 植物检疫的特点408
第六篇 几类有害生物生态防控409
第一章 植物螨害生态防控409
第一节 植物螨类概述409
第二节 重要农业害螨种类410
第三节 农业害螨生态防控方案415
第二章 作物根结线虫生态防控416
第一节 作物根结线虫的概念416
第二节 根结线虫的形态特征417
第三节 生活习性417
第四节 生物学特性417
第五节 根结线虫为害性418
第六节 根结线虫生态防控整体解决方案419
第三章 农田杂草生态防控420
第一节 杂草概述421
第二节 农田杂草种类422
第三节 杂草的生物学特性423
第四节 农田杂草生态防除方案425
第五节 杂草资源化利用425
第四章 有害软体动物生态防控426
第一节 蜗牛概述426
第二节 蛞蝓概述426
第三节 蜗牛、蛞蝓生态防控整体解决方案427
第七篇 农业航空植保429
第一章 飞防现状与无人机植保优势429
第一节 国内外飞防现状429
第二节 无人机植保优势430
第二章 飞防技术特点及专用药剂431
第一节 飞防的技术特点431
第二节 飞防对专用药剂的要求431
第三节 飞防专用药剂产品和剂型432
第三章 飞防喷雾助剂432
第四章 飞防药剂和助剂的未来发展趋势433
第五章 航空植保的发展434
第一节 农业航空的优势434
第二节 航空植保发展概况434
第三节 我国航空植保的发展前景435
第六章 航空植保常用机型及喷洒技术435
第一节 航空植保常用机型435
第二节 航空植保喷洒系统437
第三节 航空植保喷洒技术437
第七章 航空植保天敌或生物生防产品选择439
第一节 航空植保生防产品选择的原则439
第二节 生防产品安全使用技术要点439
第三节 主要农、林业病虫害防治用药简介440
第八章 航空植保作业设计441
第一节 航空植保作业设计原则441
第二节 航空植保作业设计基本方法441
第九章 航空植保作业组织准备工作442
第一节 航空植保作业指挥系统442
第二节 制定实施方案443
第三节 空管协调444
第四节 地面准备444
第五节 设备调试445
第十章 航空植保作业实施446
第一节 航空植保作业基本条件446
第二节 飞行防治作业446
第三节 做好防护工作447
第十一章 航空植保效果监测447
第一节 喷洒质量测定447
第二节 飞防效果检查448
第三节 飞防总结449
第十二章 航空植保安全449
第一节 飞行安全449
第二节 人畜安全449
第三节 非靶标生物安全449
第四节 气象安全449
第十三章 航空植保发展的方向449
参考文献451
后记453
热门推荐
- 1289735.html
- 182609.html
- 1223603.html
- 408138.html
- 3112580.html
- 2296323.html
- 1653350.html
- 2449260.html
- 2457408.html
- 1287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526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29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937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418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51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675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2476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307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352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204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