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语言符号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王铭玉著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0页
- 文件大小:99MB
- 文件页数:55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语言符号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1
新一版前言1
原版前言1
上 编3
第一章 语言符号概说3
第一节 人与符号3
1.人是符号的动物3
2.人是符号的高级动物5
第二节 符号11
1.符号概念11
2.符号类型13
3.符号过程及符号场19
第三节 语言与符号21
1.语言的本质和定义21
2.语言的分类29
3.语言是个符号系统30
4.语言是特殊的符号系统31
第二章 语言符号学概说48
第一节 语言学48
1.语言学的研究对象48
2.语言学的学科分类51
第二节 符号学73
1.符号学思想传统概述74
2.符号学的确立78
3.符号学的学科划分79
4.符号学研究的分支81
5.符号学研究的意义83
第三节 语言符号学83
第三章 语言符号学的理论基础87
第一节 索绪尔的理论思想87
1.索绪尔生平87
2.《普通语言学教程》版本学研究88
3.索绪尔语言学的主要思想渊源91
4.索绪尔的语言观93
5.索绪尔的方法论102
6.索绪尔的符号学思想105
7.索绪尔的影响106
第二节 皮尔斯的理论思想108
1.皮尔斯符号学思想108
2.皮尔斯符号学思想的语言学阐释114
第三节 莫里斯的理论思想120
1.符号的概念121
2.符号和语言122
3.指表模式123
4.论域的各种类型124
5.符号学的分支和应用126
第四节 巴特的理论思想127
1.《写作的零度》128
2.《符号学原理》129
3.《S/Z》135
第五节 艾柯的理论思想137
1.符号学分类137
2.代码理论139
3.符号生产理论143
第六节 雅各布森的理论思想145
1.对隐喻和转喻的符号学分析146
2.语言的六面功能模式147
第七节 巴赫金的理论思想149
1.巴赫金的符号学思想150
2.巴赫金的语言学思想153
3.审美观照的模式和人文科学方法论155
第八节 洛特曼的理论思想157
1.洛特曼及莫斯科-塔尔图学派158
2.洛特曼的符号学思想159
中编167
第四章 语言符号的二元对立167
第一节 语言在言语活动事实中的地位167
第二节 语言和言语的特征169
1.语言的特征169
2.言语的特征169
3.语言和言语的相互联系170
第三节 语言和言语的二元对立170
第五章 语言符号的层次174
第一节 广义层次观174
第二节 狭义层次观174
1.本体论层次观177
2.方法论层次观179
3.认识论层次观181
第三节 语言符号的基本层次184
1.语构关系184
2.语义关系185
3.语用关系186
第四节 语言符号的过渡层次187
1.形态音位层次187
2.构词层次188
3.成语层次189
4.短语层次190
第五节 韩礼德的层次思想190
1.语言的层次性191
2.层次之间的“体现”的关系191
3.多重代码系统192
4.层次的扩展192
第六章 语言符号的意义193
第一节 关于语言符号意义的各种观点193
1.方法论意义观193
2.本体论意义观201
3.认识论意义观204
第二节 语言符号意义的层级观205
1.“语言符号意义层级观”构图206
2.“语言符号意义层级观”阐释206
第七章 语言符号的指称211
第一节 意义和指称211
1.两种观点的对立211
2.历史发展的缘由212
3.意义与指称的关系213
第二节 指称的特性以及层级类型218
1.词语的指称特性218
2.指称关系的层级221
3.指称关系的类型224
第八章 语言符号的关系229
第一节 组合关系229
1.定义229
2.组合关系的特点230
第二节 聚合关系231
1.定义231
2.聚合关系的特点231
第三节 两种关系的对立与联系233
第四节 聚合关系和组合关系的应用237
1.聚合关系的应用237
2.组合关系的应用243
第五节 聚合关系和组合关系的制约因素250
1.聚合关系的制约因素250
2.组合关系的制约因素258
第九章 语言符号的时态267
第一节 共时态和历时态的关系267
1.索绪尔的观点267
2.辨证的观点269
第二节 语言符号的共时研究274
1.共时态的重要性274
2.语言符号的泛时规律276
第三节 语言符号的历时研究277
1.演变是语言符号的普遍特征277
2.语言发展的原因279
第四节 语言符号发展的规律287
1.语言符号发展的普遍规律287
2.语言符号规律的特殊性289
第五节 语言符号的矛盾性变异290
1.同化与异化291
2.添加与脱落292
3.溶合与分化293
第十章 语言符号的功能296
第一节 功能概说296
1.功能主义的历史渊源296
2.符号的功能观301
3.对语言符号功能的再认识304
第二节 社会因素和形式主义306
1.语言符号功能与社会因素的相互关系306
2.形式主义和功能主义308
第三节 功能研究的理论方法309
1.三条规律309
2.四项原则312
第四节 韩礼德的系统功能学说314
1.语言功能的关系314
2.韩礼德的功能思想315
3.系统功能语法的特点322
第五节 俄语学者对功能语言学的研究与贡献326
1.结构功能主义328
2.语义功能主义329
3.语用功能主义330
4.认知功能主义332
5.元语言功能主义332
第十一章 语言符号的主体观334
第一节 语构主体334
第二节 语义主体335
1.语义主体是一个实体336
2.语义主体和述体之间存在着相互协调关系336
3.语义主体与语构主体的区别337
4.语义主体范畴与不同的句子结构相联系时的一般性辨认特征337
5.语义主体的类别339
第三节 语用主体340
1.心理主体——实义切分中与主位相关的语用主体340
2.信源主体——传递信息的语用主体341
3.内在主体——说话人主体343
第十二章 语言符号的双喻观345
第一节 隐喻和换喻的共同特征345
1.等值345
2.置换346
3.转移346
4.错置347
第二节 隐喻和换喻的区别特征348
1.“类似性”和“邻近性”的区别348
2.“垂直的”和“平面的”区别348
3.“同位”和“异位”的区别349
4.“描述功能”和“指称功能”的区别349
5.“明喻紧缩”和“话语紧缩”的区别350
第三节 隐喻和换喻的具体体现350
1.隐喻的体现350
2.换喻的体现353
第十三章 语言符号的可逆性357
第一节 可逆性的语言符号学分析358
1.语义层次分析358
2.语法层次分析359
3.逻辑层次分析360
第二节 可逆关系的性质特征361
1.同指性361
2.逆向性361
3.自由性和对称性362
4.辞典解释的独立性362
5.换位题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362
6.非同容性363
7.双边性364
8.连锁性364
9.同类性365
第三节 可逆句偶的功能分类365
1.表示递进性定性、定位对立意义的句偶365
2.表示非递进性互补对立意义的句偶366
第十四章 语言符号的象似性368
第一节 象似性概念368
1.术语的来源368
2.术语的理解及翻译369
3.术语的定义371
第二节 象似性的哲学基础372
1.传统哲学372
2.认知哲学372
3.体验哲学373
第三节 象似性研究概况374
1.象似性研究的历史分期374
2.象似性研究呈现的特点375
第四节 象似性的分类及在语言中的体现377
1.影象象似性377
2.拟象象似性378
3.喻象象似性382
第五节 象似性与语音意义384
1.元音的语音意义385
2.辅音的语音意义386
第六节 汉语语言文化的象似性388
第七节 对语言符号象似性问题研究的展望392
第十五章 语言符号的标记性394
第一节 语言符号标记性的界说与判别394
1.语言系统内部领域394
2.语言系统外部领域395
第二节 标记理论的思想渊源396
1.特鲁别茨科伊的思想396
2.雅各布森的思想396
3.乔姆斯基和哈勒的思想397
第三节 标记现象的本质特征398
1.普遍性398
2.非离散性399
3.不对称性399
4.语境制约性399
第四节 标记模式的认知、心理、文化和语用机制401
1.突显和频率401
2.认知突显和文化突显402
3.经济原则与象似原则404
4.心理表征404
第五节 标记理论在当代语言符号学领域中的研究及其应用405
1.语法学405
2.语义学407
3.语用学409
4.社会语言学411
5.篇章语言学413
6.语言类型学414
7.心理语言学419
8.第二语言习得和外语教学420
下编425
第十六章 符号学的研究状况425
第一节 美国425
1.皮尔斯426
2.莫里斯429
3.雅各布森432
4.西比奥克434
第二节 法国437
1.结构论符号学437
2.巴黎符号学学派443
3.法国符号学研究的特点450
第三节 俄罗斯451
1.19世纪后半期的俄罗斯符号学研究452
2.20世纪初至十月革命前的俄罗斯符号学研究453
3.十月革命后至20世纪中期的苏联符号学研究454
4.现当代过渡时期456
5.莫斯科-塔尔图符号学派460
第十七章 中国符号学研究20年465
一、中国符号学研究的三个阶段465
1.1 980—1986年——起步阶段465
2.1 987—1993年——平稳发展阶段465
3.1 994—2002年——全面展开阶段466
二、中国符号学研究的主要方向及成果466
1.符号学基本理论的研究方向467
2.语言符号学的研究方向470
3.符号学应用研究的方向472
4.文化艺术符号学及文学符号学的研究方向473
三、中国的符号学研究展望474
语言符号学文献索引476
术语索引512
人名索引521
原版之跋528
新一版代跋531
热门推荐
- 425750.html
- 1614665.html
- 3287567.html
- 1450080.html
- 2708131.html
- 389494.html
- 2307217.html
- 1458190.html
- 3840697.html
- 29006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771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532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8091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90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463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537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2490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1940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7890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998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