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分裂的宿命与自主性的抗争 现代性视域下俄罗斯文明圈的解构与重建=The fate of division and the struggle for the autonomy the deconstru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祖春明著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0页
- 文件大小:28MB
- 文件页数:19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分裂的宿命与自主性的抗争 现代性视域下俄罗斯文明圈的解构与重建=The fate of division and the struggle for the autonomy the deconstru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一、为什么要研究俄罗斯1
二、为什么要关注两派论战2
三、国内外对两派论战的研究现状如何2
四、为什么选取黑格尔的主奴关系辩证法作为阐释框架6
五、主奴关系辩证法框架下两派论战的深层内涵有哪些7
六、为什么要引入俄罗斯文明圈的概念10
七、本书的基本结构11
第一章 俄罗斯文明圈的建构—解构史13
第一节 何为俄罗斯文明圈13
一、亨廷顿的“文明圈”概念13
二、命运的幻象:对文明圈理论的回击17
三、当代世界的几大文明圈20
四、俄罗斯文明圈而非东正教文明圈23
第二节 俄罗斯文明圈的两阶段建构史26
一、罗斯受洗:俄罗斯文明圈建构的起点27
二、建立统一的俄罗斯国家:俄罗斯文明圈建构的第一阶段29
三、俄罗斯帝国的建立:俄罗斯文明圈建构的第二阶段31
第三节 俄罗斯文明圈的建构—解构双向运动33
一、西方文明圈的崛起33
二、彼得大帝改革:建构—解构的“双重起点”36
三、1812年卫国战争的悖论:俄罗斯文明圈解构的一个重要标志39
四、十月革命:解构的终点与建构的起点42
本章小结45
第二章 分裂的肇始:19世纪上半期斯拉夫派与西方派之争47
第一节 恰达耶夫与《哲学书简》:论战的开端47
第二节 霍米雅科夫和基列耶夫斯基的应战52
一、A.C.霍米雅科夫的应战52
二、И.В.基列耶夫斯基对霍米雅科夫的回应55
第三节 斯拉夫派与西方派的形成58
一、西方派的基本构成及其代表人物58
二、斯拉夫派的基本构成和代表人物59
第四节 莫斯科论战的展开与终结61
一、如何看待俄罗斯63
二、如何看待“西方”:冯维津论断引发的争论66
三、俄罗斯应该选择何种历史道路69
本章小结70
第三章 赫尔德与斯拉夫派的历史意识73
第一节 两种对立的历史意识73
一、单线型历史观74
二、多线型历史观75
第二节 德国浪漫派先驱赫尔德及其文明有机论思想78
一、赫尔德其人78
二、赫尔德的文明有机论思想81
第三节 斯拉夫派与文明有机论83
一、赫尔德与斯拉夫世界的不解之缘83
二、谢林:赫尔德与斯拉夫派之间可能的思想媒介84
三、赫尔德与斯拉夫派之间的观念接续86
第四节 文明有机论在俄国的传播与发展89
本章小结92
第四章 分裂的宿命:从黑格尔的主奴关系辩证法看俄罗斯的分裂意识93
第一节 黑格尔的主奴关系辩证法93
一、黑格尔主奴关系辩证法及其当代“翻译”版本93
二、“主奴关系”的现代性语境95
第二节 两派论战:俄罗斯分裂意识的首次命名97
一、何为俄罗斯意识98
二、早期的斯拉夫派与西方派之争101
三、“文明”与“土壤”的分裂102
四、后论战时期的分裂104
第三节 主奴关系框架下的“西方与俄罗斯”107
一、俄罗斯与西方:自我与“强势他者”108
二、“西方”也是一个分裂的整体110
三、西方派/斯拉夫派:西方启蒙理性/浪漫派的回声114
第四节 为争取承认而斗争115
一、关于“承认”115
二、“奴隶意识”之于西方派:愚昧落后117
三、“奴隶意识”之于斯拉夫派:自主性丧失118
四、俄罗斯人特有的“主人情结”120
本章小结126
第五章 欧亚主义与斯拉夫主义——俄罗斯文明圈重构的两种可能方案127
第一节 欧亚主义:被放逐者的回归之路128
一、《欧洲与人类》:欧亚派形成的起点129
二、《回归东方·预言与现实·欧亚主义者的主张》:欧亚主义的成熟129
三、1929:古典欧亚主义的终结130
第二节 欧亚主义的基本理论要素131
一、反对西化131
二、回归东方132
三、“欧亚洲”及其中心:俄罗斯133
第三节 欧亚主义与独立自主的道路134
第四节 后苏联时期俄罗斯文明圈重建的可能范式137
一、斯拉夫主义:文化—血缘型认同范式138
二、欧亚主义:文化—地缘型认同范式139
三、苏联解体和苏共亡党的教训141
四、欧亚主义与当代俄罗斯的地缘政治空间重建144
本章小结148
结语149
附录一 冯维津与叶卡捷琳娜二世的问与答151
附录二 现代性视域下的“聚和性”概念及当代东正教159
参考文献171
后记181
热门推荐
- 2423756.html
- 3338471.html
- 80502.html
- 3434397.html
- 2205661.html
- 2137844.html
- 15832.html
- 3180187.html
- 69690.html
- 283694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005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70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40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5604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435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857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4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132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780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228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