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 2001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编 著
- 出版社: 昆明:云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41615668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436页
- 文件大小:33MB
- 文件页数:48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 2001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21世纪地球物理发展和展望(负责人:于晟 周蕙兰臧绍先)1
当代地球物理学的主要成就和21世纪上、中叶的发展导向 滕吉文1
地球动力学的某些关键问题 曾融生2
21世纪初油气田地球物理技术发展的新动向 杨红霞高林3
21世纪的地球电磁法 曹俊兴4
21世纪的地震数据处理系统 赵改善5
新世纪我国海洋地球物理发展研究 温佩琳谢忠球6
以实际问题的解决为导向,构建应用地球物理的创新体系 曹俊兴贺振华7
地球核幔动力学研究现状与展望 朱介寿8
地球内部结构的宽频带数字地震波形研究 吴建平9
世界油气勘探开发的新热点——深海 洪菲胡天跃10
智能化地震事件识别和定位系统研究现状与趋势 刘希强周蕙兰等11
机载激光海底测深技术的发展和展望 昌彦君朱光喜等12
准噶尔盆地、天山造山带、塔里木盆地、阿尔金造山带、柴达木盆地和昆仑造山带(北缘)岩石圈结构及其动力学研究 赵俊锰张先康等13
地震勘探发展与三维矢量波场 姚陈陈祥国14
固体破裂的均匀化理论 安镇文朱传镇15
目前应用地球物理学本科教育所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孙建国 杜晓娟16
2.油气与煤田地球物理勘探(负责人:牛毓荃牛滨华刘洋)17
莺琼盆地岩石弹性物性规律的研究 张树林17
近海四分量地震资料解释方法研究 张树林李绪宣18
近海四分量地震勘探效果分析 李绪宣张树林19
多波多参数分析及反演方法 罗省贤李录明20
用非零偏P—P波、P—SV波计算零偏反射纵波和反射横波 张宝金成谷等21
单检波点变偏移距VSP波场分离 高志凌22
地震波传播的小波表示及多尺度算法 裴正林牟永光等23
无反射波动方程模拟堤防复杂构造中的地震波传播 杜祥杨慧珠等24
微山湖区三维地震勘探的特殊问题 任建海刘天放等25
复杂山地三维地震勘探采集方法 邓志文倪宇东等26
叠前地震数据的规则化 辛可锋王华忠等27
几种描述反射波时距曲线方法的比较 刘洋魏修成28
复杂表层介质层析静校正 李录明罗省贤29
基于连续速度模型的速度分析方法 刘洋魏修成30
三参数双曲线方程在增强叠加效果方面的研究 夏凡马在田31
在随机噪音背景下地震反射信号的增强 裴江云刘洪等32
速度误差对偏移振幅的影响 孙建国33
匀速度条件下的Kirchhoff—型反偏移 孙建国34
弹性波动方程叠前逆时偏移 何兵寿魏修成等35
任意散射条件下地震散射成像方法研究 王忠仁孙建国等36
基于块体模型的2—D波动方程偏移速度分析方法 杨淑卿王华忠等37
共聚焦点成像与速度分析方法 乔俊邦马在田38
波动方程炮域三维叠前深度偏移 徐兆涛王华忠等39
复杂地表波动方程叠前深度成像 何英王华忠等40
付立叶有限差分叠前深度偏移在ZX地区勘探效果 匡斌王华忠等41
Cross—line方向共偏移距道集3D双平方根方程叠前深度偏移 程玖兵 王华忠等42
非平面波场简谐单波拟合法外推 赵振飞43
复杂地区成像的一种新方法 姚姚44
综合多次波信息的CFP虚拟观测面方法 孙成禹 王永刚等45
西部复杂区地震数据处理技术研究 赵波马在田46
复杂地表区地震资料处理方法研究 王有新47
三维地震资料联片处理技术 宁俊瑞张改兰等48
高分辨率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在莫北2井区的应用效果 黄永平 夏代学等49
大别山造山带深反射地震剖面精细处理研究 刘来祥唐文榜等50
复杂近地表介质初至波层析反演 张建中51
CRS叠加成像的属性参数反演与应用 韩立国孙建国等52
以叠前偏移为基础的二维/三维AVO分析技术 董宁 马殿仁等53
一维声波方程波阻抗宽带约束反演 胡彦荣马在田54
高分辨率三维地震波阻抗反演 边西燕董宁55
地震属性优化方法分析 刘伟王永刚56
LX361构造的储层地震评价技术 王永刚宋建国等57
地震相反射结构模式识别 张二华杨静宇58
各向异性电磁波传播测井理论 刘国强陶果等59
电测井评价各向异性研究与应用 高杰 尚作源等60
正交偶极子测井中的多尺度分析 孙卫涛陶果等61
CBL—VDL确定固井二界面窜槽的特征波、实验检验与应用实例 王克协 马俊等62
利用声波全波测井记录中的模式波研究声波在地层中的衰减 范晓敏李舟波63
SBT正演与扇区非线性反演及对井周水泥环局部缺失的成像 马俊 刘继生等64
利用阵列高频电磁波测井模拟资料反演地层介电磁常数和电阻率的二维分布 邢光龙张美玲等65
全井眼地展微扫描成象测井数值分析 陈爱新聂在平66
输油管内产液含油比例中子—伽玛能谱测定Monte Carlo模拟 庞巨丰石旺年67
大地电磁静位移分解模型研究 苏朱刘罗延钟68
提高瞬态瑞雷波法探测深度和精度的若干方法 张建军魏修成69
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测井—地震数据驱动联合反演方法 张学庆 刘争平等70
重磁、MT资料联合反演解释巴彦浩特盆地火成岩分布 邓荣来李庆浩等71
全信息地质地球物理综合解释方法与效果 宋景明梁生正等72
阜新盆地构造演化浅析 徐昆黄旭钊等73
3.油气储层预测和描述(负责人:牟永光陈小宏)74
层储岩性参数的多波AVO反演 蒋帼阳曹景忠等74
基于弹性波反演的岩性探测、油气预测的三维地震技术 樊佳芳唐文榜等75
速度反演方法及其应用 孔祥宁76
计算时移波阻抗的新方法 李来林牟永光等77
东海平湖油气田八角亭构造储层反演 刘志斌78
地震储层预测中的属性优化方法比较 陈遵德79
频率差异分析(FDA)在塔河油田溶洞型油藏预测中的应用效果 唐文榜刘来祥等80
综合地震信息预测HXC地区深部须二段储层裂缝发育带 王世星徐雷鸣等81
谱分解技术在碳酸盐岩大型缝洞体纵向预测中的应用 蔡瑞82
地震属性技术在塔河油田碳酸盐岩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管路平蔡瑞等83
BZ25—1构造河流相储层钻前预测 赵伦刘志斌84
物理模型井间地震层析成像 裴正林牟永光等85
DPI法在波动方程地震正演中的应用 耿伟峰王尚旭等86
反Q滤波方法及其在叠后资料处理中的应用 张军华仝兆崎等87
地震信号的对称性、高斯性及其检测方法 朱培民俞国柱等88
流体饱和孔隙介质中震电效应机理的实验研究与探讨 陈本池牟永光89
微孔径正态分布对充胶冻Biot模型的改进 王鲲王克协等90
BISQ理论模型的数值研究 曹正良王克协91
三相孔隙介质基于BISQ机制的地震波传播方程 朱建伟孙建国等92
含流体孔隙介质基于BISQ机制的地震波传播特征 朱建伟孙建国等93
油气藏全空间磁学、地球化学与矿物学结构及意义——检验“烟筒效应”的形成机理 刘庆生李海霞等94
地球介质中慢速波至观测方法的思考 于文辉 张丽琴等95
用生产测井资料求储层剩余油饱和度的方法 谢进庄谢荣华等96
油层定量识别与评价技术 李彦民李艳丽等97
遗传最优化测井解释方法及应用研究 潘保芝 闫桂京98
利用流动单元计算高含水油田渗透率 魏斌99
基于MATLAB神经网络工具箱对测井储层的预测评价 高志亮 陈石100
低阻油层的成因及其流体类型识别 魏斌陈学义101
考虑润湿性的砂岩导电机理研究 刘堂宴傅容珊102
径向电阻率差异法识别复杂岩性油水层技术研究 汪光丽潘书民等103
实验室岩心测量与测井曲线的匹配 张元中 李剑浩等104
岩石“声电效应”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张元中 李剑浩等105
基于回归M—估计的核磁测井数据反演方法 翁爱花李舟波106
4.金属与非金属矿勘查技术及成果(负责人:吕庆田 熊盛青)107
大冶铁山岩体西段重磁资料精细处理的地质效果 刘天佑林家辉107
中高山区航磁方法技术及其在矿场勘查中的应用 熊盛青于长春108
“局部重磁场源全方位成像”实用化系统及其应用 眭素文黄金明等109
自然电场法勘探隐伏砂岩型铀矿床的研究 邓居智 刘庆成等110
伪随机多频激电相位法提供研究激电异常源属性的信息 白宜诚崔燕丽111
多频组合波相干检测研究 袁正午汤井田112
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床土壤天然热释光异常特征 万骏刘庆成等113
伽马能谱测量在浅覆盖区地质填图中的应用 刘菁华王祝文等114
东天山地区J铜矿化带的发现 梁月明 黄旭钊等115
信息复合与图像处理技术在铀成矿远景预测中的应用 龙期华冯必达116
5.水资源、环境、工程勘察及工程质量监测中的地球物理技术与方法(负责人:程业勋钟世航钱玉好赵永贵)117
地球物理新技术的广泛应用 宋喜林杨轮凯117
环境地球物理技术应用的某些进展 何雪洲118
地球物理技术在工程建设监理中的应用 葛为中单娜琳等119
区域重磁资料在安庆长江公路大桥桥位线选址中的应用 刘同庆杨则东等120
探地雷达在公路路基质量检测中的应用 谢昭晖121
探地雷达测量参数设置研究 邓居智刘庆成122
小波变换方法提高LTD—3R公路探测雷达分辨率 方广有123
探地雷达在岩溶探测中的应用 熊章强方根显124
探地雷达干扰波形的特征分析 方根显熊章强等125
衡枣高速公路采空区路段地球物理探测 张宗岭126
陆地声纳浅层地震勘探技术 孙宏志127
用反射波频谱分析对比法检测浆砌片石挡墙质量 钟世航128
地震映像法检测混凝土构件完整性的方法研究 单娜琳129
堤坝隐患的快速检测技术 敦振国130
工程VSP和井间CT技术联合反演的研究及应用 田宗勇刘永华等131
双频激电在路基病害探测中的应用 吕绍林杨天春132
高密度电阻率方法对非金属地下管道的探测效果 李清林范文等133
高密度电阻率成像技术的分辨率问题 谢忠球温佩琳134
三维高密度电法勘探及实验 董浩斌王传雷等135
地下巷道电测深勘探查深部矿床 葛为中 胡新发136
数据可视化处理系统在工程勘探中的应用 孙卫涛董渊等137
原位岩体各向异性的地脉动研究 谢忠球温佩琳138
层析成像(CT)技术在桥墩灌浆加固质量检测中的应用 何良军严国英139
瞬态瑞利波法在混凝土质量快速无损检测中的应用 何正勤 吴庆举等140
沉船爆破打捞作业的工程质量检测 王传雷曲赞等141
核地球物理方法在核废料物库环境评价中的应用 方方李宽良等142
地下管线综合探测技术浅析 杨向东143
地下管道漏水探测中值得探讨的几个问题 李振宇潘玉玲144
中心回线瞬变电磁野外数据采集,处理解释软件系统 王华军梁庆九等145
CUGTEM2001工程型瞬变电磁仪 梁庆九梁咏仁等146
电磁测深资料的延拓成像研究 贾豫葛张胜业147
大庆水资源及水环境监测和预测评价研究 李艳丽楚泽涵等148
依据浅层地温测量探测流动地下水成因地质灾害新方法 金旭 韩湘君等149
地球物理场研究在高效废料处置库选址稳定性评价中的作用 莫撼 汤洪志150
一个基桩声波透射法检测实例 曹冰河151
完整桩极限承载力的灰色系统预测法 雷林源152
建筑物抗震能力的综合评定方法探讨 李耀民何钧等153
6.地球物理观测实验技术的新进展及应用(负责人:刘宝诚陆其鹄)154
延庆数字地震台阵中的新技术 王培德154
微功耗宽频带数字地震仪研制 游庆瑜刘福田等155
LDS—1虚拟型浅层高频工程地震仪 钟世航孙宏志156
AS—3型数字采集器 原秦喜孙鸿等157
地脉动机制分析 郭明珠谢礼立等158
小药量爆炸地震波震源时间函数与频谱特性的深入研究 孙为国 冯顺山等159
邯郸附近有感地震震前大地准静电场异常特征 李彦堂常树国等160
大模型剪切和摩擦滑动的视电阻率变化 陈峰廖春庭等161
7.地磁与高空物理(负责人:刘振兴徐文耀濮祖荫)162
高灵敏度、高温低噪声超导量子干涉器磁强计的研制 王赤军陈晓东等162
1999年10月孤立CME事件的极区近地空间效应 刘勇华刘瑞源等163
R9077活动与南极中山站的强烈吸收事件 胡红桥 刘瑞源等164
电子压力梯度对磁层顶重联过程的影响 曹晋滨 马志伟等165
地磁AE指数和Pi—2脉动的关系 王德驹曹晋滨等166
利用GPS观测数据反演电离层电子密度分布的一种方法 邹玉华徐继生167
电离层中非线性扰动的一个物理模型 史建魁刘振兴等168
SAW对极光电子的非线性Steepening加速 王乃权等169
2000年7月中旬磁暴期间内等离子体层密度的扰动 赵华 高玉芬等170
等离子体片振荡与磁尾可压Pc5脉动研究 路立刘振兴等171
2000年7月扰动事件期间中高纬电离层扰动形态分析 尚社平 郭兼善等172
1990年6月12—17日磁扰期间F2层峰高以下电离层在不同高度上的响应 张满莲郭兼善等173
典型断层组合标本变形过程中的声发射活动性 蒋海昆 马胜利等174
8.地震预测与地震学研究(负责人:王培德陈颙)174
苍山5.2级地震沂沭断裂带垂直形变时空动态演化特征 李杰赵金花175
随时间变化的活断层运动、无震蠕滑及静地震、慢地震 周硕愚吴云等176
2000年中国大陆两次最大强震的深部介质环境特征 毛桐恩姚家榴177
云南地区中小地震震源机制的反演 明跃红楼海178
采用三维结构的全球地震定位 陈棋福Raymond J.Willemann179
剪切波分裂的时间变化:观测与实验证据 高原180
强震时—空概率增益模型与中长期地震预测方法效能研究 王晓青 吕金霞等181
2001年2月23日四川雅江6.0级地震的短临预报及其依据 陈荣华 丁香182
2001年雅江6.0级、宁蒗——盐源5.8级地震前电磁场异常变化 余素荣丁鉴海等183
大地震序列的单键群分析 周蕙兰马延路184
地震活动性中的R/S标度不变现象 李娟陈颙185
矢量波分离在天然地震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雷军李学政等186
1970~1996年张北地震高精度定位及其前兆意义 白玲张天中187
张北Ms6.2地震地表温度的遥感探测 郭子棋钱书清188
体应变潮汐观测资料信息提取于映震效果 杨林章189
数理统计与云南最大地震震级预报的研究 徐国钧王在华190
9.海洋地球物理——资源与环境(负责人:王光宇王家林宋海斌郝天珧)191
由多卫星测高大地水准面推断西太边缘海构造动力格局 高金耀金翔龙191
珠江口盆地北部残留凹陷综合地球物理解释 陈冰王家林等192
海洋地壳结构探测技术在东海的试验 赵金海193
东亚西太平洋巨型裂谷体系岩石圈结构及地球动力学 蔡学林朱介寿等194
东海陆架热岩石圈厚度计算 栾锡武赵一阳等195
红河断裂带在南海海域的延伸 万玲吴能友196
南海东北部与台湾间深部构造与中、新生代沉积盆地的关系 王平夏戡原等197
16万年来长江口至冲绳海槽高分辨率地震层序研究 吴自银金翔龙等198
西南海海槽天然气水合物BSR特征 宋海斌松林修等199
冲绳海槽天然气水合物BSR的特性及处理流程 唐勇200
天然气水合物似海底反射层的AVA特征 宋海斌松林修等201
我国东海陆坡区天然气水合物的稳定域分析 栾锡武秦蕴珊等202
天然气水合物地震特征分析技术 丁艳丽高鸿等203
应用模糊神经网络反演海底重力密度界面 吴健生张丽莉等204
中国南海高分辨率重力位模型及海底地貌影像 陆洋205
中国海及领域均衡重力异常与构造活动关系探讨 方剑206
磁力△T异常全磁伟变倾角化极 高德章姚长利等207
渤海地区油气藏烃渗漏蚀变带的地球物理检测 郝天珧 江为为等208
海洋高效电磁法研究 白宜诚崔益安209
勘查天然气水合物的海洋瞬变电磁法研究 张胜业杨梅霞210
西沙海槽的地壳结构极其热—流变学特征 施小斌丘学林等211
水下目标光电成像探测技术 昌彦君 彭复员等212
现代海地热液喷口沿扩张洋脊的等间距分布模型 栾锡武赵一阳等213
南海北部陆缘盆地温度与热流结构的不均一性 张健宋海斌214
现代海底热液喷口的周期喷溢模型 栾锡武赵一阳等215
海洋工程地球物理调查与海底滑坡稳定性分析 张毅祥216
南极海冰区物理特征与气候 康建成刘雷保等217
渤海周缘千米桥地区综合地球物理解释 刘丽峰郝天珧等218
10.中国巨灾综合预测与中国环境变异(负责人:耿庆国 任振球胡辉)219
中国8级大震时间预测问题讨论 郭增建韩延本等219
中国8级大震地点预测问题讨论 郭增建韩延本等220
21世纪焦点问题思考——中国西部荒漠化巨灾与生态环境变异 耿庆国耿大立221
对2000年我国北方持续大旱和高温酷暑的预测与实况检验 耿庆国222
特大自然灾害预测研究的新思维、新方法 任振球223
翁文波院士的发震时间公式 李均之224
多学科多种方法对中国西部地区地震综合预测初步实验 白志强李均之225
虎皮鹦鹉对远程地震的行为异常反应规律研究 陈维升 白志强等226
次声波临震信号的研究 夏雅琴蒋灏227
我国未来25年内八级左右大震的中期预测 沈宗丕228
新疆地区7级强震趋势预测研究 门可佩229
中国西北干旱趋势及其对东部的影响 杨学祥230
关于K/T时间与生物灭绝 杨志根231
美国百年强震说明了什么? 刘新亭郑权利等232
地球自转速率的年际变化与EI Nino事件预测 韩延本李志安等233
11.岩石圈结构与大陆动力学(负责人:孙荀英李惠民)234
归州—丹东隐伏断裂的发现及其与郯庐断裂的关系 吴其? 路凤香等234
云南腾冲火山区上部地壳三维地震速度层析成像 楼海 王椿镛等235
中国及邻区地壳上地幔S波品质因子三维结构 洪学海朱介寿等236
欧亚大陆及西太平洋地区地幔三维Vp速度模型的建立 曹家敏 梁春涛等237
东亚西太平洋边缘海高分辨率地震面波层析成像的地球动力学意义 朱介寿蔡学林等238
东亚西太平洋边缘海岩石圈结构及热力学模型 朱介寿蔡学林等239
欧亚大陆及西太平洋地幔体波三维层析成像 梁春涛朱介寿等240
燕山造山带深部动力学过程的火成岩石学探针反演 汪洋 邓晋福等241
岩石圈流变机制转换及华北岩石圈流变性质的研究 李昶臧绍先242
苏鲁造山带之下的“鳄鱼”状速度结构及其构造意义 徐佩芬刘福田等243
中国大陆中西部地区的地震层析成像及其地壳上地幔结构 胥颐 刘福田等244
青藏高原岩石圈三维结构与隆升动力学模式 蔡学林朱介寿等245
西昆仑—塔里木—天山深地震测深剖面 李秋生高锐等246
川滇及邻区上地幔顶部Pn波速度结构及各向异性 黄金莉 汪素云等247
中国西南及邻区三维速度结构研究 雷建设周蕙兰248
中国大陆的地壳上地幔横波三维速度结构 何正勤丁志峰等249
台站下方上地幔S波速度结构的接收函数反演 杨毅周蕙兰250
利用接收函数反演方法研究中国数字地震台站下地壳岩石圈S波速度结构 孙为国丁志峰等251
中国境内卫星磁异常的初步解读 张昌达252
用重力固体潮汐资料分析岩石弹性的变化 张晶253
华北地区大陆布格重力异常多尺度分析 侯遵泽方盛明254
大陆根现象的地球动力学意义 池顺良骆鸣津255
波速度结构的接受函数与面波资料联合反演 吴建平 明跃红等256
12.地球内部结构及其动力学(负责人:马石庄石耀林蔡永恩)257
从我国震源机制深度变化研究地壳—地幔流变特征 石耀霖朱守彪257
伊豆—小笠原地区下地幔间断面的存在 周元泽臧绍先258
地震层析成像之密度异常驱动地幔对流模型 傅容珊 黄建华等259
冰后回升的物理实验和数值模拟 王世民Hemin A.Koyi260
横过西昆仑——塔里木剖面碰撞造山机制数值模拟 张贵宾高锐等261
外核流场对核幔耦合作用的研究 董树谦傅容珊等262
川滇下地壳流动对上地壳拖曳作用的遗传有限单元法反演 朱守彪石耀霖263
日本南海海沟地震区域应力场及其板块构造动力学特征 徐纪人赵志新等264
流体动力学并行计算的Beowulf系统构建 李力刚廖新浩265
辽河盆地东部凹陷热历史特征 王永新汪集晹等266
大陆俯冲过程热模拟及其对超高压变质作用的意义 汪洋267
用钻孔温度资料研究气候变暖问题 邱泽华石耀霖等268
渤海湾盆地新生代热演化特征 何丽娟汪集晹269
YYF求解多期次古构造应力场的新理论和方法 杜子勤杜佐龙270
在差应力条件下辉长岩部分熔融过程中铁的富集方式 周永胜桑祖南等271
高围压下周口店石英闪长流变学的实验研究 周永胜何昌荣272
高温高压下常见地壳岩石物性研究 马麦宁 白武明273
1998年张北地震震源动力过程和数值模拟 蒋峰蔡永恩274
13.流体地球科学(负责人:杨玉荣杜乐天)275
自然灾害的共生与群发——统一成因 杜乐天275
对众多天灾具有共同成因的新理解 杜乐天276
流体对孕震环境和地震前兆复杂性影响的研究 杨玉荣277
孕震过程中多种地电前兆阶段性特征物理实质的分析 毛桐恩姚家榴278
潮汐天文周期与全球气候变化 杨学祥279
渤海壳、慢结构特征与现今盆地地温场关系 王伟元蔡东升等280
岩浆脱气作用研究 李霓樊祺诚281
各向同性介质中基于BISQ方程的波场模拟 杨宽德杨顶辉等282
指示区域应力活动的地下流体 冯绚敏283
川滇地区地下流体中短期前兆识别和预报指标的区域性特征 刘耀炜施锦等284
中国东部新生代地幔捕虏体中流体—熔体包裹体成分与碳同位素组成 储雪蕾徐九华等285
辽河盆地地壳内高导层特征分析 许德树姚敬金等286
岩石中裂纹孔隙率的试验测定 刘新美杨玉荣等287
从地球的流体特性论地球的动力问题 关凤晨王润喜等288
14.信息技术与地球物理(负责人:陈会中 胡天跃沈 萍张学工)289
弹性波逆散射微扰论 陶智勇 陆振球等289
多分量地震波波场的分解 胡天跃张广娟等290
大陆复杂构造区域地震资料的处理 贾晓峰胡天跃等291
三维地震资料波阻抗反演的实现 高树生张文坡292
有限形式声衍射无对称非均匀散射体重建算法及其数值模拟 谭春虎 陆振球等293
改进的动态地层对比方法及其应用 陆敬安李舟波等294
球面波前完全时空校正 王辉295
基于小波变换的井下电视测井图像增强方法 邹长春史歌等296
基于核算法的非线性油气储层预测技术 许建华张学工等297
人工智能技术在测井产能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许延清梅忠武等298
大陆科学钻探重建岩性剖面方法研究 王祝文李舟波等299
地球物理信号描述与小波标架 张建贵宋守根等300
调频高斯小波及其在地震震相识别中的应用 刘希强周蕙兰301
分形分析与构造地震模式识别 刘希强周焕鹏等302
GPR数字信号处理研究 吕绍林杨建广等303
约束的初至时间拾取 熊高君张学工等304
利用地震信号自动确定飞机投弹炸点位置的方法 熊高君 张学工等305
弱余震信号的提取研究 李学政王军等306
基于TMS320C54x DSP的IIR滤波器的设计 朱正平冯桂307
地震破裂过程研究 沈萍郑治真等308
研究震源性质的倒谱方法 魏富胜唐天明309
地震数据时空分布的统计分析 魏东平陈棋福310
数字水印技术及其应用 冯桂林其伟311
网络技术在防震减灾中的应用 王成凤王松312
中国震例信息的数字化建设 董沛涌 陈棋福等313
非结构化时间序列地震数据信息网络服务系统 杨满栋李闽峰等314
测震学数据处理与分析通用软件SuperSeis 李闽峰李圣强等315
微机群并行交互地震处理系统的开发研究及初步应用 张军华俞辉等316
中国航空电磁测量数据库系统开发与建设 吴其?周伟等317
“航空物探综合解释系统”的框架设计 黄旭钊徐昆等318
一种面向地质环境专业型的GHGIS系统集成方式 沈芳黄润秋等319
地震灾害评估中空间影像数据的坐标一致性处理 帅向华成小平等320
利用地形特征数研究构造活动性的初探 陈颙王宝善321
15.空间大地测量与天文地球动力学(负责人:黄珹李延兴傅容珊)321
用地磁倒转模型模拟地磁极性转化期间外核流场 薛霆啸傅容珊等322
台湾岛在向大陆运动 李延兴胡新康等323
利用测高资料构制中国南海3600阶地球重力场模型 陆洋 张克非等324
LAGEOS卫星全球快速标准点数据精度的评估 朱元兰冯初刚325
估算站坐标时应注意的问题 冯初刚326
预测重大灾害的天文学方法与能量放大器 杨学祥327
日长十年尺度变化与地磁长期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龙海丽康国发328
地震时的潮汐应力作用与月日位置 吴小平黄雍329
地壳运动力源探讨——再论地球自转是地壳运动主导能源 池顺良骆鸣津330
大气、陆地水储量和海平面高度变化与重力、倾斜、应变和地表位移 周旭华吴斌等331
AMIPⅡ模式大气和地表水对地球自转季节变化的激发 闫昊明 钟敏等332
利用USB确定中巴资源一号卫星的轨道 张飞鹏冯初刚等333
钱德勒摆动:大气激发 廖德春廖新浩等334
地球内部形变场剖面与圈层间的刚性转动 黄乘利廖新浩335
16.计算地球物理(负责人:杨文采徐果明陈晓非)定量地球动力学浅议 杨文采程振炎336
施密特型连带勒让德函数的准确计算公式及其重要应用 安玉林黄金明337
短时窗付氏变换在高分辨率处理技术中的研究与应用 程盛 陈树凯等338
VB/VF混合语言编程及其在地球物理学中的应用 汤洪志 刘庆成等339
自适应小波配点法及其应用 杜飞侯遵泽等340
约束递推最小二乘反演 李家康胡英341
利用混合编码遗传算法求解位场反演问题 陈超342
近震源破裂过程反演研究——I.方法和数字试验 周仕勇 陈晓非等343
关于一种新地震定位方法的探讨 田玥 陈晓非344
利用点源叠加合成面源的理论地震图 盖增喜 杨朝辉等345
地震波在二维不规则地形上的散射(1):SH波情况 张坚 曹军等346
台湾集集地震近场位移特征的初步研究 张海明 陈晓非等347
逆散射序列的研究 丁科 宋守根348
波动方程的一种新数值解法——错格实数富氏微分算子 赵志新 徐纪人等349
非轴对称井孔声场三维应力—速度有限差分数值模拟 刘继生 马俊等350
三维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方法及其在模拟地震波传播问题中的应用 张伟 陈晓非351
复杂构造的克希霍夫绕射成像 潘纪顺 张先康等352
复杂地质结构体的三角形曲面建模和快速射线追踪 徐果明 徐涛等353
三维射线有限差分混合地震模型及应用研究 徐朝繁 张先康等354
球坐标系下试射法三维射线追踪 梁春涛 罗显松等355
高频和高阶Rayleigh面波频散、本征函数及地层结构反演 陈敏 徐果明等356
基于图像处理的相速度频散曲线自动追踪方法 姚华建 肖翔等357
用面波反演地壳上地幔Qβ的计算方法 洪学海 朱介寿等358
一种计算分层半空间远场格林函数的有效方法:自适应的Filon积分方法 张海明 陈晓非359
一种计算分半空间浅源Green函数的数值方法:重复平均法 张海明 陈晓非等360
双平方根方程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综述 王华忠 张关泉等361
从共反射点(CRP)到共反射面元(CRS)——共反射面元叠加的应用理论基础 王华忠 杨锴等362
共反射面元(CRS)叠加之初步实践 杨锴 王华忠等363
逆算子逼近法3D偏移软件开发与应用 石殿祥 陈树开等364
三维地电断面电阻率测深有限元数值模拟 阮百尧 熊彬365
轴对称地电断面电导率双线性变化电测深有限元数值模拟 欧东新 阮百尧366
17.地球介质各向异性(负责人:姚陈 张中杰 刘斌)367
用各向异性反射率技术解释三分量反射记录 姚陈 郝重涛等367
不同温度围压条件下岩石样品中泊松比的各向异性 刘斌 席道瑛等368
岩石热开裂对岩石波速的影响 吴晓东 陈颙等369
双层各向异性介质能量反射纵波叠加速度及界面深度误差 郝重涛 姚陈370
基于固—流耦合效应各向异性效应的BISQ理论 杨顶辉 杨宽德等371
含流体多孔隙各异性介质中的有限元波场模拟 杨顶辉372
关于各向异性界面反射系数 姚陈 郝重涛等373
P波与PS波反射双曲时距 姚陈374
对软海底介质条件反射的研究 王迅 姚陈375
沁水煤田南部煤储层孔隙分形特征研究 程东 沈芳376
煤田反射地震倾斜界面参数的求取 于光明 姚陈等377
陆上纵波源三分量地震资料采集 张晓斌 唐建候等378
塔河油田各向异性的认识 张丽琴 于文辉等379
理论地震图拟合观测记录对比研究 郝重涛 姚陈380
三维地震资料方位速度分析在塔北地区裂缝检测中的应用 孙开峰 管路平等381
磁各向异性条件下磁法勘探正问题的差分数值解法 吴燕冈 孙建国等382
18.中国大陆块体结构及运动变形(负责人:张先康 刘启元 王椿镛 陈九辉)383
中国大陆活动块体地壳结构研究 张先康 王夫运等383
华北地区8级大震的深部构造特征及地震成因研究 张先 刘敏等384
华北地区布格重力异常的多尺度分解结果及解释 方盛明 张先康等385
华北裂陷盆地地壳块体内部结构及动力学过程 嘉世旭 张先康等386
玛沁—兰州—靖边剖面壳幔过渡带复杂性的研究 赖晓玲 李松林等387
小波多分辩分析在壳幔过渡带非均匀尺度研究中的应用 赖晓玲 张先康等388
二维速度结构的地震走时反演算法与长白山火山地区地震宽角反射和折射数据反演 王夫运 张先康等389
长白火山区基底结构研究 段永红 张先康等390
伽师强震群区上地壳三维速度层析成像 杨卓欣 赵金仁等391
伽师强震群地震构造分析 郭飙 刘启元等392
帕迷尔东北侧地壳物性结构及其发震环境探讨 刘志 张先康等393
青藏高原西北缘岩石圈相俯冲碰撞的深地震反射证据 高锐 李秋生等394
用接收函数研究青藏高原的岩石层结构 吴庆举 赵文津等395
分离远震接收函数的多道最大或然性反褶积方法 刘启元 陈九辉396
多道反褶积方法求取接收函数 田小波 吴庆举等397
利用接收函数方法研究鲁西隆起及邻近地区的地壳及上地幔结构 艾印双 郑天榆等398
中国东部海域地壳—上地幔横向非均匀速度结构的接收函数研究 陈九辉 刘启元等399
台湾南部及其周边岛屿地壳变形的位错模型 何玉梅 姚振兴400
用GPS资料反演集集地震断层位错的分布 王卫民 高星等401
再论川青块体向南东方向运动 韩渭宾 将国芳402
阿拉善和河西走廊东端古生代古地磁场结果及构造意义 黄宝春403
19.古地磁学基础研究与应用领域拓展(负责人:马醒华 尹济云)403
地球磁场强度测定与地球内部过程 朱日祥 潘永信等404
灵台剖面马兰黄土层地球磁场相对古强度记录研究 潘永信 朱日祥等405
河北省地史时期沉积岩磁化率特征及古温度意义的初步探讨 郭友钊 李磊406
菱铁矿的磁性研究与应用 周姚秀 赵西西等407
地磁场与恐龙灭绝 周烑秀 潘永信408
20.地球电磁法及其应用(负责人:赵国泽 王家映 孔祥儒)409
MT三维数值模拟中辅助场的求解 陈小斌 汤吉等409
高阶统计量在大地电磁资料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王家映410
振动对电磁测深影响试验研究 何展翔 裘尉庭等411
超低频/极低频电磁波技术及其在北京地区的观测试验 赵国泽 Alexander Saraev等412
天山地区电性结构特征研究 孔祥儒 张凤玉等413
西藏地壳的导电性 魏文博 谭捍东等414
川西—藏东地区大地电磁(MT)资料的阻抗张量畸变分解与分析 孙洁 晋光文等415
青海达日—陕西靖边剖面电性结构初步研究 汤吉 邓前辉等416
三河—平谷8级大震区高导层陡变带特征与未来强震研究 邓前辉 王继军等417
五大连池火山群深部电性结构探测与研究 詹艳 赵国泽等418
复杂地区连续电磁剖面法的应用 孙卫斌 刘东琴等419
拟线性近似方法在2.5维电阻率正演中的应用 陈丽虹 孙建国等420
同步阵列大地电磁测深二维反演的正演修正法 苏朱刘 胡文宝421
大地电磁阻抗张量畸变及其分解讨论 晋光文 孙洁422
高频电磁波测井方法应用探讨 潘书民 昌庆珍等423
关于在钻孔中开展钻孔电磁波法的基本理论 孙建国424
利用偶极天线的输入阻抗反演地层电磁参数的初步探讨 孙建国425
海底大地电磁系统的研究 魏文博 邓明等426
GMS—06电磁测深系统及应用 詹艳 汤吉等427
EH—4系统测深数据的全频域视电阻率计算 昌彦君 王华军等428
综合物探方法探测地下暗堡 张学强 曲赞429
热门推荐
- 1682104.html
- 2254817.html
- 428039.html
- 904150.html
- 176419.html
- 1950504.html
- 2450672.html
- 1641289.html
- 1611282.html
- 26376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596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639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56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9019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6738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904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0087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959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1655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92382.html