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城市草根政治的治理逻辑与展开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城市草根政治的治理逻辑与展开
  • 吴新叶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08093331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234页
  • 文件大小:52MB
  • 文件页数:242页
  • 主题词:城市管理-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城市草根政治的治理逻辑与展开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城市治理的理论基础与实践展开1

第一节 治理的兴起1

一、治理的理论视界1

二、治理理论在中国:共识与发展5

第二节 城市治理在中国:理论与实践的展开8

一、城市治理的功能8

二、城市治理的维度11

三、我国的城市治理:背景与意义18

四、我国城市治理的实践展开22

五、执政党是城市治理的当然主体31

第三节 争论中的城市治理32

一、理论界关于治理与城市治理的争鸣32

二、城市治理绩效的测评及其标准的争论36

三、治理自身的工具与价值的争论38

四、国外城市治理经验本土化的选择立场39

第二章 城市草根政治中的非政府公共组织:结构、属性与机制43

第一节 非政府公共组织概说43

一、问题的提出43

二、非政府公共组织参与城市治理的理论基础46

第二节 城市治理中的非政府公共组织:结构功能与组织变迁51

一、规范与制度化的政治性组织51

二、政府之“脚”的准政府公共组织53

三、从事公益活动的社会组织54

四、市场类的中介组织56

五、群众性自治类组织主体58

六、宗教性质的组织59

第三节 非政府公共组织参与城市治理的机制与方式60

一、非政府公共组织参与治理的特征60

二、非政府公共组织参与城市治理的角色65

三、非政府公共组织参与城市治理的机制与意义68

第三章 执政与领导:执政党的基层治理机制72

第一节 执政党在城市治理中的作用方式72

一、领导国家政权建设:实现政党目标与提高执政合法性72

二、嵌入社会:构建社会支持系统75

第二节 党治理城市的实践展开:执政与领导77

一、基层社会动员方式的变革77

二、从边缘到核心:居委会自治载体的变迁80

三、城市基层自治的拓展:业委会的出现82

四、城市社会整合的新机制:新社会组织方兴未艾84

五、城市基层治理主体:重大关系的梳理87

六、执政者与领导者:党的角色92

第三节 执政党的政治领导:基层社会组织党建的考察94

一、革命法宝的传承与发扬94

二、城市基层社会组织党建:问题与成因96

三、作为治理的党建及其绩效评价102

四、城市基层党建的执政策略与战略方向106

第四章 执政党与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国际比较113

第一节 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执政党城市治理经验113

一、城市治理的意识形态转型:接近基层社会113

二、回应利益诉求:社会改革与福利保障创新115

三、借助不同的主体渠道,更新党的组织结构119

四、直接面对非政府公共组织:政治利用与政策输出121

第二节 亚洲的经验:日本与新加坡123

一、日本的自民党执政经验123

二、新加坡的经验与做法130

第三节 发展中国家的主要经验141

一、印度的经验与启示141

二、尼日利亚公民社会:政党参与的尝试150

三、巴西的经验152

第四节 国外执政党的城市治理启示164

一、城市治理的根本目的是改善民生164

二、政党组织是城市治理的关键性主体166

三、公民社会是实现社会管理革命的重要途径168

四、民主是城市治理的政治目标169

五、高科技是执政党可资利用的有效治理工具171

第五章 城市治理中执政党与非政府公共组织:政治定位与发展机制174

第一节 执政党与非政府公共组织的主体间关系174

一、作为参与者的治理主体:解释的框架174

二、政治治理视域中的执政党与非政府公共组织176

第二节 组织吸纳:党对非政府公共组织的领导182

一、“组织吸纳”的涵义182

二、组织吸纳的理论与实践基础183

三、组织吸纳的具体政策与策略187

四、组织吸纳的执政原则192

第三节 包容与沟通:执政党与非政府公共组织的互动194

一、包容与沟通的涵义及其理论依据194

二、包容沟通的执政方法及其应用196

第四节 执政党与非政府组织:政治的治理与执政的政策204

一、深化执政认同是前提204

二、以党的政策服务替代组织全履盖:非政府组织党建的总结205

三、执政党的社会管理与执政策略207

四、发育社会与社会资本的聚集208

第五节 总结:执政党领导城市治理的新思维209

一、作为公共权力者层面的执政与领导:构建主体多元化的格局209

二、作为国家政权建设层面的执政与领导:治理与合法性212

三、作为民主政治层面的执政与领导:模式的选择与实现214

参考文献21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