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滑动机制直丝弓矫治技术 口腔正畸新进展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滑动机制直丝弓矫治技术 口腔正畸新进展
  • 刘东旭,郭泾主编 著
  • 出版社: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3128095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196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208页
  • 主题词:口腔正畸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滑动机制直丝弓矫治技术 口腔正畸新进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直丝弓矫治器的基本原理1

一、矫治后的?1

二、自然存在的最佳?2

三、最佳?的六项标准2

第二节 直丝弓矫治器基础数据的测量11

一、测量仪器13

二、测量方法14

三、测量结果16

四、结论17

第三节 自然存在的最佳?与矫治后?的比较18

一、牙弓间关系18

二、牙冠倾角18

三、牙冠倾斜度18

四、旋转18

五、紧密接触18

六、Spee曲线18

第四节 非程式化矫治器19

一、方丝弓矫治器的分类20

二、非程式化矫治器设计上的缺点21

三、非程式化矫治器上的弓丝弯制30

第五节 全程式化矫治器设计的工作基础34

一、预成牙型托槽34

二、托槽定位技术35

三、槽沟定位36

一、槽沟定位特征39

第六节 全程式化矫治器的设计特征39

二、便利性特征42

三、辅助性特征43

第七节 部分程式化矫治器的设计特征43

一、槽沟倾斜度43

二、槽沟倾角44

三、槽沟突距44

四、槽沟水平向基底弧度44

第一节 Andrews直丝弓矫治器45

一、Andrews标准直丝弓托槽45

第二章 直丝弓矫治器的产生与发展45

二、Andrews平动直丝弓托槽46

第二节 Roth直丝弓矫治器48

第三节 滑动机制直丝弓矫治器49

一、托槽的设计特征49

二、托槽的通用性55

第三章 滑动机制直丝弓矫治技术57

第一节 滑动机制直丝弓矫治技术及矫治机制的演变过程57

一、整平和排齐阶段矫治机制的演变57

二、覆?控制阶段和减少覆盖阶段矫治机制的演变59

三、间隙关闭阶段矫治机制的演变60

四、完成及精细调整阶段矫治机制的演变61

第二节 滑动机制直丝弓矫治器的组成62

一、口内部件62

二、口外部件68

第三节 滑动机制直丝弓矫治器的必备器械及粘接材料71

一、必备器械71

二、粘接材料74

一、托槽及颊面管的定位标准75

第四节 滑动机制直丝弓矫治技术的基本操作75

二、带环的装配方法80

三、托槽的粘贴方法81

四、提高直丝托槽定位精确性的措施82

五、预成弓形的弯制83

六、弓丝焊接技术85

七、滑动架的制作87

八、粘接式舌侧保持器的制作88

一、支抗控制89

第五节 滑动机制直丝弓矫治技术的矫治程序89

二、整平和排齐90

三、控制覆?97

四、减少覆盖103

五、间隙关闭110

六、主动矫治完成和精细调整116

第六节 复发与保持121

一、保持的原因121

二、各类错?畸形矫治后的保持122

第七节 支抗应用的生物力学原则126

一、颈支抗产生的力系统127

二、高位牵引产生的力系统128

三、复合牵引产生的力系统128

第八节 滑动机制直丝弓矫治技术中的生物力学因素129

一、间隙关闭时牙齿所受的力及其力矩129

二、摩擦在滑动机制中的作用131

第四章 滑动机制直丝弓矫治技术的牙列控制134

第一节 切牙的控制134

一、生长发育134

二、切牙牙冠的形态134

三、切牙牙冠的色泽异常135

四、切牙托槽的规格135

五、切牙的大小及形态异常135

六、早期切牙位置的异常138

七、临床上涉及的其他问题140

一、生长发育147

二、牙冠的外观形态147

第二节 尖牙的控制147

三、位置异常148

四、尖牙托槽的规格及其多用性150

五、临床上常见的问题151

第三节 第一双尖牙的控制151

一、生长发育151

二、托槽的规格及定位151

三、拔牙与不拔牙的选择152

四、影响获得功能?的形态学因素154

六、拔牙矫治的技术要点155

五、侧貌与拔牙矫治155

七、单纯拔除上颌第一双尖牙156

第四节 第二双尖牙的控制158

一、生长发育158

二、生长发育异常与迟萌158

三、乳磨牙的低咬合159

四、托槽的规格及定位160

五、临床上常见的问题161

二、萌出异常165

一、生长发育165

第五节 第一磨牙的控制165

三、颊面管的规格、类型及其定位166

四、矫治计划与第一磨牙的控制169

五、第一磨牙的拔除171

第六节 第二磨牙的控制174

一、生长发育174

二、萌出异常174

三、颊面管的规格及其定位174

四、矫治计划与第二磨牙的控制176

五、第二磨牙的拔除176

第七节 第三磨牙的控制182

一、生长发育182

二、颊面管的规格及其定位182

三、下颌第三磨牙的萌出道182

四、阻生的种类及机制182

五、影响下颌第三磨牙萌出间隙的因素183

七、下颌第三磨牙阻生的预测185

六、阻生的病因185

八、下颌第三磨牙与下切拥挤186

九、直立下颌第三磨牙的方法186

十、第三磨牙的拔除187

第五章 牙移动的可预测治疗目标及影响矫治质量的要素188

第一节 牙移动的可预测治疗目标188

一、牙列分析方法188

二、例举189

一、良好的诊断及其矫治计划192

第二节 影响矫治质量的要素192

二、完善的托槽系统193

三、正确的托槽位置193

四、适宜的弓形194

五、在有效控制支抗的前提下实现牙齿排齐194

六、整平牙弓及控制覆?194

七、II类及III类关系的矫正194

八、滑动机制关闭拔牙间隙194

九、矫治完成与精细调整195

十、可靠的保持19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